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赵五娘是南戏《琵琶记》中主要的女性形象。越剧《琵琶记》与南戏《琵琶记》在这位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存在较大差别。越剧《琵琶记》将南戏《琵琶记》中赵五娘“孝妇”和“怨妇”共时共存的形象分时期表现。从女性形象塑造来看,越剧《琵琶记》对南戏《琵琶记》的改编有得有失。
关键词:赵五娘;形象;改编
一、引言
越剧《琵琶记》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于1999年演出的一出戏,由郭汉成与谭志湘合作改编自南戏《琵琶记》而来。高明所作的《琵琶记》被誉为传奇之祖,是我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
赵五娘是剧中主要的女性人物,对比越剧《琵琶记》与南戏《琵琶记》,笔者认为在这位女性的形象塑造上,越剧《琵琶记》与南戏《琵琶记》存在较大差别。在赵五娘的形象塑造上,南戏《琵琶记》将“孝妇”和“怨妇”同时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越剧《琵琶记》则将“孝妇”和“怨妇”分时期表现出来。
二、赵五娘的形象改编
赵五娘是我国古代戏曲中塑造的孝妇贤妻的典型。值得注意的是,南戏《琵琶记》的顺序是五娘劝解公婆争吵;蔡婆埋冤五娘;五娘吃糠,采用双线结构,与以蔡伯喈在京为线索的故事穿插表现。越剧《琵琶记》在场景的顺序上对南戏《琵琶记》做了调整,将五娘吃糠;蔡婆冤枉五娘;劝解公婆争吵这几个场景按顺序集中起来重点表现赵五娘孝妇贤妻的形象,而后对取孝帕和五娘伯喈相会这两个场景做了浓墨重彩的表现,主要表现赵五娘“怨妇”的形象。
在越剧《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形象有明确的时期变化。在进京寻夫之前,赵五娘是一个“孝妇”的形象。陈留饥荒,赵五娘为了让公婆多吃几餐薄粥,自己用糠充饥。蔡婆误以为五娘独自在吃米,冤枉了五娘,误会化解之后,五娘非但没有觉得冤屈反而还劝解公婆争吵。而当婆婆被糠给噎死表明糠难以下咽,为五娘吃糠这个举动表现出来的孝心更添重色。当公婆相继去世后,五娘也只是呼喊着“伯喈,你回来,你回来呀。”至此,赵五娘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位孝顺、贤德的妇女形象。进京之后,赵五娘“怨妇”的形象逐渐表现出来在“取孝帕”场景中,五娘道:“取孝帕,取孝帕,千悲万恨心痛煞。这孝帕是公公至死不闭的一双眼,这孝帕是婆婆声声唤儿早归家。这孝帕浸透蔡门血和泪,这孝帕沾着陈留风和沙。这孝帕如何取得下?”照镜子准备取下孝帕时,五娘不忍看自己的容颜,“镜中的人儿叫人怕,犹如枯枝萎地花。饥荒岁月催人老,苦难无情刻面颊。如今是红颜丧尽人憔悴,怎及她金屋供养富贵花”,她怨牛小姐“既嫁蔡郎为蔡妇,缘何不认他爹娘;既嫁蔡郎为蔡妇,缘何不允他回家;既嫁蔡郎为蔡妇,却缘何害蔡郎。生不养,死不葬,麻布披,孝不戴,天伦有亏,情理有差,手捧孝帕要问问她”,这是五娘有对自己容颜变化的幽怨,也有对公婆没有儿子尽孝送终的幽怨,她怨恨牛小姐,她认为是牛小姐耽误了蔡伯喈回家。在书馆里,五娘与蔡伯喈相见,心中的幽怨又起:“说什么满面羞愧对贤妻,分明是荣华富贵难舍弃。琵琶已是无情物,落得个千里寻夫奉还你。物是人非徒悔恨,倒不如等你盼你满头白发老死在故里”,继而怒摔琵琶,这时五娘心中的怨恨达到极致。
