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匠人,我和工匠一样,每天都要埋头苦干,几乎没有任何理由能让我休息,心里只想着精益求精,因为画画就是我的饭碗。”杜希贤先生的语气格外认真,他把这个“饭碗”当作自己人生中的至宝。
今年晚春的一个下午,记者在杜希贤先生的画室里见到了他。他依旧穿着那一身老旧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满脸笑容。即便是在自己的画室接受采访,杜先生也还拎着他那个简易的无纺布手提袋。袋子里面不是别的,正是一摞稿纸和一支笔,他把今天采访中需要回答的问题,认认真真地写在了稿纸上,足足写了好几页。
杜先生的画室不算大,也几乎没有什么陈设,只有一些陈旧的桌椅,整个画室里除了那些经典的作品,似乎只有置物架上的那个老鹰标本比较珍贵。杜先生把这头鹰当个宝,“当年学校生物系搬家,这头老鹰标本年头久了,他们不想要了,我就把它带了回来。”如今,这头鹰被摆在画室中最显眼的地方,成了杜先生多年来观察和研究的“模特”。
书画界业内的行家都知道,杜先生以画鹰见长。他在长达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对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搜集了大量的影像、文字资料,更是深入现实生活近距离观、研究察鹰,对鹰的姿态、神气以及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并进行了大量的写生。杜先生对鹰特有的形神异常痴迷,他在鹰的身上找到了符合自己的审美要素,于是尝试利用中国画笔墨和生宣纸的洇墨渗化特性,经过反复试验,画到了目前这种高水平。不仅与中国其他画鹰大家拉开了距离,更表现出了独一无二的特色。
平凡的“匠人”
在当代书画界,杜先生可算一位响当当的大家,但他的名字却很少被大众熟知。因为杜先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只有个别较有意义的公益性活动或者美协举办的采风活动才能看到杜先生的身影。有同行说:“杜先生很少‘出手’,但他一‘出手’定是惊人的一笔!”
杜先生一生任教,而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既不像一位资深教授,又不像一位鼎鼎有名的画家,他更像个慈父,和普通人并无两样。他为人低调,谦和恭让,连说话都语气平和沉稳,不急不燥;他画画时也不会假装灵感爆发,运气跺脚地“表演”,而是稳稳当当持笔调墨,细腻地控制笔的水分墨色,仔细稳重地下笔,注重细节,其作品也沉稳而厚重。“画家不像演员,我们跟群众见面的是画,不是我们个人,所以自己的形象并不是很重要。我这个人一点都没有个性,但我的画非常有个性。”杜先生说。
的确,杜先生一生的追求都在艺术的探索上,而非物质生活。“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我一辈子的理想,这个理想就好像前面有一个亮光在引导着我往前走。”虽然杜先生早已退休,但他每天依然很忙碌。他善于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然后将这些所见、所感、所悟充分表现在作品之中。于是杜先生几乎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留给了创作,无论春夏,无论雨晴。在他并不宽敞的画室里,他整日思考、探索、实践,无论在技法上,还是在作品的内容、精神的布局、表现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正基于如此勤奋的日积月累的求索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与同龄人一样,或许是那个年代造就了这样的一批踏踏实实、勤勤奋奋的人。出于本性,杜先生并没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家,“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匠人,我和工匠一样,每天都要埋头苦干,几乎没有任何理由能让我休息,心里只想着精益求精,因为画画就是我的饭碗。”杜先生的语气格外认真,他把这个“饭碗”当作自己人生中的至宝。
发现美的眼睛
自古以来,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求索之路永无止境。而中国画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发展到今天这样繁荣的程度,实属不易。但中国画的传承也形式各异,方法多元,杜先生认为其中最主要有三条路可走。
首当其冲的一条路就是临摹拟仿,“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就是其主要代表。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创作时几乎不敢有一笔“杜撰”,讲求笔笔有出处。这一路人当属“保守派”的代表,其作品虽然精炼成熟,却难以超越前人的成就。
第二条路,就是汲各家之长溶于一炉,从画里讨生活。这种思想观念在现当代中国风气尤盛,这些画家擅长研究前人的作品,从前人都画里观察、学习,甚至复制一景一物,而不在乎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景物。这种现象在山水画及花鸟画中尤为普遍,以至于形成“千人一面”的地步。
此外还有第三条路,即从生活中来。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把生活变成艺术,是坚持这条路的艺术家们的共同理念。杜先生就走在这条道路上,而且一走就是几十年。“罗丹说,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不就应该具有这样的眼睛吗?”
