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这是一位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的年轻人给我们发来的一篇文章,诉说困惑和无奈。像他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创新、创业的年轻人,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希望。但直到今天,他们创新、创业的环境,仍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至少,不能让他们的激情和理想在受挫中慢慢消退。
今年最火的名词是什么?我想,除了“中国股市”大概就是“互联网 ”了。当然现在还有一些,同样也很洋气,比如“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等。听起来都很高大上,是吧?不过当我带着一个初级的有关互联网与机器人相融合的“互联网 ”方案,找一家在我看来是推动“互联网 ”旗手的互联网企业,帮助我论证可行性时,收获的却是石沉大海。
事情是这样的,我就职于国内一家比较大型的机器人企业。这个行业有什么特点呢?我个人总结,它的应用本质上说,是通过非标设计,为机器人搭建一个相对标准化的工作环境,并进行可被标准化工作的这样一个过程(非人工直接控制)。再简单讲,就是它执行的任务要有规律可循,且工作环境和上下环节必须是“稳定”及“可预期”。它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与互联网所要面对的,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很偶然的,我发现了一个互联网与机器人技术相融合的点子,而它正是以那家互联网企业为核心的。不过困扰我的是,我根本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诸多想法付诸实施,我甚至都无从论证某些必要技术的可行性。我曾经求助过公司的大领导,但由于理念的冲突,再加上只是我的个人规划。领导并没有认可,他需要我先证明这个方案的价值。
恰巧就在受挫后不久,李克强总理宣布了“互联网 ”行动计划。这家企业,也在此时表现出一种很积极、开放的态度,欢迎各行各业进入,一同探索可能的融合方案。于是,我准备再尝试下,哪怕是被彻底否定。当然,再后来就是开头说的那些事情了。除了客服敷衍性的回复,让我找某某部门沟通,所有的邮件都未获任何回应。
此时的我有些沮丧和困惑。我只是带着一个初步的“互联网 ”落地方案,很衷心的希望得到这家企业的帮助,至少帮我确认是否可行。就在前不久,国家又出台了“互联网 ”的顶层设计,感觉完全是要爆发的架势。但为什么具体到我这,结果却是这么醉人呢?这就是相关企业推动“互联网 ”所应该有的诚意么?如果这样的核心企业都如此“不靠谱”,那我又该相信谁呢?又如何对未来抱有期望呢?
为什么我们总是缺少真正的创新,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我想也许答案就在这些不经意的细节中吧。作为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所见所感是很有限的,也可能是偏颇和错误的。不管怎样,我就从自身经历与自己的思考出发,去叙说我对于创新的困惑,权且当作抛砖引玉了。
我们现在一提到创新,马上想到的是创新驱动,万众创新。如果以上这些是“创新大学”的话,那么成功的山寨,可以算个“创新小学”。可很多情况下,我们公共平台的缺失,让很多人想进入这个学校,都是个困难事。
读研时,曾做过一个课题。大概内容,是参照一篇博文仿制一款激光3D扫描仪,以备导师研制的机器人使用。不过当时的问题是,这篇文章更多是一种技术展示,而不是指导。对于一个没有多少相关经验的机械专业学生,更是显得智商“捉急”了。于是,我给博主留言求助。
等收到那位博主回信时,已经是两年后,他告诉我现在不怎么上这博客,有需要可以加他QQ。这时,我都已经参加工作。不过更令我无语的是,因为当初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期间陆续有做类似课题的人来向我讨教。他们的困难也基本与我相同,就是无从“山寨”起。
我觉得,这件事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问题。首先是“科研孤岛”的问题,科研基本不出实验室。有困难只能求助老师和师兄弟,如果还是爱莫能助,就只好去图书馆抠些书本知识了。“单打独斗”和“散养”,我相信是很多有过这段经历的人的共同感受。更何况,一些更有价值的项目往往是跨专业跨学科的。而这个时候,想打破孤岛唯一的办法似乎就只能靠百度了。
“科研”靠百度是一个无奈的现实。最大的问题是,百度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平台。表面上信息庞杂,但其实有效用的很少。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展示,而不是指导”。
可以说,这种公共“知本”分享、整合平台的缺失,让很多学校的科研工作陷入了低效,甚至无效的境地。找不到科研上的小伙伴,无从有效地学习一些其实很成熟的技术。我们的课题往往不是对前人工作的改良,而是陷入了一种“重复发明轮子”的窘境。我们的成果常常停留在概念、理论阶段,也没有工业设计或者市场运营等理念,就更不好意思谈“产、学、研”结合了。
