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科学保存尔苏语言的独创性力作

来源 :藏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 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尔苏语词汇通释》(下文简称《通释》)经过3 年多时间的精心编校,于2020 年6 月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西昌学院王德和教授及其团队与安徽大学出版社的编辑通力合作,经过多轮磋商,对书稿进行反复推敲,仔细修订,最
  终将其打造成一部135 万字的尔苏语言和文化研究的著作。
  该书内容包括尔苏语词汇通释、尔苏文化、尔苏语拼音方案、尔苏语语音概况、尔苏姓氏用字表、尔苏地名歌、尔苏经典情歌、尔苏语二十四节气和尔苏语计量单位等。词汇通释中收录了8624 个词语,标注了国际音标、词性、汉英双译及例句。书中还有496 幅展示尔苏风俗人情的图片,书后附有8624 个词语音频文件的数字资源包。
  这是一部抢救性保护濒危尔苏语的及时之作,也是具有独创性的语言学研究新成果,还
  是一部含有丰富语言文化信息的工具书。
  抢救地方语言的及时之作
  尔苏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越西县、冕宁县和木里县,雅安地区的石棉县和汉源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学术界认为, 有三个藏族支系使用藏语尔苏话:越西县、甘洛县、石棉县和汉源县的尔苏藏族使用尔苏话东部方言;冕宁县、木里县和九龙县的里汝藏族使用尔苏话西部方言;冕宁县东部的多续藏族使用尔苏话中部方言。《通释》的研究对象是尔苏话东部方言。
  近年来,由于川西民族地區畜牧和农耕经济逐渐转型,对外交流不断加强,族际通婚也较为普遍,尔苏语的语言活力下降,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讲尔苏话。藏语尔苏话正面临逐步消失的危险。十多年来,已经有不少专家关注尔苏语,并对尔苏语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多篇重要学术论文。而今,对藏语尔苏话作出全面而又深入的调查、研究,并记录和保存尔苏语言风貌和语言习惯的抢救性保护该语种的及时之作,当属王德和教授及其团队著译的《通释》。《通释》收录了尔苏人在日常生活中较频繁使用的8624 个词语。记载了词语地道的发音、准确的释义、规范的例句。全方位地呈现了尔苏语的原生态风格。
  独创性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尔苏语有音有意而无文字。因此,要抢救性保护尔苏语,必须先保存和记录下该语言。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记音方案。据王德和教授介绍,2010 年, 他遇到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齐卡佳研究员。两人联合科研, 开展尔苏语音位调查。调查发现,四川省甘洛县则拉乡磨房沟村的甘洛尔苏话保留得比较完好,基本符合“语言孤岛”的条件。为了达到记音简便、易于掌握、便于传播的目的,王教授和齐卡佳教授合作,广泛开展田野调查,在语音分析的基础上,做语音分析归纳工作。再根据音位情况配上转写符号,创建了一套拼音转写系统来记录尔苏话。以尔苏语音位系统为标准, 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 改变和扩展部分拼音规则。按照语言学的语言规划理论,选择磨房沟村的尔苏语音作为尔苏语的标准音点。根据磨房沟村的语音系统来设计字母,创造拼音转写符号。
  王教授在参与齐卡佳主持的英国濒危语言联盟的重大课题“中国西南地区尔苏语和旭米语抢救”的过程中,试用了尔苏语拼音转写系统。对其细节进行了多次修订,对其科学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反复论证,使其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在甘洛县、石棉县、西昌市等尔苏聚居区,举办尔苏语免费培训班,推广了这套拼音转写系统。实践已经证明, 这套拼音转写系统是科学的、适用的、有效的。这套拼音转写系统不仅得到国内语言学界包括孙宏开研究员、张四红教授、邱富元教授等的一致肯定,还得到国际语言学界的高度认可。2018 年美国语言学会授予王德和教授“社区语言学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他为尔苏语研究和保护所作的突出贡献。
