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到北美近十年来常用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历史发展规律,目前开发页岩油储层的行业趋势将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最优解决方案.但是实现最佳解决方案的基本前提是“只有完全理解才可能进行优化”.世界各地的油气行业、学术界和政府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应用了多种技术,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如何开发页岩油储层的理解.然而关键挑战依然存在,这些挑战对于实现优化开发至关重要,要想有效开发页岩油储层,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用于开发页岩油储层的技术应根据两个动态过程进行细分.第一个动态过程发生在水力压裂过程中,第二个动态过程发生在生产阶段.第一个动态过程对第二个动态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综合考虑两种动态过程,对页岩油储层的采收率分布和井距进行评价.本项工作是基于Kinetix-Intersect软件平台的应用;将建模结果与采用Stimplan压裂软件获得的所选压裂段的产量不稳定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在第一个动态过程中产生了高度复杂的非均质水力裂缝网络,导致在第二个动态过程或生产阶段出现了泄流面积和垂向压力分布的复杂变化以及流动各向异性.Kinetix-Intersect建模结果表明,经过30年的生产,采收率分布产生了很大变化,对页岩油井进行评价时发现近井动态纳达西级区域采收率为8.9%,水力裂缝网络内部和外部补给区分别为2%和1.7%.Kinetix-Intersect建模结果表明,近井动态纳达西级区域和水力裂缝区贡献了总石油产量的2/3左右,其余1/3由外部补给区贡献.认识和理解采收率分布和与老井波及区域相关的压力衰竭变化规律,应该是实施提高石油采收率(EOR)技术的基础.对于本文所分析的页岩油生产井,现有的建模结果表明,根据驱油效率和不均匀采收率分布,存在非对称形状的泄流面积和350-400米范围内的动态井距.从压力衰竭的角度来看,估计井距至少应为400米.然而,全油田最优开发方案需要考虑在及时识别静态/动态储层的平面和垂向非均质性和地质力学因素基础上,实施动态井距优化、完井方案制定和压裂施工设计,以实现项目经济性的优化.流线模型用作泄流波及范围的定性指标工具,以帮助确定井距标准.综上所述,如果页岩油储层想获得较高的采收率,首先要基于这两个动态过程,了解和量化生产井水平段的泄流面积和垂向压力分布;从而确定合适的井距、有效采用合适的钻井、完井和压裂施工设计,减少有害的“压窜”效应,这对提高未来新井和老井的采收率至关重要.目前,页岩油井的预期采收率在自然递减开采情况下并不理想,因此,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成为至关重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