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借鉴与思考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peo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实践缺乏和师资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培养模式的探索分析,并针对我国专业硕士的教育特点,提出具有密苏里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模式:增加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考核机制,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
  【关键词】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特点
  早年,我国高校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专业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知识体系单薄、创新思维弱等问题特点,不能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务院委员会在2010 年批准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无法严格区分
  虽然学界已经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严格区分,高校也因此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但是在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某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仍然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授课,所讲授的内容与之前的相差无几。而且,专业选修课的开课也是根据学生的选课人数及老师的上课时间而定,有些对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要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过少或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授课而不能开课。最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些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新闻媒体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实践性缺乏及考核机制过于宽松
  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新闻与传播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更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内容往往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并不多。各高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教学与实践脱节。并且,高校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核机制仍然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因此新闻与传播硕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论文写作上,实践活动相应减少。同时,大多数新闻与传播硕士所发表的论文学术性不高,最终导致专业型硕士学生在学术要求与实践能力上都达不到研究生应有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欠缺
  国务院委员会在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师资配置上有很大差别。校内的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校外聘请的教师,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很多外聘教师在名义上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兼职导师,多数导师并未尽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责任,更多情况学生还是与校内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同时,高校对校外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兼职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无法定期指导学生,甚至无故中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和其他工作。
  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更是在新闻教育上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其独创的“密苏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支撑体系)对美国的新闻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在建院初期提出他的教学理念:实践是新闻学习的最好方法;新闻工作不是封闭性的,而是一项面向全世界的工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密苏里新闻学院培育出全世界优异的新闻界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将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二年制的学生一共有16种专业方向,且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课程(“4 1项目”即本硕连读的学生也有9种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美国新闻史、新闻学基本规范、传播法等;实践能力包括让学生掌握基本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
  2、完善的实践体系
  在硕士生的录取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会优先考虑具有媒体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这并不是忽略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申请者,而是对于这些没有经验或是经验不足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创办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同时,学校也创办了一份面向社会发行的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在校学生可以在该报社兼职。不仅如此,学院还创办了日报、商报、电台等,在这些媒体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部门实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KOMU是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在这家商业电视台里,记者、制片人和电视录像制作人都由学生担任。在这些机构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加符合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严格的考核机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硕士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不少于37个学分的课时,平均每学期修4门课。除了新闻与传播知识的理论课外,学生还需要修一定的实践课。成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记者就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报纸采访、写稿、编辑。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中,有75%的学生选择做专业项目,他们毕业后直接去新闻媒体工作而不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因此,这部分毕业生更希望对自身的工作技能有更好的锻炼,他们将目标放在了专业领域上;而剩余的25%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则选择提交毕业论文。   4、多元的师资队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分为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学术教授两个方面。学院对于专业实践课教师主要注重于他们的工作经验、授课技能和专业成果上,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业界有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专业实践课教师们拥有广阔的人脉关系网,能为学生的求职道路指点迷津。在对学术教授的考查上,学院更倾向于他们的科研能力、讲授能力和学术成果等。学术教授不仅为学生授课,也会参与院内外学术或行政会议,担任研究生论文评审委员,带领学生做学术科研项目。
