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转是语言在地理过渡和历史演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音变异现象,是方言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古韵三十部的基础上,通过音转理论追溯语音间的同源关系,解释造成汉语不同方言语音差异的原因,对方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对转 旁转 旁对转 方音
一、引言
清代是我国上古音韵研究的鼎盛时期,取得了较多有价值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和江有诰等人,他们对古韵分部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基本奠定了上古音韵分部的基础。王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古韵分为三十个韵部,成为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分法,如下:
表1:古韵三十部字表
阴声 阳声 入声
无韵尾 韵尾 -? 韵尾 -k
之部 蒸部 职部
幽部 冬部 觉部
宵部 药部
侯部 东部 屋部
鱼部 阳部 铎部
支部 耕部 锡部
韵尾 -i 韵尾 -n 韵尾 -t
脂部 真部 质部
微部 文部 物部
歌部 元部 月部
韵尾 -m 韵尾 -p
侵部 缉部
谈部 叶部
(注:此表按韵尾情况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三类。通常无韵尾的阴声韵对应以-?结尾的阳声韵和以-k结尾的入声韵,以-i结尾的阴声韵对应以-n结尾的阳声韵和以-t结尾的入声韵,以-m结尾的阳声韵对应以-p结尾的入声韵。同竖行为同一韵类,同横行的主要元音相同。)
“音转”是音韵学术语,指的是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语音流转现象,反映在上表就是不同韵部之间的相互转化。同一个词语的语音在不同时代或地区会存在一定差异,这是语言随着地理过渡和历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普遍存在的语音变异现象,它是方言形成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音转理论的运用,可以追溯语音的历史渊源,探究语音之间的同源关系;还可以解释现代方音与普通话标准语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对我们的方音调查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对音转理论和方言调查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二、音转的几种方式
(一)对转
“对转指上古韵元音相同,收音不同。一般指的是阴阳对转,有时也指阴入对转或阳入对转。”(冯春田、梁苑、杨淑敏,1995:159)由于清代古韵学家把上古入声归并在上古阴声韵中,因此阴声韵与入声韵、入声韵与阳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也泛称为阴阳对转,准确地说,应该是阴阳入对转。一般发生在上述古韵三十部字表的横行内,即韵腹(即主要元音)相同,韵尾不同。
《诗经》有:“无将大车,袛自尘兮。无思百忧,袛自疧兮。”“尘”字今声母属于知庄组,韵母是开口呼鼻音韵尾,“疧”今声母属于正齿音“照”组,韵母是齐齿呼以-i作为韵尾,二者的今音已看不出相似的痕迹。但“尘”的韵母在古汉语中归入阳声韵的“真部”;“疧”的韵母属于阴声韵的“脂部”,参照古韵三十部字表的分类,“真部”和“脂部”主要元音相同,韵尾不同,符合“阴阳对转”的标准。诗歌中“尘”和“疧”互相压韵,就说明在诗歌所处的时代,或者作者所处的方言区中,“尘”和“疧”接近同一韵部。方以智《通雅》中列举了大量古韵通转的实例,如“肃萧声转。萧与肃实同声,肃转平声则合也。才老以箫萧啸皆音肃。按,肃,心觉。啸、萧、箫,心幽。幽觉对转。”
