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春,卸任不久的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与他的老搭档--原副社长冯健一起,来到苏南采访。这位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奋斗了半个世纪的老记者,尽管在国外60个国家、国内四百多个县市留下辗转奔波的脚印,但是到苏南采访还是头一回。在这之前,他也曾乘出差之便游览过太湖和姑苏城,领略过苏南农村的新风貌,为“天堂胜地”惊人巨变激动不已,但是“万事杂陈苦昼短”(注一)的领导生涯,却使他一直未能实现到苏南采访的夙愿。现在,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多年的“苏南梦”,终于在他73岁高龄时圆了。
“干事业的人哪个不是‘疯子’”
穆青说,他的苏南之行,目的有两,一是看看苏南经济发展的新气象。改革以来,苏南农村从“造田”“造厂”到“造城”的“三步曲”,引起穆青浓厚的兴趣。凭着高度的新闻敏感,他决心好好总结一下苏南农村建设的经验,写一篇题为《苏南农村第三波》的通讯。二是趁到苏南采访之便,要为他的《彩色的中国》一书拍一些照片,拍摄的重点是菜花,因为菜花最能代表江南的春色。
春日,汽车在苏南公路上行驶,视野所及,到处是油菜花的世界!清清的渠水,被她们的倒影染黄了;新绿的丛林,被她们的光彩照亮了;高耸的烟囱、整齐的楼房,也被她们团团围住,紧紧拥抱。菜花,无穷无尽的菜花,铺天盖地;她们衬着一碧无垠的麦苗,就如绿色的潮头卷起的金色浪涛,多么迷人的春色!
素来酷爱大自然的穆青,被这江南的阳春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奔驰的汽车上,他久久地凝望着窗外,望着那璀璨的阡陌,锦绣的田畴,深邃的眼睛里闪出孩子般欣喜的光芒。“快,停下!”他时不时会突然高喊一声,不等汽车停稳,便急不可待地打开车门,抓起照相机,大步朝田间走去。他一阵风似地朝前闯,目光灼灼地望着远处的菜花,精神抖擞,健步如飞,以至于陪同的人全被他远远地抛在后面。此刻,望着他那矫健的背影,谁会相信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
“瞧,这儿多美!--这么好的菜花,还有小桥、流水!”他眯起眼睛,指着眼前的景色,不胜陶醉地说。一种孩童般的天真和兴奋倏然洋溢于他的眉宇之间……
给菜花照相,看似平常,其实并不简单。以菜花之多,可谓洋洋乎盛哉!然而丰盛离开了精心的选择和提炼,仍然免不了平淡和浅薄。对此,穆青的体会似乎更为深切。浩翰的花海,是那样的使他激动和欢欣,但举起了相机,他的神情却变得异乎寻常的沉静和冷峻。几天下来,照片拍了不少,却没有一张使他满意。
“这次来苏南,我就怕拍不到一张像样的照片,闹个‘全军覆没’!”他常常忧心忡忡地说。此话出自于一位业已出版了好几部摄影集的老记者之口,其追求的“苛刻”,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一路上,大家都身不由己地卷进了“摄影圈”,自告奋勇地给穆青当参谋,跟他一起找镜头,选角度,就连司机也主动配合,每当引人注目的镜头掠过窗外,穆青的“停”字才出口,汽车便戛然而止,稳稳当当地停在路边。多情的江南大地,仿佛也善解人意,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敞开了胸怀,奉献出一幅又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
一个雨天的午后,汽车经过镇江市郊,眼前是连绵的丘陵,坡上、坡下,以至沟壑里到处长满了油菜花。比起平原地带,这儿可谓别开生面。车子过了一座公路桥,突然,一个幽深的峡谷扑到眼前。“哦,这儿太美了!”车上的人不由得同声呼起来。透过密密的雨帘望去,这儿的油菜花娇艳水灵得简直教人睁不开眼睛,峡谷四周的风景也清丽秀媚得令人叫绝。
车子在这儿停下了。
