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aix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被中国化并产生了具有理论引导力、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的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正是在这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且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 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1)10-001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不断使之中国化,进而创新创造了具有理论引导力、解释力、实践力的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且能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凝结着很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
  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下的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造就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的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这对中国革命运动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的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认识到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必须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因而,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成为时代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分析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极为不同,与列宁所分析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也不尽相同。中国具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即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分散的小农经济、小生产方式广泛存在,又遭受着西方列强侵略和压迫。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应该有自己的特殊规律。紧密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运用马列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找到中国革命规律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进而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首要任务。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望远镜和显微镜”,找到并科学地把握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就是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成熟的。
  在创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論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重大科技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也引起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与这些变化相联系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目标的改革调整浪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时代机遇,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团结带领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党深入思考和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3个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相继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与时俱进的新发展。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都出现了深刻变化。从世情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在强化,全球治理乱象频现,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带来的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和价值观的竞争日益凸显。从国情看,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形势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三期”叠加,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党情看,我们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依旧存在,具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对世情、国情和新时代新任务,如何进行自我革命以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而引领社会革命,摆在了党的建设的首位。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党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的视野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这一重大课题,在“五大建设”方面,在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并指导实践。结合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有机统一和互动,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并深入总结这些经验,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与精通其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真经”,“真”在其立场观点方法。不了解、不熟悉甚至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之“经”,就不可能解决中国问题,就不可能很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教训表明:在任何历史条件下,不管出现什么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是我们党正确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熟练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论创新成果。
  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关键在于不断正确了解中国国情和回应中国实践诉求。理论创新离不开实践,且产生于对实践的深入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准确判断并成功解决和完成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历史任务。在抓住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中,寻求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和社会变革的历史任务的解决,回应“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等系列实践问题的需要,形成和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准确判断和抓住社会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中,寻求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任务的解决,回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需要,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准确判断和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寻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共同富裕、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的实现,回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现实需要,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关键在于科学总结和提炼升华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主体是党和群众。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中创造出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而丰富实践,是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成果的主要原料和素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成果的形成,离不开我们党坚持从群众中来,通过调查研究把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原料与素材和创造性思想集中起来,并经逻辑提升转化为科学理论的过程;离不开坚持到群众中去,把理论再回到实践当中而成为革命、建设、改革的行动指南,以推动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创造更大的实践成果,为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条件的过程。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
  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键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肥沃土壤。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掘、继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相结合。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中华文化展现新的时代风采;另一方面,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体现出伟大的民族特点的同时,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国历史经验、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之中,马克思主义从而焕发新的真理光芒。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这两个结合的很好体现。
  以历史自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不断地被中国化,并在我们的伟大斗争和实践中证明了是正确的。
  如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回应挑战?必然要求就是要以一种高度的历史自觉,准确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时空坐标和新的历史任务,回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诉求,不断创新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形态的理论成果,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保证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行”,进而保障中国共产党越来越“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好”、世界社会主义越来越“兴”。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还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回应“建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需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寻找民族基因和中国元素。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持续关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回应“如何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走出低谷”的实践诉求,积极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实践和新理论,为在实践借鉴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补充养分。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回应“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道路、怎样创造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需求,“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1在文明的比较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回应“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踐需求,思索自身及全人类的命运,继续以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破解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这些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
  (作者简介:贺新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 / 丁兆丹
其他文献
我国《证券法》第85条和第163条规定的“勤勉尽责”义务其实与美国证券法上的“合理勤勉抗辩”相对应.《证券法》第85条和第163条规定的相关主体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可以免于承担赔偿责任,其实就是“合理勤勉抗辩”.发行人的董监高和中介机构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讲,其所谓的“勤勉尽责”义务并不是信义义务,而仅仅是法律强制规定的一种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判断这些主体是否履行了注意义务,所参照的标准人应该是“合理人”,即本职业团体成员的平均水平标准.应允许董监高和中介机构合理信赖其他专家的意见,但该合理信赖应以合理的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事管理重要论述,是对我军军事管理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军事管理新情况、新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正确回答,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军事管理的根本遵循。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论述,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军军事管理的科学内涵,坚持向军事管理要效能要战斗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新时代军事管理创新发展。  [关键词] 习近平; 军事管理; 管理效能; 战斗力  [中图分类号]
金秋时节,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2021中关村论坛相继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发表视频致辞、致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党中央对服贸会和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对首都工作的巨大关怀,对我们是极大鼓舞和鞭策。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辞、致贺精神上来,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辞深刻阐明服务贸易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
[摘要] “共和知识分子”是辛亥革命前后出现的一批以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为目标的知识分子。他们具有较系统的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强烈的救亡要求和坚决的反帝决心,主张比较彻底的民主主义,他们以“平民”自居,唯一优势是拥有知识和智力,在中国前途的观点上与保皇党大不相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新型知识分子数量巨大。这批主张共和的知识分子,最终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  [关键词] 中国前途; 辛亥革命; 共和
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庭审得以实质化的关键,但长期以来,我国刑事证人出庭率畸低.文章试图通过对80,351份裁判文书的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研究发现,案件重大程度、法官工作量、司法资源充足程度、辩方是否申请证人出庭等因素对证人出庭存在显著影响,而标示案件复杂程度的犯罪人数、罪数、法定量刑情节等变量与证人出庭与否的关系并不显著.即使在“提高证人出庭率”的政策背景下,证人出庭仍然受制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特别是辩护律师参与的阙如、法官案件负担的不均、司法财政经费的欠缺等,使得“证人出庭难”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要落
“饭圈”又称粉丝圈,本是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文娱社群,属于青年亚文化的范畴。随着文娱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明星经纪公司、平台机构、资本等多方力量的介入下,“饭圈”逐渐“出圈”,成为组织严密、等级森严的利益圈层,随之产生了一些乱象。这主要包括诱导粉丝应援集资、攀比炫富、刷分控评、互撕谩骂、干扰舆论等,渐成社会毒瘤,严重干扰正常的文娱秩序,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了恶劣影響。“饭圈”现象,事关我国文化安全,事关民
期刊
犯罪增长和冤假错案问题近年来讨论热烈,但惩罚不确定和威吓不足所导致的错放问题却鲜有研究.1986-2019年的法律年鉴数据显示,刑事司法虽在命案控制方面成效显著,但对其他类型犯罪应对不足甚至放纵也是其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破案和逮捕、起诉、审判率低,且呈明显递减趋势;疑似犯罪不立案、不起诉,职务犯罪受案、立案量都显著下降;拘役和非监禁刑比重成倍上升,刑罚不当轻缓化现象明显.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各种惩罚不确定性指标对犯罪增长有显著影响.中国在转型时期需坚持惩罚确定性,继续用严格的刑事司法措施和监禁刑控制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