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88—01
血站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血量激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这就使得血站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激增,而职业暴露的机率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血站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水平,我通过结合多年来工作经历,对血站护理工作中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护措施。
1 采供血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1 感染性职业暴露
在血站护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采供血工作,而在采供血工作中被血液感染是最严重的职业暴露。以珲春血站为例,2012年全站共采血1453人次,其中第一次献血人数976人次,占全部献血人数的67.17%,由此可见大多数无偿献血者都是第一次献血,是否患传染性疾病一般是未知的,同时不排除献血者中有恶意检查疾病者,护理人员如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会自身感染,还有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造成大范围的传染源而危害社会安全。
针头刺伤是血站护理人员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职业事故。从这一点来看,血站检验和采血工作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据报道:针刺伤后若不及时处理,可以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肝病毒(HBV)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源报道,截止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由皮肤刺伤造成感染的48人,占84.2%,精确的数据说明由针刺伤造成职业性感染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占比很高,万万不可忽视。
1.2放射性及化学性职业暴露
由于采血车上空间有限,各种仪器较多,血站内采供血设备、办公设备等占据了大部分工作空间。有些仪器(如储血冰箱、高频自动封口热合机、标本离心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给护理人员造成机体损伤,从理论上看:即使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也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致畸。另外,在采供血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是其中一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各种消毒剂,如:碘伏、乙醇、含氯消毒剂等,通过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长期接触吸收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严重的有可能诱发细胞突变,增加发生癌症的机率。另外转氨酶试剂也有吸入呼吸道的可能性,吸入的剂量虽小,但由于日常频繁接触吸收,产生蓄积作用,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 采供血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为增强检验和采血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我结合珲春血站的实际情况和自身二十年来的工作经历和感受,对血站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2.1 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防护
护理人员面对献血者应树立标准预防观念,对所有未经检测合格的血液均应视为危险的病源物质。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血站内和采血车上都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备以及香皂等清洁用品,便于护理人员及时洗手;护士也应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尽量要使用清水冲洗双手20秒以上,同时手掌、手背、手指间隙均要清洗干净,随后要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因为潮湿的环境更利于细菌的繁殖。
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一是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医护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防护教育,提高检验和采血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二是使用过后的针头必须放在锐器盒内,锐器盒必须一次性使用,针头帽禁止回套;三是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后的针头锐器,防止被刺伤;四是戴手套可以起到有效的屏障作用。研究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戴有一层乳胶手套的医务人员比未戴手套者的机率要低60%以上,而即使同样刺破后,前者比后者接触到的血量也少50%以上,因此建议处理针头或污染器械时切记要戴医用手套。另外,如果不小心被污染针头刺伤,应立即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冲洗,冲洗干净后再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伤口。职业暴露后应立即上报上级单位及疾控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尽早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针对护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各类血液感染,采取必要的免疫预防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免疫预防,确保护理人员机体对血源性致病因子有一定的免疫力,是降低护理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
2.2 放射性及化学性职业暴露的防护
检验和采血护理人员非因工作尽量减少身处放射性环境的机会,工作中应着工作服并应经常清洗,有条件的可以穿上防輻射服;身处放射性环境工作后完全清洗手、脸、颈等裸露于空气中的部位,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几率;工作后各种仪器设备不用时及时关机,年轻护士较多的情况下,在孕期妥善安排好工休,避免频繁受到电磁辐射。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工作人员应戴医用口罩、帽子、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使用浓度高的含氯消毒剂时,防止溅溢到眼睛和皮肤上。工作中注意开门开窗通风,降低空气中各种化学性试剂的浓度,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戴手套时涂抹护手霜,以免引起接触性皮炎等。
3 小结
