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贫困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家庭经济和社会环境原因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困扰,本文分析了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及来源,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压力 策略
在生活压力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冲突加剧。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重。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学习生活越来越多地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据国家有关部门1996年的调查统计,当时在校大学生中特困生就有几十万人;1999年,560万在校生中,贫困生有100.5万人;2000年则增至142万人。近7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20万人,其中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特困大学生是100多万,数字惊人。据有关资料表明,截止2001年年底,在全国普通高校719万在校生中,贫困大学生在144万人以上,约占20%,特困生有70万左右,约占10%,如此庞大的数据使我们的目光不得不聚焦于“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1]。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困扰,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贫困大学生”是指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无力承担大学学杂费和最低生活费的学生。陆汉文、王惠明在《大学生贫困判断标准、成因及对策》一文中对武汉市贫困大学生的测算,将贫困生的标准定为男生月生活费在233元以下,女生月生活费在259元以下。调查这些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在经济上不能得到保障或基本的保障,不要说缴清学杂费,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2]。这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和其他大学生最大的差异在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经济困难大学生”有一种一般学生所没有的经济压力。据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主要来自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家庭突遭不幸或受自然灾害及家人重病、致残、伤亡等的学生;城市因企业效益差而下岗的职工家庭。但这些家庭的最大相似之处就是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由此可见经济拮据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根源。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有一部分的贫困大学生能够自强不息,有相当优秀的表现:他们在学习上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在生活上勤俭节约朴素大方;在社会活动中勇于表现,热情活跃;在生活态度上主动积极,大方开朗。这样的“经济困难大学生”给所有的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典范。然而还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贫困时,却不能够正视自己已有的困难,他们选择了逃避。在这里,希望能够通过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我们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帮助他们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人格,改变以往片面的教育:“书读好了可以出人头地、改变贫穷”[3],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去面对挫折、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去化解心理不适应等的状况,从而避免造成学生的心理偏差促成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及来源
1.家庭经济的窘迫引发的压力
对绝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家庭经济的贫困都是他们心理压力的根源。但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自己家庭贫困的视角存在着相当多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家庭的贫困,并以之为自己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动力,然而有些贫困生却把家庭的贫困当成自己本身的无能,或是耻辱,回避敌视问题,并由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
2.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压力
进入高校以后,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的不适应引发的心理不适应逐渐凸显。农村和城市是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一些农村学生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面临重新定位。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造成了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引发的压力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因此,他们很难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沟通、交往、合作。
4.社会环境引发的压力
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贫困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这就形成了社会“金钱观”和不适当资助方式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4]。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另外,社会上一些出于炒作目的的资助行为和某些出于善意的动机却实施不当的资助行为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他们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三、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策略
首先,应该从贫困生最困扰的经济问题入手,根据不同学生的贫困程度,多方面、宽渠道地以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帮困基金、勤工助学等各种形式解决他们最基本的学费生活费的实际问题,排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忧虑的根源。
其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及人格修养等知识的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规教学。虽然目前有些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的选修课,但从普及的角度看,最好把心理健康纳入正规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选修课改进成必修课,这样就能使学生从心底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并从中学会自我悦纳。我们应帮助贫困生转“消极观念”为“积极观念”,积极对待人生,将贫困化为一种动力,奋发图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再次,建立贫困生心理跟踪表,督促学生工作人员给予特别关注与鼓励。对直接接触学生的辅导员教师和团干部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有效处理问题,避免问题恶化。
最后,树立优秀典型,促进贫困生发展。高校要切实关心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引导他们不断开拓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可以以“优秀经济困难大学生”为突破口,发现他们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自救上的积极心态以及共性,并加以鼓励、宣传、发扬,以促进更多的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上进[5]。
从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贫困除了物质贫困的原因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他们认识上的偏差、心理素质不高和对挫折承受能力不强等因素。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引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重拾对自己的自信,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具体到教育方法上,我们要引导他们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外在困难的同时也要认识自己内在的长处;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找准自己可以突破的困难,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抓住有利的机遇,努力奋斗,争取把问题各个击破;理智地对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持稳定的情绪,控制自我、管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直面困难与挫折,真正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他们的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的锻炼,培养他们勇敢顽强的刚毅品质,塑造他们艰苦奋斗的坚毅意志,引导他们从困境中磨炼自己,努力发掘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振作精神,继续奋进。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去满足他所能满足的一切欲望。人的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无权选择出身,有权选择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做自己的奴隶,贫困生更是如此。根据福特基金的调研发现提高贫困生的能力是解决其心理问题最好的方式,只有他们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从自我实现中发现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据此,学校应该在帮助他们解决最基本的经济困难和生活需要的同时,着重培养训练他们自身的能力,并能够适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困扰,采用情绪疏导、认知调整和行为指导等基本方法,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增强受挫能力,逐步从各个方面去消除贫困生的自卑心理。
贫困大学生一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不会再沉湎于贫穷和身边的琐事,而是会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要让他们意识到,只要努力开拓,他们一样会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佼佼者。正如“人”字一样,只要脚踏实地、奋发向上,无论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顶天立地的能力,暂时的经济上的困难只会成为我们用以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它会激励我们爬得比别人更高。
参考文献:
[1]刘淑慧.“自尊”,“自卑”?——贫困大学生工作之我见.怀化师专学报,2001.8.
[2]简洁.从“马加爵事件”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4.
[3]石晶.擦亮贫困大学生心灵的天窗——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7.
[4]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教育探索,2004.12.