发现美、表现美,似乎正是画家的天职。而对于美的定义,却见仁见智。杜先生眼中的美或许不华丽,他笔下的苍松劲柏,枯藤老树,沧海巨石是美的,那种美是厚重的美,生命的美,力量的美;他笔下的鹰也是美的,那种美是雄强霸气之美。杜先生笔下的鹰独显意笔而形真,远观可见其势,近看可观其趣,每一笔都经得起推敲。
多年以来,作为画鹰名家,杜先生首先学的不是如何画,而是深入生活,走近自然研究鹰这一种群。如今,杜先生能准确分辨多种鹰,了解隼、鹰、雕、鹫的外形特、习性以及世界分布情况等,有如动物学家。正因杜先生对鹰的深入了解,他笔下的鹰才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绝不会让人觉得“假”,也完全有别于仅凭想象或者印象去画的鹰。
当然,要表现画家“心”中之真鹰,除了观察和研究鹰之外,在艺术表现上,杜先生也下了很大功夫。在笔墨方面,他以重墨线勾鹰喙与爪,以墨的浓淡变化区分毛色,勾勒形体结构,与此同时,杜先生还巧妙利用水印之技巧,表现羽毛的层次及其质感,构成丰富细腻的笔墨趣味,作品也因此而耐看。
不要成为反对“梵高”的人
时光流逝。对于一个普通的年近八旬老人而言,青春激昂、热血沸腾的年代早已过去,但对于杜先生而言,他青春依旧——他依然努力,依然奋斗,也依然有理想。或许是教学的缘故,在杜先生的一生中,与其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学生。不知是学生们的热血青春鼓舞和感染了杜先生,还是杜先生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走在时代前沿的心态,至今这位老人依然在大胆创新的路上艰难跋涉。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帛画,之后又出现了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期中国画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随着中国美术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画的发展渐渐炉火纯青。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国画将何去何从?继续传承传统技法,还是大胆创新,让中国画与时具进?这个问题成为当代艺术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画如何创新也是当代书画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与多数老先生不同的是,杜先生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都在努力探索中国画创新的课题,并且大力鼓励年轻人的创新与探索。“传统固然重要,但我们的后代们不应该拘泥于传统。过去的几百年里,中国都在不断的向前看,我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往后看,只有往后看才能超越。”杜先生的理念非常大胆,他甚至对传统中国画中“笔墨是底线”的说法提出大胆的假设,“如果能出现惊艳的作品,完全不受笔墨的限制也未尝不可。”
或许缘于诸如杜先生这样的前辈们的包容和鼓励,或许缘于中国当下前所未有的开放、多元,以及经济的繁荣,在当代美术界,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独具特色的青年艺术家。当然,这些人中不乏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之流,“但不能因为这些人而全盘否定他们。”杜先生说,“研究过中外美术史的人或许会明白这一点,美术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创新史,而且很多创新都是在逆境中前进的。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想法也许还未成熟,人总有个化蛹成蝶的过程,这时候你不能嘲笑他,要去鼓励他。人只要没有到盖棺论定到时候就还有极大到发展空间。”这样到思考出于一位老人之口,的确让人惊讶。
杜先生的一席话不禁让人想到,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梵高活着的时候,只卖出了一幅画。那时候不仅没人理解梵高,甚至都嘲笑他,其实是梵高超越了时代,最终他的作品价值连城。“千万不要成为一个反对梵高的人!”杜先生的一句话,不知会惊醒多少梦中人。“虽然我快80了,但我自认为不保守。”杜先生说,“在绘画上如果出现一个和任何人都不一样的‘异类’,我都不反对。今天的中国需要这样的自由度。”
今年晚春的一个下午,记者在杜希贤先生的画室里见到了他。他依旧穿着那一身老旧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满脸笑容。即便是在自己的画室接受采访,杜先生也还拎着他那个简易的无纺布手提袋。袋子里面不是别的,正是一摞稿纸和一支笔,他把今天采访中需要回答的问题,认认真真地写在了稿纸上,足足写了好几页。
