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是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作为高校的二级单位,必须在“新常态”下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探索尝试。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为基础,总结“新常态”下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模式,为高校二级学院指导大学生志愿者有序、有效、有爱的志愿活动提供参考。
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 新常态
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主动适应新常态,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构建“规范化、信息化、长效化、精准化”的新模式。本文基于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模式,对新常态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活动进行积极思考。
把握精神内涵,立足志愿新常态
志愿精神是体现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行为之中的精神性特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志愿者精神体现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四个方面。同时从历史源流的角度看,中国的志愿精神也可以理解成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文明的有机结合。
海涅曾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志愿者精神讲奉献不讲索取、讲友爱不讲敌对、讲互助不讲孤立、講进步不讲退步,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真命题,而“新”就是在把握志愿本质精髓的基础上,整合新的资源、团结新的力量、利用新的渠道、运用新的工具,从而做到“有异于旧质”的推陈出新。
创新思路,构建新模式发展新常态
(1)规范化,坚持制度保障
1.加强管理力度,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志愿服务管理是志愿服务有序进行及其不断发展的保障。随着大学生志愿数量的不断增加,管理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为避免出现多头重复管理,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江西理工大学设立了从校领导到学校部门再到学院领导的层层领导机制,学院形成院团委书记指导,以院团委实践外联部为核心力量的志愿服务团队,同时建立了核心网络宣传员、网络宣传员、网络文明志愿者的梯度网上志愿服务宣传队伍。大学生志愿者档案网络管理机制也日益完善。不仅如此,学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其他院校的志愿者互相学习交流,在交流与沟通中,学习对方的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提升活动实效性,保证工作有效开展。
2.增设考核制度,保证后续服务效果
为确保志愿服务长期有效开展,学院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设立星级评价考核制度,对志愿者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效果进行客观评价,避免后续的志愿活动流于形式。
3.规避志愿风险,保障志愿服务安全
大学生志愿服务多缺乏正确的指导,也许会在志愿服务中出现意料不到的危险和损失。因此,在服务活动之前,对志愿者进行系统的培训指导,使其具备在活动中随机应变的能力;此外,通过建立起志愿者的信用体系,提升志愿者的信任度,实现正向激励,保证志愿服务的安全性和持续性。
4.健全激励制度,志愿组织规范化
由于志愿服务讲奉献不讲索取的理念,因此很多人认为志愿服务是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在大学时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期宣传和后期总结阶段,服务对象和组织者也往往忽视对志愿者的激励奖励机制的制定和实施。为此,学院制定了志愿服务激励制度:凡参加学院志愿服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综合素质分奖励,这项制度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发展。
(2)信息化,保持渠道畅通
建立网络志愿者队伍,结合“互联网+”的探索和尝试,借助于学院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辅助于海报、宣传单等传统的宣传方式,有助于形成“上传下达有效、衔接沟通及时、统筹协调有力、反馈信息准确”的信息化志愿服务平台,保持渠道畅通。同时,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占领网络宣传阵营。
(3)长效化,确保服务实效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学院部分志愿服务趋于“短期化”,同时受限于一些客观因素,难免流于形式,策划不周全等,志愿团队服务经验难以长期沉淀总结。与社区共建志愿服务基地、培养高素质志愿人才,在新常态下便显得尤为重要,并富有成效。因为有了共建基地,在特殊志愿任务下达的时候,针对特定区域特定时间特定对象便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制定完备的计划,而且让具备高素质的志愿者来执行计划,逐步积累经验,坚持长期志愿服务,从而确保志愿服务实效。
(4)精准化,注重服务需求
志愿服务精准化,是相对于粗放式的志愿活动而言,是指针对不同志愿区域环境,不同志愿对象具体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合理有效管理使得志愿者和志愿对象精准对接志愿服务的志愿方式。一般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精准志愿主要是就志愿活动而言的,哪里需要志愿服务就有志愿者出现,志愿对象需求什么就志愿服务什么。
新常态下,单纯的传统思维方式在志愿活动中是行不通的,这并不意味着应该摒弃所有传统的志愿服务方式,而是要有更加系统科学的应用依据,同时注入创新活力。深入调研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深入调研便可得知志愿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其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做到精准志愿,相应的制定志愿计划、保障成效。在赣州市章贡区姚衙前社区的帮扶活动中,学院志愿者事先调研了解到该社区房户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家庭,且家境较困难。之后,志愿者制定“一对一”长期帮扶计划,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帮助提高学业成绩等。
树立典型,引领志愿新风尚