[5]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485-492.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压力 策略
在生活压力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冲突加剧。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重。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学习生活越来越多地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据国家有关部门1996年的调查统计,当时在校大学生中特困生就有几十万人;1999年,560万在校生中,贫困生有100.5万人;2000年则增至142万人。近7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20万人,其中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特困大学生是100多万,数字惊人。据有关资料表明,截止2001年年底,在全国普通高校719万在校生中,贫困大学生在144万人以上,约占20%,特困生有70万左右,约占10%,如此庞大的数据使我们的目光不得不聚焦于“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1]。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困扰,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贫困大学生”是指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无力承担大学学杂费和最低生活费的学生。陆汉文、王惠明在《大学生贫困判断标准、成因及对策》一文中对武汉市贫困大学生的测算,将贫困生的标准定为男生月生活费在233元以下,女生月生活费在259元以下。调查这些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在经济上不能得到保障或基本的保障,不要说缴清学杂费,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2]。这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和其他大学生最大的差异在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经济困难大学生”有一种一般学生所没有的经济压力。据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主要来自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家庭突遭不幸或受自然灾害及家人重病、致残、伤亡等的学生;城市因企业效益差而下岗的职工家庭。但这些家庭的最大相似之处就是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由此可见经济拮据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根源。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有一部分的贫困大学生能够自强不息,有相当优秀的表现:他们在学习上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在生活上勤俭节约朴素大方;在社会活动中勇于表现,热情活跃;在生活态度上主动积极,大方开朗。这样的“经济困难大学生”给所有的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典范。然而还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贫困时,却不能够正视自己已有的困难,他们选择了逃避。在这里,希望能够通过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分析,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我们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帮助他们建立健全比较完善的人格,改变以往片面的教育:“书读好了可以出人头地、改变贫穷”[3],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去面对挫折、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去化解心理不适应等的状况,从而避免造成学生的心理偏差促成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及来源
1.家庭经济的窘迫引发的压力
对绝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家庭经济的贫困都是他们心理压力的根源。但是不同的学生面对自己家庭贫困的视角存在着相当多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家庭的贫困,并以之为自己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动力,然而有些贫困生却把家庭的贫困当成自己本身的无能,或是耻辱,回避敌视问题,并由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
2.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压力
进入高校以后,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的不适应引发的心理不适应逐渐凸显。农村和城市是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农村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学习不适应,一些农村学生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面临重新定位。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一些贫困生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转变;文化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造成了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引发的压力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顾影自怜。因此,他们很难与群体中其他成员沟通、交往、合作。
4.社会环境引发的压力
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对贫困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这就形成了社会“金钱观”和不适当资助方式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4]。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另外,社会上一些出于炒作目的的资助行为和某些出于善意的动机却实施不当的资助行为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他们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三、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策略
首先,应该从贫困生最困扰的经济问题入手,根据不同学生的贫困程度,多方面、宽渠道地以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帮困基金、勤工助学等各种形式解决他们最基本的学费生活费的实际问题,排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忧虑的根源。
其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及人格修养等知识的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规教学。虽然目前有些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的选修课,但从普及的角度看,最好把心理健康纳入正规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选修课改进成必修课,这样就能使学生从心底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并从中学会自我悦纳。我们应帮助贫困生转“消极观念”为“积极观念”,积极对待人生,将贫困化为一种动力,奋发图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再次,建立贫困生心理跟踪表,督促学生工作人员给予特别关注与鼓励。对直接接触学生的辅导员教师和团干部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有效处理问题,避免问题恶化。
最后,树立优秀典型,促进贫困生发展。高校要切实关心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引导他们不断开拓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可以以“优秀经济困难大学生”为突破口,发现他们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自救上的积极心态以及共性,并加以鼓励、宣传、发扬,以促进更多的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上进[5]。
从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贫困除了物质贫困的原因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他们认识上的偏差、心理素质不高和对挫折承受能力不强等因素。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引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重拾对自己的自信,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具体到教育方法上,我们要引导他们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外在困难的同时也要认识自己内在的长处;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找准自己可以突破的困难,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抓住有利的机遇,努力奋斗,争取把问题各个击破;理智地对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持稳定的情绪,控制自我、管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直面困难与挫折,真正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他们的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的锻炼,培养他们勇敢顽强的刚毅品质,塑造他们艰苦奋斗的坚毅意志,引导他们从困境中磨炼自己,努力发掘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振作精神,继续奋进。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去满足他所能满足的一切欲望。人的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无权选择出身,有权选择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做自己的奴隶,贫困生更是如此。根据福特基金的调研发现提高贫困生的能力是解决其心理问题最好的方式,只有他们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从自我实现中发现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据此,学校应该在帮助他们解决最基本的经济困难和生活需要的同时,着重培养训练他们自身的能力,并能够适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困扰,采用情绪疏导、认知调整和行为指导等基本方法,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增强受挫能力,逐步从各个方面去消除贫困生的自卑心理。
贫困大学生一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不会再沉湎于贫穷和身边的琐事,而是会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要让他们意识到,只要努力开拓,他们一样会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佼佼者。正如“人”字一样,只要脚踏实地、奋发向上,无论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顶天立地的能力,暂时的经济上的困难只会成为我们用以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它会激励我们爬得比别人更高。
参考文献:
[1]刘淑慧.“自尊”,“自卑”?——贫困大学生工作之我见.怀化师专学报,2001.8.
[2]简洁.从“马加爵事件”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4.
[3]石晶.擦亮贫困大学生心灵的天窗——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7.
[4]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教育探索,2004.12.
[5]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485-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