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林业的发展,造林规模不断扩大。湿地松由于用途广、栽培简单、生长快等优点,成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造林树种。基于此,介绍了湿地松育苗技术和栽植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湿地松;育苗;栽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1.2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02
1 湿地松育苗地选择和技术管理
1.1 苗地选择
湿地松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尤其对水的要求较高。另外,在采光要求上,要尽可能保证湿地松苗圃周围没有过大的遮挡物,以免影响湿地松的采光要求[1]。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开阔、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或沙壤土,因碱性土壤不利于菌根发育。pH值≤6,最好是pH值为5~5.5。还要便于管理的地方,不要选用种过蔬菜、瓜类的土地,以防感染立枯病与地下害虫危害[2],最好选择老苗圃地;若是新苗圃地,则应从湿地松老林挖取林下菌根土混在苗床土壤中[3]。
1.2 精耕细作
湿地松幼苗质地比较脆弱,细致整地。播种前,一定要进行土壤消毒。同时,要注意接种菌土,即从湿地松林下挖取林下菌根土,混合在苗床土壤中,因为幼苗不形成菌根,就会生长萎靡至死亡。磷肥有助于菌根的发展,所以育苗时应施足基肥。一般来说,应该保证30~50 kg/667 m2磷肥。
1.3 苗床修筑
在对土壤进行精工细作之后,对苗床的修筑。在修筑之前,首先对苗床的消毒处理,在苗床上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然后就是修筑苗床。由于苗床是湿地松幼苗生长的主要场地,在修筑过程中,要充分地挖好排水沟。床面宽1.2 m,长度按地块长短而定,步道0.3 m,床高度一般为25 cm,床面要平整,中央稍高,床四周开边沟,以利于排水,苗床做好后在床面上再铺上1.5~2 cm厚的黄心土,以减少病害和杂草。
1.4 营养土的配制
为了预防湿地松苗立枯病,营养土以磷、钾肥为主,用黄心土、火烧土、过磷酸钙作配料。
配方有:黄心土48%、松林土(菌根土)20%、火烧土30%、过磷酸钙2%;黄心土38%、松林土(菌根土)30%、火烧土30%、过磷酸钙2%。将黄心土、松林土(菌根土)、火烧土和过磷酸钙等,都要充分粉碎、过筛,检去石块、树根、草根等杂物,将各种材料充分混合均匀,在混拌时喷洒少量清水。再将混拌好的营养土,每100 kg喷洒3~5 kg0.5%高锰酸钾溶液,放置3~5 d后就可装袋。
1.5 营养袋(容器袋)的规格
选用聚乙烯薄膜袋,袋宽9 cm,长12 cm,袋下部应有两排孔径0.3~0.4 cm的排水孔。
1.6 装袋和育苗时间
用左手拇指、中指和食指,将薄膜袋口撑开,右手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填入袋中,抖实填满,并按顺序摆好,每行20袋。育苗时间为每年的3-4月。
1.7 播种
在播种前,首先是浸种。种子先用0.5%的高锰酸钾或0.3%的硫酸铜溶液浸种30 min进行消毒,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湿地松的种子浸泡在水温为45 ℃左右的温水里,时间是24 h,将其自然冷却,在浸种环节里充分将浮在水面上不饱满的种子捞除掉。随后沥水阴干湿地松种子就可以进行播种。播种量250 g/m2。播种后用消毒过的清水沙覆盖苗床到不见种子为度,然后用农用薄膜搭棚盖好。
1.8 芽苗移栽
播种后20~25 d种子发芽,由于湿地松在萌发中是顶壳出土,极易受鸟儿的啄食。为了保证全苗,在对湿地松进行揭草之后应当派专门人员对其看护,直到芽苗种壳自然脱落为止。苗高4~5 cm时就可以芽苗移栽。拔芽苗时,用3个手指捏住子叶下端轻轻拔起,放入盛水的器皿中。注意芽移时间控制在种壳脱落时,即当地所说的“戴帽芽移”。种壳脱落,子叶展开,芽移成活率低。拔过苗的沙床浇水,重新盖上薄膜。芽移时用竹签打孔,将芽苗插入孔中,在用竹签插入芽苗边,把芽苗孔用土挤实,浇透水。