南戏《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几乎是“孝妇”和“怨妇”形象相伴而行的。在蔡伯喈赴试之前,赵五娘就有幽怨之情。在第五出“伯喈夫妻分别”中赵五娘多次向蔡伯喈表达自己心中的“怨”:“你爹行见得你好偏,只一子不留在身畔。我和你去说咱。休休,他只道我不贤,要将你迷恋。苦!这其间怎不悲怨?”[1]“妾的衷肠事,万万千,说来又怕添萦绊。六十日夫妻恩情断,八十岁父母如何展?教我如何不怨?”[2]在蔡伯喈走后,在赵五娘在家侍奉公婆这条线中更是每一出戏里都有五娘的“怨”:在第十出“五娘劝解公婆争吵”中,开头赵五娘就道:“长吁气,自怜薄命相遭际。相遭际,晚年舅姑,薄情夫婿”[3],但纵使自己心中有千般怨恨,见公婆争吵,五娘还是要去劝慰。在第十六出“五娘请粮被抢”中,五娘被人骗萌生“我终久是个死,这里有口井,不如投入井中死”[4]的想法,想要投井自尽但又想到二老会因此招致速死,遂强忍住内心的苦。在第十九出“蔡婆埋冤五娘”,第二十出“五娘吃糠”,第二十四出“五娘剪发买发”中,五娘同样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幽怨:“高堂父母老难保,上国儿郎去不还。力尽计穷泪亦竭,淹淹气尽知何日?空原黄土谩成堆,谁把一抔掩奴骨?”[5]“纵然不死也难捱,教人只恨蔡伯喈······我千辛万苦有甚情怀?可不道我脸儿黄瘦古如柴。”[6]“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饥为怨鬼。公婆年纪老,靠着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谩把糠米来相比,这糠尚兀自有人吃,奴家骨头,知他埋在何处?”[7]在五娘的哀怨里,我们看到是走过一个苦难之后是另一个苦难,在她的哀叹里看不到希望,表现出五娘在外部生存环境和内部心理的双重压力下生存,举步维艰。就在这样举步维艰的境地里,赵五娘还要克制住内心的幽怨,护公婆周全,“孝妇”的形象也自然突显出来。
三、人物形象改编的思考
笔者认为越剧《琵琶记》对赵五娘形象的改编没有原作南戏《琵琶记》所塑造的赵五娘形象带给观众的震撼强大。首先越剧《琵琶记》将赵五娘“孝妇”形象用了几个典型的情节集中展示出来,而“怨妇”的形象只用了两个场景展示出来,相对的怨妇的形象被弱化了。其次在南戏《琵琶记》中赵五娘的“怨”是没有倾诉的对象的,她处在心中的幽怨无法摆脱却又要强忍着苦和泪去尽心尽力侍奉公婆这样的状态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见其心理压力之大,而她又能强忍着怨恨去劝解公婆、吃糠、剪发卖发可见其隐忍的性格。“孝妇”与“怨妇”形象的共时共存使得赵五娘身上隐忍性格得以表现,使得赵五娘所受的苦难在观众看来愈加沉重,其形象亦愈深入人心。而在越剧《琵琶记》中“怨妇”的形象塑造被安排在进入牛府之后,她可以对着蔡伯喈、牛小姐怨,她的幽怨有倾诉的对象。又由于情节的安排实际上在观众心里早就对赵五娘的遭遇产生了同情之心,也被她的孝道感动,因此在此时赵五娘的“怨”在观众看来是一种长久以来积压在内心的苦痛的正常发泄,并不能完全表现其性格之隐忍。相比较南戏《琵琶记》所塑造的赵五娘的形象性格更加丰富,更能打动人。
【注释】
[1][2][3][4][5][6][7]高明:琵琶记[M].钱南扬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7页,39页,72页,104页,117页,118页,121页
【参考文献】