“走,咱们到山坡上去看看!”还没有等大伙儿从车上下来,穆青已端起相机,一头冲进了风雨之中。土岗上,茂密的青草被雨打得水淋淋的,又软又滑。穆青便踩着青草,探着身子,一摇一摆地朝前迈。斜风细雨打在他的脸上、身上,打湿了他的风衣,但是,他耸起修长的眉毛,一任风吹雨打,笑呵呵地只顾往上爬,不一会就爬到了岗顶。秘书从车上找来一把雨伞,赶上去给他挡雨。他举起相机,屏息凝神,把一腔热情全倾注到镜头上。在他眼前,成片菜花从坡上蔓延开去,一直铺展到几十米外的峡谷之中。婆娑的烟柳,映衬着郁郁葱葱的林莽;林莽背后,群峦迭翠,一抹远山笼在烟雨之中,与迷茫的天宇融成一片。
“好,好,太美了!”望着这幽美的景色,穆青连连叫好,雨水顺着他的额头、脸颊涔涔地往下淌,一件风衣几乎全被雨水淋湿了。从岗上下来,坡陡草滑,两个人好容易把他架了下来。回到公路上时,他的裤管上、鞋子上全沾满了泥巴。
公路上过往的车辆,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这一群雨中的摄影师。
“看,他们一定以为我们在这儿发疯了。”有人笑着打趣。
“哈哈,干事业的人,哪个不是‘疯子’!”穆青抹着额上的雨水放怀笑了。
“记者,应当是美的使者”
凡是把美奉献给人民的人,人民也会把尊敬和爱戴奉献给他。
事实正是这样,穆青的苏南之行。在苏南激起了一股不小的热浪。对这位新闻界的前辈,许多人表示出由衷的敬仰和热忱,这并不是因为他曾经当过我国权威的新闻机关--新华社的一把手,而是因为他写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样震动华夏、脍炙人口的好报道。一些年高的宣传工作者动情地说,多年来,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焦裕禄”,自己读了,儿子读了,如今孙子也读了,一个愿望在心里萌动:要是有朝一日能见一见这篇报道的作者,该有多美!如今,“焦裕禄”的作者终于来到了面前。
最令人感动的是苏南一些报社的年轻记者,获悉当年写焦裕禄的穆青、冯健来到了苏南,千方百计找到他们的住处,向他们请教。年轻记者们有的从南京赶来,连饭也顾不上吃,就直奔穆青的住所;有的找穆青采访了一次,意犹未尽,又来第二次、第三次;有的见穆青晚上有事,不便打扰,便在外面悄悄等候,到夜深人静,才轻轻叩开了穆青的房门。穆青一行天天外出采访,日程表如同鞋匠的楦头,排得紧而又紧,有时一天要跑三四个乡镇,到晚上已十分疲惫,但是他仍然振作精神,春风满面地接待这些年轻人。陪同人员怕他身体吃不消,有时不得不提醒记者们注意控制时间。而穆青却一再叮嘱陪同的人:“人家诚心诚意跑上门来,咱们可不能怠慢人家。同年轻的记者谈新闻传统,是好事嘛!”每次,他总是尽量满足记者们的要求,十分认真地回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话匣一打开,他的话便滔滔不绝,有时一谈就是一两个钟头。
在溧阳市天目湖渡假区,穆青接待《溧阳报》一批年轻记者的情景,令人难忘。这是一个春雨潇潇的晚上,湖边一幢小楼上,灯火明亮,四五个20岁出头的记者,围在穆青的身边,向他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他们有的刚刚从学校毕业,有的当记者才两三年,初出茅庐,涉世未深,不免带有几分天真和稚气,人人心头都在编织金色的憧憬。穆青,这位在新闻舞台上驰骋了几十年的赫赫老将,此刻仿佛也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他与年轻记者们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说着,笑着,慈祥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热烈的光芒。
“新闻记者究竟是干什么的?”在年轻记者面前,穆青不惜从最基本的原理谈起,“有的人认为,搞新闻报道,就是把人家不知道的新鲜事反映出来,起一个信息作用,其实这是不完全的。我们的新闻还要求传播经验,指导工作,教育群众,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新闻记者应当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谁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新闻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想法、创造、发明、奉献,都是新闻的资源。因此,只有到第一线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本质、主流。”