(二)旁转
“旁转”出自于章炳麟《国故论衡·小学略说》中:“阳部与阳侈声,阳弇声皆旁转。”《王力语言学词典》:“汉语音韵学中指古音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入声和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从古韵三十部字表看,旁转的音变总是发生在每一竖行内。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为:一个音节的韵尾不变,主要元音的舌位高低前后发生了变化。
《春秋事语》:“齐亘公与蔡夫人乘周(舟)。”齐亘公即齐桓公,说明在古音中“桓”“亘”二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桓”字韵母在古韵中属“元部”,“亘”属于“文部”,通过古韵三十部字表可见,“元部”和“文部”都以鼻音-n作韵尾,属于同一韵部,二者主要元音不同,是从一个阳声韵变为另一个阳声韵的“旁转”。可以看出,在作者所处的时代,“桓”和“亘”的语音联系十分紧密。《通雅》中有:“终犁即钟离。按,终,章冬。钟,章东。犁,来脂。离,来歌。东冬,歌脂均旁转。”
(三)旁对转
旁对转“指一个字先旁转、然后再对转。章炳麟《国故论衡》:‘复有假道旁转得成对转者。’如东字先旁转到冬侵部,再从冬侵部对转到幽部,即所谓旁对转。”(许嘉璐,1990:298)反映在古韵三十部图表中则是行和列中同时发生变化,在语音学上,表现为既有韵尾的增加或失落,又有舌位高低前后的变化,通常称这种现象为“旁对转”。
《康熙字典》对“谁”的解释:“《读书通》通作孰,引《莊子·列御寇》莫觉莫悟,何相孰也。”说明“孰”当作“谁”讲时,二者在古汉语中是通用的。“谁”在《五音集韵》中作“是为”切,《玉篇》中作“是推”切,古汉语中属于“微部”;“‘熟’本字,殊六切,音淑,屋韵。”(达世平,1989:19)属于古汉语的“屋部”,二者分别处于阴声韵和入声韵,且不在同一个声类,主要元音不同,因此“孰”和“谁”是“旁对转”的关系。《通雅》中:“夫乌知香之为吸乃平转为入乎?按,香,晓阳。吸,晓缉。阳缉旁对转。”指的就是“香”和“吸”旁对转的关系。
三、音转理论对方言调查的意义
我国地域广阔,方言随着地域和人群的不同而多种多样,突出地体现在语音的差异上,因此方言语音研究是方言调查的重要部分。音转理论对方言语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对转、旁转、旁对转相关理论的运用,可以解释方言语音中的诸多现象,也可以深入研究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关系。具体如下: (一)有助于探究语音间的同源关系
“街”的普通话标准音是“[?i?]”,粤语的读音和锦州方言白读音都为“[kai]”,方言的韵母和普通话韵母是旁转关系。“街”的中古音属见母,是蟹摄开口二等字,高本汉对它的拟音为[ka(i],王力的拟音是[k?i],由此可见,三者读音与中古音非常相似。追溯两地“街”读音的历史关系,可知这与移民密切相关。粤语在形成过程中受到过几次大规模由北向南的移民潮的影响,因此今天的粤语保留了不同时期古汉语的特点。如古代汉语中见组字的今读音基本已经腭化,现代汉语中-k、-k?、-x与细音韵母相拼时,声母变成-?、-??、-?,但在粤语中仍保留-k、-k?、-x,“街”的读音就是古音保留的体现。而锦州方言是辽西方言的一部分,辽西地区与中原移民也存在较深的历史渊源,在不同时期承载了大批北上的移民。可以看出,“街”在两地读音相同与两地两个地区的方言都受到过中原移民的影响有关,两地方言中的韵母与标准音的韵母是旁转关系,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语音关联。
(二)有助于追溯语音的历史渊源
表2
例字城市 百 北 麦 墨 则 册 窄
济南 pei pei mei mei ?ei t??ei t?ei
聊城 p? pei m? mei ?? ??? ??
德州 p? pei m? mei ?ei t??? t??
大连 p? pe m? m ? ?? t??
