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石灰性土壤上建造的棚室,由于土壤内富含钙、镁、铁、硅等多种元素,且长期耕作处于封闭的环境中,造成土壤积盐日益严重,尤其是栽培5年以上的棚室问题更加严重,对蔬菜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笔者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现将棚室石灰性土壤盐害的发生原因与对策总结如下:
一、积盐症状
积盐严重的棚室,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都表现出植株矮小,叶色浓绿,表面似有蜡质,闪闪发光,叶缘翻卷,根毛少,根呈褐色或根尖齐钝。具体表现是:
1. 黄瓜 常表现为生长点萎缩,心叶褪绿,未展开的叶柄向内弯曲。中、上部叶出现“镶金边”或“花打顶”等现象,受害严重时叶缘呈黄白色。中、下部叶片的叶肉隆起,叶缘下卷呈“降落伞”状或叶缘干枯。植株生长缓慢,不浇水不长,有时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常结出畸形瓜和苦味瓜。
2. 番茄 受害植株茎细,株形由正常的正三角形变成顶部平齐的梯形,果实着色不良,形成绿肩果。
3. 辣椒 受害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出现黄色至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
二、发生原因
1. 过量施用化肥 棚室建造投资大,菜农期望高产出,想要获得高收益,受传统观念“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影响,往往把高产出寄托在高施肥上。由于蔬菜是肥料敏感型作物,要想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不仅需要施入比大田作物更多的肥料,而且要求土壤有很好的保肥保水能力。新建的棚室往往是在大田上建造,要改造成肥沃的菜园土,常需要4~5年时间。因此,在棚室蔬菜生产的头几年,大量施肥有极其明显的增产效果,这就使菜农更加相信大量施肥的好处,过量施肥就变得非常普遍。
然而,化肥过量施用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会使土壤含盐量增加(肥料中未被利用的杂质和盐类进入土壤),特别是那些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和添加物多的肥料,如过磷酸钙等的施用使土壤盐分快速升高。另一方面,施入生理酸性肥料,作物吸收有用的养分后残留的酸根离子可以和钙、镁等离子结合,使土壤板结或以可溶于水的盐类进入土壤溶液,使得土壤溶液中盐的浓度升高。
2. 大量施入未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 人粪尿和鸡、猪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硫化物、有机盐,当这些肥料未经充分腐熟施入土壤后,受棚室内高温影响,肥料会快速腐化分解,释放出氨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毒害作物;同时,残留的酸根离子进入土壤,变难溶性盐为可溶性盐,使作物根际土壤的盐浓度升高。
3. 缺乏降水淋溶 露地栽培时,施入田间的化肥和残留在土壤中的游离酸根离子、盐基离子等一部分被自然降水淋失带走,极大地降低了根际土壤溶液的盐分。而棚室中的土壤,由于长期处于塑料薄膜的保护当中,不受降水冲洗,施入的大量肥料除少部分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不能随雨水下渗到土壤深层,过剩的肥料就被遗留在土壤中,使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而过高的根际土壤溶液会对作物产生毒害。
4. 由棚室土壤水分独特的运动规律造成 棚室土壤水分的运动大部分时间和露地相反,水分沿毛细管自下向上运动,随着水分的运动,土壤深层的盐分会逐渐向地表聚集,导致土壤表层的盐分增多。
三、对策
1. 增施有机肥 最好增施秸秆、绿肥等纤维素多的有机肥,这样既利于大棚蔬菜根系伸展,增强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又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团粒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
2.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控制速效氮肥用量。选用施用后对土壤溶液浓度影响较小的化肥,如磷酸二铵、硅谷-有机硅长效缓释肥等。严禁施用能使土壤溶液浓度急剧增大的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等。
3. 淋雨灌水 利用夏季棚室空闲时间,撤掉棚膜淋雨溶盐和灌水冲盐。最好在高温季节进行大水漫灌,地面覆盖棚膜使水温升高到50℃以上,这样既能淋溶盐分,又可杀死病菌和地下害虫,有利于下茬蔬菜生产。
4. 作物吸盐 连续种植大棚蔬菜5~6年后,种植1季玉米、高粱、油葵等耗肥量大和对营养元素需求多的作物,使其尽量吸收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类,对恢复地力、减轻盐害、减轻蔬菜病害都有显著效果。
5. 深翻和秸秆还田 通过深翻打破土层结构,将上层盐分含量高的土壤翻入底层,减少上层盐分含量,同时进行小麦、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后,在腐解过程中可吸附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