深入到实际中去,怎样才能准确地抓住时代的脉搏?穆青说,这要靠记者作认真的调查研究,抓住群众最主要的活动,抓住那些最有典型意义、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人、事和群众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报道。像天灾、车祸、一胎生四个孩子之类的新闻,属于生活中最表层的东西,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而那些体现时代精神的有价值的人和事,则要靠记者到生活的深层去开采、发掘。
话题很自然地集中到穆青笔下的一些人物身上,像焦裕禄、吴吉昌、“老坚决”、这些人物一个个都是栩栩如生,亲切感人,令人难忘。青年们都迫切想知道,穆青在写作上到底有哪些秘诀。穆青微笑着,坦率地说:“哪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崇敬他们,他们的事迹太使我感动了,如果不写出来,就对不起人民。对自己写的人物,由于敬重和热爱,就有共同的语言,容易发掘出闪光的东西。因此,要写好一个人,首先要熟悉他,敬重他,热爱他。”他告诉年轻人,要真正写好一个人物,光凭一两次采访是不行的,而要长期地同他们交知心朋友。他与吴吉昌就有二十多年的交情,与“老坚决”的交往有三十多年。至于在写作上,同样要舍得下功夫。“焦裕禄”这篇通讯,曾经七易其稿;“吴吉昌”的通讯,前前后后也修改了四五遍。
“不要急于发表,不要急于成名。”穆青的话诚挚而恳切,“要写自己非写不可的东西,不要想通过一篇文章一鸣惊人。我自己的文章常常是这样,写好了放着,不断地修改,一直改到满意了才拿出来发表。要注意积累;积累材料,积累感情……”
推心置腹的话语,娓娓不倦的教诲,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年青人的心;青年人沉思着,相互交换着会意的目光。
“年轻记者怎样才能成长得快一点?”望着这一批可爱的青年,穆青的目光变得异常的慈爱和深沉,“我觉得,组织上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我培养。领导上可以加紧‘浇水’‘施肥’,但就怕苗木自己身上长虫。有才华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要当一名有作为的记者,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二、对人民群众一定要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新闻记者应该是一支非常健康的建设性力量。记者的本事就是发现美,特别是发现人民群众的美--精神的美,智慧的美,创造力的美,把这些美反映出来,再用来教育人民、武装人民,推动时代前进,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应当是美的使者……”
“美的使者”,多么闪光的称号!这是党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自我写照,也是老一辈新闻记者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青年们默默地记下了这“金玉之言”,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何等的光荣和艰巨!
“赤子情深终未改”
“赤子情深终未改”,这是穆青的词《金缕曲》中的一句话,在新闻岗位上奋斗了半个世纪,风云变幻,沧桑人间,如今步入了桑榆之年,他有多少动人心魄的事值得追怀啊!