“雷锋”是具有自愿、无偿、利他精神的志愿者象征。发扬“雷锋”精神,就是在弘扬志愿者精神。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通过宣传学院具有志愿服务代表性的先进人物,进一步影响和激励更多师生以及社会人士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产生更大的志愿凝聚力,更有助于产生志愿精神的“溢出效应”——即无处不在的志愿者,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汗水、心血和爱心,以实际行动打动着人们的内心,放大爱心的力量,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们自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从而使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大众习惯的生活方式。 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志愿品牌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学院志愿活动存在趋同化、标签化趋势。不破不立,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志愿品牌是破除思维僵化,是高校提高整体服务品质与服务能力,促进自身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在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整合内外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支“青春志·兴国行·奉献爱·实践路”的品牌志愿服务团队,文化衫统一、分工明确、活动多元、宣传到位等。
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单位,尝试品牌化的发展道路,能有效塑造自身良好的志愿服务形象,更好地传播“奉献、友爱、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能在学校层面扩大大学生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使高校师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志愿服务,并自发地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而有助于实现志愿精神“溢出效应”的最大化。
取长补短,破解“非专业”难题
志愿服务“新常态”的初步探索虽然卓有成效,形成了志愿服务“内外联动”的强大合力。但因工科学院专业限制,不像医学生可以义诊等,与专业“对口”的志愿活动极少,而存在“非专业”难题,在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会遇到“瓶颈”,故必须加强与其他专业性更强的院校加强交流沟通与合作,这是提高工科生实现对服务对象人文关怀的有效手段,更是破解志愿服务“非专业”难题的一种有效解决办法。
以人为本,大学生与社会接轨
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系统的志愿活动,把“低头族”、“书呆子”的学生从手机和电脑控中引领到社会层面,走出寝室,走出校园,让学生结合社会实践规划好未来的就业方向和目标。社会应当为各学校提供多种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争取志愿服务以此实践和锻炼自我的机会,不断研究和探讨相关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有效机制。
作者简介:余夏静(1984-),女,江西赣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mail:27632484@126.com
[1] 穆青.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北京青年政治学比学报,2005,14(3):9-12.
[2] 张晓梅,吴文进.构建志愿服务“新常态”提升党员服务群众能力.现代医院,2015,15(7):113-114.
[3] 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思想教育研究,2009,增刊2(175期):103-106.
[4] 王春兰,袁明符.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发展探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68-69.
[5] 荀志欣.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的创新研究[J].青年时代,2015(17):178.
志愿服务 志愿精神 新常态
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主动适应新常态,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构建“规范化、信息化、长效化、精准化”的新模式。本文基于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模式,对新常态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活动进行积极思考。
把握精神内涵,立足志愿新常态
志愿精神是体现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行为之中的精神性特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志愿者精神体现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四个方面。同时从历史源流的角度看,中国的志愿精神也可以理解成传统美德、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文明的有机结合。
海涅曾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志愿者精神讲奉献不讲索取、讲友爱不讲敌对、讲互助不讲孤立、講进步不讲退步,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真命题,而“新”就是在把握志愿本质精髓的基础上,整合新的资源、团结新的力量、利用新的渠道、运用新的工具,从而做到“有异于旧质”的推陈出新。
创新思路,构建新模式发展新常态
(1)规范化,坚持制度保障
1.加强管理力度,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志愿服务管理是志愿服务有序进行及其不断发展的保障。随着大学生志愿数量的不断增加,管理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为避免出现多头重复管理,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江西理工大学设立了从校领导到学校部门再到学院领导的层层领导机制,学院形成院团委书记指导,以院团委实践外联部为核心力量的志愿服务团队,同时建立了核心网络宣传员、网络宣传员、网络文明志愿者的梯度网上志愿服务宣传队伍。大学生志愿者档案网络管理机制也日益完善。不仅如此,学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其他院校的志愿者互相学习交流,在交流与沟通中,学习对方的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提升活动实效性,保证工作有效开展。
2.增设考核制度,保证后续服务效果
为确保志愿服务长期有效开展,学院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设立星级评价考核制度,对志愿者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效果进行客观评价,避免后续的志愿活动流于形式。
3.规避志愿风险,保障志愿服务安全
大学生志愿服务多缺乏正确的指导,也许会在志愿服务中出现意料不到的危险和损失。因此,在服务活动之前,对志愿者进行系统的培训指导,使其具备在活动中随机应变的能力;此外,通过建立起志愿者的信用体系,提升志愿者的信任度,实现正向激励,保证志愿服务的安全性和持续性。
4.健全激励制度,志愿组织规范化