杜先生的画室不算大,也几乎没有什么陈设,只有一些陈旧的桌椅,整个画室里除了那些经典的作品,似乎只有置物架上的那个老鹰标本比较珍贵。杜先生把这头鹰当个宝,“当年学校生物系搬家,这头老鹰标本年头久了,他们不想要了,我就把它带了回来。”如今,这头鹰被摆在画室中最显眼的地方,成了杜先生多年来观察和研究的“模特”。
书画界业内的行家都知道,杜先生以画鹰见长。他在长达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对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搜集了大量的影像、文字资料,更是深入现实生活近距离观、研究察鹰,对鹰的姿态、神气以及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并进行了大量的写生。杜先生对鹰特有的形神异常痴迷,他在鹰的身上找到了符合自己的审美要素,于是尝试利用中国画笔墨和生宣纸的洇墨渗化特性,经过反复试验,画到了目前这种高水平。不仅与中国其他画鹰大家拉开了距离,更表现出了独一无二的特色。
平凡的“匠人”
在当代书画界,杜先生可算一位响当当的大家,但他的名字却很少被大众熟知。因为杜先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只有个别较有意义的公益性活动或者美协举办的采风活动才能看到杜先生的身影。有同行说:“杜先生很少‘出手’,但他一‘出手’定是惊人的一笔!”
杜先生一生任教,而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既不像一位资深教授,又不像一位鼎鼎有名的画家,他更像个慈父,和普通人并无两样。他为人低调,谦和恭让,连说话都语气平和沉稳,不急不燥;他画画时也不会假装灵感爆发,运气跺脚地“表演”,而是稳稳当当持笔调墨,细腻地控制笔的水分墨色,仔细稳重地下笔,注重细节,其作品也沉稳而厚重。“画家不像演员,我们跟群众见面的是画,不是我们个人,所以自己的形象并不是很重要。我这个人一点都没有个性,但我的画非常有个性。”杜先生说。
的确,杜先生一生的追求都在艺术的探索上,而非物质生活。“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我一辈子的理想,这个理想就好像前面有一个亮光在引导着我往前走。”虽然杜先生早已退休,但他每天依然很忙碌。他善于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然后将这些所见、所感、所悟充分表现在作品之中。于是杜先生几乎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留给了创作,无论春夏,无论雨晴。在他并不宽敞的画室里,他整日思考、探索、实践,无论在技法上,还是在作品的内容、精神的布局、表现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正基于如此勤奋的日积月累的求索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与同龄人一样,或许是那个年代造就了这样的一批踏踏实实、勤勤奋奋的人。出于本性,杜先生并没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家,“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匠人,我和工匠一样,每天都要埋头苦干,几乎没有任何理由能让我休息,心里只想着精益求精,因为画画就是我的饭碗。”杜先生的语气格外认真,他把这个“饭碗”当作自己人生中的至宝。
发现美的眼睛
自古以来,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求索之路永无止境。而中国画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发展到今天这样繁荣的程度,实属不易。但中国画的传承也形式各异,方法多元,杜先生认为其中最主要有三条路可走。
首当其冲的一条路就是临摹拟仿,“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就是其主要代表。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创作时几乎不敢有一笔“杜撰”,讲求笔笔有出处。这一路人当属“保守派”的代表,其作品虽然精炼成熟,却难以超越前人的成就。
第二条路,就是汲各家之长溶于一炉,从画里讨生活。这种思想观念在现当代中国风气尤盛,这些画家擅长研究前人的作品,从前人都画里观察、学习,甚至复制一景一物,而不在乎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景物。这种现象在山水画及花鸟画中尤为普遍,以至于形成“千人一面”的地步。
此外还有第三条路,即从生活中来。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把生活变成艺术,是坚持这条路的艺术家们的共同理念。杜先生就走在这条道路上,而且一走就是几十年。“罗丹说,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不就应该具有这样的眼睛吗?”
