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成长的一些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x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们要明确所在的社会和时代给教师的精确定义: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师最好的发展。而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读书学习,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管理理念,并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关键词: 教师成长 专业素养 管理理念
  
  教师成长,一个新颖又陈旧的话题,一方面,我们是老师,关注自身成长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每每谈及此,总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反思自我发展的道路,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对它并不陌生,甚至谈得上熟悉。但另一方面,每个时代,教师成长的起点和成长的路径又是有区别的,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自我的修炼和提升必须吻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完成社会、民族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教书育人的任务。因此,在各个时期,教师成长涵盖的内容又是各不相同而显得新颖的。
  新时期的老师应该考虑当今时代赋予教师这个职业的全新意义是什么。大教育家孔子门下有学生三千,这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可能是泛指,但是我们依旧可以窥见大教育家的名副其实。孔子用自己的职业完美地诠释了那个时代对老师的要求:战乱的岁月里,我们应该看到爱,用博爱的思想,用儒学的兼容并济,用高深的人文修养来达到社会的前进。因此,在孔子之后,我们经历了他的思想传播与思索的一个时代,经历了一个推翻他的思想又深度钻研他的思想的时代,经过了这么一番辩证,人们重新站在了一个起点,重新用新的视野观察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两汉起始,儒学思想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维持历史车轮的滚滚进程。我在这里不是评价儒学思想,不是针对几千年的封建时代谈出什么自己的观点,我只是在想:作为一个老师,孔夫子是成功的,他在成功的过程中享受着成长的乐趣。他是我们的先范,我们可以领会到很多:一个成功的老师,要得到专业的成长,首先就应该明确所在的社会和时代给我们的精确定义是什么。要认清我们所处的大时代,认清在这个大时代需求什么样的人才,也认清处于这个大时代的学生的特性。学生是本体,这是毋庸置疑的。老师应该是阶梯,时代应该是舞台,为了让学生在属于他们的时代舞台中舞出自己的精彩和辉煌,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作用和价值。我们应该看清楚的是:在体现这些作用的时候,我们也得到了发展。因为,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最好的专业发展;学生的进步,就是我们价值的最大体现。因此,教师一要能上出过硬的专业课,二要能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用这两只脚踏在坚实的教育沃土上,才会走得更远,登得更高。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创新,要善于在工作中不断反思。那又该如何去学习,去反思呢?
  一、坚持读书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
  教师开始工作时,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若干年以后业务上就拉开了距离,有的甚至距离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落后者在业余时间没有认真读书学习。如果不注重读书学习,不注重获取新的东西来充实自己,那以后教书就只能是凭经验、凭惯性运作,这样教一辈子书,也只能是“教材”、“教参”、“标准答案”的传声筒,还谈什么创新与发展呢?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奠定个人成长的理论基础。
  教育理论犹如黑暗中的灯塔,它是无数人精心研究和实践的结果,是研究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的结晶。它能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指明方向,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潜心学习和揣摩各种教育理论,并不断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我们才能做课堂改革的先行者,我们的学生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同时还要向教育战线的知名专家和模范教师学习,学习斯霞、于漪、魏书生、李镇西、洪恩等教育家疏离浮躁,潜心阅读与教研的专注精神,学习他们高尚师德师风、先进的教育思想、巧妙的教育机智、灵活的教育技巧。
  2.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不断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
  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和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陷入疲于应付的状态。教过很多遍教材之后,师生就会感觉很乏味、很无聊。教师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能够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与科研成果,从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找到一种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3.通过网络研修和其他途径促进个人成长。
  网络研修也是促进个人成长的好办法。个人的成长还要坚持课题研究,致力于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专家,直至教育家的质变,成就自己,实现个人的专业成长。
  二、学习和借鉴其他老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和管理理念。
  “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经验交流,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虚心向身边同事学习,要经常深入班级听课,要多听别的老师课,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从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到课堂结构、教学风格等,你总能收获一些东西。同时也要欢迎别的老师听你的课,让他们提点意见与建议。只有多交流、多沟通,勤于研究,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许多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磨平了自己的棱角,缺乏创新意识,神圣的教育教学变成了知识的传递,教师的成长变成了经验的积累。于是,不仅自己感到倦怠,而且对于教学创新热情不是很高。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对对教学行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毛泽东曾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要善于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坚持对自己每日的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学设计等进行主动积极的反思,反思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并将反思的内容记录下来,养成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的习惯,记录自己和学生成长的足迹。长期坚持,就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使自己走向成功。
  王德军校长在《在反思中成长》一书中说:“老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用自己的眼睛审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身边发生的教育故事,就等于开启了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大门!因为,丰富的教育实践开始进入了老师的视野,教师本人不再对于看似平常的事件熟视无睹,甚至置若罔闻!当我们的老师开始用审视的眼光面对自己每天的教育实践的时候,他就不再为自己的所谓重复的工作而深感倦怠,因而他就可能走上职业的幸福之路。”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造惊喜的过程,每一位老师在成长的道路上都要经历艰辛,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就一定会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其他文献
当前,教育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部已经明确指出高考命题将更加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注重创新。高考的要求体现了高考改革和高中素质教育的方向。高三地理复习应注重复习策略,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复习工作。  一、重视基础教育  高考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双基”在命题中起了重要作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训练、基本技能的培养是
目的:1.观察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中羟脯氨酸(HYP)、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等相关指标,并探讨丹参酮ⅡA (TanIIA)对其影响。2.观察TanⅡA对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和HO-1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检测氧化应激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探究氧化应激与心室
摘 要: 本文从提高中职教师素质、有效使用教材及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复习备考习惯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备战中职英语高考。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 升学备考 教师素质 英语教材 复习备考习惯    我结合中职英语升学备考的教学实践,围绕如何进行中职英语高考备考,主要从中职教师素质、有效使用教材及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复习备考习惯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以提高中职生升学备考质量。  一、
现代文阅读在历年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值,也是高中阶段与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大纲要求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结构,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现代文的要求进行推断和想象,鉴赏文学作品的写作语言和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要
摘 要: 作者深入剖析了本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了在教学方式、课程建设和思维认识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对学生调研反馈的意见,并结合目前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兄弟院校成功的经验,作者探讨了本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和思维认识等方面的改革方案,并对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文章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对“射频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讨论。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摘 要: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提供学习专业技能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比如获取和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同时可以增强基本技能,提高思维能力,提升个人品质,所以数学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面对目前职校学生数学普遍不好的情况,数学教师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探索教改方案。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数学改
摘 要: 针对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提出了改革的理念和方法,以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不同专业授课的内容应有所侧重,所设计的作业题目应本着实用性的原则,难易适当,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 高职 有机化学 问题 解决方法    一  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抱怨:我们天天辛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