  王教授及其团队借助于尔苏语拼音转写系统,对经过田野调查收集到的尔苏口语资料进行整理,录入计算机,并用Elan、Flex 等软件标注, 创建了由原始音频文件、国际音标标注、汉语翻译标注、尔苏语标注四项一一对应的尔苏语料数据库。该数据库由英国伦敦大学濒危语言档案保存。专家学者和尔苏人可登录专门网址进行查阅。
  《通释》就是作者通过对尔苏语料数据库进行再次整理和加工而形成的语言学研究新成果。其独创性是不言而喻的。
  文化信息丰富的工具书
  尔苏藏族是一个文化深厚、文学样式丰富多彩的族群。至今,尔苏语中还保留了大量的口头文学,包括神话、童话、传说、故事、歌谣、谜语、谚语、格言等。这些口头文学的内涵丰富,涉及远古神话、族群历史、英雄人物、爱情婚姻、宗教仪式、农事安排、生产劳动、日常起居、节日活动、生活经验、子女教育、自然环境等;修辞手法多样,有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等,特别是尔苏民间信仰人士的口诵经,非常讲究对仗和押韵。在《通释》中,有大量的例句就摘自这些口头文学。如“今天不歌何时歌,今天不舞何时舞”(歌词),“麒麟头颅一样摇起来,凤凰尾巴一样抖起来”(歌词,表示舞蹈的场面),“腿长的趟水去了,手长的折枝去了”(表示各尽所能,各显神通),“捡起核桃打核桃”(谚语,表示用钱来生钱),“在石头堆里犁地——断断续续”(歇后语),等等。
  尔苏藏族还有色彩鲜亮、端庄大方的服饰,如彩色纱纱裙、丝织腰带、刺绣飘带、右开襟花扣坎肩、白布裹帕等;也有曲调婉转、唱词工整的民歌,如山歌、情歌、婚嫁歌、苦歌、丧歌等;又有热闹喜庆、仪式隆重的婚俗,如泼水迎客、祭祀祈福、唱祝酒歌、唱出嫁歌、吃路边饭、出嫁送婚、回门谢客等;更有全民参与、活动精彩的节日,如射箭节、火把节、还山鸡节、尔苏年、拉巴节;等等。在《通释》中有专门的篇章详细论述了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
  通过查阅《通释》,我们既可领略尔苏语言的魅力,又可探寻尔苏文化的精髓。《通释》将成为尔苏人和尔苏语言文化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通释》的出版,是一项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濒危尔苏语的抢救保护工作,有利于激发尔苏语言的活力,传承尔苏文化的精神,从而推动尔苏藏族的发展和繁荣。
其他文献
《安徽文学》是安徽省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面世于1959年1月。在此前后,它曾历经7次更名,3次停刊、复刊,在艰难曲折中风雨兼程,一步步地走来,至今已70余年了。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安徽的大地上,以长江为界分别设立皖北、皖南两个行政区。  1949年12月7日,皖北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以下简称皖北文联)筹委会在合肥成立。  1950年6月9日,皖北文联筹委会在《皖北日报》上开设“
期刊
2020年是不一般的年份,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居家整理老报纸,厘清集报思路,改变集报策略,下半年有限外出和办报展。盘点一年来的集报所得,赚了个盆满钵满。  笔者自1996年6月开始集报,历经普报全集、重点集报、专题集报、延伸集报四个阶段,现已收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今中外各种报纸1万余种。近年来,笔者开始思考集报如何为社会服务,如何产生新成果。  2020年上半年,笔者重点整理了搜集的浙江老
期刊
庚子初秋,我偕子赴华中农业大学报到。在西校门前为其留影时,我看着门两侧“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莫名地想起邹农耕先生来。  我所在的杂志社,与郑州市书法家协会同楼办公。由于业余一起在院里打羽毛球,我与郑州市书协的王晨老师相熟。2003年9月,我奉赠新一期手抄报《我》,他阅后,向我推荐了农耕先生的《农耕笔庄鱼素》。阅毕《鱼素》,我从中挑选2002年的七则,编入《我》2003年第四期(总第二十七期