在当前我国无偿献血事业日益发展的关键时期,分析研究血站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危险的类型、成因,寻求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防护措施,既是对全国数万血站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关注、关心,更是对全国亿万无偿献血者、受血者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保护、保障。本文通过个人工作经历,对血站护理人员面临的四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血站护理人员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对血站护理工作的健康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血站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的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血量激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这就使得血站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激增,而职业暴露的机率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血站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水平,我通过结合多年来工作经历,对血站护理工作中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护措施。
1 采供血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1 感染性职业暴露
在血站护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采供血工作,而在采供血工作中被血液感染是最严重的职业暴露。以珲春血站为例,2012年全站共采血1453人次,其中第一次献血人数976人次,占全部献血人数的67.17%,由此可见大多数无偿献血者都是第一次献血,是否患传染性疾病一般是未知的,同时不排除献血者中有恶意检查疾病者,护理人员如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会自身感染,还有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造成大范围的传染源而危害社会安全。
针头刺伤是血站护理人员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职业事故。从这一点来看,血站检验和采血工作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据报道:针刺伤后若不及时处理,可以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肝病毒(HBV)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源报道,截止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由皮肤刺伤造成感染的48人,占84.2%,精确的数据说明由针刺伤造成职业性感染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占比很高,万万不可忽视。
1.2放射性及化学性职业暴露
由于采血车上空间有限,各种仪器较多,血站内采供血设备、办公设备等占据了大部分工作空间。有些仪器(如储血冰箱、高频自动封口热合机、标本离心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给护理人员造成机体损伤,从理论上看:即使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也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癌、致畸。另外,在采供血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是其中一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各种消毒剂,如:碘伏、乙醇、含氯消毒剂等,通过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长期接触吸收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严重的有可能诱发细胞突变,增加发生癌症的机率。另外转氨酶试剂也有吸入呼吸道的可能性,吸入的剂量虽小,但由于日常频繁接触吸收,产生蓄积作用,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 采供血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为增强检验和采血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我结合珲春血站的实际情况和自身二十年来的工作经历和感受,对血站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2.1 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防护
护理人员面对献血者应树立标准预防观念,对所有未经检测合格的血液均应视为危险的病源物质。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血站内和采血车上都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备以及香皂等清洁用品,便于护理人员及时洗手;护士也应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尽量要使用清水冲洗双手20秒以上,同时手掌、手背、手指间隙均要清洗干净,随后要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因为潮湿的环境更利于细菌的繁殖。
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一是对每位护理人员进行医护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防护教育,提高检验和采血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二是使用过后的针头必须放在锐器盒内,锐器盒必须一次性使用,针头帽禁止回套;三是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后的针头锐器,防止被刺伤;四是戴手套可以起到有效的屏障作用。研究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戴有一层乳胶手套的医务人员比未戴手套者的机率要低60%以上,而即使同样刺破后,前者比后者接触到的血量也少50%以上,因此建议处理针头或污染器械时切记要戴医用手套。另外,如果不小心被污染针头刺伤,应立即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冲洗,冲洗干净后再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伤口。职业暴露后应立即上报上级单位及疾控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尽早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针对护理人员可能出现的各类血液感染,采取必要的免疫预防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免疫预防,确保护理人员机体对血源性致病因子有一定的免疫力,是降低护理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
2.2 放射性及化学性职业暴露的防护
检验和采血护理人员非因工作尽量减少身处放射性环境的机会,工作中应着工作服并应经常清洗,有条件的可以穿上防輻射服;身处放射性环境工作后完全清洗手、脸、颈等裸露于空气中的部位,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几率;工作后各种仪器设备不用时及时关机,年轻护士较多的情况下,在孕期妥善安排好工休,避免频繁受到电磁辐射。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工作人员应戴医用口罩、帽子、乳胶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镜。使用浓度高的含氯消毒剂时,防止溅溢到眼睛和皮肤上。工作中注意开门开窗通风,降低空气中各种化学性试剂的浓度,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戴手套时涂抹护手霜,以免引起接触性皮炎等。
3 小结
在当前我国无偿献血事业日益发展的关键时期,分析研究血站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危险的类型、成因,寻求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防护措施,既是对全国数万血站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关注、关心,更是对全国亿万无偿献血者、受血者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保护、保障。本文通过个人工作经历,对血站护理人员面临的四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血站护理人员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对血站护理工作的健康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