将若干例字在山东几个代表性城市的发音和大连话的发音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大连方言和山东方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这些字的声母相同,韵母相同或相近(属于同一韵部),而主要元音发生了旁转。从历史上看,辽宁南部地区的胶辽官话是山东半岛的移民带过来的,大连方言形成于山东移民方言的基础上。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大批山东半岛移民跨海北上出现的“闯关东”热潮,促成了大连话的形成,运用音转理论对两地方言语音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证明这一点。
(三)有助于解释晦涩难懂的方言词语
因为方言之间的差异性,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方式,在方言差异大的地区,即使地理位置离得很近,也未必能够相互了解,这些千差万别的方言词语给人们的交际造成了一定困难。实际上,有些词语是可以用音转的理论加以解释的,如果我们掌握了音转的规律,就能够对这类词语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尔雅·释鱼》‘蜎,蠉’条郝疏:(此虫)‘止则头悬在下,尾浮水上,故谓之倒岐虫,《尔雅翼》谓之钉倒虫,钉倒犹颠倒也。今登莱人呼跟头虫,扬州人呼翻跟头虫。’”(吴泽顺,2004) “钉”字在上古韵部中属于“耕”部,“颠”字在上古韵部中属“真”部,二者都是鼻音韵尾,同属于阳声韵,主要元音不同,是旁转的关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称之为“钉倒虫”了。
(四)有助于解释方音与普通话的差异现象
元音舌位图将汉语中的十个主要元音按照高低前后、圆唇与否进行了分类,根据语言经济性原则,主要元音舌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便于发音。例如“卖豆腐”一词,在东北一些商贩的口语中,为了使发音洪亮,他们常读为[mai t?u f?],而不是普通话的[mai t?u fu],最后一个字的元音由-u变-?,舌位由后高元音变为央低元音,就是通过旁转实现的。“干啥”一词的普通话读为[kan ??],而东北方言读为[k? x?],语速快时甚至变成了[k? ?]。可以看出,前一个音的鼻音韵尾-n省略,并且主要元音的舌位央化为-?,“对转”和“旁转”同时发生,是“旁对转”的结果,至于后一个音的声母由卷舌的擦音?-变为舌根擦音x-甚至脱落,则是语音同化作用造成的。由此可见,音转理论可以作为今天语言中某些字音转化的理论支撑。
四、结语
音转理论不仅适用于古韵的研究,用来探究现代方言的语音历史演变,研究方言间的语音对应、语音分化和融合都有重要价值。但是,这一理论在目前方言研究中的应用还不十分完善,不光缺乏对语料的实际研究,也缺乏对各方言语音的具体调查和分析。今后的方言研究应该对各方言语音所涉及的有关部类深入探讨,逐一提供更充分的材料证明,同时根据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对方言的音转理论做出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白平.上古韵部“旁通转”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1,(11).
[2]达世平.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9.
[3]董同龢.汉语音韵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方谷铖,蔡丽娟主编.现代检索注音对照康熙字典[M].北京:中
国档案出版社,2002.
[5]冯春田,梁苑,杨淑敏.王力语言学词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
版社,1995.
[6]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王理嘉,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吴泽顺.论音转的性质和音转研究的意义[J].求索,2004,
(2).
[9]许嘉璐.传统语言学辞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10]周远富.《通雅》与古韵通转[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0,(10).
(陈晓姣 辽宁锦州 渤海大学文学院 121000)
关键词:对转 旁转 旁对转 方音
一、引言
清代是我国上古音韵研究的鼎盛时期,取得了较多有价值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和江有诰等人,他们对古韵分部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基本奠定了上古音韵分部的基础。王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古韵分为三十个韵部,成为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分法,如下:
表1:古韵三十部字表
阴声 阳声 入声
无韵尾 韵尾 -? 韵尾 -k
之部 蒸部 职部
幽部 冬部 觉部
宵部 药部
侯部 东部 屋部
鱼部 阳部 铎部
支部 耕部 锡部
韵尾 -i 韵尾 -n 韵尾 -t
脂部 真部 质部
微部 文部 物部
歌部 元部 月部
韵尾 -m 韵尾 -p
侵部 缉部
谈部 叶部
(注:此表按韵尾情况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三类。通常无韵尾的阴声韵对应以-?结尾的阳声韵和以-k结尾的入声韵,以-i结尾的阴声韵对应以-n结尾的阳声韵和以-t结尾的入声韵,以-m结尾的阳声韵对应以-p结尾的入声韵。同竖行为同一韵类,同横行的主要元音相同。)
