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心理咨询室成立的背景和目的
我校是一所四年制农村初中学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已呈现出多元化变化。初中生作为身心高速发展的一个群体,体验到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便利和成长的喜悦,更有对社会的不适和成长的烦恼。尤其是许多留守子弟,由于长期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幼小的心灵中满载着诸多诉求却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细胞的裂变,许多单亲家庭子弟的内心承受着缺失父(母)关爱和有效家庭教育的痛楚,这一切就像块石头重重地压在他们的心中。如果这些心结长期积压得不到释放,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内心体验,会逃学、沉溺营业性歌厅、网吧,有的还会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为伍,有的离家出走,个别学生甚至会过激地选择自伤、自残、自杀。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宣泄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我校在校舍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专门房间建成了团体辅导活动室和充满家庭温情氛围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心晴驿站”,配备了必需的办公用品,制定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并成立了由多位教师组成的咨询团队,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意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及时、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让每一位前来咨询或通过心理信箱书面向教师咨询的学生,都能够尽情释放忧郁,解开心结,放下心理负担,走出心理阴影,走进温情脉脉的集体生活,以阳光的心态开创自己的幸福人生。
二、新的问题
“心晴驿站”成立伊始,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团队内的兼职教师,都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对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高起点地开展的具体工作;为前来咨询的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发展变化档案袋。并对个别压力较重的学生进行跟踪式服务,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化解。许多接受咨询的学生因为心结解开了,上课更加投入了,听讲也更加专心了。学校的“心晴驿站”成了他们心灵的港湾,教师成了他们可信赖的亲人。
一段时间以后,来咨询的学生明显减少,原因有如下:
(1)“心晴驿站”的成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宣泄不良情绪的窗口,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很多学生来咨询,并不是因为有烦恼或不适,而是因为对“心晴驿站”感到好奇,好奇心满足之后,也就不再感兴趣了。
“心晴驿站”的成立,较好地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治功能,即出现问题,然后矫治,但这并不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长久之策。目前没有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保证以后就不会出现。青少年时期是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此时如能得到积极的心理辅导,即使以后出现心理问题,学生也能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困难与挫折,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矫治的阶段,更应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健康心理的发展。
三、改进的措施与做的工作
为实现我们朱台中学“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追求,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确定了“以人为本、心辅为主、全面渗透、个别咨询、家庭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思路,以“塑阳光心理,成就幸福人生”为宗旨,以学校心理咨询室“心晴驿站”的成立为契机,创新观念,注重预防与发展,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家园。
1.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①在学习目标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列出心育目标:学校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在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良好生活态度的养成方面制定具体的目标。
②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深入挖掘和发现教材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渗透点,如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引导,扩展学生的自我生活体验,帮助他们确立合理的抱负与期望,培养良好的自制力,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认识的观念与修养;数学教学可以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人,懂得如何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并进行正确的归因;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改变。
(2)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课外活动课,各种活动丰富精彩:乒乓球对抗赛、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还有各种兴趣小组,如诗歌朗诵比赛、科技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如男女对抗赛“蜈蚣翻身”“我们的团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快乐,在活动中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辩论赛—网络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网络,学会正确上网;“个性名片”让学生在陌生学生面前大胆介绍自己,学会自我推销的技巧,为自己组织班级活动、积极宣传心理知识提供支持。组织学生观看励志视频,如著名演讲家邹越的《让世界充满爱》、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隐形的翅膀》《妈妈再爱我一次》等,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全面认识自我,培养健全的性格。
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代替了空洞乏味的说教。活动中,很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心灵深处也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3)在校园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校园和教室文化以及橱窗、雕塑等各种自然景观的隐性教育功能,让学生通过对它们的欣赏和解读,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①确保校园干净整洁,为学习提供一个舒畅的环境;让读书园、池塘、奋斗雕塑等静物,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②每个班级外面的悬挂展示牌上要展示本班的班风、班训;每个教室内都有“会说话”的墙壁:理想树、承诺树、师生对话、才艺展示等栏目,分别体现班级的特色,营造温馨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情感和意志。
③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用阵地(办公楼二楼走廊)宣传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求助;张贴海报,宣传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在全校展示学生的心理知识手抄报、主题活动手抄报等相关作品;校园广播站开辟专门栏目,广播励志小故事,宣传心理知识。
(4)日常学生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①举办心理讲座。针对每个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由心理教师或邀请专家,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解决学生困惑。如举办“学会调控情绪”的心理讲座,邀请著名励志教育专家(赵一博)为全体学生和家长做“学会感恩”的主题讲座,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刘树国)做“如何与父母沟通”讲座。活动的举办,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②选举“心理联络员”,开辟多条心理沟通渠道。根据初中生有问题最喜欢与同龄朋友交流的特点,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心理委员由心理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心理委员上岗后,许多学生不愿与教师、家长说的话,都愿意和他们交谈,再由他们向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求解,这些小助手帮助教师解决了不少问题。
③开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结合不同的节日,学校通过举行感恩手抄报比赛、心理知识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心理漫画等形式宣传心理知识,引导学生以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同时,在初三级部举行了“写给自己最好朋友的一封信”活动(这个“自己最好的朋友”指的是一年后的自己),引导学生在信中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许多学生在写信时,因想到了自己虚度的光阴或父母的辛劳,流下了动情的泪水。信的最后,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一年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一年之后,学校会把这封信再交到学生手中,并让学生写下感言。
