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数学复习中的解题教学是高考复习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的教法常常影响到学生的学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轻松高效地做好解题教学,是高三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对于如何能够花较少的精力尽可能提高学生数学的解题能力,下面结合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和自己解题的经验,谈谈自己对解题教学的看法。
一、注重解题规范性、示范性,提高学生解题准确率
规范的解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规范的解题主要包括审题规范、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所以审题规范是正确解题的先决条件,而语言表达规范和答案规范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如果我们从平时严格要求学生,能在每节课尽量做到示范一道题的解题过程,必须让学生明白人家是怎样想出那个解题方法的,为什么要那样解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途径?到了高三,老师往往更注重大容量的题海战术,学生也疲于奔命,结果是老师讲了不少题,学生做了不少题,但最终学生的能力几乎没有多大提高,在高考中也就没有多大的竞争力。
例如,化简tan67.5°-tan22.5°。
分析:这是课本中常见的一道例题,我们是要通过本题运算来掌握三角函数知识,熟练三角变形,提高解答和应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能力,那么我们就要从这几方面着眼进行分析。从三角变形的角度来分析,有四类变形:(1)切割化弦,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公式;(2)通分合并,把差的形式化为商的形式;(3)变角运算,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诱导公式和二倍角公式;(4)降次,用二倍角公式,这几乎囊括了三角函数恒等变形最重要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题目特征,注意到67.5°与22.5°角度之间关系。如果学生能够体会这个化简过程的普遍性,发挥这个例题的示范作用,那么对于一些常见三角函数化简、求值或者恒等变形证明题,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重视通性通法教学,领悟常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数学思想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的范畴,是数学知识的统帅和灵魂。数学方法是解答数学问题的基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解题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书本上的、别人的知識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三、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进行发散
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用一题多解求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解题方法,并注意找出同一问题存在各种解法的条件与原因,挖掘其内在规律。
如,直线l:y=3x-4和直线m关于y=-x对称,求直线m的方程。
变式1:直线l: y=3x-1和直线m:y=3x+2关于直线n对称,求直线n的方程。
变式2:直线l关于点p(1,0)对称的直线为y=3x+2,求直线l的方程。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可以拓宽思路,增强知识间的联系,学会多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不仅增加了题目的使用价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开阔视野,全方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探究意识,从而达到以一胜多的功效。从而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训练,拓宽学生知识面
要分析和解决问题,必先理解题意,才能进一步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更高数学素质、具有更强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一点体现在高考上就是一些新背景题、开放题的出现,更加注重了能力的考查。
例如,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P(2,2),并且与两条直线x+y=1,2x-y=3,围成一个三角形,试写出满足条件的两条直线方程。
分析:这是一道条件开放题,其结论是与另外两直线围成三角形,这种问题,解题的基本思路是从结论出发,逆向思考,寻找结论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本题对所求直线的要求是与两条直线围成三角形,根据三条直线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三直线中无任何两条平行,无三线交于一点,从而确定所求直线。
解:设直线l1:x+y=1,其斜率k1=-1;直线l2:2x-y=3,其斜率为k2=2,两条直线交点为( , )。设所求直线为l,则只要l的斜率不等于-1及2,过点(2.2)不经过点( , )即可,随便取得x=1,y=1,或k=3等。
思维发散:本题若改为写出经过点P (2,2),并且与两条直线x+y=1, 2x-y=3围成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的直线方程,又怎样解呢?
开放型题目的引入,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不仅要思考条件本身,而且要思考条件之间的关系。要根据条件运用各种综合变换手段来处理信息、探索结论,有利于思维起点灵活性的培养,也有利于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
一、注重解题规范性、示范性,提高学生解题准确率
规范的解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规范的解题主要包括审题规范、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所以审题规范是正确解题的先决条件,而语言表达规范和答案规范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如果我们从平时严格要求学生,能在每节课尽量做到示范一道题的解题过程,必须让学生明白人家是怎样想出那个解题方法的,为什么要那样解题?有没有其它的解题途径?到了高三,老师往往更注重大容量的题海战术,学生也疲于奔命,结果是老师讲了不少题,学生做了不少题,但最终学生的能力几乎没有多大提高,在高考中也就没有多大的竞争力。
例如,化简tan67.5°-tan22.5°。
分析:这是课本中常见的一道例题,我们是要通过本题运算来掌握三角函数知识,熟练三角变形,提高解答和应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能力,那么我们就要从这几方面着眼进行分析。从三角变形的角度来分析,有四类变形:(1)切割化弦,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公式;(2)通分合并,把差的形式化为商的形式;(3)变角运算,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诱导公式和二倍角公式;(4)降次,用二倍角公式,这几乎囊括了三角函数恒等变形最重要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题目特征,注意到67.5°与22.5°角度之间关系。如果学生能够体会这个化简过程的普遍性,发挥这个例题的示范作用,那么对于一些常见三角函数化简、求值或者恒等变形证明题,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重视通性通法教学,领悟常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数学思想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的范畴,是数学知识的统帅和灵魂。数学方法是解答数学问题的基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解题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书本上的、别人的知識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三、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进行发散
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用一题多解求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解题方法,并注意找出同一问题存在各种解法的条件与原因,挖掘其内在规律。
如,直线l:y=3x-4和直线m关于y=-x对称,求直线m的方程。
变式1:直线l: y=3x-1和直线m:y=3x+2关于直线n对称,求直线n的方程。
变式2:直线l关于点p(1,0)对称的直线为y=3x+2,求直线l的方程。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可以拓宽思路,增强知识间的联系,学会多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不仅增加了题目的使用价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开阔视野,全方位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探究意识,从而达到以一胜多的功效。从而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训练,拓宽学生知识面
要分析和解决问题,必先理解题意,才能进一步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更高数学素质、具有更强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一点体现在高考上就是一些新背景题、开放题的出现,更加注重了能力的考查。
例如,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P(2,2),并且与两条直线x+y=1,2x-y=3,围成一个三角形,试写出满足条件的两条直线方程。
分析:这是一道条件开放题,其结论是与另外两直线围成三角形,这种问题,解题的基本思路是从结论出发,逆向思考,寻找结论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本题对所求直线的要求是与两条直线围成三角形,根据三条直线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三直线中无任何两条平行,无三线交于一点,从而确定所求直线。
解:设直线l1:x+y=1,其斜率k1=-1;直线l2:2x-y=3,其斜率为k2=2,两条直线交点为( , )。设所求直线为l,则只要l的斜率不等于-1及2,过点(2.2)不经过点( , )即可,随便取得x=1,y=1,或k=3等。
思维发散:本题若改为写出经过点P (2,2),并且与两条直线x+y=1, 2x-y=3围成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的直线方程,又怎样解呢?
开放型题目的引入,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不仅要思考条件本身,而且要思考条件之间的关系。要根据条件运用各种综合变换手段来处理信息、探索结论,有利于思维起点灵活性的培养,也有利于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