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渗透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认真地对待学习中存在的每一个知识点。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开展高中数学教育时,教师要重视数学文化的传输,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绝不能脱离数学文化而单纯教学数学知识,否则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将失去内涵,处于孤立状态,学生對数学知识所渗透的内容也无法理解透彻,难以产生深刻认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这个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以前的教育方法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同样,数学教育是不断发展的,而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离不开数学文化的。数学文化是数学的基础,倘若脱离了文化,就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和创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中,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文化底蕴的同时,领悟到数学知识。
这样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单调的课堂,也让学生们从严谨枯燥的数字教学运用中体会到了数学文化的乐趣。数学带给大多数学生的印象都是困难且乏味的,从一开始学生们就对数学有一种抵触心理,而数学作为一门必修科目,老师也会逼着那些有抵触心理的学生学习数学,在这种雪上加霜的情况下,学生便会越发厌恶数学,最后导致学生直接不学数学这门学科。而大多数学生不学习数学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数学困难且在生活中毫无用处,从而产生抵触心理,而数学文化是能够结合生活、引领学生从欢乐中学习,转变学生讨厌数学的心理。所以当学生们知道数学的由来,从数学文化中学习数学,就不会认为数学是枯燥的、困难的。这种在学习中感受乐趣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从被动变成主动,从厌恶变成喜爱。因此,一定要把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去。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1.通过数学教学设计渗透数学文化
在学习任务艰巨,学业压力大的高中阶段,学生获取数学文化的途径比较少,教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但若交由学生自主进行挖掘,大多只能从浅层面了解,还需教师协助细读,加以整合,挖掘更多隐藏的数学文化知识.在具体实践上,数学文化进行渗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但在以前的尝试中,不少教师设计呆板单一,只是在数学教学的导入环节进行穿插,有的甚至会喧宾夺主,反而影响后续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相关内容时,教师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是呈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以图像的方式展示印度泰姬陵的画面,简单向学生介绍这一国王为纪念爱妃而促成的建筑,充满神秘的色彩,也被称为当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在泰姬陵的设计中有一处精美绝伦的图案,其中是一个一百层的三角形,由圆形宝石装饰,非常珍贵,顶端还有一颗巨大的宝石,由上到下逐渐递增,直到最后一层为一百颗宝石.介绍至此,教师引出问题,让学生计算这个三角形图案的宝石颗数.由字面意义可列出计算的过程,即1+2+3+4…+97+98+100=?随后教师再引出200多年前,高斯曾通过他的计算方法给我们计算出来的答案,即将1与100相加,2与99相加,3与98相加,乘以其项数,再与最后孤立的数相加计算总和,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呈现阶段,要让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其次是探索发现阶段.借用上述的方法,教师再在课堂上展现一个三角形,同样顶端由1颗宝石构成,最底端有21颗宝石,三角形共计21层,计算所有的宝石总数.这个问题则属于奇数个项和的求解,学生在了解高斯的求法后尝试用这些思路进行新题目的求解,而在收尾时发现还剩下中间项,那么根据这一中间项,是否还能找到更方便的求解方式,这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这时有学生提出拼凑三角形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求解的方式进行计算,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这种方法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看到宝石组成的两个三角形形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求解后除以2可得到结果.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了解数学文化知识,还能在文化知识的掌握中更好地观察和思考,寻求到有效的求解方法,掌握数学思维和技术应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数学实验
与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有一定差别,数学实验更多的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达到实验目标,提高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在条件允许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行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在设计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从而对其中蕴含与渗透的数学文化知识印象更深刻.
比如教学椭圆的概念一课,若教师直接给出学生椭圆的定义,由于部分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难以理解而影响后续的学习.比如平面内和两个定点F1与F2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那么学生就会思考距离之和要超过两个定点距离的可能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以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形成认知,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做准备.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一条定长细绳与硬纸板,将学生进行分组后分别用绳子两端在纸板的同一位置进行固定,将其套上铅笔再拉紧,移动笔尖后画出轨迹,观察这时的画作是否是一个椭圆.在亲身的实践中,学生对椭圆的定义与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总结能力也能得到潜移默化地提升.
3.组织学生用阅读的方式了解数学文化
在渗透数学文化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数学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用最熟悉的学习方式去了解数学文化,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开设“阅读栏目”,展现数学文化,或是利用导入的方式将数学文化设计融入其中,增强数学学习过程的人文色彩,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课后也可以穿插“阅读栏目”的环节,比如实习作业,让学生自由式地形成课后学习小组,以小组报告、论文等方式研究学习数学文化和对应知识,在课堂上相互阅读,汇报成果,共同探索数学知识与文化的乐趣,以提高阅读主动性的方式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已不是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和技能学习,学生要在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主动性,积极了解数学文化,提高素养,从而不断积累和发展数学学习能力,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架构.由此可见,将数学文化知识引入到当下的高中数学教育课堂上非常重要,教师应加强导入环节、课堂互动环节与课后阅读环节对数学文化的渗透,强化设计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瑛.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J].天津教育,2021(06):66-67.
[2]苏汉杰,王辉,田雪.高考数学试题中的数学文化——以2019年部分高考数学试题为例[J].高中数学教与学,2021(04):38-40.
[3]李娟.渗透数学文化 优化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2):61.