“音转”是音韵学术语,指的是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语音流转现象,反映在上表就是不同韵部之间的相互转化。同一个词语的语音在不同时代或地区会存在一定差异,这是语言随着地理过渡和历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普遍存在的语音变异现象,它是方言形成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音转理论的运用,可以追溯语音的历史渊源,探究语音之间的同源关系;还可以解释现代方音与普通话标准语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对我们的方音调查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对音转理论和方言调查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二、音转的几种方式
(一)对转
“对转指上古韵元音相同,收音不同。一般指的是阴阳对转,有时也指阴入对转或阳入对转。”(冯春田、梁苑、杨淑敏,1995:159)由于清代古韵学家把上古入声归并在上古阴声韵中,因此阴声韵与入声韵、入声韵与阳声韵之间的相互转变也泛称为阴阳对转,准确地说,应该是阴阳入对转。一般发生在上述古韵三十部字表的横行内,即韵腹(即主要元音)相同,韵尾不同。
《诗经》有:“无将大车,袛自尘兮。无思百忧,袛自疧兮。”“尘”字今声母属于知庄组,韵母是开口呼鼻音韵尾,“疧”今声母属于正齿音“照”组,韵母是齐齿呼以-i作为韵尾,二者的今音已看不出相似的痕迹。但“尘”的韵母在古汉语中归入阳声韵的“真部”;“疧”的韵母属于阴声韵的“脂部”,参照古韵三十部字表的分类,“真部”和“脂部”主要元音相同,韵尾不同,符合“阴阳对转”的标准。诗歌中“尘”和“疧”互相压韵,就说明在诗歌所处的时代,或者作者所处的方言区中,“尘”和“疧”接近同一韵部。方以智《通雅》中列举了大量古韵通转的实例,如“肃萧声转。萧与肃实同声,肃转平声则合也。才老以箫萧啸皆音肃。按,肃,心觉。啸、萧、箫,心幽。幽觉对转。”
(二)旁转
“旁转”出自于章炳麟《国故论衡·小学略说》中:“阳部与阳侈声,阳弇声皆旁转。”《王力语言学词典》:“汉语音韵学中指古音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入声和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从古韵三十部字表看,旁转的音变总是发生在每一竖行内。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为:一个音节的韵尾不变,主要元音的舌位高低前后发生了变化。
《春秋事语》:“齐亘公与蔡夫人乘周(舟)。”齐亘公即齐桓公,说明在古音中“桓”“亘”二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桓”字韵母在古韵中属“元部”,“亘”属于“文部”,通过古韵三十部字表可见,“元部”和“文部”都以鼻音-n作韵尾,属于同一韵部,二者主要元音不同,是从一个阳声韵变为另一个阳声韵的“旁转”。可以看出,在作者所处的时代,“桓”和“亘”的语音联系十分紧密。《通雅》中有:“终犁即钟离。按,终,章冬。钟,章东。犁,来脂。离,来歌。东冬,歌脂均旁转。”
(三)旁对转
旁对转“指一个字先旁转、然后再对转。章炳麟《国故论衡》:‘复有假道旁转得成对转者。’如东字先旁转到冬侵部,再从冬侵部对转到幽部,即所谓旁对转。”(许嘉璐,1990:298)反映在古韵三十部图表中则是行和列中同时发生变化,在语音学上,表现为既有韵尾的增加或失落,又有舌位高低前后的变化,通常称这种现象为“旁对转”。
《康熙字典》对“谁”的解释:“《读书通》通作孰,引《莊子·列御寇》莫觉莫悟,何相孰也。”说明“孰”当作“谁”讲时,二者在古汉语中是通用的。“谁”在《五音集韵》中作“是为”切,《玉篇》中作“是推”切,古汉语中属于“微部”;“‘熟’本字,殊六切,音淑,屋韵。”(达世平,1989:19)属于古汉语的“屋部”,二者分别处于阴声韵和入声韵,且不在同一个声类,主要元音不同,因此“孰”和“谁”是“旁对转”的关系。《通雅》中:“夫乌知香之为吸乃平转为入乎?按,香,晓阳。吸,晓缉。阳缉旁对转。”指的就是“香”和“吸”旁对转的关系。
三、音转理论对方言调查的意义
我国地域广阔,方言随着地域和人群的不同而多种多样,突出地体现在语音的差异上,因此方言语音研究是方言调查的重要部分。音转理论对方言语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对转、旁转、旁对转相关理论的运用,可以解释方言语音中的诸多现象,也可以深入研究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关系。具体如下: (一)有助于探究语音间的同源关系
“街”的普通话标准音是“[?i?]”,粤语的读音和锦州方言白读音都为“[kai]”,方言的韵母和普通话韵母是旁转关系。“街”的中古音属见母,是蟹摄开口二等字,高本汉对它的拟音为[ka(i],王力的拟音是[k?i],由此可见,三者读音与中古音非常相似。追溯两地“街”读音的历史关系,可知这与移民密切相关。粤语在形成过程中受到过几次大规模由北向南的移民潮的影响,因此今天的粤语保留了不同时期古汉语的特点。如古代汉语中见组字的今读音基本已经腭化,现代汉语中-k、-k?、-x与细音韵母相拼时,声母变成-?、-??、-?,但在粤语中仍保留-k、-k?、-x,“街”的读音就是古音保留的体现。而锦州方言是辽西方言的一部分,辽西地区与中原移民也存在较深的历史渊源,在不同时期承载了大批北上的移民。可以看出,“街”在两地读音相同与两地两个地区的方言都受到过中原移民的影响有关,两地方言中的韵母与标准音的韵母是旁转关系,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语音关联。
(二)有助于追溯语音的历史渊源
表2
例字城市 百 北 麦 墨 则 册 窄
济南 pei pei mei mei ?ei t??ei t?ei
聊城 p? pei m? mei ?? ??? ??
