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特别是现代生活对语言文字交际适应能力的需要中越来越显现其重要地位。本文就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新课标”的形势下,尽快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91-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同样也是老师的个性行为。”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的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后,班级授课制也为我国所采用。这种课制有其优势,但在教育实践中,也极大地暴露了严重的划一性和同步性的缺陷,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前苏联实验体系的倡导者赞可夫说:“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统一划一的做法,会限制束缚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
但是,长期以来,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教学目标,得出同样的结论,同样的答案,教学效果“少、慢、差、费”,已经不适合当今多元化要求个性、创新的社会现实。农村初中相对来说,地理位置偏远,先进的理念和各类信息传递的周期长,导致城乡教师和学生水平客观存在地域性的差距。受这种条件的制约,农村学生日常获取自己的主要渠道就是大众媒体广播、电视等,书籍来源狭窄、量也不多,课外阅读量少、质量也不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初中的语文阅读缺乏个性,也影响了个人的社会实践性,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1 我们首先要把握阅读的目标,确立现代阅读教学新理念
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新课标”提出了十五点非常具体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1,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重视阅读方式方法的实践、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方式应据材料的不同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选择运用。2,就阅读文本有较为详细的分类说明,并就第一类阅读文本分别提出了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一要求改变了过去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方向,将议论文阅读上升到理性的高度。3,首次对阅读方式提出了要求。重点强调以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还提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4,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新课标”的要求是:对基本的语文知识了解即可。语言知识融入“阅读”范畴,语法修辞知识应在阅读教学中依据理解课文的需要,随文学习,不再追求全面和系统。5,就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对象和阅读量。
2 要着实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3 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另外,要让点拨走进阅读殿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已形成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教师应该做学生的导航员,做课堂的主持人,起着串联点拨的作用。
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或不敢及时做出应有的反应,对学生的各种意见,无法做出恰当的评价,更不用说什么点拔引导了。这一方面是教学机智问题,一方面也是自身内功的问题。阅读策略和阅读教学的理念的对话,不应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一种问答,而应该是双方阅读体验、阅读联想、阅读评价的交流,是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对话总是在具有相同、相似或相近的见识的前提下进行的。真要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不是简单的事情。连对方的思想都没有弄明白,怎么对话?教师除了参考书上的几句话,自己对文本没有一点见解,能和谁对话?用对话的理念指导阅读教学,这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阅读,要有自己的个性理解,要有自己的见识。如果教师备课时还只是从教学参考书上贩卖一点现成的东西,是无法和学生进行对话的。教师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理解进行恰当的评价,只晓得一味肯定,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作为基础。阅读教学的发展,阅读教学新理念的提出,阅读教学的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比应试教育高得多的要求。如果不能苦练内功,就会暴露出更多更重的问题,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
4 提高学生阅读中的迁移能力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5 要注重朗读
朗读可以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还可以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当然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6 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训练相结合
正在使用的新教材采用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双线结构,但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思维很明晰;在阅读的过程中安排片断作文,在写作指导的同时又顾及课文。编者意图是很明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促读促写。“写”对“读”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模仿性的写还是创造性的写,它的前提都是认真审读原文、段,弄清原文的所用的表现形式与主旨意图,之后才能加以仿写。例如,在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后,就写《老师的说和做》、《爸爸的说和做》等,学了朱自清的《春》,就写《复》、《秋》、《冬》等,这样的仿写,能有助于把握总-分-总的行文结构。与此同时,仿写还能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心态和运思的揣摩,促进对课文和写作两方面的感悟。以續写为例,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就续写《于勒叔叔回来啦》等,续文做到自然而巧妙,则是源于对原文主题、情节、语言风格等的悉心揣摩和定位,在续写的过程中这种认识往往会在得以继续发展。因此,续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的阅读理解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写的进一步提高,自然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阅读能力的提高,自然而然有力地促进了写的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7 要引进灵活多样的阅读评价,成为个性阅读养成的指挥棒
对学生阅读的评价标准必须实现多元化、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原则。我们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课内阅读要注意终结性评价与延迟评价的结合,在此过程中,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既使认真参加阅读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让少数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注重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并通过阅读情况的纵向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总之,课外阅读诸多方面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尊严感、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并通过与文本、同学的相互交流、影响,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经过自我组织,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自我发展。