中国的教育体制本就有诸多缺陷,大学之前的应试教育,和进入大学后的“孤岛”,往往让很多人不停地错过。但创新又总是来自于那些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可是这种公共平台的缺失,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能快速有效地学习,结果就是让很多人止步于好奇心。乔布斯曾说:“我百分之百确定,没有蓝盒子就没有苹果公司。沃兹和我学会怎样一起工作,我们也在解决技术难题和将发明投入生产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 如果像诸如“蓝盒子”这样,小的“冒险”都无法尝试,又怎么能有信心有能力去推动更大的梦想。更何况,现在的创新要比那个时代复杂得多。
我们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弥补我们教育的缺陷,甚至跳出过往的窠臼。可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的政府很少关注微观层面的解决方法,优先考虑的总是资金,总是误以为,只要重点扶持某些学校、企业,浇够了“水”,我们的创新之种就自然能开花结果。又或者很简单地认为,只要出重金,人才自然会出现,会留住,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自身的成长、演进的过程。如果连山寨都出现一种普遍的困难,我们又如何储备足够的人才去支撑起我们的“中国创造”呢? 这种困境在企业也是非常普遍的。我的一位朋友在某大型自动化公司的研发部门,他们要仿制一款日本自动化喷涂设备。可同样因为研发不出“师门”,而面临很多困难。立项时,总工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居然是想办法搞一套这个设备的说明书。
而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跟我们的政府是如出一辙的,无外乎是想搞互联网,就招聘几个软件专业的大学生。不给力,就出重金挖墙脚。转来转去还是在低端领域摸爬滚打,因为我们的环境能培养出的都是自学成才的人才。但一个人,在有限的环境里,又能有多少力量呢?
一方面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另一方面是企业之间的众“滥”竞争。就拿机器人行业来说,才刚有起色,大量企业就扎堆进入。它们的很多研发工作实际上是同质化的“重复发明轮子”,这样更无从实现行业的标准化。虽然企业之间有利益冲突,还有知识产权的问题。但为什么就不能在技术上走更集约的模式呢?这种众“滥”的竞争,到底是提高我们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还是在摧毁它?
更大的困境是留给我们的创新空间并不多。当技术发展到移动互联时代,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开始出现。
千“团”大战最火热的时候,很多城市都成立了自家的团购网站。他们会在各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处打出自己的横幅,当然主要目的是宣传自己。但结果却是让很多人知道了团购,而忘记了网址,回家就直接在百度上搜团购了。他们无意识地为美团、糯米等团购大站做了广告。这里,我暂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替代广告效应”。
过去一种新产品问世,往往会通过投放广告赢取市场。由于那时的信息闭塞,消费者很可能就拨打电话直接订购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产品的标准化、同质化以及信息的通畅,众“滥”的结果就是为行业内的翘楚白白做嫁衣裳。
创新的“生存空间”不足,还反映在它的“排他性”特点。比如说,现有绝大多数软件是基于微软的系统开发的,使用相应的标准。如果为别的系统开发,往往要付出很大的软件改造成本。此外,还面临不同系统导致的兼容、习惯、稳定性等问题。
另一方面,它没有生产、运输成本。我们传统的地域保护是无效的。它也不会因受制于产能,而无法消化整个市场。更重要的是凭什么能证明新系统就更好?这也就注定了,操作系统不可能是“百家争鸣”的。能逆转局面的,也往往是运行平台的需求有本质差异,比如手机、服务器等。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十多年前被国家寄予厚望的中科红旗,落得个倒闭的结局。
这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创新想在单独一个领域有所突破会越来越难。泰勒·考恩在他的《大停滞》里说道“科技的低垂果实,已经越来越少”。
留给我们创新的空间和时间并不多,我相信,未来的创新将更多体现出一种复合性。比如说,在我看来,几十年后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不再是电影,而会是第九艺术—数字游戏。
数字游戏的多维度与实时互动等优点,可以使它跳出冯小刚导演炮轰《速度与激情7》时说的,“有了科技,却看不到人心”的窠臼。如果我们足够重视它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它甚至会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动漫一样,成为我们国家输出软实力的重要工具。
但这种“电影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空前的资源大整合的结果。除了资金,它至少需要数字技术、历史、军事、体育、哲学、文学、音乐、美术、影视制作等方方面面,我们才能开发出一个从视听到灵魂都被深深震撼的大作。
我相信未来其他行业的创新,也会呈现诸如这样的特点。它应当像现代战争一样,是集团式的、立体化的创新。不管怎样,我想只有互联网能将这么多的人才、“知本”、资源聚拢在一起。但我们的平台能胜任么?