[4]于洋.融合数学文化 创设问题情境——以2020全国卷高考题为例[J].数学之友,2021(01):88-92.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开展高中数学教育时,教师要重视数学文化的传输,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绝不能脱离数学文化而单纯教学数学知识,否则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将失去内涵,处于孤立状态,学生對数学知识所渗透的内容也无法理解透彻,难以产生深刻认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这个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以前的教育方法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同样,数学教育是不断发展的,而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离不开数学文化的。数学文化是数学的基础,倘若脱离了文化,就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和创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中,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文化底蕴的同时,领悟到数学知识。
这样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单调的课堂,也让学生们从严谨枯燥的数字教学运用中体会到了数学文化的乐趣。数学带给大多数学生的印象都是困难且乏味的,从一开始学生们就对数学有一种抵触心理,而数学作为一门必修科目,老师也会逼着那些有抵触心理的学生学习数学,在这种雪上加霜的情况下,学生便会越发厌恶数学,最后导致学生直接不学数学这门学科。而大多数学生不学习数学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数学困难且在生活中毫无用处,从而产生抵触心理,而数学文化是能够结合生活、引领学生从欢乐中学习,转变学生讨厌数学的心理。所以当学生们知道数学的由来,从数学文化中学习数学,就不会认为数学是枯燥的、困难的。这种在学习中感受乐趣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从被动变成主动,从厌恶变成喜爱。因此,一定要把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课堂中去。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1.通过数学教学设计渗透数学文化
在学习任务艰巨,学业压力大的高中阶段,学生获取数学文化的途径比较少,教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但若交由学生自主进行挖掘,大多只能从浅层面了解,还需教师协助细读,加以整合,挖掘更多隐藏的数学文化知识.在具体实践上,数学文化进行渗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但在以前的尝试中,不少教师设计呆板单一,只是在数学教学的导入环节进行穿插,有的甚至会喧宾夺主,反而影响后续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相关内容时,教师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是呈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以图像的方式展示印度泰姬陵的画面,简单向学生介绍这一国王为纪念爱妃而促成的建筑,充满神秘的色彩,也被称为当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在泰姬陵的设计中有一处精美绝伦的图案,其中是一个一百层的三角形,由圆形宝石装饰,非常珍贵,顶端还有一颗巨大的宝石,由上到下逐渐递增,直到最后一层为一百颗宝石.介绍至此,教师引出问题,让学生计算这个三角形图案的宝石颗数.由字面意义可列出计算的过程,即1+2+3+4…+97+98+100=?随后教师再引出200多年前,高斯曾通过他的计算方法给我们计算出来的答案,即将1与100相加,2与99相加,3与98相加,乘以其项数,再与最后孤立的数相加计算总和,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呈现阶段,要让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其次是探索发现阶段.借用上述的方法,教师再在课堂上展现一个三角形,同样顶端由1颗宝石构成,最底端有21颗宝石,三角形共计21层,计算所有的宝石总数.这个问题则属于奇数个项和的求解,学生在了解高斯的求法后尝试用这些思路进行新题目的求解,而在收尾时发现还剩下中间项,那么根据这一中间项,是否还能找到更方便的求解方式,这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这时有学生提出拼凑三角形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求解的方式进行计算,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这种方法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看到宝石组成的两个三角形形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求解后除以2可得到结果.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了解数学文化知识,还能在文化知识的掌握中更好地观察和思考,寻求到有效的求解方法,掌握数学思维和技术应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数学实验
与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有一定差别,数学实验更多的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达到实验目标,提高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在条件允许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行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在设计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从而对其中蕴含与渗透的数学文化知识印象更深刻.
比如教学椭圆的概念一课,若教师直接给出学生椭圆的定义,由于部分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难以理解而影响后续的学习.比如平面内和两个定点F1与F2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那么学生就会思考距离之和要超过两个定点距离的可能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以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形成认知,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做准备.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一条定长细绳与硬纸板,将学生进行分组后分别用绳子两端在纸板的同一位置进行固定,将其套上铅笔再拉紧,移动笔尖后画出轨迹,观察这时的画作是否是一个椭圆.在亲身的实践中,学生对椭圆的定义与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总结能力也能得到潜移默化地提升.
3.组织学生用阅读的方式了解数学文化
在渗透数学文化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数学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用最熟悉的学习方式去了解数学文化,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开设“阅读栏目”,展现数学文化,或是利用导入的方式将数学文化设计融入其中,增强数学学习过程的人文色彩,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课后也可以穿插“阅读栏目”的环节,比如实习作业,让学生自由式地形成课后学习小组,以小组报告、论文等方式研究学习数学文化和对应知识,在课堂上相互阅读,汇报成果,共同探索数学知识与文化的乐趣,以提高阅读主动性的方式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已不是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和技能学习,学生要在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主动性,积极了解数学文化,提高素养,从而不断积累和发展数学学习能力,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架构.由此可见,将数学文化知识引入到当下的高中数学教育课堂上非常重要,教师应加强导入环节、课堂互动环节与课后阅读环节对数学文化的渗透,强化设计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瑛.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J].天津教育,2021(06):66-67.
[2]苏汉杰,王辉,田雪.高考数学试题中的数学文化——以2019年部分高考数学试题为例[J].高中数学教与学,2021(04):38-40.
[3]李娟.渗透数学文化 优化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2):61.
[4]于洋.融合数学文化 创设问题情境——以2020全国卷高考题为例[J].数学之友,2021(01):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