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下的汉服研究与推广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5551309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汉服”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近年来,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物质文化形式与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作为集中华优秀传统之大成的汉服,它在历史的更迭中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繁盛丰富的形制与文化体系。始于本世纪初的汉服复兴运动是民众文化自觉的直观体现,但其发展至今,广益与弊端并存。本文拟以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思潮与“中国华服日”为契机,通过对汉服概念的界定与解读、对汉服复兴现状的分析、对传承方式的总结规划,深入分析汉服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精神,解决如何以汉服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的问题。
  关键词:汉服复兴;文化自信;汉服推广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015-07
  引言
   在文化复兴思潮如火如荼的当下,汉服以其典雅精丽的外观、丰赡的文化内涵及蕴含的深厚的民族精神成为文化复兴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如何更好地对汉服进行继承与创新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汉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政府到民众都对汉服复兴给予了支持,故而汉服复兴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外部条件。然而,在对汉服的接受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弊端。本文拟通过对汉服概念的界定与解读、对汉服复兴现状的分析、对传承方式的总结规划,为汉服的承创与推广提供新的思路,并通过深入分析汉服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精神,解决如何以汉服为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的问题。
  一、 现状:方兴未艾,利弊共存
   2018年、2019年4月,由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两届“中国华服日”活动圆满落幕。在此之前,汉服复兴运动仅仅作为民间自发组织的文化复兴运动生根发芽。由于汉服复兴运动方兴未艾、有利有弊,需要对汉服的相关概念与进行界定,以正确引导当代汉服复兴运动。
   (一) 从“中国华服日”看汉服复兴现状
   2018年4月17日至19日,在共青团中央发起的首届“中国华服日”中,汉服作为主角,向世界展现了它的外在与内涵之美。许多人通过华服日活动进一步认识了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汉服。2019年4月7日至8日,第二届“中国华服日”如约而至,也再一次将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的汉服展现在大众面前。“中国华服日”给予了汉服复兴运动以政策鼓励,它的影响力无疑是空前的。通过“中国华服日”活动,能让民众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汉服、认识汉服,这给予了以弘扬汉服等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参与者极大的支持与鼓励。
   “中国华服日”是传统文化复兴思潮下的产物。从经济基础来看,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人们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有了更高追求。从上层建筑看,国内方面,中国如今的政治制度渐趋完善,且出台了诸如“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文化战略;国际方面,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渐渐转移至文化层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文化方面,中华文明走过了五千年的历史且绵延至今,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其内涵之深广、姿容之开阔、意蕴之丰厚无可替代,但它在某些历史时期遭遇了或多或少的抑制,以至于我们在今日难以窥见它的全貌。故而,在物质文明已高度发达的如今,重拾散落在历史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有其必要性。所以,“中国华服日”活动符合发展大势,是唤醒民众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范例与平台。
   汉服复兴运动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从国内来看,汉服复兴运动具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文化复兴思潮兴起的当下,致力于汉服复兴的人越来越多,汉服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民间的汉服复兴运动如火如荼,与汉服相关的传统文化也逐渐被普及。此外,海外部分华人将汉服作为文化名片的尝试已经取得初步的成功,汉服作为中国的特色元素已经走向世界。海内外各汉服团体通过线下汉服活动或网络媒体社交平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今更有“中国华服日”之类的大型文化活动将他们牵系得更加紧密,所以汉服复兴运动总体上是沿着一条较为正确的路径发展的。但是,汉服复兴的过程中优缺点并存,汉服复兴这一命题还有极大的研讨与提升空间。如何解决当下汉服复兴运动中的重重问题,汉服等传统文化如何推陈出新、长远地继承与发展之类问题亟待研讨分析。
