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工程管理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极其重要,而信息技术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而言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结合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就信息技术对于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意义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实力而提出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技术;意义
中图分类号:TP315;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333-01
纵观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历史,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完全人工或绝大部分由人工参与操作的阶段。这一阶段很多工作都是由人工观测以及人工采集数据的形式来完成的,效率及准确性上都有很强的局限性。其次,是初步信息化阶段。这一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开始大量的运用到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来,但是在应用范围上仍存在局限性,且在信息的实效性上还有待加强,同时受技术以及其他方面限制的原因,资源共享还不能够完全实现。因此,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信息技术应用完全普及方面仍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还没有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完全发挥出来。
一、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1、提高适应性
水利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种类繁多且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这就使得依靠人工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开展工作时难度较大,准确性及效率都会下降。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则可以极大的改善传统人工管理上的诸多不足。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打破时间、气候、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限制因素,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管理人员也可以高效的完成各项管理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水利工程管理的适应性。
2、提高准确性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很多的数据处理都可以到达极高的精确度且效率也是人工所不能及的。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准确度。例如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其所能达到的观测精度已远远超过人工操作的范畴,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其精度还在不断提升。
3、提高抗干扰性
以往,依靠人工操作的传统管理模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人的因素,由于依靠人工操作,就自然会受到人员素质、技术能力以及情绪因素的影响。干扰工作的还有环境因素,例如恶劣的天气、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危险的突发事项等。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很强持续性,要求工作具有持续的高精度与高效率,这就更增加了人工操作的难度。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给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一个统一、规范、稳定的系统环境,在该系统环境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各项工作内容以及希望实现的功能并无需手工直接操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抗干扰性。
4、提高自动化程度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但可以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工作精度,还可以有效的实现管理工作的自动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所带来的自动化改进,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由于大量工作都可以有信息系统自动完成,因此在保证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虽然自动化具有以上优点,可对于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积极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有关技术能力与素质。
二、信息技术运用的未来趋势
1、GIS的广泛应用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又称“地学信息系统”,目前作为数据存储及资料分析的平台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领域。未来GIS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深度应用,将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动画化,为工程的规划与施工提供更为精准、高效、全面的信息技术支持。但是,目前的GIS在应用中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多數基于C/S结构造成其数据共享能力方面的不足。因此,以HJ-GIS为基础结合高速化的网络平台及云计算的综合应用来处理数据并构建共享平台,则是未来GIS系统的发展方向。
2、高效化的信息资源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数字化应用、网络化传输等高速的信息传输手段成为可能。这不但提升了数据信息的时效性,还为构建统一的、系统的、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奠定了重要基础。而这种基础信息化的资源深度整合,非常有利于我国水利系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并应用与水利工程的各个方面,例如防汛系统、水文数据、水资源分布、水利工程等等相关的数据库构建工作,最终形成我国的规模化的水利基础数据库,从而实现高效化的信息资源,为我国未来的水利工作开展提供服务。
三、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管理领域的前景
1、为实现国家水利信息化奠定基础
GPS、GIS以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都促进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构建规模更大、数据更详细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提供了重要支持。例如国家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先进的信息化数据平台就可以为其提供更有效的预测数据,同时也能为国家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案。鉴于信息化技术在数据传输、实时监测、高效存储、检索查询、精确分析以及动态展示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必然会加快我国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改革进程。
2、先进的模型技术为水利信息化提供支持
决策支持系统是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一项核心内容,而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发挥其有效功能所需要的重要数据,则是来源于对水文、灾情等具体分析的结果。这些分析的结果则主要来源于如GIS等的信息技术平台对于天气、水文、洪水等进行分析的系统模型。如天气模型、水文模型、洪水演化模型、调度模型、坝情模型以及水源水质模型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专业化的系统模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完善。相信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专业化模型技术必然会使决策支持系统得到更深层次的完善与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也越来越显著,同时对于工程管理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更为凸显。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者而言,就应该更好的学习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便于有效的提升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于田龙.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
[2] 李平夫,王艳.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6).