由于志愿服务讲奉献不讲索取的理念,因此很多人认为志愿服务是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在大学时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期宣传和后期总结阶段,服务对象和组织者也往往忽视对志愿者的激励奖励机制的制定和实施。为此,学院制定了志愿服务激励制度:凡参加学院志愿服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综合素质分奖励,这项制度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发展。
(2)信息化,保持渠道畅通
建立网络志愿者队伍,结合“互联网+”的探索和尝试,借助于学院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辅助于海报、宣传单等传统的宣传方式,有助于形成“上传下达有效、衔接沟通及时、统筹协调有力、反馈信息准确”的信息化志愿服务平台,保持渠道畅通。同时,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占领网络宣传阵营。
(3)长效化,确保服务实效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学院部分志愿服务趋于“短期化”,同时受限于一些客观因素,难免流于形式,策划不周全等,志愿团队服务经验难以长期沉淀总结。与社区共建志愿服务基地、培养高素质志愿人才,在新常态下便显得尤为重要,并富有成效。因为有了共建基地,在特殊志愿任务下达的时候,针对特定区域特定时间特定对象便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制定完备的计划,而且让具备高素质的志愿者来执行计划,逐步积累经验,坚持长期志愿服务,从而确保志愿服务实效。
(4)精准化,注重服务需求
志愿服务精准化,是相对于粗放式的志愿活动而言,是指针对不同志愿区域环境,不同志愿对象具体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合理有效管理使得志愿者和志愿对象精准对接志愿服务的志愿方式。一般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精准志愿主要是就志愿活动而言的,哪里需要志愿服务就有志愿者出现,志愿对象需求什么就志愿服务什么。
新常态下,单纯的传统思维方式在志愿活动中是行不通的,这并不意味着应该摒弃所有传统的志愿服务方式,而是要有更加系统科学的应用依据,同时注入创新活力。深入调研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深入调研便可得知志愿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及其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做到精准志愿,相应的制定志愿计划、保障成效。在赣州市章贡区姚衙前社区的帮扶活动中,学院志愿者事先调研了解到该社区房户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家庭,且家境较困难。之后,志愿者制定“一对一”长期帮扶计划,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帮助提高学业成绩等。
树立典型,引领志愿新风尚
“雷锋”是具有自愿、无偿、利他精神的志愿者象征。发扬“雷锋”精神,就是在弘扬志愿者精神。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通过宣传学院具有志愿服务代表性的先进人物,进一步影响和激励更多师生以及社会人士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产生更大的志愿凝聚力,更有助于产生志愿精神的“溢出效应”——即无处不在的志愿者,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汗水、心血和爱心,以实际行动打动着人们的内心,放大爱心的力量,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们自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从而使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大众习惯的生活方式。 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志愿品牌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学院志愿活动存在趋同化、标签化趋势。不破不立,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志愿品牌是破除思维僵化,是高校提高整体服务品质与服务能力,促进自身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在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整合内外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支“青春志·兴国行·奉献爱·实践路”的品牌志愿服务团队,文化衫统一、分工明确、活动多元、宣传到位等。
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单位,尝试品牌化的发展道路,能有效塑造自身良好的志愿服务形象,更好地传播“奉献、友爱、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能在学校层面扩大大学生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使高校师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志愿服务,并自发地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而有助于实现志愿精神“溢出效应”的最大化。
取长补短,破解“非专业”难题
志愿服务“新常态”的初步探索虽然卓有成效,形成了志愿服务“内外联动”的强大合力。但因工科学院专业限制,不像医学生可以义诊等,与专业“对口”的志愿活动极少,而存在“非专业”难题,在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会遇到“瓶颈”,故必须加强与其他专业性更强的院校加强交流沟通与合作,这是提高工科生实现对服务对象人文关怀的有效手段,更是破解志愿服务“非专业”难题的一种有效解决办法。
以人为本,大学生与社会接轨
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系统的志愿活动,把“低头族”、“书呆子”的学生从手机和电脑控中引领到社会层面,走出寝室,走出校园,让学生结合社会实践规划好未来的就业方向和目标。社会应当为各学校提供多种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争取志愿服务以此实践和锻炼自我的机会,不断研究和探讨相关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有效机制。
作者简介:余夏静(1984-),女,江西赣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mail:27632484@126.com
[1] 穆青.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北京青年政治学比学报,2005,14(3):9-12.
[2] 张晓梅,吴文进.构建志愿服务“新常态”提升党员服务群众能力.现代医院,2015,15(7):113-114.
[3] 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思想教育研究,2009,增刊2(175期):103-106.
[4] 王春兰,袁明符.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发展探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68-69.
[5] 荀志欣.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的创新研究[J].青年时代,2015(1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