   (二) 汉服概念界定
   针对“汉服”这一概念,早期的复兴者们已下了明确的定义: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但是在如今的社会现状下,我们应当赋予這一定义字面之外的更多内涵。
   首先是汉民族。“汉民族”一词是在近代西方民族观传入中国后才明确出现的一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汉人自称“华夏族”。“华夏”二字本为一字,古同音同义,代称中原之国,也即古人所说的中国。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华夏”一词不仅包含着先民的民族意识,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华夏族与周边的其他部落不断交流互鉴、相互融合,服饰上如春秋战国时期有“胡服骑射”,北魏有“孝文帝改革”,唐代盛行“胡服”等。近代以后,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中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也都认为他们是具有共同精神家园的同胞。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繁荣发展的今天,“汉民族”这一概念不仅仅是指汉族,而是从属于“中华民族”这一大概念下。就汉服来说,它的定义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汉民族”,而应以汉服的基本形制为基础,广泛吸取其它民族服饰的长处,形成具有中华统一特色而又各具风貌的“华服”体系。
   其次是传统。提及传统,便不能不提到继承与创新二字。中华文明走过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数不胜数。传统的消亡与更新自有其规律,这种更替能使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的传统固然优秀、固然丰富,若不能与时代相结合,符合时代审美,便一定会失去生命力。对于汉服来说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一味固守传统,而应在继承发扬传统服饰精华的基础上,以现代的手段,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进行创新,这才是使汉服在新时代下深入人心、萌发新的生命力的最好途径。    再是服饰。服饰是民族文化的具象载体,它承载了民族的手工艺术、文化信仰与审美精神。华夏先民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有了服饰观念,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极其完备丰富的服饰体系。“服饰”一词的内涵与外延十分丰富。从外在来说,它是装饰人体的物品的总称,在中国古代由四部分组成:首服、体衣、足衣、配饰。首服泛指一切裹首之物,古代有巾、帽、冠等;体衣便是狭义的服装,在中国古代主要有衣、裳、裙、袍、襦等;足衣是指足上的装束,足之内衣为袜,足之外衣为鞋,鞋因制作材料的不同又有履、屐等名目;配飾则泛指除以上三种部分的所有装饰品,是人体所有可移动的装饰元素。从内蕴来说,中国古代服饰上凝结的织造、印染、剪裁、绣花等工艺是先民的智慧结晶,体现着他们的文化信仰与审美精神。故而当下的汉服研究要在传承基本形制的同时注意到汉服中的文化精神,用一种现代化的方式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审美精神深入人心。
   故而我们可以给汉服下这样一个定义: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它从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这一大概念下,应广泛吸取各民族服饰的长处,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结合时代要求合理创新,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传统与审美精神,使汉服成为具有民族特色而又具备新生命力的服饰体系。
  二、 复兴:千载服章,十年求索
   汉服的起源、发展与复兴跨越了极长的历史阶段,而一脉相承的便是汉服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从先秦至明代服饰的发展演变是当代复兴汉服所要遵循并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基础,是汉服研究的出发点;汉服复兴运动是汉服被重新认识的契机,凝聚了无数人的努力;汉服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则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文化复兴的精神支撑。
  (一) 汉服演变历史概述[1]
   关于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众说纷纭,最通行的认识是源自黄帝制冕服,可见汉服历史之悠久。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经具备了基本形式。夏商时期初步确立了冠服制度,经过周朝礼法制度的不断发展,冠服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这一时期服饰的主要形式是上衣下裳制。战国时期,深衣与胡服出现。秦始皇制定衣冠制度,按阴阳五行思想规定服色,其余形制皆承袭战国。秦朝服饰主要为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服装样式较简单。汉承秦制,对于服饰制度有所承袭。这时期的袍服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直裾与曲裾。东汉明帝时,汉代冠服制度确立,汉服形成了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魏晋时期,服饰仍循秦汉制度,另有各民族服饰的互鉴,汉族男子着衫,女子衣衫多为对襟长裙。这个时期,服装朝着宽松、舒适的方向发展。