④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活跃学生心理。通过直观形象的情景剧把中学生微妙的心理活动搬上舞台,再现中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矛盾,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度过初中生活。参赛的节目涉及初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于戒除网瘾的,有关于表达亲情的,有关于建立友情的……舞台上的节目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学生或开心大笑,或流下感动的泪水,或陷入沉思,虽然没有像文化课那样获得学科知识,却收获了自己人生中珍贵的心灵盛宴。在演出过程中,学生流露出的情感、表现出的高超演技,不时博得师生的阵阵掌声。
2.编写校本教材,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首先,“心晴驿站”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手段,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前期调研和评估,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掌握了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要困惑:如初一学生的入学不适应症状(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适应住宿生活等),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初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人际交往困惑;初三学生的情感困惑、厌学情绪严重;初四学生的升学压力与就业选择等。
然后,学校心理辅导团队结合自身实际,编写了专门的心理校本教材:初一《竹外桃花三两枝》、初二《小荷才露尖尖角》、初三《槐柳成荫雨洗尘》、初四《山意冲寒欲放梅》,并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3.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人格素养以及父母的和睦程度,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因此,学校力争做好学生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心晴驿站”通过家长开放日,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不定期地印发一些家长学习材料,有的放矢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引导家长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教师利用家访的机会和家长沟通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方法,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与重视,使家长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由于学校重视,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关注程度迅速提高,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正逐步形成。学生认识到了心态积极乐观的重要性,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中考学科考试成绩、学业水平考核项目结果年年在区内领先。教师科学民主的教育观念日渐增强,他们时时以自己良好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五、在不断努力中前行—对未来的展望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让阳光普照心田,让生命之花灿烂绽放,要继续抓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创新中提升,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开发学生潜能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1)研究每名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特点、情绪特点,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有一定价值的值得推广的研究报告。每学期在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把研究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让教师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心晴驿站”将根据课题专项研究结果,联合德育处,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提高心理活动的预防性与实效性。
(2)要走出去,与兄弟学校多交流。这几年,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学校将抱着虚心的态度不断学习,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及时吸收先进的经验,在不断努力中快速前行。
我校是一所四年制农村初中学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已呈现出多元化变化。初中生作为身心高速发展的一个群体,体验到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便利和成长的喜悦,更有对社会的不适和成长的烦恼。尤其是许多留守子弟,由于长期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幼小的心灵中满载着诸多诉求却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细胞的裂变,许多单亲家庭子弟的内心承受着缺失父(母)关爱和有效家庭教育的痛楚,这一切就像块石头重重地压在他们的心中。如果这些心结长期积压得不到释放,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内心体验,会逃学、沉溺营业性歌厅、网吧,有的还会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为伍,有的离家出走,个别学生甚至会过激地选择自伤、自残、自杀。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宣泄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我校在校舍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专门房间建成了团体辅导活动室和充满家庭温情氛围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心晴驿站”,配备了必需的办公用品,制定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并成立了由多位教师组成的咨询团队,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意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及时、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让每一位前来咨询或通过心理信箱书面向教师咨询的学生,都能够尽情释放忧郁,解开心结,放下心理负担,走出心理阴影,走进温情脉脉的集体生活,以阳光的心态开创自己的幸福人生。
二、新的问题
“心晴驿站”成立伊始,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团队内的兼职教师,都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和极大的耐心,对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高起点地开展的具体工作;为前来咨询的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发展变化档案袋。并对个别压力较重的学生进行跟踪式服务,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化解。许多接受咨询的学生因为心结解开了,上课更加投入了,听讲也更加专心了。学校的“心晴驿站”成了他们心灵的港湾,教师成了他们可信赖的亲人。
一段时间以后,来咨询的学生明显减少,原因有如下:
(1)“心晴驿站”的成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宣泄不良情绪的窗口,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很多学生来咨询,并不是因为有烦恼或不适,而是因为对“心晴驿站”感到好奇,好奇心满足之后,也就不再感兴趣了。
“心晴驿站”的成立,较好地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治功能,即出现问题,然后矫治,但这并不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长久之策。目前没有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保证以后就不会出现。青少年时期是人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此时如能得到积极的心理辅导,即使以后出现心理问题,学生也能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困难与挫折,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矫治的阶段,更应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健康心理的发展。
三、改进的措施与做的工作
为实现我们朱台中学“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追求,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确定了“以人为本、心辅为主、全面渗透、个别咨询、家庭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思路,以“塑阳光心理,成就幸福人生”为宗旨,以学校心理咨询室“心晴驿站”的成立为契机,创新观念,注重预防与发展,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家园。
1.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
①在学习目标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列出心育目标:学校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在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良好生活态度的养成方面制定具体的目标。