[3] 赵东雅.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3).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技术;意义
中图分类号:TP315;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7-0333-01
纵观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历史,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完全人工或绝大部分由人工参与操作的阶段。这一阶段很多工作都是由人工观测以及人工采集数据的形式来完成的,效率及准确性上都有很强的局限性。其次,是初步信息化阶段。这一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开始大量的运用到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来,但是在应用范围上仍存在局限性,且在信息的实效性上还有待加强,同时受技术以及其他方面限制的原因,资源共享还不能够完全实现。因此,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信息技术应用完全普及方面仍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还没有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完全发挥出来。
一、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1、提高适应性
水利工程管理所涉及的内容种类繁多且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这就使得依靠人工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开展工作时难度较大,准确性及效率都会下降。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则可以极大的改善传统人工管理上的诸多不足。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打破时间、气候、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限制因素,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管理人员也可以高效的完成各项管理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水利工程管理的适应性。
2、提高准确性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很多的数据处理都可以到达极高的精确度且效率也是人工所不能及的。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准确度。例如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其所能达到的观测精度已远远超过人工操作的范畴,并且随着技术进步其精度还在不断提升。
3、提高抗干扰性
以往,依靠人工操作的传统管理模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人的因素,由于依靠人工操作,就自然会受到人员素质、技术能力以及情绪因素的影响。干扰工作的还有环境因素,例如恶劣的天气、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危险的突发事项等。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具有很强持续性,要求工作具有持续的高精度与高效率,这就更增加了人工操作的难度。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给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一个统一、规范、稳定的系统环境,在该系统环境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各项工作内容以及希望实现的功能并无需手工直接操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从而极大的提升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抗干扰性。
4、提高自动化程度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但可以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工作精度,还可以有效的实现管理工作的自动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所带来的自动化改进,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由于大量工作都可以有信息系统自动完成,因此在保证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虽然自动化具有以上优点,可对于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积极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有关技术能力与素质。
二、信息技术运用的未来趋势
1、GIS的广泛应用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又称“地学信息系统”,目前作为数据存储及资料分析的平台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领域。未来GIS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深度应用,将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动画化,为工程的规划与施工提供更为精准、高效、全面的信息技术支持。但是,目前的GIS在应用中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多數基于C/S结构造成其数据共享能力方面的不足。因此,以HJ-GIS为基础结合高速化的网络平台及云计算的综合应用来处理数据并构建共享平台,则是未来GIS系统的发展方向。
2、高效化的信息资源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数字化应用、网络化传输等高速的信息传输手段成为可能。这不但提升了数据信息的时效性,还为构建统一的、系统的、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奠定了重要基础。而这种基础信息化的资源深度整合,非常有利于我国水利系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并应用与水利工程的各个方面,例如防汛系统、水文数据、水资源分布、水利工程等等相关的数据库构建工作,最终形成我国的规模化的水利基础数据库,从而实现高效化的信息资源,为我国未来的水利工作开展提供服务。
三、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管理领域的前景
1、为实现国家水利信息化奠定基础
GPS、GIS以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都促进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构建规模更大、数据更详细的数据存储与管理平台提供了重要支持。例如国家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先进的信息化数据平台就可以为其提供更有效的预测数据,同时也能为国家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案。鉴于信息化技术在数据传输、实时监测、高效存储、检索查询、精确分析以及动态展示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必然会加快我国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改革进程。
2、先进的模型技术为水利信息化提供支持
决策支持系统是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一项核心内容,而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发挥其有效功能所需要的重要数据,则是来源于对水文、灾情等具体分析的结果。这些分析的结果则主要来源于如GIS等的信息技术平台对于天气、水文、洪水等进行分析的系统模型。如天气模型、水文模型、洪水演化模型、调度模型、坝情模型以及水源水质模型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专业化的系统模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完善。相信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专业化模型技术必然会使决策支持系统得到更深层次的完善与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也越来越显著,同时对于工程管理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更为凸显。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者而言,就应该更好的学习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便于有效的提升管理工作的水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于田龙.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
[2] 李平夫,王艳.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16).
[3] 赵东雅.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