   从隋唐开始,服饰出现了新的风貌。隋炀帝令百官平民不得穿着黄色服装,于是黄色成为了皇帝专用的服色。唐代衣冠服饰承上启下,博采众长。这一时期服饰的特点是官服质地款式更加讲究,幞头形制富于变化,品色衣形成制度,胡服颇为盛行,女服艳丽多彩。唐代“法服”与“常服”并行,冠冕衣裳与圆领袍衫在这个时期并存。五代十国时间较短,服饰大体沿用唐制,但幞头巾子变化明显。《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五代时期姬伎歌女夜宴的场面,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女性的服饰特点:其裙束得比唐代的低,裙带较长,披帛比唐代的窄长。
   宋代男子服装以圆领袍衫为主,此外还有凉衫、襴衫、鹤氅等,劳动人民多着襦、袄,宋代隐者穿褐衣。在宋代,男女均着背子。宋代女子多着对襟衫于裙外。宋代女裙多以罗纱为主,且有刺绣,多为长裙。宋代女服有一种“大袖”,有直领对襟、圆领两种,以素罗制成,另有一种半袖衣背子。辽、金、元时期为少数民族执掌政权,辽代契丹服与汉服并行,至元代才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元代皇帝冕服有衮冕、衮龙服、裳、中单等。明朝“法服”与“常服”再次并行,读书人多着直裰、曳撒,平民着短衣。明代贵妇冠服,分礼服与常服两种,颜色、质料、花纹等都有规定。明代一般妇女的服装,基本沿袭唐、宋式样,主要有袍衫、袄、霞帔、褙子、比甲、裙子等。按规定,民间妇女只能穿着淡色衣服,至明代后期禁令方才废弛。
   汉服走过了几千年的时光,发展出了丰富完备的形制,凝结着先民们的智慧。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服经历了短暂的断层,但它所包蕴的深邃的文化精神与审美精神,使它并但没有绝迹,反而在文化日渐繁荣的今日悄然重生。
  (二) 汉服复兴运动概述[2]
   汉服复兴作为一场运动始于本世纪初,但是意欲通过汉服以求探寻传统文化精神的事件早在上世纪初便已出现。清末的“国粹派”“革命派”都曾倡导过汉衣冠的复兴,钱玄同曾作《深衣冠服说》介绍先秦与秦汉时期的深衣并穿着深衣上班。在当时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学者们一部分倡导西学,另一部分则将眼光投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求抵御外侮、重拾民族精神。新世纪初,政治、经济飞速发展,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无疑是我们可以求索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现状下,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复兴思潮逐渐兴起,“汉服”这一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1. 晦涩未明的萌芽期
   汉服复兴始于本世纪初,早期的复兴者们给汉服赋予了不同于历史文献中的含义:“汉民族服饰”[3]。2003年,“汉网论坛”正式建立,为早期复兴者们的交流研讨提供了平台,越来越多与汉服相关的文章也应运而生,汉服的影响也逐渐扩大。“这一次的它来自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又从网络思潮走向社会实践,不仅进入了中国社会,甚至还远播海外。”[4]
   2003年被称为“汉服复兴元年”,少数几位汉服复兴先行者在这一年开始自制汉服,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穿着深衣走在郑州街头的王乐天。新加坡记者张丛兴写成《阔别三百余载,汉服重现神州——访当代汉服第一人王乐天》,经由新加坡媒体的传播,在国内引起了关注。这一事件使汉服真正从网络走入了现实,故而在汉服复兴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汉服的影响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穿着汉服走在街头。网友们将复兴汉服的行动称为“汉服复兴运动”,期望通过服饰复兴散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后来,网友“秋月半弯”提出所有汉服复兴者们应该互称“同袍”[5],至此复兴者的称呼也确定下来。    在汉服运动的早期,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许多对失落的文明怀有痛惜之情的人聚集到一起,推动他们讨论并确立了汉服复兴的基本理念,进而将汉服带入生活。这一时期,汉服复兴的基本理念已经确立,汉服复兴的根基已然搭建完备。然而,早期的汉服复兴运动是在晦涩未明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它处于萌芽期,有许多发展初期无法避免的不足,如认证体系不完善、大众存在误解、不具备制作条件等。
   2. 生根发芽的发展期
   汉服复兴发展期的重要变化来自汉服商家的出现与线下汉服活动的举办。一方面,汉服商家专门从事汉服的还原与推广,使得广大的汉服爱好者更容易购买到汉服,为汉服复兴凝聚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代汉服体系。此外,地域相近的同袍们会聚集在一起举办雅集,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社团,为汉服复兴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早期的汉服商家数量极少,订单与利润方面也并不十分可观。但随着汉服的普及,汉服商家的情况逐渐好转。这些店在以汉服盈利的同时,也会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同时资助在校学生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先后都取得了较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初期的汉服商家所制作的汉服大都是定制品,价格较高,形制上也存在很多缺点,故而普及上存在困难。2009年后,汉服商家的数量逐年递增,同时也形成了现货销售的模式,在用料与绣花上力求舒适简洁,创造出了诸多生活化、日常化的汉服商品。在这一时期,平价现货汉服与高端定制汉服并存。近年,汉服商家更是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盗版、粗制滥造的汉服商家也层出不穷,这也是当代汉服运动中较为严峻的问题之一。