1.9 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幼苗期水分消耗少,但抗旱能力弱,一般要求每天少量喷水一次,浇水一定要用喷雾器喷洒苗木,避免将营养土冲走,速生期浇水量要大,每次浇透,可隔天浇一次水,但在高温干旱天气,应视营养土干燥程度确定浇水次数。苗木生长后期,水量可少些,促进侧根生长和形成根团,使苗木尽快木质化。
在苗期每15 d一次用等量式波尔多液0.5%~0.6%进行消毒杀菌,预防苗木病虫害发生。
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要适当施肥提苗,一般先期用尿素,当苗木生长中后期用磷肥、钾肥等15 d一次。提高苗木木质化,有利于栽植成活,提高成活率。
在幼苗前期防止太阳暴晒,如遇高温天气需搭遮荫棚(遮阳网),有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
2 湿地松栽植及管理技术
2.1 科学地造林整地方法
在对湿地松育苗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林地进行整地,造林前进行造林地全面清理,地处山地、丘陵采用穴状整地。整地规格,穴规格50 cm×50 cm×40 cm,挖穴时将表土堆放在穴旁,栽植时将表土回穴。
2.2 造林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来定。若是培育速生丰产林初植密度应当在1 650株/hm2,即株行距为2 m×3 m。如果是以造纸和生产人造板为目的的话,其初植密度最好在3 330株/hm2,即株行距为2 m×1.5 m。
2.3 造林栽植方法和时间
栽植时,应小心将营养袋薄膜撕掉,保持营养袋土团完整不松散。注意不要将营养袋土团捏实,否则会影响苗木根系生长。苗的周围用碎土压实,泥土覆盖应高于营养袋约0.5~1 cm为宜。造林时间为春秋时节。能够用营养袋土进行栽植幼苗的尽可能用营养袋进行幼苗的栽培,栽植时苗身要直。若是裸根苗栽植时更要做到“根伸、苗正、采实”, 选用顶芽健壮和根系发达,且无病虫害的湿地松苗木进行造林。查漏补缺:种植后10 d内进行1~2次查苗补苗、及时扶起被沙土推埋的苗木,对虫害、鼠害、遗漏的进行补植,保证当年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造林后要进行封山2~3 a,防止牲畜进入林地践踏幼苗,保证湿地松的成活率。
2.4 幼林抚育技术管理
施肥工作是保证提高湿地松生产水平的主要条件。造林后一般要抚育2~3 a。第一年抚育:种植后6~8个月抚育一次,主要工作是除草、除杂灌、施肥。清除树盘周围直径1.5 m范围内的杂草、砍除林地内生长过快的灌木。第一次施肥距离苗木30~40 cm处对开两小浅沟(每株苗对开两条50 cm×20 cm的沟),施复合肥0.1~0.15 kg/株,施肥后覆土或适当培土。此外,在湿地松的不同时期,对湿地松进行磷肥的施加,是保证湿地松的生长需要。
2.5 幼林抚育和间伐
在湿地松生长到一定时期之后,它们就会从原来的成长状态向群体生长阶段进行转移。这时候,湿地松跟它们的环境之间的对立矛盾就会逐渐弱化,在这一阶段,湿地松的苗木跟群体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随着湿地松的生长这种矛盾就会越加强烈。这个时候,原来的生长环境显然是不能够满足湿地松的需要,故而我们要对湿地松进行及时的间伐。间伐的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劣留优,去密留疏,照顾均匀”。间伐时砍去病虫害严重、多梢、断梢、严重弯曲木,尽管湿地松丰产林分化不大,但也不宜采用隔行、隔株间伐。只有间伐后,才能有效地保证湿地松所需要的养分和生长空间,有效避免湿地松因为争夺生存环境而导致的挤压和死亡情况出现。对湿地松进行间伐,时间应根据湿地松林木的生长状况、造林密度来确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地认识掌握懂得湿地松的生长特性,并对湿地松的栽培技术给予有效的总结,才能真正培育好湿地松,才能用湿地松造福于百姓,造福于社会,所以对湿地松育苗及种植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昌富,尤荣正,戴如甫.湿地松栽植技术研究[J].中国林业,2006(7).
[2]沈永宝,高红芽.关于苗木质量问题的一些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05(2).
