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觉醒的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及其在睡眠呼吸障碍性疾患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70例打鼾者均按国际标准方法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据此计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潜伏期(SL) 、每小时氧减饱和度4%以上的次数(ODI4)及每小时微觉醒的次数(MAI)。其中28例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同时复查PSG,在治疗前后均填写Epworth睡眠问卷(ESS)以评价患者嗜睡的改善程度。
结果270例鼾症患者中,247例符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诊断,其AHI、ODI4、MAI 及SL平均值分别为(43±27)次/h,(44±23)次/h,(29±16)次/h,(12±17)分。AHI与MAI,ODI4与MAI均呈正相关(r均为0.38,P均<0.001)。MAI与SL显著负相关(r=-0.15,P=0.02) ,AHI与SL、ODI4与SL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09,-0.02,P均>0.1)。经CPAP治疗,28例患者的呼吸暂停基本消失,ODI4由(48±25)次/h降至(4±9)次/h,MAI由(27±18)次/h减至(15±9)次/h,主观(ESS)及客观(SL)评价均显示白天嗜睡改善。
结论应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辅助分析SAHS患者睡眠状态下的脑电变化,可以判读最短持续时间达3秒的微觉醒。MAI可以作为白天嗜睡的重要指标,在SAHS诊断和CPAP疗效判断方面与AHI具有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