   从个人出行、小型雅集、社团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到民众自发的汉服节,再到政府支持的诸如“华服日”等大型活动,线下汉服活动经历了一个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牵系线下汉服运动的一是传统节日,二是汉服复兴运动中标志性的事件。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习俗与文化的凝结,面貌各异,风俗多样。故而汉服复兴者们也期望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能够穿上属于自己民族的服装,重温传统的礼仪文化,重拾失落的文明。“华服日”也正是依托了“上巳节”这一传统节日。汉服复兴运动中标志性的事件当属2003年11月22日独自穿着汉服出行的王乐天,因此,民众也自发在每年11月22日穿着汉服出行,或举办汉服活动,并将此日称作“汉服节”。此外,汉服祭祀、成人礼、汉婚等仪式也逐渐普及,更好地发扬了汉服的礼仪内涵与文化内涵。上述活动都使得民众对汉服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使汉服逐渐深入人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到如今,我们随处都能看到汉服的身影,这离不开汉服复兴运动中每位复兴者的努力。
   (三)漢服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解读
   汉服发展了千年,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使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传承。汉服复兴运动走过了十余年,也正因它以汉服中的民族精神为基,故而能够逐渐发展壮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响应。以汉服为切入点研究与推广传统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第一,汉服蕴含了先民的自然哲学理念。从汉服的基本特点中就能看到这一点:上衣下裳象征天地两极,上衣四片布(除缘边)象征一年四季,下裳十二片布象征一年十二个月。上述形制的文化内涵和自然时序相关。此外,汉服的交领象征地道方正,袖口象征天道圆融,右衽和传统的左阴右阳理念相关,纹饰囊括自然与人文。由此可见,汉服的基本形制体现了古人的自然哲学理念,如朴素唯物哲学、天人感应思想等,体现了先民对自然规律的尊崇。
   第二,汉服承载了古代的礼仪文化。以礼治天下是儒家的政治思想,所以服饰便成了维系政治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媒介。周朝确立了完整的衣冠制度,从此服饰便有了森严的等级,成为了阶层的象征。对国家来说,一方面用服饰区分等级,另一方面用大大小小的礼仪活动与服饰牵系。对个人来说,包括及笄礼、冠礼、婚礼在内的礼仪活动都需要相应的服饰,而与服饰所联系的是相应的礼仪。这些礼仪文化都与汉服相辅相成,故而当下的汉服复兴不应只局限于汉服这一件服饰,而是促进包括礼仪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繁荣。
   第三,汉服是先民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汉服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前后襟须有直缝,象征人道正直,而作为礼服的玄端便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玄端为上衣下裳制,象征天地两极;玄衣用布十五升,每幅布都是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称端。又因玄端服无章彩纹饰,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内涵,因此称之为“玄端”。此外,汉服褒衣广袖,且能在历史发展的同时不断创新以传承至今,广泛吸取其他民族服饰的长处,这也体现了先民谦和包容的思想。汉服形制丰富、纹饰纷繁,文化内涵丰厚,凝结着先民的智慧,所以说,汉服是先民思想与智慧的结晶。
   从汉服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精神、汉服的发展演变、汉服复兴的历程可以看出,在汉服复兴的过程中,作为根基的便是历史上汉服的基本形制。只有明史,才能知道文化的来处,探索创新的途径,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只有以历史上的汉服为根基,才可以找到塑造中国形象、塑造民族文化自信的切入点。
  三、 民众:初识其面,未知深蕴
   为更直观地了解到民众对汉服知识与汉服复兴运动的认识与接受情况,小组成员采取了线上问卷与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基于问卷内容可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一) 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1. 受访者特征分析
   (1)年龄分析。为了验证前期初步调查中得出的“汉服在年轻一代中较为流行”这一结论,小组成员制作的调研问卷的发布范围不仅涉及高校学生,还包括部分初高中和已就业人士,旨在了解大众对汉服最真实的印象。以下是受访者年龄统计表:
  表1 受访者年龄统计表
  年龄16岁以下17-25岁26-35岁36-50岁50岁以上   人数151608125
  比例7.5%80%4%6%2.5%
  可见,处于17至25岁的高校学生更愿意接受汉服。由于在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有许多与汉服相关的活动,他们对汉服与汉文化更包容,也更愿意致力于汉服的推广。相比之下,其它年龄阶段的人更关注周围人的看法,对于未被大众所普遍接受的事物持观望态度。
