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RFID是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的系统组成主要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应用软件。文章主要介绍RFID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其中包括RFID在井下管理运用的可行性、RFID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结构两个方面。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运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人员安全、巷道安全、安全物资的管理,能够实现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可视化,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在实践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RFID;煤矿井;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巷道安全管理;安全物质管理
一、引言
煤矿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运用现代技术,加强对煤矿井下的安全管理,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管理水平,尽量减少煤矿安全事故,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改变我国煤矿井下安全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进一步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对煤矿井下安全进行管理的活动中,有必要引进安全管理系统分析方法,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煤矿井下安全管理工作中,以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煤矿的安全开采。文章主要介绍了RFID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的相关问题,实践表明,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运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人员安全、巷道安全、安全物资的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RFID技术概述
RFID是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产生于上个世纪末。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十分简单,即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为了让人们对该技术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下面将介绍RFID技术的系统组成和技术分类。
1、RFID系统的组成。在系统组成上,RFID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应用软件。三个部分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其中,电子标签是该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标签芯片和标签天线,标签芯片具有接收能量、收发信息、存储信息等功能。读写器又被称为阅读器,它包括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模块、后台接口三个部分,读写器的主要工作是采集电子标签信息。应用软件与读写器进行通信,并对标签数据进行数据库的管理与操作,从而形成一个数据库网络。
2、RFID技术的分类。在RFID技术的分类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如果按照工作频段分类,RFID系统可以分为低频、中频、高频、超高频以及微波。不同频段的系统在读写距离、数据速率、工作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实践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而如果按照采用的电子标签工作电源来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有源电子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两个类别。这两种不同的标签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三、RFID在井下管理运用的可行性
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运用RFID,将井下管理系统为对象,综合运用相关的技术实现对井下安全的管理。在煤矿管理系统中,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建立一个完整的、实时的、灵活的井下管理系统,对煤矿井下的各项事务进行系统的管理。该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化和可视化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煤矿井下安全水平,保证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地面作业相比而言,煤矿井下管理更加需要重视安全工作。将RFID技术运用到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其运用的可行性包括以下几点:
1、技术可行性。RFID技术可以在煤矿井下巷道布点,并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安装阅读器,而阅读器具有自动分组和自动识别功能,从而实现对人员、巷道、物资的管理。
2、操作可行性。电子卡的体积小,使用方便,并且,讀写器具有很强的识别卡的功能,在五米左右的距离也能够实现对卡片的自动识别,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井下作业要求简单与方便,而此管理系统既简单又方便,完全满足井下作业的要求。
3、设置可行性。通常情况之下,矿井的深度在五百米以内。运用该管理系统,可以采用现场总线的方式将阅读器和后台操作联系起来,模仿区域布网模式。阅读器和后台相隔的距离可以超过两千米,可以将阅读器设置在井下工作车场平台,通过后台进行各项操作,这样一来,设备布置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的设置也就具有了可行性。
4、安全可靠性。RFID所运用的是射频技术,从理论上来讲,该技术不会对煤矿井下作业产生任何危险。因此,可以认为该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在煤矿井下管理中放心使用。
四、RFID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结构
RFID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以安全管理为依据,通过运用相关的技术与方法,以保障煤矿井下的安全为目的,对人员安全、巷道安全、物资安全进行管理。
1、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是煤矿井下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保障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进行。在人员管理中,主要是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管理。当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可以使用计算机的查询和分析功能,了解作业人员在井下的位置。这样,抢救人员便可以迅速的找到受困人员所在的位置,积极采取营救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该系统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是通过RFID的识别功能进行的。在进行管理之前,系统需要生成阅读器和卡片等相关的信息,再通过系统软件处理识别后得到数据。根据功能的不同,人员作业系统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模块:卡片管理、阅读器管理、作业计划管理以及人员出入管理。
