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生肌膏治疗腹部肿瘤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5例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q_s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58-01
  
  据统计肠癌已成为继肺癌乳癌之后的人类第三大肿瘤,为此,因腹部肿瘤在住院期间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而延误治疗者不在少数,针对此问题,笔者于2006.6-2011.7期间用橡皮生肌膏治疗为肠道肿瘤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5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25例胃肠肿瘤术后(经腹正中切口)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均系我院外三肿瘤外科,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41-67岁,平均53岁,切口长度5-12cm,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40-66岁,平均53岁,长度5-12cm,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胃肠道肿瘤手术致切口脂肪液化;(2)住院病例,性别不限;(3)均有本组医师用相同材料缝线缝合。
  1.3排除标准:(1)消化道瘘或人工肛门所致切口污染;(2)不能配合治疗,应用其他方法;(3)合并有严重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影响愈合因素等。
  1.4治疗方法:先行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及异物(如线结等)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同时,预防性抗生素运用3-5天,观察组用橡皮生肌膏(天津世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2020345)涂于切口内约1-2mm厚度,用脱脂棉敷于切口内,再用无菌纱布包扎,蝶形胶布减张,3-4天第一次换药后再隔天换药,对照组用碘仿纱条,敷于切口内,无菌纱布包扎,蝶形胶布减张后隔天换药,至切口愈合为止,以上换药方法均由同组医师完成,并给统一培训,严格无菌操作。
  1.5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跟踪观察30天以上,记录用药至切口干燥无渗出,皮肤愈合所需要的时间。
  1.6临床疗效观察标准
  (1)治愈:切口完全愈合,上皮组织完整覆盖,皮肤颜色相同或接近。
  (2)显效:切口接近愈合,切口长度减少1/2以上
  (3)有效:切口接近愈合,切口长度减少1/3以上
  (4)无效:切口无明显减少。
  2结果
  2.1两组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5%,与对照组比差异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不同切口长度愈合时间相比较,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检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3讨论
  本组实验所有病例均为腹部肿瘤手术后所致切口脂肪液化所致,原因大概与以下因素有关:(1)电刀使用(2)手术时间长(3)营养状态欠缺,并且术后禁食时间过长(4)术前贫血,年龄偏大等。橡皮生肌膏主要成分为血余、龟甲、地黄、当归、石膏、盧母、蜂蜡等,主要功效为去腐生肌,消炎生皮,因其油膏剂型能使切口保持湿润,有利于上皮组织的形成,促进肉等组织的生长,避免换药时切口创面出血及疼痛,本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治疗,评价疗程对照组比观察组明显缩短,而且观察组无需住院治疗,对患者无特殊限制,及精神压力,不影响术后化疗等,极大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痛苦,该方法实用并且简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挽华,外科基本功[M]天津天津化学技术出版社1995:326-329
  [2]刘立云,王磷琳,卢敏等橡皮生肌膏治疗软组织坏死缺损与感染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2):129-13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