[1][元]高明:琵琶记[M].钱南扬.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影视部:越剧电视艺术片·琵琶记·中国古典南戏[CD].杭州: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赵五娘;形象;改编
一、引言
越剧《琵琶记》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于1999年演出的一出戏,由郭汉成与谭志湘合作改编自南戏《琵琶记》而来。高明所作的《琵琶记》被誉为传奇之祖,是我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
赵五娘是剧中主要的女性人物,对比越剧《琵琶记》与南戏《琵琶记》,笔者认为在这位女性的形象塑造上,越剧《琵琶记》与南戏《琵琶记》存在较大差别。在赵五娘的形象塑造上,南戏《琵琶记》将“孝妇”和“怨妇”同时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越剧《琵琶记》则将“孝妇”和“怨妇”分时期表现出来。
二、赵五娘的形象改编
赵五娘是我国古代戏曲中塑造的孝妇贤妻的典型。值得注意的是,南戏《琵琶记》的顺序是五娘劝解公婆争吵;蔡婆埋冤五娘;五娘吃糠,采用双线结构,与以蔡伯喈在京为线索的故事穿插表现。越剧《琵琶记》在场景的顺序上对南戏《琵琶记》做了调整,将五娘吃糠;蔡婆冤枉五娘;劝解公婆争吵这几个场景按顺序集中起来重点表现赵五娘孝妇贤妻的形象,而后对取孝帕和五娘伯喈相会这两个场景做了浓墨重彩的表现,主要表现赵五娘“怨妇”的形象。
在越剧《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形象有明确的时期变化。在进京寻夫之前,赵五娘是一个“孝妇”的形象。陈留饥荒,赵五娘为了让公婆多吃几餐薄粥,自己用糠充饥。蔡婆误以为五娘独自在吃米,冤枉了五娘,误会化解之后,五娘非但没有觉得冤屈反而还劝解公婆争吵。而当婆婆被糠给噎死表明糠难以下咽,为五娘吃糠这个举动表现出来的孝心更添重色。当公婆相继去世后,五娘也只是呼喊着“伯喈,你回来,你回来呀。”至此,赵五娘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位孝顺、贤德的妇女形象。进京之后,赵五娘“怨妇”的形象逐渐表现出来在“取孝帕”场景中,五娘道:“取孝帕,取孝帕,千悲万恨心痛煞。这孝帕是公公至死不闭的一双眼,这孝帕是婆婆声声唤儿早归家。这孝帕浸透蔡门血和泪,这孝帕沾着陈留风和沙。这孝帕如何取得下?”照镜子准备取下孝帕时,五娘不忍看自己的容颜,“镜中的人儿叫人怕,犹如枯枝萎地花。饥荒岁月催人老,苦难无情刻面颊。如今是红颜丧尽人憔悴,怎及她金屋供养富贵花”,她怨牛小姐“既嫁蔡郎为蔡妇,缘何不认他爹娘;既嫁蔡郎为蔡妇,缘何不允他回家;既嫁蔡郎为蔡妇,却缘何害蔡郎。生不养,死不葬,麻布披,孝不戴,天伦有亏,情理有差,手捧孝帕要问问她”,这是五娘有对自己容颜变化的幽怨,也有对公婆没有儿子尽孝送终的幽怨,她怨恨牛小姐,她认为是牛小姐耽误了蔡伯喈回家。在书馆里,五娘与蔡伯喈相见,心中的幽怨又起:“说什么满面羞愧对贤妻,分明是荣华富贵难舍弃。琵琶已是无情物,落得个千里寻夫奉还你。物是人非徒悔恨,倒不如等你盼你满头白发老死在故里”,继而怒摔琵琶,这时五娘心中的怨恨达到极致。
