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摭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KY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活实际出发,整合家庭、社区、教育培训机构等的力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文章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庭教育;家长;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5-0142-02
  在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孩子不懂孝亲、尊重、感恩,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家庭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整合家庭、社区、教育培训机构等多方力量,协同展开。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当代家庭教育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传承优秀文化教育的起点和载体。家庭教育重视家风、家训、家教等内容的传承,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的培养,重视人性的回归、个性的发展,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尊长、孝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励志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社会和谐共处,真正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报国志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身教的典范,又有“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注重环境育人的实例。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孝亲、友善、诚信、谦卑”等优秀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提高家长的统合判断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素质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方向,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中的打骂、溺爱等畸形的方式会在孩子的成长中形成阴影,甚至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社交和工作。家长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总结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能针对孩子的差异性、复杂性、独特性等特点,科学选择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提高家长的统合判断力和整体素质,构建出孩子心中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格、健全的素养,提升家长统合能力、综合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提纲挈领梳理事物的能力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2.找到家庭教育的着力点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独特的规律、特点和方法。时代在变化、环境在变化,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没有变,家长要清晰认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整体把握家庭教育内容,找到家庭教育的着力点,让家庭教育有章可循,拓展时空界限,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例如,有的家长重视传统文化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有的家长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孩子学做人,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人文教育,有效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孩子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发展。
   3.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能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在家庭教育中,家庭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事例,融入时代元素,通过面对面的交谈等方式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教育孩子,能规范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家庭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1.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能有效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品行,具有特别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一种全程的终身教育,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家庭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还要重视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孩子学做诚实、正直的人,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有效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品德的可塑性很强。家长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如诚信守约、尊老爱幼、爱国爱家、敬老尊贤、勤俭节约、团结友爱、文明礼仪、扶弱济贫等,随时随地、长期反复渗透到家庭日常生活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教育孩子,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修养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积极引导教育孩子热爱传统文化,拓展人文思想,形成优秀的行为品格。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积极转变观念,认真钻研学习,具备良好的品格,掌握更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采用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通过言传身教的影响,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家长要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和家庭职责,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尤其注意日常生活中处理点滴小事的方式方法,通过与孩子的共同活动,感染和影响孩子,培养孩子自立创新精神、行为自控意识、坚韧意志品质、生活自理意识与能力,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理智、从容对待挫折和失败,提高耐挫、抗挫的能力。家长要教育孩子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敬老人、关心家人、诚实守信、热爱劳动和爱惜劳动果实等,不要娇纵孩子,应教育和带动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有意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使孩子养成勤劳节俭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2.传统礼仪礼节中熏陶感染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家长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内容,对孩子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荣辱教育、爱国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让孩子真正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涵,遵守道德规范,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睦邻里、友爱同学,讲仁义、懂礼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提高辨别与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
   家长可以采用多种家庭教育方式,如利用传统节日的礼节和风俗教育、熏陶、感染孩子,让孩子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本身所具有的尊老孝亲、自立自强等传统美德。在传统节日,家长要改变以往带孩子大吃一顿或玩一天的习惯,借此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风俗。如清明节进行扫墓活动,以示祭祖承志;端午节吃粽子,以悼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以求得家庭的和睦安宁;九九重阳节,以念敬老尊贤;寒冬腊八节,以铭勤劳节俭;春节互拜,以期友邻和睦;元宵佳节,以盼美满团圆……从小到大,岁岁重复,反复教育,不断强化,让传统节日过得更有文化内涵。家长要引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渴望,让民族精神在传统节日中不断传承。
   四、结语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积聚的优秀人文思想,家长要从孩子的学习需求和生活实际出發,运用各种生活资源和信息资源,以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正确方式开展具体的教育活动,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于社会、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正面引导、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使孩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丽荣,李若衡.论家庭模式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J].广西社会科学,2016(07).
  [2]王建勋.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J].教书育人,2019(34).
  [3]翟博.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J].教育研究,2016(03).
  [4]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5]张国超.试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现代意义[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其他文献
用固相合成法合成了Sm0.5Sr0.5CoO3(SSC)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以La0.9Sr0.1Ga0.8Mg0.2O3为电解质,利用多种技术考察了不同温度(1 173~1 373 K)焙烧的SSC阴极,以及1
巨化公司合成氨厂现有合成氨生产能力170kt/a,2001年净化系统改造时,将常压变换改成2.0 MPa中低低加压变换,并新增变换气脱硫、精脱硫、NHD脱碳装置,其中,干法精脱硫工艺采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通过举办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组织观看重大体育赛事、激发学生爱国
“00后”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体,这些青年的职业价值观也悄然发生改变。文章分析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典型问题,探讨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不足,并
富氧连续气化是我公司1996年二期技改扩建时选用的一项气化技术.本着有利于高负荷长周期运行,有利于节能降耗,有利于操作的"三个有利于"原则,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在单炉优化
综观计算机的发展史,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以来,已经有57年的历史了,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计算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发展趋势是向“两极”分化,一极是微型机向微
美术教学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教学中。文章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美术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对教学主题的设定、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式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优势逐渐凸显,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也给高中历史的教与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教师应通过整合教学过程中的大数据,分析高考数据、个人数据、统评数据
聋校的学生听力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教师可以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聋校课堂,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
以深圳市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研发大楼工程在施工中以创造国家优质工程为目标,以质量保证体系为运作模式,依靠QC小组来攻关技术难点,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从而保证每一个分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