这次南来,一到金陵,穆青就提出,到了常州以后,他务必要去看望延安时代的老战友普金。提起普金,江苏新闻界的同志对他并不陌生。这位颇有一点传奇色彩的老记者,是常州市武进县人,中学时代便向往革命,投奔延安。他曾先后担任过新华社国际部负责人、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副社长和新华总社党委书记等要职。1959年,他因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受到审查,以后又被遣返原籍,管制劳动。1979年平反改正时,他已年过花甲。他谢绝了组织上给他安排的领导职务,自愿当一名普通记者,长年累月,风尘仆仆,深入基层,到处为群众说话,在大江南北名重一时。离休后,他不愿留在大城市,与老伴双双回到了武进县……
普金的事,勾起了穆青深深的回忆。一路上,他缅怀战友,纵谈延安,心情十分激动。穆青说,他初到延安时,与普金住在一个窑洞里。其时,两人都风华正茂,志同道合,壮怀激烈。革命的熔炉,使他们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然而,延安整风后开展的清查运动,由于“左”的影响,大批知识分子遭到了伤害。在他们工作的《解放日报》,受到审查和怀疑的人很多,普金也未能幸免。普金禀性十分刚烈,无端蒙受了冤屈,一时难以辩白,竟气得双手痉挛。穆青含着泪,一面安慰普金,一面给他摩手腕,掰指头;摩啊,掰啊,好容易将他蜷曲僵硬的指头,一个一个掰开,拉直。同志爱,战友情,如同汩汩的春水,温暖了一颗受伤的心灵。
没有多久,各单位清查中的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反映了上去。党中央发了文件,很快纠正了“左”的倾向,普金和解放日报的许多同志也都获得了解放……
往事如烟。如今,穆青和普金都已进入了“古稀”之年。阔别多年,能在这改革开放的火红年代聚首江南,这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呵!
这年4月10日,车到常州,当晚,穆青就驱车前往武进县湖塘镇普金的住地。春雨,在悄悄地飘洒;江南的春夜氤氲着和煦、湿润的气息。宽阔的柏油路上闪耀着霓虹灯斑斓的光影。车子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楼前停下了。一行人踏着昏暗的楼梯和过道,走上三楼,敲开了普金的门。当普金发现站在眼前的不速之客竟是多年来一直远在首都的穆青,在仓卒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凝神端详,终于嗬嗬地笑起来;接着,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穆青被让进一个不足8平方米的小房间,坐在一张很陈旧的长沙发上。普金修长的身子站在他的面前,尽管年事已高,身板依旧结实挺拔,瘦削狭长的脸上,两条漆黑的剑眉,一双炯炯发亮的眼睛,依然焕发着当年的神采。也许是过于激动的缘故,他点了几次烟,都没有点着;好容易点着了,因为急于说话,顾不上吸,那烟头终于又熄灭了。
穆青的心情也无法平静。他眯着眼,久久地望着眼前这位曾经患难与共的老战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你身体好吧?”他问普金。
“还可以。最近在做香功,感觉很不错。不过,年岁不饶人呀!”普金张开嘴巴,用手指着,笑道,“你看,这牙齿,已掉了18颗,剩下的不多了。”
“哎,都一样!”穆青也笑了,“你看我这头发,也掉得差不多了。牙齿,也掉了9颗。”
此刻,陪同的同志见普金桌上摆的是一包“三连冠”牌香烟,颇感惊讶,忍不住问:“怎么,你抽这种便宜烟?”
“这烟,要八毛钱一包呢!”普金说,“比我从前在农村抽的五分钱一包的无牌烟,要好多了!”说着,他给穆青递了一支。
穆青接过烟,点着了,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地吐出来,说:“哦,还挺不错。还记得吗,咱们在窑洞里抽的那种延安的土烟叶,用咱们《解放日报》的报纸,撕成纸条,卷成喇叭筒……”
“是啊,那烟一抽,就有一股新鲜的油墨香。”普金说。
回顾延安,两个人的心情都分外激动。他们忘不了,是延安这个革命摇篮,哺育了党的成长;党的优良传统,是在延水河畔生根发芽的;党的新闻路线,是从宝塔山下发轫起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这一条漫漫长途上,留下了先辈们多少闪光的脚印!“回首平生履迹,中原塞北江南,豪迈海西东。坎坷人间路,跋涉自从容。”(注二)是的,他们这一代人,曾经豪迈地战斗过,他们无愧于自己的一生。如今,他们告别了昔日的岗位,把肩上的重担交给下一代了,但是那一腔战斗豪情,却依然在胸中奔腾激荡!普金说,他身在基层,接近群众,在有生之年,要为党风的好转不遗余力,战斗到底。穆青说,他退下来,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岁月里,他要跑遍过去想去而没有去过的地方,用笔和照相机,绘出锦绣中华的新风采。
