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香港的幼儿园参访中,一位美术背景的幼儿教师正在进行水墨画教学活动。教师使用示范教学法,幼儿依样绘画,最后,每位幼儿所画的熊猫都是差不多样貌,虽然画得很像熊猫,但却缺乏个人独特的风格及想法。既然美术创作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每个孩子就应该对熊猫有不同的观点,例如,有人想画熊猫吃竹叶,熊猫在玩,熊猫在爬树等。为何会出现大同小异的作品?这归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幼儿的学习成效是受到教师的专业知能及信念所影响的,美术背景的教师,专注于艺术领域,而幼教背景的教师,专注于幼教领域相关之专业知能,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信念及运用策略。以下将说明不同背景的教师对于幼儿美术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一、着重美术造型的教学
着重造型教学,其学习的目标是画出像的事物,这种创作方式,通常是透过观察来了解所要绘画的事物外观,进一步依据原貌在画纸上呈现出来。以造型为主的教学通常发生于美术背景的教师,这类型的教师所接受的训练是纯美术设计,具备专业的美术创作知识,在教学上常以个人的美术学习经验来指导幼儿,往往容易忽略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再加上强调作品取向的学习成效,认为技巧是美术学习的基础。但事实上幼儿艺术并不强调技巧,而是透过探索发现所建立的手法来达成艺术表达,美术教师常会用到临摹示范的方法,如以成人学习水墨画临摹芥子园的技巧来指导幼儿创作,结果使幼儿美术学习的目标就是画出相像、漂亮的作品,却失去创意及个人情感。因此美术背景的教师,具备美术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优势,但缺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理解,在教学上只强调作品的视觉效果,却忽略了启发引导的过程及幼儿学习的真正意义。
二、偏重艺术与美感的学习
艺术教育背景的教师,在艺术教育的师资培育过程中,虽然有涉及幼儿的创作部分,但所接受的训练主要还是如何面对小学或中学学生,这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特点是有所不同的。本人曾访问一位任教幼儿园且具有艺术教育背景的美术教师,他提到当他刚任职幼儿美术教师时,发现自己对于幼儿的教学法及心理发展完全是陌生的。更有趣的是,他认为自己对艺术媒材的认识是不够的,原因是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主要是主流艺术媒材,如油画、水彩、雕塑等,这些与幼儿园常用的多元媒材相差甚远。还好之前所接受的美术专业训练,让他只要稍微接触就能对艺术媒材的运用有所熟悉,便能灵活运用在课程中。所以美术教师只要在幼儿教学的专业知能方面加强补充,便能以艺术教育的信念,带领幼儿进行艺术活动。从上述可知,艺术教育背景的美术教师,已了解美术教育的目的及意义,由于教育对象是幼儿,若能提升个人对幼儿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能,必将发展出更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三、统整性的美术教学
统整又称综合,香港幼儿园课程指引中提到课程发展与策略应以综合的方式实施。统整课程是指不以分科方式来进行学习活动,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育内容,也着重统整观点进行幼师培育。统整是建立不同学习领域的关联性,使所学能应用在生活中,达到学习迁移的效果,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在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育中,专业知能包含各个领域,虽然修习各专业是以分科进行,但课程中仍会说明在专业领域中如何进行统整性的教学。基于幼儿教育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如数学、语文、美术、自然科学等不同领域都需要了解,而某些科目,如幼儿美艺之相关教学在各大专院校中不一定是必修,使得幼儿教师之间在美术教学知能上有很大的个别差距。加上有些教师本身对艺术兴趣不高,且认为美艺活动需准备材料及收拾都很麻烦,因此幼师对开展美术创作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事实上幼儿教育课程一直在强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从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取向在课程中应用美术的教学,幼儿园课程指引的课程发展目标强调美感发展,以及近年全球各国一直主张创意美感学习的趋势下,可以窥见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统整虽然不全然主张分科,但教師仍需要对该领域的专业知能有所认识,才能在统整的美艺活动中带领幼儿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探索。
四、协同教学的艺术教学