  (2)性别分析。本次调研中受访者性别分布差异较大,男性仅占受访人数的20%,这与男性、女性对汉服的接受与关注程度有关。正因如此,在汉服的研究与推广中,目前可依靠的群众基础多为女性,但同时也要关注男性群众。
  2. 汉服及汉文化初印象与普及情况分析
  (1)大众了解程度分析。问卷从受访者对“汉服”“同袍”的了解程度切入,发现多数参与调查的人对汉服都有一定的了解,其中非常了解的同袍大约占25%,而从未听说过的人占不到2%,且多为长者。
  可见,人们对汉服的接受度尚可,但汉服知识的普及还需加强,如汉服的起源、分类、穿戴禁忌或偏好等信息。此外,通过网络所了解到的信息需要保证其真实性。
  (2)了解途径分析。总的来说,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主动了解并研究汉服知识,多数是通过社团或他人了解,而学校社团、影视剧和网络推广最为有效。
  3. 汉服及汉文化接收度分析
  (1)对个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汉服精美的外观开始喜好并接受汉服。随着了解的进一步深入,汉服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自信逐渐受到重视。(见图3、图4)
   (2)就地区接受度或普及程度而言,历史文化底蕴较深的城市如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开放程度較高、发展程度较快如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均开展过大型汉服集会活动,如成人礼、华服日、汉服节、汉服文化周等,这些地区的人们对汉服的接受度普遍较高。然而,部分开放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几乎未开展相关活动。
   4. 汉服推广及汉文化复兴前景分析
   (1)现状分析。就受访者们对“汉服复兴运动”的理解来看,他们的关注点各异。少部分人拒绝接受这类复兴运动,在他们看来,汉服复兴是摒弃现代服装复归汉服。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十分支持汉服复兴,希望重新认识、接受汉服,并期待以其为载体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
  图5 对“汉服复兴运动”的理解
   (2)大众眼中汉服复兴的困境。通过调研,大众普遍认为当下的汉服复兴运动缺乏政府支持、缺乏合适的宣扬平台,复兴者与商家没有正确认识文化与服饰之间的关系,汉服的商业化也产生了诸多弊病,另有许多汉服爱好者在复杂的汉服形制、着装规矩以及越来越昂贵的价格下望而却步。
   据上述分析,可见当前汉服在民众中虽已普及,但在传播内容与传承方式上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二) 当下汉服复兴运动的不足
   当下的汉服复兴运动初见成效,但方兴未艾,通过调研与调研结果分析,可将当下汉服复兴运动的问题主要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民众接受度方面,需弱化汉服“特殊化”的情感标签,让更多人了解汉服。汉服是汉民族共同的文化瑰宝,它不应只被特定人群认识接受,也不能依赖小部分人去传承。故而在增强民众对汉服的接受度方面,政策的号召、媒体的宣传、线下活动的引导与汉服复兴者的努力应当齐头并进。
   政策支持方面,尽管目前许多城市的汉服活动已得到了政策支持,但支持的力度并不大,也不尽平衡。一旦将汉服的推广上升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要面临的就是如何得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汉服是汉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拥有“华服日”等形式上的宣传,但与预期“以民族自信为背景的推广”仍有一定距离。如何在政策上给汉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如何将汉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符合现代审美的服饰体系;如何将服饰自信纳入文化自信的体系之中,这都依赖于政策的支持。
   认识的准确性方面,需从源头规范汉服和汉文化的各种定义与各类信息。汉服复兴运动是一场民间自发的文化复兴运动,在早期缺乏有力的权威支持,故而汉服的定义、汉服的各种样式在早期并不规范,发展至今也仍存在这样的弊病。当下汉服复兴运动更需借助专家学者的考证、政策的支持与媒体的正确引导,让民众正确认识作为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汉服。
   媒体宣传方面,作为最普及的大众传媒方式之一的影视,其历史剧与古装剧在服饰方面极不考究、错漏百出,影视剧中形制与历史不符,会给不了解汉服的观众造成错误印象,所以影视剧方面要严格把控服装、创造真正符合历史真实的影视剧。此外,网络上的许多媒体在没有真正了解汉服形制的情况下,将形制错误的汉服大肆宣扬,容易误导观众。所以规范媒体宣传这一环节是普及汉服的关键环节。
   社团差异方面,汉服社团的理念各异,其宣传方式也较难统一、形式多变,社团影响力的大小、社团成员的线上言论或线下活动也关系着社团内部成员的认知。因此如何让社团正规化、增强汉服社团的影响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性别与接受度的关系方面,女性对汉服的接受度较高。作为传统服饰的代表,汉服当然不仅仅包括女性服装。由于汉服女装在样式、配色、纹饰上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较为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再加上汉服商家的推动,汉服女装较汉服男装的普及程度更高。但是,汉服男装在历史上也有其独特的体系,如何挖掘汉服男装的形制与纹饰,如何改进其样式以符合现代审美,这是当下汉服普及的另一突破口,仍值得我们去研究。
   综上所述,汉服在大众眼中的形象还需完善,其相关的各种理念、信息都需借助专家规范。汉服需要通过更多途径被认识,不论是网站、论坛都需要设立固定的机构来进行管理和推广,各高校的汉服组织也需要建立合作,定期交流或举办活动。此外,汉服与文化间的联系需要进一步挖掘,应明确传统服饰背后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精神。   四、 方向:以史为基,承创并举