总之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师生互动,在轻松、愉快、和谐、迁移默化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91-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同样也是老师的个性行为。”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的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后,班级授课制也为我国所采用。这种课制有其优势,但在教育实践中,也极大地暴露了严重的划一性和同步性的缺陷,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前苏联实验体系的倡导者赞可夫说:“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统一划一的做法,会限制束缚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
但是,长期以来,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教学目标,得出同样的结论,同样的答案,教学效果“少、慢、差、费”,已经不适合当今多元化要求个性、创新的社会现实。农村初中相对来说,地理位置偏远,先进的理念和各类信息传递的周期长,导致城乡教师和学生水平客观存在地域性的差距。受这种条件的制约,农村学生日常获取自己的主要渠道就是大众媒体广播、电视等,书籍来源狭窄、量也不多,课外阅读量少、质量也不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初中的语文阅读缺乏个性,也影响了个人的社会实践性,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1 我们首先要把握阅读的目标,确立现代阅读教学新理念
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新课标”提出了十五点非常具体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1,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重视阅读方式方法的实践、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方式应据材料的不同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选择运用。2,就阅读文本有较为详细的分类说明,并就第一类阅读文本分别提出了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一要求改变了过去议论文阅读教学的方向,将议论文阅读上升到理性的高度。3,首次对阅读方式提出了要求。重点强调以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还提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4,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新课标”的要求是:对基本的语文知识了解即可。语言知识融入“阅读”范畴,语法修辞知识应在阅读教学中依据理解课文的需要,随文学习,不再追求全面和系统。5,就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对象和阅读量。
2 要着实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3 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另外,要让点拨走进阅读殿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已形成共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什么角色,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教师应该做学生的导航员,做课堂的主持人,起着串联点拨的作用。
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或不敢及时做出应有的反应,对学生的各种意见,无法做出恰当的评价,更不用说什么点拔引导了。这一方面是教学机智问题,一方面也是自身内功的问题。阅读策略和阅读教学的理念的对话,不应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一种问答,而应该是双方阅读体验、阅读联想、阅读评价的交流,是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对话总是在具有相同、相似或相近的见识的前提下进行的。真要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不是简单的事情。连对方的思想都没有弄明白,怎么对话?教师除了参考书上的几句话,自己对文本没有一点见解,能和谁对话?用对话的理念指导阅读教学,这要求教师自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阅读,要有自己的个性理解,要有自己的见识。如果教师备课时还只是从教学参考书上贩卖一点现成的东西,是无法和学生进行对话的。教师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理解进行恰当的评价,只晓得一味肯定,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作为基础。阅读教学的发展,阅读教学新理念的提出,阅读教学的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比应试教育高得多的要求。如果不能苦练内功,就会暴露出更多更重的问题,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
4 提高学生阅读中的迁移能力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5 要注重朗读
朗读可以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还可以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当然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6 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训练相结合
正在使用的新教材采用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双线结构,但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思维很明晰;在阅读的过程中安排片断作文,在写作指导的同时又顾及课文。编者意图是很明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促读促写。“写”对“读”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模仿性的写还是创造性的写,它的前提都是认真审读原文、段,弄清原文的所用的表现形式与主旨意图,之后才能加以仿写。例如,在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后,就写《老师的说和做》、《爸爸的说和做》等,学了朱自清的《春》,就写《复》、《秋》、《冬》等,这样的仿写,能有助于把握总-分-总的行文结构。与此同时,仿写还能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心态和运思的揣摩,促进对课文和写作两方面的感悟。以續写为例,学了《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就续写《于勒叔叔回来啦》等,续文做到自然而巧妙,则是源于对原文主题、情节、语言风格等的悉心揣摩和定位,在续写的过程中这种认识往往会在得以继续发展。因此,续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的阅读理解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写的进一步提高,自然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而阅读能力的提高,自然而然有力地促进了写的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7 要引进灵活多样的阅读评价,成为个性阅读养成的指挥棒
对学生阅读的评价标准必须实现多元化、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原则。我们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课内阅读要注意终结性评价与延迟评价的结合,在此过程中,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既使认真参加阅读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让少数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注重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并通过阅读情况的纵向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总之,课外阅读诸多方面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尊严感、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并通过与文本、同学的相互交流、影响,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经过自我组织,不断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自我发展。
总之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师生互动,在轻松、愉快、和谐、迁移默化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