“鬓堆霜,丹心在。”(注三)这,就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赤子之情。
注一:穆青的诗句
注二:穆青词《水调歌头》中的话
注三:穆青词《金缕曲》中的话
“干事业的人哪个不是‘疯子’”
穆青说,他的苏南之行,目的有两,一是看看苏南经济发展的新气象。改革以来,苏南农村从“造田”“造厂”到“造城”的“三步曲”,引起穆青浓厚的兴趣。凭着高度的新闻敏感,他决心好好总结一下苏南农村建设的经验,写一篇题为《苏南农村第三波》的通讯。二是趁到苏南采访之便,要为他的《彩色的中国》一书拍一些照片,拍摄的重点是菜花,因为菜花最能代表江南的春色。
春日,汽车在苏南公路上行驶,视野所及,到处是油菜花的世界!清清的渠水,被她们的倒影染黄了;新绿的丛林,被她们的光彩照亮了;高耸的烟囱、整齐的楼房,也被她们团团围住,紧紧拥抱。菜花,无穷无尽的菜花,铺天盖地;她们衬着一碧无垠的麦苗,就如绿色的潮头卷起的金色浪涛,多么迷人的春色!
素来酷爱大自然的穆青,被这江南的阳春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奔驰的汽车上,他久久地凝望着窗外,望着那璀璨的阡陌,锦绣的田畴,深邃的眼睛里闪出孩子般欣喜的光芒。“快,停下!”他时不时会突然高喊一声,不等汽车停稳,便急不可待地打开车门,抓起照相机,大步朝田间走去。他一阵风似地朝前闯,目光灼灼地望着远处的菜花,精神抖擞,健步如飞,以至于陪同的人全被他远远地抛在后面。此刻,望着他那矫健的背影,谁会相信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
“瞧,这儿多美!--这么好的菜花,还有小桥、流水!”他眯起眼睛,指着眼前的景色,不胜陶醉地说。一种孩童般的天真和兴奋倏然洋溢于他的眉宇之间……
给菜花照相,看似平常,其实并不简单。以菜花之多,可谓洋洋乎盛哉!然而丰盛离开了精心的选择和提炼,仍然免不了平淡和浅薄。对此,穆青的体会似乎更为深切。浩翰的花海,是那样的使他激动和欢欣,但举起了相机,他的神情却变得异乎寻常的沉静和冷峻。几天下来,照片拍了不少,却没有一张使他满意。
“这次来苏南,我就怕拍不到一张像样的照片,闹个‘全军覆没’!”他常常忧心忡忡地说。此话出自于一位业已出版了好几部摄影集的老记者之口,其追求的“苛刻”,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一路上,大家都身不由己地卷进了“摄影圈”,自告奋勇地给穆青当参谋,跟他一起找镜头,选角度,就连司机也主动配合,每当引人注目的镜头掠过窗外,穆青的“停”字才出口,汽车便戛然而止,稳稳当当地停在路边。多情的江南大地,仿佛也善解人意,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敞开了胸怀,奉献出一幅又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
一个雨天的午后,汽车经过镇江市郊,眼前是连绵的丘陵,坡上、坡下,以至沟壑里到处长满了油菜花。比起平原地带,这儿可谓别开生面。车子过了一座公路桥,突然,一个幽深的峡谷扑到眼前。“哦,这儿太美了!”车上的人不由得同声呼起来。透过密密的雨帘望去,这儿的油菜花娇艳水灵得简直教人睁不开眼睛,峡谷四周的风景也清丽秀媚得令人叫绝。
车子在这儿停下了。
“走,咱们到山坡上去看看!”还没有等大伙儿从车上下来,穆青已端起相机,一头冲进了风雨之中。土岗上,茂密的青草被雨打得水淋淋的,又软又滑。穆青便踩着青草,探着身子,一摇一摆地朝前迈。斜风细雨打在他的脸上、身上,打湿了他的风衣,但是,他耸起修长的眉毛,一任风吹雨打,笑呵呵地只顾往上爬,不一会就爬到了岗顶。秘书从车上找来一把雨伞,赶上去给他挡雨。他举起相机,屏息凝神,把一腔热情全倾注到镜头上。在他眼前,成片菜花从坡上蔓延开去,一直铺展到几十米外的峡谷之中。婆娑的烟柳,映衬着郁郁葱葱的林莽;林莽背后,群峦迭翠,一抹远山笼在烟雨之中,与迷茫的天宇融成一片。
“好,好,太美了!”望着这幽美的景色,穆青连连叫好,雨水顺着他的额头、脸颊涔涔地往下淌,一件风衣几乎全被雨水淋湿了。从岗上下来,坡陡草滑,两个人好容易把他架了下来。回到公路上时,他的裤管上、鞋子上全沾满了泥巴。
公路上过往的车辆,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这一群雨中的摄影师。