   当下的汉服复兴运动存在较多弊端,而使汉服得到传承发扬最有效的措施便是以史为基,承创并举,在汲取传统精髓的同时结合时代创新,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与产业结构,使汉服重获生机。
  (一) 汲取传统精髓
   汉服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在物质文明萌生之际便悄然形成。从原始社会的贯头衣到当代的汉服体系,汉服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繁盛丰富的形制,也熔铸了汉民族的审美精神。所以,历史上的汉服形制是汉服的根基,其基本形制与文化精神是我们应当继承的。从继承传统的角度来说,这两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基本形制的继承。在汉服丰富的形制中,有很多基本特征是共通的,也各自有其内涵。汉服的基本特点有褒衣广袖、交领右衽、系带隐扣等,这些基本形制必须保留,而其它不符合现代审美的样式与纹饰可以适当改良。《论语·学而》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治国如此,服饰也如此。只有以历史上的基本形制为根本以发展创新,才能沿着正确的路途将汉服发扬。历代的服饰不断发展变化,但并未丢弃传统服装的基本形制,这也是当代汉服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是文化精神的继承。从汉服的基本形制中可以看出,它和古人的文化理念一脉相承。而古人的文化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服饰之上,也体现在每一项优秀传统文化中。古人的服制礼制、自然哲学理念、谦和而包容的思想都凝结在以汉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在综合国力日渐发展的今日,用优秀传统思想来革除社会积弊、塑造文化自信、传扬中华文明是十分必要的。
  (二) 结合时代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民众有不同的审美趋向,故而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命力的的必要举措。就汉服来说,主要应围绕着以下几点创新。
   首先应积极进行改良形制的探索。汉服的形制十分丰富,但也存在不便于当代人日常生活的问题。当代流行的汉服主要是古代的礼服,因其外观精美故而被广泛接受,但广袖长裙的礼服并不适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所以一方面应进行更深一步的考据,挖掘历史上较为简便的汉服样式加以推广;另一方面要对不符合现代生活的汉服形制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可将不便出行的广袖与长裙适当轻简,或在现代服装体系上增加汉服的相关元素,使汉服能更容易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其次应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纹饰与配色。在古代的汉服体系中,纹饰与色彩的运用具有非常严格的规范,而且相当一部分与现代审美脱节。但另一方面,古人在纹饰与配色上具有相当高的审美水平,服饰上精美繁复的花纹、古朴华美的配色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当代汉服的创新应借鉴传统汉服的形制、纹饰与配色,但不应拘泥于古代的规范,应制作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汉服或汉元素服饰。
   此外,应借助现代化的织染方式与制衣方式。由于工业化的发展,现代服饰的织染与制作多依赖于工业,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衣的成本,也提高了制衣的效率。所以,汉服的制作可以在保留传统织染方式与制衣方式的基础上,适当借助于现代工业。
   最后,要正确利用网络的促进作用。在当代汉服复兴运动中,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我们应借助网络,正确普及汉服的相关知识、建立汉服社团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在保证形制正确与原创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进行汉服销售,使汉服成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文化产品。
  (三) 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与产业结构
   为使汉服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适应时代要求,一方面,应详细研究历史上的汉服形制,使其系统化。當代汉服复兴起源于民间,缺乏学术与考据支持,所以当代汉服始终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黄能馥先生的《中国服饰史》等书籍偏于考据、较为艰涩,故而现当代学者虽然考据成果详尽丰硕,但实际所产生的指导作用并不大。所以当代的汉服复兴运动,应争取权威专家的支持,综合文献、古画与出土文物,将汉服的定义、汉服复兴运动的发展理念进行界定,将历史上服装的名称与形制进行统一,以指导当下的汉服复兴运动,规范汉服市场。
   此外,应使汉服文化与传统文化体系水乳交融。汉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代表,应与其它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以共同发展传承。从汉服本身来看,它融合了传统思想理念、织染技艺、制衣技艺、纹饰文化与审美精神;从汉服与其它传统文化的联系上看,当代汉服运动的兴起牵动了传统礼仪的推广、古琴等传统乐器的发展、茶道与香道的普及,也扩大了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范围。所以,当代汉服复兴运动应与更多传统文化形式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的共同繁荣。