第一、卡片管理。在卡片管理中,首先需要将卡片编号,并贴在安全帽上。下井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携带安全帽,在进入巷道之前,需要通过系统检测,如果条件不符合,则无法进入巷道。下井人员可以分为长期职工和临时员工两个类别。对于不同的员工,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可以发放两种不同类别的卡,如职工卡和临时卡,职工卡专门给长期职工使用,临时卡则给临时来煤矿井下的人员使用。对于这些卡,都要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查询、修改、删除功能,并设置补卡制度,方便对卡的管理。 第二、阅读器管理。在对阅读器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有必要填写关于巷道的信息,并对巷道采掘面的数目进行记录。操作人员可以对这些相关的信息进行操作与管理,比如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还能够将这些信息制成报表,以便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查询。由于巷道编号采用的是层次码的编码规则,录入相关信息后系统便会自动生成与阅读器相对应的巷道编号,这样就使得对巷道相关信息的查询变得十分方便。
第三、作业计划管理。在进行作业计划管理的时候,需要计算出各班点所需要的人员的数目,并制定作业计划,选出符合要求的各工种人员,对整个项目的时间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当这些工种完成后,接下来进行的是作业安排,操作人员对要进行计划的采掘面进行计划操作,其实现过程如下:选择默认参数设置;计算施工计划所需要各种工作人员的数目;搜索数据库表中最新的人员记录以及已结束项目所包含人员的数目;删除上次计划和本次计划已结束项目所包含的人员,并添加到剩余人员中;选择符合工种要求的人员,并满足数量要求;将这些符合条件的人员添加到计划表中,并删除剩余表中该人员的记录。
第四、人员出入管理。人员出入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出入记录,当人员进入的时候,运用RFID技术的识别功能以及阅读器读卡功能能够实现对进出人员的管理,如果当所来人员在计划之内,则旋转门打开,允许数据库保存信息,并可以查询、打印。如果所来人员不在计划之内,系统则显示该人员不在计划之内,满足要求才能进入。其次,查询、打印。显示巷道进出的所有记录,可以查询相关人员进出的信息,并打印这些信息。最后,巷道图示查询。在该系统中单击煤矿巷道的位置,便能够查询到该位置人员的相关信息,例如,出入时间、滞留时间等。
2、巷道安全管理。巷道安全管理方法是设置巷道权限,对人员的进出进行限制。比如,煤矿通常有贫矿和富矿之分,根据矿含量的等级进行划分,只有满足权限要求的人员才能允许进入富矿区,不能达到权限要求的人则不允许进入富矿区。使用安全管理系统,只有持合法卡的人员才能够通过控制器处理,进入相应的巷道内。当进入的人员需要出去的时候,也需要持卡经过阅读器的处理。在煤矿井下,不同人员进出巷道的权限是不一样的。在巷道的出入口安装阅读器,該阅读器能够自动识别进出人员佩戴的电子标签。在数据库中设置相关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巷道旋转门相应的控制。巷道安全管理系统具有记忆功能,能够对进出巷道的人员进行记录并将该信息保存下来,这样既能够方便以后的查询,还能够生成报表,更加方便以后的管理工作。
3、安全物资管理。除了对以上几项工作进行管理之外,RFID技术还能够运用于对安全物资的管理,其使用方法是将射频标签安装到需要跟踪管理的物资上面,运用RFID技术对物资进行跟踪与管理。在整个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炸药、甘油、脂等物资,这些物资容易发生爆炸,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物资的安全管理。安全物资管理主要通过库存管理和物料跟踪模块来实现。其中,库存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危险物资出入库的管理,它的目的是保证出入库物资的安全;而物料跟踪模块则主要用于详细记录煤矿井下物资的使用情况,以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物资的使用情况,及时补充物质,保证充足的物资供应。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对煤矿井下的安全管理。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中,运用RFID技术,能够实现对人员、巷道、物资的有效管理,可以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可视化,能够收到良好管理效果。毫无疑问,RFID技术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RFID;煤矿井;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巷道安全管理;安全物质管理
一、引言
煤矿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运用现代技术,加强对煤矿井下的安全管理,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管理水平,尽量减少煤矿安全事故,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改变我国煤矿井下安全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进一步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对煤矿井下安全进行管理的活动中,有必要引进安全管理系统分析方法,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煤矿井下安全管理工作中,以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煤矿的安全开采。文章主要介绍了RFID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运用的相关问题,实践表明,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运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人员安全、巷道安全、安全物资的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RFID技术概述
RFID是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产生于上个世纪末。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十分简单,即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为了让人们对该技术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下面将介绍RFID技术的系统组成和技术分类。
1、RFID系统的组成。在系统组成上,RFID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应用软件。三个部分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其中,电子标签是该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标签芯片和标签天线,标签芯片具有接收能量、收发信息、存储信息等功能。读写器又被称为阅读器,它包括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模块、后台接口三个部分,读写器的主要工作是采集电子标签信息。应用软件与读写器进行通信,并对标签数据进行数据库的管理与操作,从而形成一个数据库网络。
2、RFID技术的分类。在RFID技术的分类上,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如果按照工作频段分类,RFID系统可以分为低频、中频、高频、超高频以及微波。不同频段的系统在读写距离、数据速率、工作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实践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而如果按照采用的电子标签工作电源来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有源电子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两个类别。这两种不同的标签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三、RFID在井下管理运用的可行性