6. 换土 起出棚室内积盐的表土,运至棚室外,然后换入大田新土。此法虽费工费力,但却非常有效。
一、积盐症状
积盐严重的棚室,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都表现出植株矮小,叶色浓绿,表面似有蜡质,闪闪发光,叶缘翻卷,根毛少,根呈褐色或根尖齐钝。具体表现是:
1. 黄瓜 常表现为生长点萎缩,心叶褪绿,未展开的叶柄向内弯曲。中、上部叶出现“镶金边”或“花打顶”等现象,受害严重时叶缘呈黄白色。中、下部叶片的叶肉隆起,叶缘下卷呈“降落伞”状或叶缘干枯。植株生长缓慢,不浇水不长,有时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常结出畸形瓜和苦味瓜。
2. 番茄 受害植株茎细,株形由正常的正三角形变成顶部平齐的梯形,果实着色不良,形成绿肩果。
3. 辣椒 受害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出现黄色至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斑。
二、发生原因
1. 过量施用化肥 棚室建造投资大,菜农期望高产出,想要获得高收益,受传统观念“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影响,往往把高产出寄托在高施肥上。由于蔬菜是肥料敏感型作物,要想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不仅需要施入比大田作物更多的肥料,而且要求土壤有很好的保肥保水能力。新建的棚室往往是在大田上建造,要改造成肥沃的菜园土,常需要4~5年时间。因此,在棚室蔬菜生产的头几年,大量施肥有极其明显的增产效果,这就使菜农更加相信大量施肥的好处,过量施肥就变得非常普遍。
然而,化肥过量施用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会使土壤含盐量增加(肥料中未被利用的杂质和盐类进入土壤),特别是那些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和添加物多的肥料,如过磷酸钙等的施用使土壤盐分快速升高。另一方面,施入生理酸性肥料,作物吸收有用的养分后残留的酸根离子可以和钙、镁等离子结合,使土壤板结或以可溶于水的盐类进入土壤溶液,使得土壤溶液中盐的浓度升高。
2. 大量施入未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 人粪尿和鸡、猪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硫化物、有机盐,当这些肥料未经充分腐熟施入土壤后,受棚室内高温影响,肥料会快速腐化分解,释放出氨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毒害作物;同时,残留的酸根离子进入土壤,变难溶性盐为可溶性盐,使作物根际土壤的盐浓度升高。
3. 缺乏降水淋溶 露地栽培时,施入田间的化肥和残留在土壤中的游离酸根离子、盐基离子等一部分被自然降水淋失带走,极大地降低了根际土壤溶液的盐分。而棚室中的土壤,由于长期处于塑料薄膜的保护当中,不受降水冲洗,施入的大量肥料除少部分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不能随雨水下渗到土壤深层,过剩的肥料就被遗留在土壤中,使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而过高的根际土壤溶液会对作物产生毒害。
4. 由棚室土壤水分独特的运动规律造成 棚室土壤水分的运动大部分时间和露地相反,水分沿毛细管自下向上运动,随着水分的运动,土壤深层的盐分会逐渐向地表聚集,导致土壤表层的盐分增多。
三、对策
1. 增施有机肥 最好增施秸秆、绿肥等纤维素多的有机肥,这样既利于大棚蔬菜根系伸展,增强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又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团粒结构,提高有机质含量。
2.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控制速效氮肥用量。选用施用后对土壤溶液浓度影响较小的化肥,如磷酸二铵、硅谷-有机硅长效缓释肥等。严禁施用能使土壤溶液浓度急剧增大的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等。
3. 淋雨灌水 利用夏季棚室空闲时间,撤掉棚膜淋雨溶盐和灌水冲盐。最好在高温季节进行大水漫灌,地面覆盖棚膜使水温升高到50℃以上,这样既能淋溶盐分,又可杀死病菌和地下害虫,有利于下茬蔬菜生产。
4. 作物吸盐 连续种植大棚蔬菜5~6年后,种植1季玉米、高粱、油葵等耗肥量大和对营养元素需求多的作物,使其尽量吸收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类,对恢复地力、减轻盐害、减轻蔬菜病害都有显著效果。
5. 深翻和秸秆还田 通过深翻打破土层结构,将上层盐分含量高的土壤翻入底层,减少上层盐分含量,同时进行小麦、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后,在腐解过程中可吸附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
6. 换土 起出棚室内积盐的表土,运至棚室外,然后换入大田新土。此法虽费工费力,但却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