期刊
以民间契约文书、谱牒、碑刻等为主要形态的民间历史文献,随着中国近代史、中国社会史、中国经济史等领域研究体系的建立与逐渐成熟而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与传统的传世文献等共同构成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基础。  对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是充分发掘和利用其资料价值的前提与基础。如何对数量浩繁的民间历史文献进行科学有效的整理,是学者需要解决的先决性问题。概观近几十年来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理论与整理实际,可以说既有
期刊
我与杨仲达相识于1998年仲夏,时以战士身份同入享有盛誉的军艺文学系。他来自空军驻天津某部,我则来自沈阳军区驻塞北某部。幸会于京,恰同学少年,又加之忝列军队未来作家之列,自信从此可以阔论名家,追步先贤。我俩脾气相近,他性傲岸,我性狷狂,彼此大有李杜相惜之感。  魏公村  1998年那个碧空如照的深秋,我辈于海淀区白石桥路34号的魏公村,开始了最初的文学朝圣。其时,早有同门前贤委身此斗斋,佳作迭出。
期刊
《述闻》一书,形式为随经文所做的训诂和校勘札记,在校正经传文字与阐释文字假借诸方面均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述闻》对古代经传的研究,无论是文字考订、词义训解,句意阐释都是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围绕着“以古音校古书”“以古音求古义”两方面展开的。  古音学知识是“校古书”“求古义”所必备的武器。六朝至唐对上古音系已经把握不清,临读《诗》《骚》尝怪其韵脚不协,时人常用的办法是以时语改读韵脚字,谓之叶韵。因而,
期刊
清代康熙年间,贵州省纂修通志共有两部,康熙十二年(1673)一部,康熙三十一年(1692)一部。前者由曹申吉修,潘驯、吴中藩等纂,经过发凡起例、拟目立篇、资料采集、删冗补阙及版雕等步骤,于康熙十二年(1673)初冬成书;后者由卫既齐修、薛载德等纂,后又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由阎兴邦增补,吴中藩、周起渭修订。后世史志专家为区别此二志,称前者为“康熙前贵州通志”,也称“曹本《贵州通志》 ”;称后者
期刊
“虽然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我很爱读书。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学习我不断思考自己企业的发展之道,我也时刻要求我的员工要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特味村董事长韩跃军背挺得笔直地坐在沙发上,个子不高的他,散发着果敢与睿智的气场。  特味村的创业发展经历可以说是众多河南普通平民走向成功一样,董事长韩跃军凭着河南人特有的执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餐饮业一干就是18年。18年前,韩跃军带着120块钱,只身来到郑
期刊
河南鲁班张餐饮有限公司始创于1995年,现拥有鲁班国宴鲁班捞店,鲁班豫菜尚品店、鲁班海参馆政四街店、鲁班海参馆秦岭路店、鲁班大酒店溱水路店、鲁班参捞青屏街店、鲁班喜悦酒店等七家酒店。在这个规模宏大的餐饮集团背后,却是公司董事长张书安不平凡的创业历程。  平凡起步 稳健发展  张书安的创业生涯开始于1995年,开始仅仅是一间不足30平米的地下餐馆,但是就在张书安的苦心经营下,小餐馆经过短短三年的发展
期刊
河南省厨乡满天星餐饮有限公司前身是“满天星粥屋”,由中国烹饪大师冯建忠先生始创于2001年,位于厨乡长垣县桂陵大道32号,历经12年风雨。现拥有两个“国”字号餐饮品牌:一是“满天星粥屋”,现有中国烹饪大(名)师5名,中国名菜1道,冠军菜3道,金牌菜5道。于2009年被相关组织认定为“中华餐饮名店”;二是“厨乡满天星火锅坊”在2011年底被认定为“中华名火锅”。一个餐饮企业能同时拥有2个全国性品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