美艺的协同教学是指美术教师与幼儿教师共同配合,在班级中进行美艺教学活动。例如,意大利瑞吉欧幼教课程的驻校艺术家,台湾有些幼儿园聘任的专职艺术教师,香港少数学校外聘的美术教师,这些都是美艺协同教学的方式。本人曾接触几位从中国大陆来香港进驻幼儿园的美术教师,他们是以驻校艺术教师(艺术家)的身份在幼儿园进行美艺活动。据了解,学校的反应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理想,主要原因是驻校艺术教师过于以他们的专业来主导课程,忽略了幼教课程的本质,并没有发挥充分沟通合作的效果,形成只像一般幼儿园额外聘请美术教师开班的美术课程模式。其实,协同教学的目的就是弥补幼儿教师对美艺专业知能的不足,若能以各自拥有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合作,一方面幼儿教师提供现阶段班级课程进行的状况,包括幼儿现阶段的学习兴趣及探究问题,另一方面美术教师依据孩子的学习情形,提供相关的艺术观点,如,合适的创作材料,以及相关的艺术欣赏作品等,在课程中由幼儿教师与美术教师共同合作进行,形成一种教师专业知能互补的协同教学方式。
结语
美艺在教育上普遍被认为重要,却往往不被重视。主要原因是美感、创造力、视觉的分析能力都是一种看不见的能力,虽然画一幅漂亮的作品好像是达成目标,但真正重要的目标却并不是那种形式上的美感,而是看不见的个人能力的表现。一件艺术品是传达个人的认知、观点、情意表达及对媒材之掌握,存在着复杂的结构,是一种统整(综合)性的学习表现。从上述的说明可以了解,教师的专业知能将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从课程及教师成长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 美术教师与幼儿教师共同执行协同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驻校艺术家的加入,并不是以美术教师的艺术专业为主导,而是以当前班级课程之发展,美术教师提供艺术观点及媒介来帮助幼儿深入学习。因此,幼儿教师与美术教师是相互合作,是一种互惠互补的合作性教学。
2. 无论是幼儿教师或是专业美术教师,美术教学不应只有造型表现(像不像的问题),而是包含创作者的认知、情意、技能等个人独特的观点及风格表现。若想了解教师的教学信念,我们可以在教师教学后,检视全班幼儿的作品,若所有作品画面的表现都一样或大同小异,那么此教师的教学明显着重在像不像上;但若全班幼儿的作品,能呈现出幼儿当前的艺术发展,个人对题材的观点和情感,同时表现出个人的独特风格,那么此教师就是以综合性又符合幼儿学习发展之教学方法进行。
3. 专业的美术教师,虽然在美艺上具备专业知能,但在幼儿的学习发展及教学相关知能仍是不足的,若能让在幼儿园任教的美术教师,进一步修习相关幼儿学习发展及教学的专业知能,相信必能弥补幼儿美术教学的不足。
4. 在职幼儿教师虽然已接受全方位的幼教师资培训,但对于美术领域的专业知能仍不足。因此教师在职培训上,应该提供更多接受美艺知能熏陶的机会,如,艺术欣赏的作品挑选及赏析策略,美感视觉原理的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材料运用等,这些美艺专业知能将能提升在职教师美术教学的效果。
编后:此文章从概括和综合的角度,阐述了不同背景出身的教师可能存在的典型表现,以及对幼儿美术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给读者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文中现象可能在教师入职初期比较明显和突出,随着幼儿教育实践的不断丰富,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艺术观等都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教师的不同背景对于教育效果的影响也会逐渐淡化。
一、着重美术造型的教学
着重造型教学,其学习的目标是画出像的事物,这种创作方式,通常是透过观察来了解所要绘画的事物外观,进一步依据原貌在画纸上呈现出来。以造型为主的教学通常发生于美术背景的教师,这类型的教师所接受的训练是纯美术设计,具备专业的美术创作知识,在教学上常以个人的美术学习经验来指导幼儿,往往容易忽略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再加上强调作品取向的学习成效,认为技巧是美术学习的基础。但事实上幼儿艺术并不强调技巧,而是透过探索发现所建立的手法来达成艺术表达,美术教师常会用到临摹示范的方法,如以成人学习水墨画临摹芥子园的技巧来指导幼儿创作,结果使幼儿美术学习的目标就是画出相像、漂亮的作品,却失去创意及个人情感。因此美术背景的教师,具备美术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优势,但缺乏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理解,在教学上只强调作品的视觉效果,却忽略了启发引导的过程及幼儿学习的真正意义。
二、偏重艺术与美感的学习
艺术教育背景的教师,在艺术教育的师资培育过程中,虽然有涉及幼儿的创作部分,但所接受的训练主要还是如何面对小学或中学学生,这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特点是有所不同的。本人曾访问一位任教幼儿园且具有艺术教育背景的美术教师,他提到当他刚任职幼儿美术教师时,发现自己对于幼儿的教学法及心理发展完全是陌生的。更有趣的是,他认为自己对艺术媒材的认识是不够的,原因是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主要是主流艺术媒材,如油画、水彩、雕塑等,这些与幼儿园常用的多元媒材相差甚远。还好之前所接受的美术专业训练,让他只要稍微接触就能对艺术媒材的运用有所熟悉,便能灵活运用在课程中。所以美术教师只要在幼儿教学的专业知能方面加强补充,便能以艺术教育的信念,带领幼儿进行艺术活动。从上述可知,艺术教育背景的美术教师,已了解美术教育的目的及意义,由于教育对象是幼儿,若能提升个人对幼儿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能,必将发展出更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三、统整性的美术教学