  三、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尽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密苏里方法”。
  1、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创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在这期间,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打造相应的实践平台,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环节。首先,有实力的高校应当创办自主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声誉,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平台。新闻与传播硕士除了学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之外,也可以利用学院的实验平台得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要加强与校外媒体单位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将全世界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传授于学生,同时也要多提供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文化下的媒体运作的特点。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改进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还是由校内理论教师进行授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俨然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协调,引进优秀的校外兼职教师。例如可以聘请一些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和编辑,加强校内外师资的交流。另一方面,原来的校内在职教师也可以安排到媒体单位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与之相对应,师资队伍的管理也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对于校内教师可以设立校内教师评估委员会,主要负责校内教师的引进、晋升、评定和解约等。对于外聘教师的评估,应由各地方政府建立起地方性的教师评估机构,主要负责校外教师的能力评定及教师的引进等,加速该地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
  参考文献
  ①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2)
  ②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
  ③童兵,《为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J].《新闻前哨》,2010(10)
  ④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⑤卞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
  ⑥党苗苗,《当代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东南传播》,2008(11)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 要】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和张艺谋电影的故事模式有较多相似之处,这种模式具有“寻找”式中心事件、危机感不太强烈的悬念、单一线索、单向进展等特征,电影语言注重“在路上”场景的营造;张艺谋电影对这种模式有所发展、改造,故事的结局更加圆满,表现出二者不同的审美走向。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电影 张艺谋电影 “寻找”模式  在电影《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刚问世的时候,不少人就注意到了张艺
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地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因此,多掌握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您在困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
【摘 要】媒介审判是以明显的倾向性引导受众,形成一种足以影响司法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使媒介凌驾于司法和法律之上,同时又让媒体角色产生错位。本文以郭美美案为例,从成因、预防等方面破解媒介审判现象,同时参考美国相关措施,对我国防止媒介审判提出启示。  【关键词】媒介审判 司法公正 郭美美案  “媒介审判”又叫“新闻审判”、“舆论审判”,指新闻媒介利用其公开传播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干预、影响司法独立和司法
【摘 要】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闻媒介竞争的加剧,新闻侵权诉讼骤升,其中隐私权成为除名誉权外最容易受到新闻侵权的另一种人格权,这已成为目前新闻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是相对于国外和实际需要还是滞后的,故加强新闻侵权研究有着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通过系统了解国内新闻侵权现象及其立法现状和学界研究成果,结合首例艾滋孤儿隐私权案
西班牙的世博物语:这个国家不止有斗牛和弗拉明戈舞。    对老一辈上海人来说,不知道南市发电厂,那他的上海人的身份是要打折的。从南浦大桥上往西看,可以见到发电厂的标志性烟囱,如今,这座上海第一代工业建筑将经历角色转变——改建为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  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城市最佳实践区就是这一主题的注脚。实践区北区为模拟生态街区。经过层层遴选,全世界13座城市的实物案例将云集于此
【摘要】 随着我国国有保险公司的股改上市,薪酬管理的国际化也被提上议程。本文运用EVA理论对国有保险公司的薪酬体系进行设计,引入基于EVA的业绩考核体系,并依此来确定薪酬的水平,旨在通过一种更加公平合理的考核体系来制定正确的薪酬标准,促进国有保险公司的持续长远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保险公司;业绩考核;薪酬体系     引言    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也陆续
穿过那道橙色大门,与丝绸一道起舞    让我们一同起舞  诞生于170年前的奢华品牌爱马仕在2007年向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发出了邀请法国艺术家马修·梅尔希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呼应——他在东京银座的爱马仕大厦内,将一台洗衣机的滚筒改装成了丝绸跳舞机在马达的轰鸣与丝绸无声的飘落之间,再次书写了舞的灵动与飘逸  在上海美术馆二楼,多位东西方知名艺术家联手打造了一场融会东西方文化艺术精髓的视觉盛宴——“锦绣梦
曾经遇到一个修行者说,他之所以和修行结缘是因为一位大师救了他,如果没有大师告诉他凡事多往好处想想,估计他现在早都不在人世了。 是啊,人生在世,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却要经历各种好事、坏事,尝遍酸甜苦辣各种滋味。  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有苦又有乐,丰富多彩而又艰难曲折,就像白天与黑夜的互相交替一般。一个人快乐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连路边的鸟儿都似在为他歌唱,花儿都似专为他开放;痛苦
书里“乾坤”(續)
期刊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横空出世。所谓“怪”,无非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艺术创作上有标新立异之处;二是指在为人处世上异于常人。    被称为“第一怪”的汪士慎,出生于徽州富溪乡。37岁时,汪士慎携家带口来到扬州,寄居在老乡马氏兄弟的家里。  扬州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字画有很好的市场。但这位来自皖南深山的画家,总是羞于和买画人讨价还价。于是,他把画交给书画贩子边寿民,请他帮忙卖画。边寿民一次拿走他10册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