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超深基坑对堤防的影响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

来源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kh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临江临河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江河岸边场地越来越紧缺,出现了很多临江超深超大地下建(构)筑物,其施工过程中要有地下作业空间而形成临江地下超深基坑.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个临江超深超大基坑工程降水封水实践,分析临江超深基坑降水引起堤防等防洪构筑物基础沉降的主要因素,探讨防洪构筑物基础沉降量预测方法,提出了减少防洪构筑物基础沉降的工程措施以及工程措施在临江超深基坑工程降水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等,供临江超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和防汛主管部门参考.
其他文献
建筑信息化的显著优势使BIM技术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受到普遍认可.传统的管线综合由于二维图纸的局限性,空间碰撞问题较难暴露,基于BIM技术辅助管线综合,三维可视化可以更加直观准确地反映各管线的信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能够高效地辅助解决管线碰撞、困难点管线布置等问题.通过分析某项目地下车库管综辅助设计优化思路,同时讨论了喷淋支管位置对管道排布的影响,结果表明:BIM技术的辅助应用极大提高了管线综合的效率并合理调整了地库各困难点管道排布,提前规避多处施工过程返工问题,减少后期施工管道碰撞的概率,在满足地库净高要求的
将成都市统计年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统计年鉴以及成都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等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平均增长率算法、SPSS灰色预测模型以及MATLAB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等多种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分析.从量化预测的角度系统性地分别预测成都市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根据相关发展规律增加相应增长率修正系数,得出2025年成都市城镇住房建筑面积预测值.以期能为成都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住房建设,住房保障等政策提供相关参考,引导供需平衡的住房市场建设.
介绍了城市展览馆布展工程的工程管理概况,诸如招投标、投资来源、承包模式等,然后引出布展工程的管理问题,布展工程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有别于建筑建设项目,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城市展览馆布展工程从设计管理、采购管理到现场施工管理、试运行管理等全过程工程管理工作.
目前各大城市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纷纷修建大型商业综合体来激发新的经济活力形成经济活跃圈.在此背景下,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十分迅猛.通过分析总结大型城市综合体在投入运行中常见的致灾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减少城市综合体的火灾事故有所帮助.
在现代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引导智慧教学改革已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关键举措.《建设工程造价》是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与其他课程交叉较多,以该课程为例,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智慧教学,学生的教学反馈等内容.实践证明:在《建设工程造价》课程教学中应用智慧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1月19日和25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先后主持召开水利系统内和水利系统外院士 专家座谈会,听取院士专家们对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期刊
黑龙江省水田灌溉用水量为各业用水量中最大,占全省总用水量的86.2%,水资源缺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农业灌溉用水量受水文、气象、土壤类型等因素影响差异较大,灌溉分区过于单一不便于灌溉管理应用,缺少精细化分区等问题,本研究依据黑龙江省各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种植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等制约条件来划分不同类型的灌溉分区,进而根据各类分区的特点进行逐级精细化分区,为全省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提供重要依据.
采取林下小区观测方法,对黑土区几种人工林冠层截留与降水量、降水强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冠层截留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且降水量在40 m m以下时,降水量与林冠层截留量关系密切,当降水量超过40 m m时,降水量与林冠层截留量关系不紧密,不同林分冠层截留量分别是降水量的幂函数和多项式函数,在显著性水平0.01时,R2在0.6408~0.8377之间,显著性水平较高;降水强度对林冠层截留量影响不大.不同林分冠层截留率是降水量的对数函数,且呈负相关,不同林分之间冠层截留率差异不大,在24.2% ~3
为了分析无芒雀麦草皮护坡的抗水流侵蚀特性,基于床面切应力对植被曳引作用是造成草皮护坡破坏的直接原因的原理,设计了一套流速范围在1.5~6.0 m/s的装配式恒定有压流冲刷装置.采用此试验装置,得出了无芒雀麦草皮护坡在连续稳定水流冲刷作用下发生侵蚀破坏的关键水力学参数,无芒雀麦草皮的曼宁糙率系数为0.019,最大抗冲流速可达5.0 m/s,其破坏等级为Ⅱ级.
为分析北疆地区农村饮用水源河道水质现状,对长期监测水质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获得河道水质现状、时空特征及富营养化特征.河流水质现状中T P浓度最大为0.46 mg/L,氨氮含量从上游至下游为先增后减变化,全河道上分布为0.77~2.77 mg/L,COD全河道平均值为13.91 mg/L.水质评价参数Q值夏季低于冬季,河道中下游Q值低于上游,随年补水量递进,参数Q值降低.2019年夏季水质营养化参数P值平均为53.5,2020年夏、冬季水质营养化参数P平均值分别为26.5、38.2,局部断面处受较长补水净化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