发现美、表现美,似乎正是画家的天职。而对于美的定义,却见仁见智。杜先生眼中的美或许不华丽,他笔下的苍松劲柏,枯藤老树,沧海巨石是美的,那种美是厚重的美,生命的美,力量的美;他笔下的鹰也是美的,那种美是雄强霸气之美。杜先生笔下的鹰独显意笔而形真,远观可见其势,近看可观其趣,每一笔都经得起推敲。
多年以来,作为画鹰名家,杜先生首先学的不是如何画,而是深入生活,走近自然研究鹰这一种群。如今,杜先生能准确分辨多种鹰,了解隼、鹰、雕、鹫的外形特、习性以及世界分布情况等,有如动物学家。正因杜先生对鹰的深入了解,他笔下的鹰才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绝不会让人觉得“假”,也完全有别于仅凭想象或者印象去画的鹰。
当然,要表现画家“心”中之真鹰,除了观察和研究鹰之外,在艺术表现上,杜先生也下了很大功夫。在笔墨方面,他以重墨线勾鹰喙与爪,以墨的浓淡变化区分毛色,勾勒形体结构,与此同时,杜先生还巧妙利用水印之技巧,表现羽毛的层次及其质感,构成丰富细腻的笔墨趣味,作品也因此而耐看。
不要成为反对“梵高”的人
时光流逝。对于一个普通的年近八旬老人而言,青春激昂、热血沸腾的年代早已过去,但对于杜先生而言,他青春依旧——他依然努力,依然奋斗,也依然有理想。或许是教学的缘故,在杜先生的一生中,与其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学生。不知是学生们的热血青春鼓舞和感染了杜先生,还是杜先生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走在时代前沿的心态,至今这位老人依然在大胆创新的路上艰难跋涉。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帛画,之后又出现了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期中国画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随着中国美术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画的发展渐渐炉火纯青。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国画将何去何从?继续传承传统技法,还是大胆创新,让中国画与时具进?这个问题成为当代艺术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画如何创新也是当代书画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与多数老先生不同的是,杜先生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都在努力探索中国画创新的课题,并且大力鼓励年轻人的创新与探索。“传统固然重要,但我们的后代们不应该拘泥于传统。过去的几百年里,中国都在不断的向前看,我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往后看,只有往后看才能超越。”杜先生的理念非常大胆,他甚至对传统中国画中“笔墨是底线”的说法提出大胆的假设,“如果能出现惊艳的作品,完全不受笔墨的限制也未尝不可。”
或许缘于诸如杜先生这样的前辈们的包容和鼓励,或许缘于中国当下前所未有的开放、多元,以及经济的繁荣,在当代美术界,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独具特色的青年艺术家。当然,这些人中不乏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之流,“但不能因为这些人而全盘否定他们。”杜先生说,“研究过中外美术史的人或许会明白这一点,美术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创新史,而且很多创新都是在逆境中前进的。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想法也许还未成熟,人总有个化蛹成蝶的过程,这时候你不能嘲笑他,要去鼓励他。人只要没有到盖棺论定到时候就还有极大到发展空间。”这样到思考出于一位老人之口,的确让人惊讶。
杜先生的一席话不禁让人想到,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梵高活着的时候,只卖出了一幅画。那时候不仅没人理解梵高,甚至都嘲笑他,其实是梵高超越了时代,最终他的作品价值连城。“千万不要成为一个反对梵高的人!”杜先生的一句话,不知会惊醒多少梦中人。“虽然我快80了,但我自认为不保守。”杜先生说,“在绘画上如果出现一个和任何人都不一样的‘异类’,我都不反对。今天的中国需要这样的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