统整又称综合,香港幼儿园课程指引中提到课程发展与策略应以综合的方式实施。统整课程是指不以分科方式来进行学习活动,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育内容,也着重统整观点进行幼师培育。统整是建立不同学习领域的关联性,使所学能应用在生活中,达到学习迁移的效果,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在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育中,专业知能包含各个领域,虽然修习各专业是以分科进行,但课程中仍会说明在专业领域中如何进行统整性的教学。基于幼儿教育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如数学、语文、美术、自然科学等不同领域都需要了解,而某些科目,如幼儿美艺之相关教学在各大专院校中不一定是必修,使得幼儿教师之间在美术教学知能上有很大的个别差距。加上有些教师本身对艺术兴趣不高,且认为美艺活动需准备材料及收拾都很麻烦,因此幼师对开展美术创作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事实上幼儿教育课程一直在强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从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取向在课程中应用美术的教学,幼儿园课程指引的课程发展目标强调美感发展,以及近年全球各国一直主张创意美感学习的趋势下,可以窥见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统整虽然不全然主张分科,但教師仍需要对该领域的专业知能有所认识,才能在统整的美艺活动中带领幼儿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探索。
四、协同教学的艺术教学
美艺的协同教学是指美术教师与幼儿教师共同配合,在班级中进行美艺教学活动。例如,意大利瑞吉欧幼教课程的驻校艺术家,台湾有些幼儿园聘任的专职艺术教师,香港少数学校外聘的美术教师,这些都是美艺协同教学的方式。本人曾接触几位从中国大陆来香港进驻幼儿园的美术教师,他们是以驻校艺术教师(艺术家)的身份在幼儿园进行美艺活动。据了解,学校的反应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理想,主要原因是驻校艺术教师过于以他们的专业来主导课程,忽略了幼教课程的本质,并没有发挥充分沟通合作的效果,形成只像一般幼儿园额外聘请美术教师开班的美术课程模式。其实,协同教学的目的就是弥补幼儿教师对美艺专业知能的不足,若能以各自拥有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合作,一方面幼儿教师提供现阶段班级课程进行的状况,包括幼儿现阶段的学习兴趣及探究问题,另一方面美术教师依据孩子的学习情形,提供相关的艺术观点,如,合适的创作材料,以及相关的艺术欣赏作品等,在课程中由幼儿教师与美术教师共同合作进行,形成一种教师专业知能互补的协同教学方式。
结语
美艺在教育上普遍被认为重要,却往往不被重视。主要原因是美感、创造力、视觉的分析能力都是一种看不见的能力,虽然画一幅漂亮的作品好像是达成目标,但真正重要的目标却并不是那种形式上的美感,而是看不见的个人能力的表现。一件艺术品是传达个人的认知、观点、情意表达及对媒材之掌握,存在着复杂的结构,是一种统整(综合)性的学习表现。从上述的说明可以了解,教师的专业知能将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从课程及教师成长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 美术教师与幼儿教师共同执行协同教学,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驻校艺术家的加入,并不是以美术教师的艺术专业为主导,而是以当前班级课程之发展,美术教师提供艺术观点及媒介来帮助幼儿深入学习。因此,幼儿教师与美术教师是相互合作,是一种互惠互补的合作性教学。
2. 无论是幼儿教师或是专业美术教师,美术教学不应只有造型表现(像不像的问题),而是包含创作者的认知、情意、技能等个人独特的观点及风格表现。若想了解教师的教学信念,我们可以在教师教学后,检视全班幼儿的作品,若所有作品画面的表现都一样或大同小异,那么此教师的教学明显着重在像不像上;但若全班幼儿的作品,能呈现出幼儿当前的艺术发展,个人对题材的观点和情感,同时表现出个人的独特风格,那么此教师就是以综合性又符合幼儿学习发展之教学方法进行。
3. 专业的美术教师,虽然在美艺上具备专业知能,但在幼儿的学习发展及教学相关知能仍是不足的,若能让在幼儿园任教的美术教师,进一步修习相关幼儿学习发展及教学的专业知能,相信必能弥补幼儿美术教学的不足。
4. 在职幼儿教师虽然已接受全方位的幼教师资培训,但对于美术领域的专业知能仍不足。因此教师在职培训上,应该提供更多接受美艺知能熏陶的机会,如,艺术欣赏的作品挑选及赏析策略,美感视觉原理的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材料运用等,这些美艺专业知能将能提升在职教师美术教学的效果。
编后:此文章从概括和综合的角度,阐述了不同背景出身的教师可能存在的典型表现,以及对幼儿美术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给读者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文中现象可能在教师入职初期比较明显和突出,随着幼儿教育实践的不断丰富,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艺术观等都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教师的不同背景对于教育效果的影响也会逐渐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