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运用RFID,将井下管理系统为对象,综合运用相关的技术实现对井下安全的管理。在煤矿管理系统中,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建立一个完整的、实时的、灵活的井下管理系统,对煤矿井下的各项事务进行系统的管理。该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化和可视化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煤矿井下安全水平,保证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地面作业相比而言,煤矿井下管理更加需要重视安全工作。将RFID技术运用到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其运用的可行性包括以下几点:
1、技术可行性。RFID技术可以在煤矿井下巷道布点,并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安装阅读器,而阅读器具有自动分组和自动识别功能,从而实现对人员、巷道、物资的管理。
2、操作可行性。电子卡的体积小,使用方便,并且,讀写器具有很强的识别卡的功能,在五米左右的距离也能够实现对卡片的自动识别,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井下作业要求简单与方便,而此管理系统既简单又方便,完全满足井下作业的要求。
3、设置可行性。通常情况之下,矿井的深度在五百米以内。运用该管理系统,可以采用现场总线的方式将阅读器和后台操作联系起来,模仿区域布网模式。阅读器和后台相隔的距离可以超过两千米,可以将阅读器设置在井下工作车场平台,通过后台进行各项操作,这样一来,设备布置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的设置也就具有了可行性。
4、安全可靠性。RFID所运用的是射频技术,从理论上来讲,该技术不会对煤矿井下作业产生任何危险。因此,可以认为该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在煤矿井下管理中放心使用。
四、RFID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结构
RFID煤矿井下安全管理系统以安全管理为依据,通过运用相关的技术与方法,以保障煤矿井下的安全为目的,对人员安全、巷道安全、物资安全进行管理。
1、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是煤矿井下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一切管理工作都要围绕保障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进行。在人员管理中,主要是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管理。当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可以使用计算机的查询和分析功能,了解作业人员在井下的位置。这样,抢救人员便可以迅速的找到受困人员所在的位置,积极采取营救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该系统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是通过RFID的识别功能进行的。在进行管理之前,系统需要生成阅读器和卡片等相关的信息,再通过系统软件处理识别后得到数据。根据功能的不同,人员作业系统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模块:卡片管理、阅读器管理、作业计划管理以及人员出入管理。
第一、卡片管理。在卡片管理中,首先需要将卡片编号,并贴在安全帽上。下井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携带安全帽,在进入巷道之前,需要通过系统检测,如果条件不符合,则无法进入巷道。下井人员可以分为长期职工和临时员工两个类别。对于不同的员工,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可以发放两种不同类别的卡,如职工卡和临时卡,职工卡专门给长期职工使用,临时卡则给临时来煤矿井下的人员使用。对于这些卡,都要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查询、修改、删除功能,并设置补卡制度,方便对卡的管理。 第二、阅读器管理。在对阅读器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有必要填写关于巷道的信息,并对巷道采掘面的数目进行记录。操作人员可以对这些相关的信息进行操作与管理,比如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等,还能够将这些信息制成报表,以便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查询。由于巷道编号采用的是层次码的编码规则,录入相关信息后系统便会自动生成与阅读器相对应的巷道编号,这样就使得对巷道相关信息的查询变得十分方便。
第三、作业计划管理。在进行作业计划管理的时候,需要计算出各班点所需要的人员的数目,并制定作业计划,选出符合要求的各工种人员,对整个项目的时间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当这些工种完成后,接下来进行的是作业安排,操作人员对要进行计划的采掘面进行计划操作,其实现过程如下:选择默认参数设置;计算施工计划所需要各种工作人员的数目;搜索数据库表中最新的人员记录以及已结束项目所包含人员的数目;删除上次计划和本次计划已结束项目所包含的人员,并添加到剩余人员中;选择符合工种要求的人员,并满足数量要求;将这些符合条件的人员添加到计划表中,并删除剩余表中该人员的记录。
第四、人员出入管理。人员出入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出入记录,当人员进入的时候,运用RFID技术的识别功能以及阅读器读卡功能能够实现对进出人员的管理,如果当所来人员在计划之内,则旋转门打开,允许数据库保存信息,并可以查询、打印。如果所来人员不在计划之内,系统则显示该人员不在计划之内,满足要求才能进入。其次,查询、打印。显示巷道进出的所有记录,可以查询相关人员进出的信息,并打印这些信息。最后,巷道图示查询。在该系统中单击煤矿巷道的位置,便能够查询到该位置人员的相关信息,例如,出入时间、滞留时间等。
2、巷道安全管理。巷道安全管理方法是设置巷道权限,对人员的进出进行限制。比如,煤矿通常有贫矿和富矿之分,根据矿含量的等级进行划分,只有满足权限要求的人员才能允许进入富矿区,不能达到权限要求的人则不允许进入富矿区。使用安全管理系统,只有持合法卡的人员才能够通过控制器处理,进入相应的巷道内。当进入的人员需要出去的时候,也需要持卡经过阅读器的处理。在煤矿井下,不同人员进出巷道的权限是不一样的。在巷道的出入口安装阅读器,該阅读器能够自动识别进出人员佩戴的电子标签。在数据库中设置相关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巷道旋转门相应的控制。巷道安全管理系统具有记忆功能,能够对进出巷道的人员进行记录并将该信息保存下来,这样既能够方便以后的查询,还能够生成报表,更加方便以后的管理工作。
3、安全物资管理。除了对以上几项工作进行管理之外,RFID技术还能够运用于对安全物资的管理,其使用方法是将射频标签安装到需要跟踪管理的物资上面,运用RFID技术对物资进行跟踪与管理。在整个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炸药、甘油、脂等物资,这些物资容易发生爆炸,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物资的安全管理。安全物资管理主要通过库存管理和物料跟踪模块来实现。其中,库存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危险物资出入库的管理,它的目的是保证出入库物资的安全;而物料跟踪模块则主要用于详细记录煤矿井下物资的使用情况,以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物资的使用情况,及时补充物质,保证充足的物资供应。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对煤矿井下的安全管理。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中,运用RFID技术,能够实现对人员、巷道、物资的有效管理,可以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可视化,能够收到良好管理效果。毫无疑问,RFID技术在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