南戏《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几乎是“孝妇”和“怨妇”形象相伴而行的。在蔡伯喈赴试之前,赵五娘就有幽怨之情。在第五出“伯喈夫妻分别”中赵五娘多次向蔡伯喈表达自己心中的“怨”:“你爹行见得你好偏,只一子不留在身畔。我和你去说咱。休休,他只道我不贤,要将你迷恋。苦!这其间怎不悲怨?”[1]“妾的衷肠事,万万千,说来又怕添萦绊。六十日夫妻恩情断,八十岁父母如何展?教我如何不怨?”[2]在蔡伯喈走后,在赵五娘在家侍奉公婆这条线中更是每一出戏里都有五娘的“怨”:在第十出“五娘劝解公婆争吵”中,开头赵五娘就道:“长吁气,自怜薄命相遭际。相遭际,晚年舅姑,薄情夫婿”[3],但纵使自己心中有千般怨恨,见公婆争吵,五娘还是要去劝慰。在第十六出“五娘请粮被抢”中,五娘被人骗萌生“我终久是个死,这里有口井,不如投入井中死”[4]的想法,想要投井自尽但又想到二老会因此招致速死,遂强忍住内心的苦。在第十九出“蔡婆埋冤五娘”,第二十出“五娘吃糠”,第二十四出“五娘剪发买发”中,五娘同样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幽怨:“高堂父母老难保,上国儿郎去不还。力尽计穷泪亦竭,淹淹气尽知何日?空原黄土谩成堆,谁把一抔掩奴骨?”[5]“纵然不死也难捱,教人只恨蔡伯喈······我千辛万苦有甚情怀?可不道我脸儿黄瘦古如柴。”[6]“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饥为怨鬼。公婆年纪老,靠着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谩把糠米来相比,这糠尚兀自有人吃,奴家骨头,知他埋在何处?”[7]在五娘的哀怨里,我们看到是走过一个苦难之后是另一个苦难,在她的哀叹里看不到希望,表现出五娘在外部生存环境和内部心理的双重压力下生存,举步维艰。就在这样举步维艰的境地里,赵五娘还要克制住内心的幽怨,护公婆周全,“孝妇”的形象也自然突显出来。
三、人物形象改编的思考
笔者认为越剧《琵琶记》对赵五娘形象的改编没有原作南戏《琵琶记》所塑造的赵五娘形象带给观众的震撼强大。首先越剧《琵琶记》将赵五娘“孝妇”形象用了几个典型的情节集中展示出来,而“怨妇”的形象只用了两个场景展示出来,相对的怨妇的形象被弱化了。其次在南戏《琵琶记》中赵五娘的“怨”是没有倾诉的对象的,她处在心中的幽怨无法摆脱却又要强忍着苦和泪去尽心尽力侍奉公婆这样的状态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见其心理压力之大,而她又能强忍着怨恨去劝解公婆、吃糠、剪发卖发可见其隐忍的性格。“孝妇”与“怨妇”形象的共时共存使得赵五娘身上隐忍性格得以表现,使得赵五娘所受的苦难在观众看来愈加沉重,其形象亦愈深入人心。而在越剧《琵琶记》中“怨妇”的形象塑造被安排在进入牛府之后,她可以对着蔡伯喈、牛小姐怨,她的幽怨有倾诉的对象。又由于情节的安排实际上在观众心里早就对赵五娘的遭遇产生了同情之心,也被她的孝道感动,因此在此时赵五娘的“怨”在观众看来是一种长久以来积压在内心的苦痛的正常发泄,并不能完全表现其性格之隐忍。相比较南戏《琵琶记》所塑造的赵五娘的形象性格更加丰富,更能打动人。
【注释】
[1][2][3][4][5][6][7]高明:琵琶记[M].钱南扬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7页,39页,72页,104页,117页,118页,121页
【参考文献】
[1][元]高明:琵琶记[M].钱南扬.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影视部:越剧电视艺术片·琵琶记·中国古典南戏[CD].杭州: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