“看,他们一定以为我们在这儿发疯了。”有人笑着打趣。
“哈哈,干事业的人,哪个不是‘疯子’!”穆青抹着额上的雨水放怀笑了。
“记者,应当是美的使者”
凡是把美奉献给人民的人,人民也会把尊敬和爱戴奉献给他。
事实正是这样,穆青的苏南之行。在苏南激起了一股不小的热浪。对这位新闻界的前辈,许多人表示出由衷的敬仰和热忱,这并不是因为他曾经当过我国权威的新闻机关--新华社的一把手,而是因为他写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样震动华夏、脍炙人口的好报道。一些年高的宣传工作者动情地说,多年来,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读“焦裕禄”,自己读了,儿子读了,如今孙子也读了,一个愿望在心里萌动:要是有朝一日能见一见这篇报道的作者,该有多美!如今,“焦裕禄”的作者终于来到了面前。
最令人感动的是苏南一些报社的年轻记者,获悉当年写焦裕禄的穆青、冯健来到了苏南,千方百计找到他们的住处,向他们请教。年轻记者们有的从南京赶来,连饭也顾不上吃,就直奔穆青的住所;有的找穆青采访了一次,意犹未尽,又来第二次、第三次;有的见穆青晚上有事,不便打扰,便在外面悄悄等候,到夜深人静,才轻轻叩开了穆青的房门。穆青一行天天外出采访,日程表如同鞋匠的楦头,排得紧而又紧,有时一天要跑三四个乡镇,到晚上已十分疲惫,但是他仍然振作精神,春风满面地接待这些年轻人。陪同人员怕他身体吃不消,有时不得不提醒记者们注意控制时间。而穆青却一再叮嘱陪同的人:“人家诚心诚意跑上门来,咱们可不能怠慢人家。同年轻的记者谈新闻传统,是好事嘛!”每次,他总是尽量满足记者们的要求,十分认真地回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话匣一打开,他的话便滔滔不绝,有时一谈就是一两个钟头。
在溧阳市天目湖渡假区,穆青接待《溧阳报》一批年轻记者的情景,令人难忘。这是一个春雨潇潇的晚上,湖边一幢小楼上,灯火明亮,四五个20岁出头的记者,围在穆青的身边,向他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他们有的刚刚从学校毕业,有的当记者才两三年,初出茅庐,涉世未深,不免带有几分天真和稚气,人人心头都在编织金色的憧憬。穆青,这位在新闻舞台上驰骋了几十年的赫赫老将,此刻仿佛也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他与年轻记者们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说着,笑着,慈祥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热烈的光芒。
“新闻记者究竟是干什么的?”在年轻记者面前,穆青不惜从最基本的原理谈起,“有的人认为,搞新闻报道,就是把人家不知道的新鲜事反映出来,起一个信息作用,其实这是不完全的。我们的新闻还要求传播经验,指导工作,教育群众,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新闻记者应当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谁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新闻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想法、创造、发明、奉献,都是新闻的资源。因此,只有到第一线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本质、主流。”
深入到实际中去,怎样才能准确地抓住时代的脉搏?穆青说,这要靠记者作认真的调查研究,抓住群众最主要的活动,抓住那些最有典型意义、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人、事和群众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报道。像天灾、车祸、一胎生四个孩子之类的新闻,属于生活中最表层的东西,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而那些体现时代精神的有价值的人和事,则要靠记者到生活的深层去开采、发掘。