[3]翟建中,潘其云,邓建玲,等.湿地松育苗与造林技术[J].上海农业学报,2005(1).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湿地松;育苗;栽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1.2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02
1 湿地松育苗地选择和技术管理
1.1 苗地选择
湿地松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尤其对水的要求较高。另外,在采光要求上,要尽可能保证湿地松苗圃周围没有过大的遮挡物,以免影响湿地松的采光要求[1]。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开阔、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或沙壤土,因碱性土壤不利于菌根发育。pH值≤6,最好是pH值为5~5.5。还要便于管理的地方,不要选用种过蔬菜、瓜类的土地,以防感染立枯病与地下害虫危害[2],最好选择老苗圃地;若是新苗圃地,则应从湿地松老林挖取林下菌根土混在苗床土壤中[3]。
1.2 精耕细作
湿地松幼苗质地比较脆弱,细致整地。播种前,一定要进行土壤消毒。同时,要注意接种菌土,即从湿地松林下挖取林下菌根土,混合在苗床土壤中,因为幼苗不形成菌根,就会生长萎靡至死亡。磷肥有助于菌根的发展,所以育苗时应施足基肥。一般来说,应该保证30~50 kg/667 m2磷肥。
1.3 苗床修筑
在对土壤进行精工细作之后,对苗床的修筑。在修筑之前,首先对苗床的消毒处理,在苗床上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然后就是修筑苗床。由于苗床是湿地松幼苗生长的主要场地,在修筑过程中,要充分地挖好排水沟。床面宽1.2 m,长度按地块长短而定,步道0.3 m,床高度一般为25 cm,床面要平整,中央稍高,床四周开边沟,以利于排水,苗床做好后在床面上再铺上1.5~2 cm厚的黄心土,以减少病害和杂草。
1.4 营养土的配制
为了预防湿地松苗立枯病,营养土以磷、钾肥为主,用黄心土、火烧土、过磷酸钙作配料。
配方有:黄心土48%、松林土(菌根土)20%、火烧土30%、过磷酸钙2%;黄心土38%、松林土(菌根土)30%、火烧土30%、过磷酸钙2%。将黄心土、松林土(菌根土)、火烧土和过磷酸钙等,都要充分粉碎、过筛,检去石块、树根、草根等杂物,将各种材料充分混合均匀,在混拌时喷洒少量清水。再将混拌好的营养土,每100 kg喷洒3~5 kg0.5%高锰酸钾溶液,放置3~5 d后就可装袋。
1.5 营养袋(容器袋)的规格
选用聚乙烯薄膜袋,袋宽9 cm,长12 cm,袋下部应有两排孔径0.3~0.4 cm的排水孔。
1.6 装袋和育苗时间
用左手拇指、中指和食指,将薄膜袋口撑开,右手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填入袋中,抖实填满,并按顺序摆好,每行20袋。育苗时间为每年的3-4月。
1.7 播种
在播种前,首先是浸种。种子先用0.5%的高锰酸钾或0.3%的硫酸铜溶液浸种30 min进行消毒,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湿地松的种子浸泡在水温为45 ℃左右的温水里,时间是24 h,将其自然冷却,在浸种环节里充分将浮在水面上不饱满的种子捞除掉。随后沥水阴干湿地松种子就可以进行播种。播种量250 g/m2。播种后用消毒过的清水沙覆盖苗床到不见种子为度,然后用农用薄膜搭棚盖好。
1.8 芽苗移栽
播种后20~25 d种子发芽,由于湿地松在萌发中是顶壳出土,极易受鸟儿的啄食。为了保证全苗,在对湿地松进行揭草之后应当派专门人员对其看护,直到芽苗种壳自然脱落为止。苗高4~5 cm时就可以芽苗移栽。拔芽苗时,用3个手指捏住子叶下端轻轻拔起,放入盛水的器皿中。注意芽移时间控制在种壳脱落时,即当地所说的“戴帽芽移”。种壳脱落,子叶展开,芽移成活率低。拔过苗的沙床浇水,重新盖上薄膜。芽移时用竹签打孔,将芽苗插入孔中,在用竹签插入芽苗边,把芽苗孔用土挤实,浇透水。
1.9 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幼苗期水分消耗少,但抗旱能力弱,一般要求每天少量喷水一次,浇水一定要用喷雾器喷洒苗木,避免将营养土冲走,速生期浇水量要大,每次浇透,可隔天浇一次水,但在高温干旱天气,应视营养土干燥程度确定浇水次数。苗木生长后期,水量可少些,促进侧根生长和形成根团,使苗木尽快木质化。
