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熙至乾隆年间,废除了“匠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当时的生产力,加上徽州特定的地理位置,“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使徽州木雕艺术,在形式上敢于创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红楼梦》、《西厢记》,甚至连张生偷情、逛青楼这样的画面内容也出现在徽州木雕上。
这种广泛的内容也体现在民居门窗的条环板上。条环板俗称“小腰板”,当时小户人家的住宅都有四门八窗十几扇,二十几扇,有的三进大宅多达一百多扇门窗,每扇小腰板上都有一个故事。有歌颂国泰民安的太平有象、三羊开泰、万象更新;有庆祝喜庆的喜鹊登梅、年年有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有祝愿的吉祥如意、连中三元、独占鳌头、一路连科;有表达爱情婚姻的龙凤呈祥、和合如意、鸳鸯戏水、连生贵子、麒麟送福;还有许多戏曲小说和文人雅贤的题材,如高士出游、携琴访友、竹林七贤、三国故事、二十四孝、忠孝节义;有神仙、有村夫,渔樵耕读、四爱图、博古杂宝精雕细琢,花草里的昆虫、鱼、鸟呼之欲出……总之,无所不涉,无所不雕,使徽州民居中的雕饰充满了神奇丰富玄妙。也正是这些无拘无束的艺人的脱俗潇洒,使其图案纹饰更体现时代的特征,其绘画风格和刀法更流畅、更贴近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斗鸡》、《排球》(图1、2),《习武》、《游春》(图3、4),《山间茅屋书声香,放下锄头考一场》(图5、6),《挑夫》、《议事》(图7、8)等图案。这些民间艺人不仅能把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和喜闻乐见的东西雕刻在一个画面上,甚至随心所欲地任意加减故事内容,把两个故事雕刻在一块花板上,这可都是让那些宫廷的雕刻师们羡慕而所不及的。譬如:《王羲之爱鹅》(图9、10)中的鹅,在民间艺人看来此鹅非等闲之辈,因此将它雕在花板上方为天鹅。还有《渔、樵、耕、读》(图11—14),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渔:一老汉坐地小憩,叫一后生去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加了一成语典故;樵:一樵夫坐地休息,叫晚辈给自己点烟,既显示了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也表达了劳动人民的乐观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孝敬老人的观念;耕:夕阳西下,一农夫肩扛犁杖,一小孩横骑在牛背上,活泼顽皮,一幅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乡村生活场景;读:一私塾先生带俩学生在屋内听写,另一学生在屋外背书。这些无格式化的不受任何束缚的作品,让当时明清小说、戏曲、绘画弱不禁风的病态美焕发生机。
徽州木雕用材选材极其随意,即便是上等的手工,也不苛求材质,它主要讲究艺术性和情趣性,如椿树、银杏、柏树、樟树、杨树,甚至松木也在其中。而有时故意利用其木质粗犷的纹理来雕刻一些题材,达到一种和谐美。譬如:这批小腰板因木质不同,给人观赏的效果也不同。恰恰是这些不拘一格的选料,往往又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特别是老土漆渐渐地氧化,与其在建筑中不同的位子,加上受阳光雨水浸润的程度不同,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包浆皮壳,就像在宣纸上作画和在纸绢上作画一样,大大丰富了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
徽州民间木雕是一种文化的载体,特别是那些画板上的民间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雕刻艺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地方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以及时代审美情趣。
徽州木雕随着古民居的衰危而正渐渐地消失,因此,抢救整理的工作非常重要而又迫切。留下历史的资料,就是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的最好办法就是解读这些传统木雕,向后人传递它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才会赋予它新活的生命。(责编:王兰芳)
这种广泛的内容也体现在民居门窗的条环板上。条环板俗称“小腰板”,当时小户人家的住宅都有四门八窗十几扇,二十几扇,有的三进大宅多达一百多扇门窗,每扇小腰板上都有一个故事。有歌颂国泰民安的太平有象、三羊开泰、万象更新;有庆祝喜庆的喜鹊登梅、年年有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有祝愿的吉祥如意、连中三元、独占鳌头、一路连科;有表达爱情婚姻的龙凤呈祥、和合如意、鸳鸯戏水、连生贵子、麒麟送福;还有许多戏曲小说和文人雅贤的题材,如高士出游、携琴访友、竹林七贤、三国故事、二十四孝、忠孝节义;有神仙、有村夫,渔樵耕读、四爱图、博古杂宝精雕细琢,花草里的昆虫、鱼、鸟呼之欲出……总之,无所不涉,无所不雕,使徽州民居中的雕饰充满了神奇丰富玄妙。也正是这些无拘无束的艺人的脱俗潇洒,使其图案纹饰更体现时代的特征,其绘画风格和刀法更流畅、更贴近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斗鸡》、《排球》(图1、2),《习武》、《游春》(图3、4),《山间茅屋书声香,放下锄头考一场》(图5、6),《挑夫》、《议事》(图7、8)等图案。这些民间艺人不仅能把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和喜闻乐见的东西雕刻在一个画面上,甚至随心所欲地任意加减故事内容,把两个故事雕刻在一块花板上,这可都是让那些宫廷的雕刻师们羡慕而所不及的。譬如:《王羲之爱鹅》(图9、10)中的鹅,在民间艺人看来此鹅非等闲之辈,因此将它雕在花板上方为天鹅。还有《渔、樵、耕、读》(图11—14),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渔:一老汉坐地小憩,叫一后生去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加了一成语典故;樵:一樵夫坐地休息,叫晚辈给自己点烟,既显示了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也表达了劳动人民的乐观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孝敬老人的观念;耕:夕阳西下,一农夫肩扛犁杖,一小孩横骑在牛背上,活泼顽皮,一幅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乡村生活场景;读:一私塾先生带俩学生在屋内听写,另一学生在屋外背书。这些无格式化的不受任何束缚的作品,让当时明清小说、戏曲、绘画弱不禁风的病态美焕发生机。
徽州木雕用材选材极其随意,即便是上等的手工,也不苛求材质,它主要讲究艺术性和情趣性,如椿树、银杏、柏树、樟树、杨树,甚至松木也在其中。而有时故意利用其木质粗犷的纹理来雕刻一些题材,达到一种和谐美。譬如:这批小腰板因木质不同,给人观赏的效果也不同。恰恰是这些不拘一格的选料,往往又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特别是老土漆渐渐地氧化,与其在建筑中不同的位子,加上受阳光雨水浸润的程度不同,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包浆皮壳,就像在宣纸上作画和在纸绢上作画一样,大大丰富了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
徽州民间木雕是一种文化的载体,特别是那些画板上的民间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雕刻艺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地方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以及时代审美情趣。
徽州木雕随着古民居的衰危而正渐渐地消失,因此,抢救整理的工作非常重要而又迫切。留下历史的资料,就是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的最好办法就是解读这些传统木雕,向后人传递它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才会赋予它新活的生命。(责编:王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