话题很自然地集中到穆青笔下的一些人物身上,像焦裕禄、吴吉昌、“老坚决”、这些人物一个个都是栩栩如生,亲切感人,令人难忘。青年们都迫切想知道,穆青在写作上到底有哪些秘诀。穆青微笑着,坦率地说:“哪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崇敬他们,他们的事迹太使我感动了,如果不写出来,就对不起人民。对自己写的人物,由于敬重和热爱,就有共同的语言,容易发掘出闪光的东西。因此,要写好一个人,首先要熟悉他,敬重他,热爱他。”他告诉年轻人,要真正写好一个人物,光凭一两次采访是不行的,而要长期地同他们交知心朋友。他与吴吉昌就有二十多年的交情,与“老坚决”的交往有三十多年。至于在写作上,同样要舍得下功夫。“焦裕禄”这篇通讯,曾经七易其稿;“吴吉昌”的通讯,前前后后也修改了四五遍。
“不要急于发表,不要急于成名。”穆青的话诚挚而恳切,“要写自己非写不可的东西,不要想通过一篇文章一鸣惊人。我自己的文章常常是这样,写好了放着,不断地修改,一直改到满意了才拿出来发表。要注意积累;积累材料,积累感情……”
推心置腹的话语,娓娓不倦的教诲,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年青人的心;青年人沉思着,相互交换着会意的目光。
“年轻记者怎样才能成长得快一点?”望着这一批可爱的青年,穆青的目光变得异常的慈爱和深沉,“我觉得,组织上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我培养。领导上可以加紧‘浇水’‘施肥’,但就怕苗木自己身上长虫。有才华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要当一名有作为的记者,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二、对人民群众一定要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新闻记者应该是一支非常健康的建设性力量。记者的本事就是发现美,特别是发现人民群众的美--精神的美,智慧的美,创造力的美,把这些美反映出来,再用来教育人民、武装人民,推动时代前进,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应当是美的使者……”
“美的使者”,多么闪光的称号!这是党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自我写照,也是老一辈新闻记者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青年们默默地记下了这“金玉之言”,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何等的光荣和艰巨!
“赤子情深终未改”
“赤子情深终未改”,这是穆青的词《金缕曲》中的一句话,在新闻岗位上奋斗了半个世纪,风云变幻,沧桑人间,如今步入了桑榆之年,他有多少动人心魄的事值得追怀啊!
这次南来,一到金陵,穆青就提出,到了常州以后,他务必要去看望延安时代的老战友普金。提起普金,江苏新闻界的同志对他并不陌生。这位颇有一点传奇色彩的老记者,是常州市武进县人,中学时代便向往革命,投奔延安。他曾先后担任过新华社国际部负责人、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副社长和新华总社党委书记等要职。1959年,他因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受到审查,以后又被遣返原籍,管制劳动。1979年平反改正时,他已年过花甲。他谢绝了组织上给他安排的领导职务,自愿当一名普通记者,长年累月,风尘仆仆,深入基层,到处为群众说话,在大江南北名重一时。离休后,他不愿留在大城市,与老伴双双回到了武进县……
普金的事,勾起了穆青深深的回忆。一路上,他缅怀战友,纵谈延安,心情十分激动。穆青说,他初到延安时,与普金住在一个窑洞里。其时,两人都风华正茂,志同道合,壮怀激烈。革命的熔炉,使他们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然而,延安整风后开展的清查运动,由于“左”的影响,大批知识分子遭到了伤害。在他们工作的《解放日报》,受到审查和怀疑的人很多,普金也未能幸免。普金禀性十分刚烈,无端蒙受了冤屈,一时难以辩白,竟气得双手痉挛。穆青含着泪,一面安慰普金,一面给他摩手腕,掰指头;摩啊,掰啊,好容易将他蜷曲僵硬的指头,一个一个掰开,拉直。同志爱,战友情,如同汩汩的春水,温暖了一颗受伤的心灵。
没有多久,各单位清查中的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反映了上去。党中央发了文件,很快纠正了“左”的倾向,普金和解放日报的许多同志也都获得了解放……
往事如烟。如今,穆青和普金都已进入了“古稀”之年。阔别多年,能在这改革开放的火红年代聚首江南,这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呵!