②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深入挖掘和发现教材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渗透点,如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引导,扩展学生的自我生活体验,帮助他们确立合理的抱负与期望,培养良好的自制力,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认识的观念与修养;数学教学可以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自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人,懂得如何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并进行正确的归因;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和适应环境的改变。
(2)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天下午的第四节课是课外活动课,各种活动丰富精彩:乒乓球对抗赛、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还有各种兴趣小组,如诗歌朗诵比赛、科技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如男女对抗赛“蜈蚣翻身”“我们的团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快乐,在活动中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辩论赛—网络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网络,学会正确上网;“个性名片”让学生在陌生学生面前大胆介绍自己,学会自我推销的技巧,为自己组织班级活动、积极宣传心理知识提供支持。组织学生观看励志视频,如著名演讲家邹越的《让世界充满爱》、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隐形的翅膀》《妈妈再爱我一次》等,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全面认识自我,培养健全的性格。
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代替了空洞乏味的说教。活动中,很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心灵深处也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3)在校园环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校园和教室文化以及橱窗、雕塑等各种自然景观的隐性教育功能,让学生通过对它们的欣赏和解读,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①确保校园干净整洁,为学习提供一个舒畅的环境;让读书园、池塘、奋斗雕塑等静物,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②每个班级外面的悬挂展示牌上要展示本班的班风、班训;每个教室内都有“会说话”的墙壁:理想树、承诺树、师生对话、才艺展示等栏目,分别体现班级的特色,营造温馨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情感和意志。
③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用阵地(办公楼二楼走廊)宣传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求助;张贴海报,宣传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在全校展示学生的心理知识手抄报、主题活动手抄报等相关作品;校园广播站开辟专门栏目,广播励志小故事,宣传心理知识。
(4)日常学生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①举办心理讲座。针对每个年龄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由心理教师或邀请专家,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解决学生困惑。如举办“学会调控情绪”的心理讲座,邀请著名励志教育专家(赵一博)为全体学生和家长做“学会感恩”的主题讲座,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刘树国)做“如何与父母沟通”讲座。活动的举办,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②选举“心理联络员”,开辟多条心理沟通渠道。根据初中生有问题最喜欢与同龄朋友交流的特点,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心理委员,心理委员由心理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心理委员上岗后,许多学生不愿与教师、家长说的话,都愿意和他们交谈,再由他们向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求解,这些小助手帮助教师解决了不少问题。
③开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结合不同的节日,学校通过举行感恩手抄报比赛、心理知识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心理漫画等形式宣传心理知识,引导学生以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同时,在初三级部举行了“写给自己最好朋友的一封信”活动(这个“自己最好的朋友”指的是一年后的自己),引导学生在信中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许多学生在写信时,因想到了自己虚度的光阴或父母的辛劳,流下了动情的泪水。信的最后,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一年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一年之后,学校会把这封信再交到学生手中,并让学生写下感言。
④举办校园心理情景剧,活跃学生心理。通过直观形象的情景剧把中学生微妙的心理活动搬上舞台,再现中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矛盾,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度过初中生活。参赛的节目涉及初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于戒除网瘾的,有关于表达亲情的,有关于建立友情的……舞台上的节目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学生或开心大笑,或流下感动的泪水,或陷入沉思,虽然没有像文化课那样获得学科知识,却收获了自己人生中珍贵的心灵盛宴。在演出过程中,学生流露出的情感、表现出的高超演技,不时博得师生的阵阵掌声。
2.编写校本教材,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首先,“心晴驿站”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手段,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前期调研和评估,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掌握了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要困惑:如初一学生的入学不适应症状(不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适应住宿生活等),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初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人际交往困惑;初三学生的情感困惑、厌学情绪严重;初四学生的升学压力与就业选择等。
然后,学校心理辅导团队结合自身实际,编写了专门的心理校本教材:初一《竹外桃花三两枝》、初二《小荷才露尖尖角》、初三《槐柳成荫雨洗尘》、初四《山意冲寒欲放梅》,并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3.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人格素养以及父母的和睦程度,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因此,学校力争做好学生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心晴驿站”通过家长开放日,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不定期地印发一些家长学习材料,有的放矢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引导家长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教师利用家访的机会和家长沟通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方法,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与重视,使家长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由于学校重视,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关注程度迅速提高,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正逐步形成。学生认识到了心态积极乐观的重要性,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中考学科考试成绩、学业水平考核项目结果年年在区内领先。教师科学民主的教育观念日渐增强,他们时时以自己良好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五、在不断努力中前行—对未来的展望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让阳光普照心田,让生命之花灿烂绽放,要继续抓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创新中提升,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开发学生潜能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1)研究每名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特点、情绪特点,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有一定价值的值得推广的研究报告。每学期在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把研究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让教师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心晴驿站”将根据课题专项研究结果,联合德育处,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提高心理活动的预防性与实效性。
(2)要走出去,与兄弟学校多交流。这几年,各地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学校将抱着虚心的态度不断学习,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及时吸收先进的经验,在不断努力中快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