也许奢望一个强大的平台,还太远,那毕竟是属于“互联网 ”的创新。但这之前,我们的企业,至少应该有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面对这种趋势,应该有一种“胡服骑射”的精神。不然我们的“互联网 ”怕更多只是口号了。
今年最火的名词是什么?我想,除了“中国股市”大概就是“互联网 ”了。当然现在还有一些,同样也很洋气,比如“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等。听起来都很高大上,是吧?不过当我带着一个初级的有关互联网与机器人相融合的“互联网 ”方案,找一家在我看来是推动“互联网 ”旗手的互联网企业,帮助我论证可行性时,收获的却是石沉大海。
事情是这样的,我就职于国内一家比较大型的机器人企业。这个行业有什么特点呢?我个人总结,它的应用本质上说,是通过非标设计,为机器人搭建一个相对标准化的工作环境,并进行可被标准化工作的这样一个过程(非人工直接控制)。再简单讲,就是它执行的任务要有规律可循,且工作环境和上下环节必须是“稳定”及“可预期”。它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与互联网所要面对的,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很偶然的,我发现了一个互联网与机器人技术相融合的点子,而它正是以那家互联网企业为核心的。不过困扰我的是,我根本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诸多想法付诸实施,我甚至都无从论证某些必要技术的可行性。我曾经求助过公司的大领导,但由于理念的冲突,再加上只是我的个人规划。领导并没有认可,他需要我先证明这个方案的价值。
恰巧就在受挫后不久,李克强总理宣布了“互联网 ”行动计划。这家企业,也在此时表现出一种很积极、开放的态度,欢迎各行各业进入,一同探索可能的融合方案。于是,我准备再尝试下,哪怕是被彻底否定。当然,再后来就是开头说的那些事情了。除了客服敷衍性的回复,让我找某某部门沟通,所有的邮件都未获任何回应。
此时的我有些沮丧和困惑。我只是带着一个初步的“互联网 ”落地方案,很衷心的希望得到这家企业的帮助,至少帮我确认是否可行。就在前不久,国家又出台了“互联网 ”的顶层设计,感觉完全是要爆发的架势。但为什么具体到我这,结果却是这么醉人呢?这就是相关企业推动“互联网 ”所应该有的诚意么?如果这样的核心企业都如此“不靠谱”,那我又该相信谁呢?又如何对未来抱有期望呢?
为什么我们总是缺少真正的创新,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我想也许答案就在这些不经意的细节中吧。作为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所见所感是很有限的,也可能是偏颇和错误的。不管怎样,我就从自身经历与自己的思考出发,去叙说我对于创新的困惑,权且当作抛砖引玉了。
现实让人无奈
我们现在一提到创新,马上想到的是创新驱动,万众创新。如果以上这些是“创新大学”的话,那么成功的山寨,可以算个“创新小学”。可很多情况下,我们公共平台的缺失,让很多人想进入这个学校,都是个困难事。
读研时,曾做过一个课题。大概内容,是参照一篇博文仿制一款激光3D扫描仪,以备导师研制的机器人使用。不过当时的问题是,这篇文章更多是一种技术展示,而不是指导。对于一个没有多少相关经验的机械专业学生,更是显得智商“捉急”了。于是,我给博主留言求助。
等收到那位博主回信时,已经是两年后,他告诉我现在不怎么上这博客,有需要可以加他QQ。这时,我都已经参加工作。不过更令我无语的是,因为当初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这期间陆续有做类似课题的人来向我讨教。他们的困难也基本与我相同,就是无从“山寨”起。
我觉得,这件事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问题。首先是“科研孤岛”的问题,科研基本不出实验室。有困难只能求助老师和师兄弟,如果还是爱莫能助,就只好去图书馆抠些书本知识了。“单打独斗”和“散养”,我相信是很多有过这段经历的人的共同感受。更何况,一些更有价值的项目往往是跨专业跨学科的。而这个时候,想打破孤岛唯一的办法似乎就只能靠百度了。
“科研”靠百度是一个无奈的现实。最大的问题是,百度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平台。表面上信息庞杂,但其实有效用的很少。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展示,而不是指导”。
可以说,这种公共“知本”分享、整合平台的缺失,让很多学校的科研工作陷入了低效,甚至无效的境地。找不到科研上的小伙伴,无从有效地学习一些其实很成熟的技术。我们的课题往往不是对前人工作的改良,而是陷入了一种“重复发明轮子”的窘境。我们的成果常常停留在概念、理论阶段,也没有工业设计或者市场运营等理念,就更不好意思谈“产、学、研”结合了。
平台在哪里?