这年4月10日,车到常州,当晚,穆青就驱车前往武进县湖塘镇普金的住地。春雨,在悄悄地飘洒;江南的春夜氤氲着和煦、湿润的气息。宽阔的柏油路上闪耀着霓虹灯斑斓的光影。车子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楼前停下了。一行人踏着昏暗的楼梯和过道,走上三楼,敲开了普金的门。当普金发现站在眼前的不速之客竟是多年来一直远在首都的穆青,在仓卒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凝神端详,终于嗬嗬地笑起来;接着,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穆青被让进一个不足8平方米的小房间,坐在一张很陈旧的长沙发上。普金修长的身子站在他的面前,尽管年事已高,身板依旧结实挺拔,瘦削狭长的脸上,两条漆黑的剑眉,一双炯炯发亮的眼睛,依然焕发着当年的神采。也许是过于激动的缘故,他点了几次烟,都没有点着;好容易点着了,因为急于说话,顾不上吸,那烟头终于又熄灭了。
穆青的心情也无法平静。他眯着眼,久久地望着眼前这位曾经患难与共的老战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你身体好吧?”他问普金。
“还可以。最近在做香功,感觉很不错。不过,年岁不饶人呀!”普金张开嘴巴,用手指着,笑道,“你看,这牙齿,已掉了18颗,剩下的不多了。”
“哎,都一样!”穆青也笑了,“你看我这头发,也掉得差不多了。牙齿,也掉了9颗。”
此刻,陪同的同志见普金桌上摆的是一包“三连冠”牌香烟,颇感惊讶,忍不住问:“怎么,你抽这种便宜烟?”
“这烟,要八毛钱一包呢!”普金说,“比我从前在农村抽的五分钱一包的无牌烟,要好多了!”说着,他给穆青递了一支。
穆青接过烟,点着了,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地吐出来,说:“哦,还挺不错。还记得吗,咱们在窑洞里抽的那种延安的土烟叶,用咱们《解放日报》的报纸,撕成纸条,卷成喇叭筒……”
“是啊,那烟一抽,就有一股新鲜的油墨香。”普金说。
回顾延安,两个人的心情都分外激动。他们忘不了,是延安这个革命摇篮,哺育了党的成长;党的优良传统,是在延水河畔生根发芽的;党的新闻路线,是从宝塔山下发轫起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这一条漫漫长途上,留下了先辈们多少闪光的脚印!“回首平生履迹,中原塞北江南,豪迈海西东。坎坷人间路,跋涉自从容。”(注二)是的,他们这一代人,曾经豪迈地战斗过,他们无愧于自己的一生。如今,他们告别了昔日的岗位,把肩上的重担交给下一代了,但是那一腔战斗豪情,却依然在胸中奔腾激荡!普金说,他身在基层,接近群众,在有生之年,要为党风的好转不遗余力,战斗到底。穆青说,他退下来,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岁月里,他要跑遍过去想去而没有去过的地方,用笔和照相机,绘出锦绣中华的新风采。
“鬓堆霜,丹心在。”(注三)这,就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赤子之情。
注一:穆青的诗句
注二:穆青词《水调歌头》中的话
注三:穆青词《金缕曲》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