   另一方面,应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学的汉服文化产业链。当下汉服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病,这也是当下汉服发展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第一,汉服商家缺乏有力的考据,制作出的汉服在形制上多多少少存在问题,这并不利于民众对汉服的正确认识,而汉服产业链目前也处于完善当中。第二,剽窃汉服商家设计成果的不良商家也比比皆是,这对大部分汉服商家的利益造成损害。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从源头上正确界定汉服,借助权威专家的力量构建完整的汉服体系。汉服产业从织染、成衣到售卖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所以应借鉴国内外服装产业的经验改善汉服产业链。其次应加强对汉服市场的监管,及时处理盗版汉服与剽窃汉服设计成果的不良商家。此外应加强宣传力度,向民众普及正确的汉服知识,介绍购买原则。
  结语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它从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系统,在文化的长河里熠熠生辉。当代的复兴者赋予了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定义,这一定义涵盖了汉服悠久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内涵。汉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传承创新,并且在兼收并蓄的同时承载着汉民族乃至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精神。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灵魂,在这一背景下,承创推广以汉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汉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应致力于令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汉服作为凝聚诸多传统艺术的文化符号,它的复兴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相辅相成。当代汉服复兴运动应广泛吸取各民族服饰的长处,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结合时代要求合理创新,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传统与审美精神,使汉服成为具有民族特色而又具备鲜活生命力的服饰体系,成为塑造民众文化自信的重要媒介。
  注释:
  [1] 有关汉服演变历史的内容参考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7月与戴钦祥《中国古代服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8年8月。
  [2]有关汉服复兴运动的部分内容参考杨娜《汉服归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1版。
  [3]源自《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一文,作者华夏血脉。
  [4]引自杨娜《汉服归来》第33页。
  [5]源自《我们,汉服复兴者的统一称呼为——同袍!》一文,作者秋月半弯,“同袍”二字出自《诗经·无衣》。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2] 戴钦祥.中国古代服饰[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8.
  [3] 杨娜.汉服归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美国一系列公司的财务丑闻出现后,引发了会计界对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的怀疑,并进一步引发了理论界对会计准则应该以原则为导向还是以规则为导向的争论,本文从会计道德风险的
企业伦理经营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许多研究者从企业反伦理经营行为对企业和社会危害的角度反证企业必须合伦理经营,但是在我国现实中却仍然存在大量的企业反伦
介绍地铁结构计算常用的计算假定,结合地铁常见工法论述总量法与增量法各自的适用范围、计算简图以及适用的计算软件。逆作施工的车站必须选用增量法计算,顺作施工的车站基坑开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脑内机遇性感染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共23例AIDS合并颅内感染的MRI表现。结果23例脑内感染中,弓形虫感染12例,病变主要侵犯基底节区及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靶征"是其特征性表现;隐球菌感染5例,主要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脑内胶状假囊是其特点;脑结核6例,单纯侵犯脑实质少见,不同时期的脑实质内病变的MRI表现有所差异。结论AIDS合并
2005年的第一场雪,是午后开始下的.先是星星点点,形同飞絮,继而越下越大,逐渐变成了鹅毛大雪.天地间一片混沌,茫茫苍苍,不由人忆起伟人的那首气势磅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实现制度全覆盖,现已进入改革完善阶段,亟需以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做指导。首先对国内外学者不同的公平效率理念进行梳理,提出在单一养老保险制度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