中国的教育体制本就有诸多缺陷,大学之前的应试教育,和进入大学后的“孤岛”,往往让很多人不停地错过。但创新又总是来自于那些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可是这种公共平台的缺失,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能快速有效地学习,结果就是让很多人止步于好奇心。乔布斯曾说:“我百分之百确定,没有蓝盒子就没有苹果公司。沃兹和我学会怎样一起工作,我们也在解决技术难题和将发明投入生产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 如果像诸如“蓝盒子”这样,小的“冒险”都无法尝试,又怎么能有信心有能力去推动更大的梦想。更何况,现在的创新要比那个时代复杂得多。
我们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弥补我们教育的缺陷,甚至跳出过往的窠臼。可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的政府很少关注微观层面的解决方法,优先考虑的总是资金,总是误以为,只要重点扶持某些学校、企业,浇够了“水”,我们的创新之种就自然能开花结果。又或者很简单地认为,只要出重金,人才自然会出现,会留住,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自身的成长、演进的过程。如果连山寨都出现一种普遍的困难,我们又如何储备足够的人才去支撑起我们的“中国创造”呢? 这种困境在企业也是非常普遍的。我的一位朋友在某大型自动化公司的研发部门,他们要仿制一款日本自动化喷涂设备。可同样因为研发不出“师门”,而面临很多困难。立项时,总工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居然是想办法搞一套这个设备的说明书。
而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跟我们的政府是如出一辙的,无外乎是想搞互联网,就招聘几个软件专业的大学生。不给力,就出重金挖墙脚。转来转去还是在低端领域摸爬滚打,因为我们的环境能培养出的都是自学成才的人才。但一个人,在有限的环境里,又能有多少力量呢?
一方面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另一方面是企业之间的众“滥”竞争。就拿机器人行业来说,才刚有起色,大量企业就扎堆进入。它们的很多研发工作实际上是同质化的“重复发明轮子”,这样更无从实现行业的标准化。虽然企业之间有利益冲突,还有知识产权的问题。但为什么就不能在技术上走更集约的模式呢?这种众“滥”的竞争,到底是提高我们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还是在摧毁它?
创新的“生存空间”
更大的困境是留给我们的创新空间并不多。当技术发展到移动互联时代,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开始出现。
千“团”大战最火热的时候,很多城市都成立了自家的团购网站。他们会在各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处打出自己的横幅,当然主要目的是宣传自己。但结果却是让很多人知道了团购,而忘记了网址,回家就直接在百度上搜团购了。他们无意识地为美团、糯米等团购大站做了广告。这里,我暂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替代广告效应”。
过去一种新产品问世,往往会通过投放广告赢取市场。由于那时的信息闭塞,消费者很可能就拨打电话直接订购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产品的标准化、同质化以及信息的通畅,众“滥”的结果就是为行业内的翘楚白白做嫁衣裳。
创新的“生存空间”不足,还反映在它的“排他性”特点。比如说,现有绝大多数软件是基于微软的系统开发的,使用相应的标准。如果为别的系统开发,往往要付出很大的软件改造成本。此外,还面临不同系统导致的兼容、习惯、稳定性等问题。
另一方面,它没有生产、运输成本。我们传统的地域保护是无效的。它也不会因受制于产能,而无法消化整个市场。更重要的是凭什么能证明新系统就更好?这也就注定了,操作系统不可能是“百家争鸣”的。能逆转局面的,也往往是运行平台的需求有本质差异,比如手机、服务器等。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十多年前被国家寄予厚望的中科红旗,落得个倒闭的结局。
这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创新想在单独一个领域有所突破会越来越难。泰勒·考恩在他的《大停滞》里说道“科技的低垂果实,已经越来越少”。
留给我们创新的空间和时间并不多,我相信,未来的创新将更多体现出一种复合性。比如说,在我看来,几十年后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不再是电影,而会是第九艺术—数字游戏。
数字游戏的多维度与实时互动等优点,可以使它跳出冯小刚导演炮轰《速度与激情7》时说的,“有了科技,却看不到人心”的窠臼。如果我们足够重视它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它甚至会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动漫一样,成为我们国家输出软实力的重要工具。
但这种“电影游戏”,本身就是一种空前的资源大整合的结果。除了资金,它至少需要数字技术、历史、军事、体育、哲学、文学、音乐、美术、影视制作等方方面面,我们才能开发出一个从视听到灵魂都被深深震撼的大作。
我相信未来其他行业的创新,也会呈现诸如这样的特点。它应当像现代战争一样,是集团式的、立体化的创新。不管怎样,我想只有互联网能将这么多的人才、“知本”、资源聚拢在一起。但我们的平台能胜任么?
也许奢望一个强大的平台,还太远,那毕竟是属于“互联网 ”的创新。但这之前,我们的企业,至少应该有一种积极、开放的态度。面对这种趋势,应该有一种“胡服骑射”的精神。不然我们的“互联网 ”怕更多只是口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