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建筑品质和层次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是永恒的话题,必须倍加引起行业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目前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阐述提高工程治疗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施工过程复杂,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也逐渐增多,一定要进行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严格按照要求的质量计划规范施工,消除可能引发事故发生的隐患,广大从业人员须充分认识到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问题。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造而成的,还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存在一些体制性的弊端。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经常出现一些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在管理上,形成的一种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现有效制约和公正透明的监管。基本属于局部的封闭式管理,许多工程的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站来自同一系统,隶属于共同的主管部门。因此,导致部门保护主义、建设领域地方不能有效地得到遏制,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尽管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都设立了工程质量监督站,但其编制数额、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有限,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的形式、内容、方法、手段都相对落后,勘察、设计、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这些都难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工程规模大、标准高、分布散、专业性强、隐蔽工程项目多的现实,也使得工程质量责任制很难具体落实到位。
2、施工单位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低,缺乏质量意识。有些施工单位道德水平低,唯利是图,法律意识淡薄。个别单位在投标时,一味压低施工报价,低价中标,只得想方设法压低施工成本。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不能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管理职责,不能对施工材料采购标准严格把关,管理松散,只做表面文章,疲于应付,管理流于形式,缺乏落实。在施工过程中,不按设计图纸施工的大有所在,随意违反操作规程,不按设计顺序施工,甚至偷工减料,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
3、勘察、设计、监理单位责任意识差,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有些勘察、设计单位缺乏质量责任意识。在勘察或设计工作中责任制意识差,有时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随意应付,不能科学、规范、严肃地对待工作,这样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必然对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施工单位根据这些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必然会导致施工的拆改,影响施工质量,造成质量隐患。 许多监理单位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甚至许多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不熟悉,没有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不符合监理工作要求。加之建筑监理市场竞争激烈,过低的监理费用客观上造成了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差,素质低等诸多问题。对工程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监理质量环节难以得到保证,必然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管理。其次,有些监理人员责任意识差,现場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记录不完整,甚至无施工单位人员资格检查记录,无设计变更记录,无见证取样记录,无旁站、巡视、平行检查记录,无阶段性质量评估报告,对关键部位不验收,使整个监理工作流于形式。再次,监理规划的制定不切实际,实施细则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所有这些缺乏责任意识的监理工作,必然导致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不到位,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二、解决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可以通过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激发责任感而形成。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认识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提高质量管理的第一道关。只有大家都意识到工程质量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各部门、各地区对工程质量协调配合进行综合治理,这样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才能从思想上有所进步,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我国的工程质量水平就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明显好转。
2、建立责任意识弘扬职业道德。建立责任意识能够避免一开始施工就存在的质量方面的隐患,使得后续的施工过程得以保证,不必造成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浪费。勘察、设计单位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是施工质量保证的基础,务必予以重视,就必须弘扬职业道德,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一方面服从政府的行业管理,执行必须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努力打造企业形象,不断提升“质量第一,关爱生命”的职业道德。
3、实行质量预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科学方法。质量预控是对预计出现的质量问题所采取的事前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保证在事件发生时,有所防备,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质量预控包括质量计划、质量防治措施、工程防护计划等一系列的预防手段。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或合同规定的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通过质量预控,尽量做到方法上的可操作性、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合理性、管理上严密性,确保质量体系的优化和工程质量的合格。
4、健全质量体系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质量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通过系统的思想建立和健全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全面控制。注重持续有效运行,培训内部质量审核员,每年在各质量职能部门、各施工单位进行一次内审,由管理者主持的管理评审,通过运行、审核、评审、改进,保证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注重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不要把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统统推翻,而应对照标准进行完善、更新、补充和健全。
三、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投入使用及公众安全。分析施工单位在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对施工管理的工程质量具有很大的意义。施工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要求进行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星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与控制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2期
2、何立新,建筑质量问题处理程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6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施工过程复杂,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也逐渐增多,一定要进行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严格按照要求的质量计划规范施工,消除可能引发事故发生的隐患,广大从业人员须充分认识到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体制问题。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造而成的,还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存在一些体制性的弊端。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经常出现一些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在管理上,形成的一种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现有效制约和公正透明的监管。基本属于局部的封闭式管理,许多工程的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站来自同一系统,隶属于共同的主管部门。因此,导致部门保护主义、建设领域地方不能有效地得到遏制,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尽管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都设立了工程质量监督站,但其编制数额、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有限,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的形式、内容、方法、手段都相对落后,勘察、设计、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这些都难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工程规模大、标准高、分布散、专业性强、隐蔽工程项目多的现实,也使得工程质量责任制很难具体落实到位。
2、施工单位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低,缺乏质量意识。有些施工单位道德水平低,唯利是图,法律意识淡薄。个别单位在投标时,一味压低施工报价,低价中标,只得想方设法压低施工成本。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不能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管理职责,不能对施工材料采购标准严格把关,管理松散,只做表面文章,疲于应付,管理流于形式,缺乏落实。在施工过程中,不按设计图纸施工的大有所在,随意违反操作规程,不按设计顺序施工,甚至偷工减料,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
3、勘察、设计、监理单位责任意识差,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有些勘察、设计单位缺乏质量责任意识。在勘察或设计工作中责任制意识差,有时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随意应付,不能科学、规范、严肃地对待工作,这样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意识必然对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施工单位根据这些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必然会导致施工的拆改,影响施工质量,造成质量隐患。 许多监理单位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甚至许多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不熟悉,没有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不符合监理工作要求。加之建筑监理市场竞争激烈,过低的监理费用客观上造成了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差,素质低等诸多问题。对工程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监理质量环节难以得到保证,必然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管理。其次,有些监理人员责任意识差,现場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记录不完整,甚至无施工单位人员资格检查记录,无设计变更记录,无见证取样记录,无旁站、巡视、平行检查记录,无阶段性质量评估报告,对关键部位不验收,使整个监理工作流于形式。再次,监理规划的制定不切实际,实施细则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所有这些缺乏责任意识的监理工作,必然导致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不到位,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二、解决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可以通过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激发责任感而形成。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认识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提高质量管理的第一道关。只有大家都意识到工程质量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各部门、各地区对工程质量协调配合进行综合治理,这样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才能从思想上有所进步,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我国的工程质量水平就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明显好转。
2、建立责任意识弘扬职业道德。建立责任意识能够避免一开始施工就存在的质量方面的隐患,使得后续的施工过程得以保证,不必造成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浪费。勘察、设计单位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是施工质量保证的基础,务必予以重视,就必须弘扬职业道德,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一方面服从政府的行业管理,执行必须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努力打造企业形象,不断提升“质量第一,关爱生命”的职业道德。
3、实行质量预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科学方法。质量预控是对预计出现的质量问题所采取的事前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保证在事件发生时,有所防备,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质量预控包括质量计划、质量防治措施、工程防护计划等一系列的预防手段。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或合同规定的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通过质量预控,尽量做到方法上的可操作性、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合理性、管理上严密性,确保质量体系的优化和工程质量的合格。
4、健全质量体系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质量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通过系统的思想建立和健全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全面控制。注重持续有效运行,培训内部质量审核员,每年在各质量职能部门、各施工单位进行一次内审,由管理者主持的管理评审,通过运行、审核、评审、改进,保证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注重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不要把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统统推翻,而应对照标准进行完善、更新、补充和健全。
三、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投入使用及公众安全。分析施工单位在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对施工管理的工程质量具有很大的意义。施工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要求进行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星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与控制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2期
2、何立新,建筑质量问题处理程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