在苗期每15 d一次用等量式波尔多液0.5%~0.6%进行消毒杀菌,预防苗木病虫害发生。
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要适当施肥提苗,一般先期用尿素,当苗木生长中后期用磷肥、钾肥等15 d一次。提高苗木木质化,有利于栽植成活,提高成活率。
在幼苗前期防止太阳暴晒,如遇高温天气需搭遮荫棚(遮阳网),有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
2 湿地松栽植及管理技术
2.1 科学地造林整地方法
在对湿地松育苗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林地进行整地,造林前进行造林地全面清理,地处山地、丘陵采用穴状整地。整地规格,穴规格50 cm×50 cm×40 cm,挖穴时将表土堆放在穴旁,栽植时将表土回穴。
2.2 造林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来定。若是培育速生丰产林初植密度应当在1 650株/hm2,即株行距为2 m×3 m。如果是以造纸和生产人造板为目的的话,其初植密度最好在3 330株/hm2,即株行距为2 m×1.5 m。
2.3 造林栽植方法和时间
栽植时,应小心将营养袋薄膜撕掉,保持营养袋土团完整不松散。注意不要将营养袋土团捏实,否则会影响苗木根系生长。苗的周围用碎土压实,泥土覆盖应高于营养袋约0.5~1 cm为宜。造林时间为春秋时节。能够用营养袋土进行栽植幼苗的尽可能用营养袋进行幼苗的栽培,栽植时苗身要直。若是裸根苗栽植时更要做到“根伸、苗正、采实”, 选用顶芽健壮和根系发达,且无病虫害的湿地松苗木进行造林。查漏补缺:种植后10 d内进行1~2次查苗补苗、及时扶起被沙土推埋的苗木,对虫害、鼠害、遗漏的进行补植,保证当年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造林后要进行封山2~3 a,防止牲畜进入林地践踏幼苗,保证湿地松的成活率。
2.4 幼林抚育技术管理
施肥工作是保证提高湿地松生产水平的主要条件。造林后一般要抚育2~3 a。第一年抚育:种植后6~8个月抚育一次,主要工作是除草、除杂灌、施肥。清除树盘周围直径1.5 m范围内的杂草、砍除林地内生长过快的灌木。第一次施肥距离苗木30~40 cm处对开两小浅沟(每株苗对开两条50 cm×20 cm的沟),施复合肥0.1~0.15 kg/株,施肥后覆土或适当培土。此外,在湿地松的不同时期,对湿地松进行磷肥的施加,是保证湿地松的生长需要。
2.5 幼林抚育和间伐
在湿地松生长到一定时期之后,它们就会从原来的成长状态向群体生长阶段进行转移。这时候,湿地松跟它们的环境之间的对立矛盾就会逐渐弱化,在这一阶段,湿地松的苗木跟群体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随着湿地松的生长这种矛盾就会越加强烈。这个时候,原来的生长环境显然是不能够满足湿地松的需要,故而我们要对湿地松进行及时的间伐。间伐的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劣留优,去密留疏,照顾均匀”。间伐时砍去病虫害严重、多梢、断梢、严重弯曲木,尽管湿地松丰产林分化不大,但也不宜采用隔行、隔株间伐。只有间伐后,才能有效地保证湿地松所需要的养分和生长空间,有效避免湿地松因为争夺生存环境而导致的挤压和死亡情况出现。对湿地松进行间伐,时间应根据湿地松林木的生长状况、造林密度来确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地认识掌握懂得湿地松的生长特性,并对湿地松的栽培技术给予有效的总结,才能真正培育好湿地松,才能用湿地松造福于百姓,造福于社会,所以对湿地松育苗及种植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昌富,尤荣正,戴如甫.湿地松栽植技术研究[J].中国林业,2006(7).
[2]沈永宝,高红芽.关于苗木质量问题的一些思考[J].林业科技开发,2005(2).
[3]翟建中,潘其云,邓建玲,等.湿地松育苗与造林技术[J].上海农业学报,2005(1).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