德州 p? pei m? mei ?ei t??? t??
大连 p? pe m? m ? ?? t??
将若干例字在山东几个代表性城市的发音和大连话的发音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大连方言和山东方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这些字的声母相同,韵母相同或相近(属于同一韵部),而主要元音发生了旁转。从历史上看,辽宁南部地区的胶辽官话是山东半岛的移民带过来的,大连方言形成于山东移民方言的基础上。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大批山东半岛移民跨海北上出现的“闯关东”热潮,促成了大连话的形成,运用音转理论对两地方言语音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证明这一点。
(三)有助于解释晦涩难懂的方言词语
因为方言之间的差异性,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方式,在方言差异大的地区,即使地理位置离得很近,也未必能够相互了解,这些千差万别的方言词语给人们的交际造成了一定困难。实际上,有些词语是可以用音转的理论加以解释的,如果我们掌握了音转的规律,就能够对这类词语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尔雅·释鱼》‘蜎,蠉’条郝疏:(此虫)‘止则头悬在下,尾浮水上,故谓之倒岐虫,《尔雅翼》谓之钉倒虫,钉倒犹颠倒也。今登莱人呼跟头虫,扬州人呼翻跟头虫。’”(吴泽顺,2004) “钉”字在上古韵部中属于“耕”部,“颠”字在上古韵部中属“真”部,二者都是鼻音韵尾,同属于阳声韵,主要元音不同,是旁转的关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称之为“钉倒虫”了。
(四)有助于解释方音与普通话的差异现象
元音舌位图将汉语中的十个主要元音按照高低前后、圆唇与否进行了分类,根据语言经济性原则,主要元音舌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便于发音。例如“卖豆腐”一词,在东北一些商贩的口语中,为了使发音洪亮,他们常读为[mai t?u f?],而不是普通话的[mai t?u fu],最后一个字的元音由-u变-?,舌位由后高元音变为央低元音,就是通过旁转实现的。“干啥”一词的普通话读为[kan ??],而东北方言读为[k? x?],语速快时甚至变成了[k? ?]。可以看出,前一个音的鼻音韵尾-n省略,并且主要元音的舌位央化为-?,“对转”和“旁转”同时发生,是“旁对转”的结果,至于后一个音的声母由卷舌的擦音?-变为舌根擦音x-甚至脱落,则是语音同化作用造成的。由此可见,音转理论可以作为今天语言中某些字音转化的理论支撑。
四、结语
音转理论不仅适用于古韵的研究,用来探究现代方言的语音历史演变,研究方言间的语音对应、语音分化和融合都有重要价值。但是,这一理论在目前方言研究中的应用还不十分完善,不光缺乏对语料的实际研究,也缺乏对各方言语音的具体调查和分析。今后的方言研究应该对各方言语音所涉及的有关部类深入探讨,逐一提供更充分的材料证明,同时根据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情况,对方言的音转理论做出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白平.上古韵部“旁通转”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1,(11).
[2]达世平.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9.
[3]董同龢.汉语音韵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方谷铖,蔡丽娟主编.现代检索注音对照康熙字典[M].北京:中
国档案出版社,2002.
[5]冯春田,梁苑,杨淑敏.王力语言学词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
版社,1995.
[6]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王理嘉,林焘.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吴泽顺.论音转的性质和音转研究的意义[J].求索,2004,
(2).
[9]许嘉璐.传统语言学辞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10]周远富.《通雅》与古韵通转[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0,(10).
(陈晓姣 辽宁锦州 渤海大学文学院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