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其形式发展变迁影响着人们对于信息的认知思考,从而也影响了人们在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网。文章从媒介变迁的角度出发,从媒介环境转变及社交认同需求两个层面分析了媒介变迁影响社会人际关系网的原因;阐述了人际关系网从传统社交进入到赛博社交后强弱关系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媒介变迁下社会人际关系网的变化从公众和个人层面上带来的价值。
【关键词】媒介变迁;关系网;社会化网络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3.079
1. 研究背景
媒介变迁对社会生活造成了多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在社会中人际关系网也在传统媒介到新兴媒介变迁的过程中产生变化,社会圈子在媒介变迁的环境下拥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下形成新的聚合与建构。
在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信息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传播速度和范围有具有一定的限制,促使个人的社會关系网络趋于稳定的形态。也符合中国社会传统以情感纽带为基础形成的“熟人社会圈子”观念。但随着新世纪到来,互联网渐渐在中国兴起并逐渐普及并面向大众提供互联网应用服务。电视媒体市场化意识也不断增强,推动媒介节目进行转型。互联网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虚拟社交的空间,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极大地拓宽了人们接触信息面与社交圈层。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普及率逐渐提升,中国网民数量增长速度也十分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各式各样的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话语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的极限,人们进入了微传播下的虚拟社交时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造成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衰落,曾经是家家户户都收看的电视也随着各大视频软件的兴起而受到冷落。在新媒体时代下,微博、论坛,贴吧等社交平台的多向互动性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介的时空限制,人们的人际关系网也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得到复制或迁移。而区别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网,互联网打破了人们需要“亲身在场”的社交行为,在赛博社交盛行的背景下,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网产生了新变化:在网络赋权下,依托于社交平台,个人的话语权得到提升,能够较为自由地选择融入或建立新的虚拟圈子,甚至是成为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建构起个人的社会化网络。
2. 社会人际关系网变化原因
2.1环境转变:媒介形态更替与生活媒介化
传播学者梅罗维茨认为电子媒介打破了物理场景和社会场景的传统关系。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所营造的渠道单一、稳定的媒介环境,进入web1.0时代后,各类门户网站建立,具有社交属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新兴媒介产品形态能够为人们提供巨大的信息量与互动性高的虚拟社交,塑造了全新的媒介环境。在此背景下,受众易对互联网上的信息产生依赖性,并且社会化媒体平台也在这一虚拟空间重新构建了人们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模式,并对现实生活中的关系进行了复制与拓展,也使得人们对社会化媒体平台产生强烈的依赖感。
在多样化媒介产品日益渗透进生活的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趋向媒介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调查显示,手机媒体已成为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微信、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是获取新闻信息最重要的新媒体类型;微信是用户最多、最广泛的新闻信息获取平台。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动受众养成了时刻关注疫情资讯的阅读习惯。但与这种趋势相伴产生的是“新媒体综合症”,指人们离开手机等新媒体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日本传播学者中野收提出的“容器人”概念,指在以电视为主体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犹如封闭的容器。而今在手机、平台电脑等新型电子设备流行下,“手机控”、“低头族”也成为了新一代的“容器人”,这实质上反映出了媒介变迁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媒介化问题。
2.2 认同需求:用户自我呈现行为与社会互动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到,“人际传播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社会化媒体平台为受众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受众通过参与公共议题或是展示生活等方式向在不同平台上的观众呈现着“自我”,以此构建并维系着在社交平台的人际关系网。而社会化媒体平台让人们的社交场所发生变迁,其匿名性使之具备成为后台的条件,人们会更乐意参与虚拟社交参与进虚拟社群并进行自我呈现,塑造“人设”。社会学认为社会互动是维系和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的基础,用户通过加入虚拟社群进行社交能够满足社会互动的需求并且获得社会归属感。
3. 社会人际关系网变化呈现
3.1 个体弱关系得到强化,促进了群众社会参与
社会学家麦肯齐提出“时空压缩”概念认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际交往,所需的时间和距离,会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而缩短。媒介变迁帮助人们塑造了新的时空观。虚拟社交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用户进行的社交活动“无需共时”,远离社会真实关系且没有严格社交法则,极大地降低了人们的社交压力。社会化媒体的特性与传播结构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够极易建立交往的空间,在这种媒介环境的时空条件下,个体的弱关系数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充并在虚拟社交中得到不断强化。同时,社会化媒体平台也为社会公共议题讨论提供了公共空间,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如今成为公众参与公共议题的重要渠道,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3.2 现实社会强关系圈子出现分化与弱化趋势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控制和塑造了人类社会交往、行为的规模与形态,改变了人际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进入了社会化媒体时代后,微博、微信、贴吧等社会化媒体将人们原有的社会社交圈关系分化到不同平台上,并且在不同平台上建立起了新圈子,投入更多精力去维系社交平台上的社交圈。这就导致了原有社会圈子出现弱化趋势。另一方面,正如笔者上文所提到媒介变迁所引起媒介环境的改变,也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社交行为等思维方式与习惯。如今,“上网”的概念已经过时了,人们通过手机实现了几乎无时无刻“居住”在互联网世界中。这也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条件下,线上社交时间占据更多的时间人们分配给现实社交的时间就减少了,进而线下社交的质量也难以保障,使人们现实社会中的强关系圈子关系出现了弱化趋势。 3.3 弱关系实现向强关系转化,强关系促进衍生弱关系
3.3.1 基于共同兴趣的圈层社交中,弱关系可转化为强关系
以论坛、贴吧为代表的自带圈子属性社会化媒体的流行,使用户能够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加入并融入不同的圈子;而微博、微信则提供了“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将用户与周边的人建立联系。社会学家柯林斯曾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互动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而情感能量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人们参与传播的动机实质上应归结于情感能量的理性选择。用户之间在互联网这一虚拟互动空间下,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圈子、兴趣标签等界定了局外人的界限,出于兴趣爱好或共同利益参与进关注焦点的讨论互动,并最终在互动中共享群体情感。加深了人們对社会化网络中弱关系的信任感。
3.3.2 基于熟人圈子的社会化媒体可衍生弱关系并扩大关系网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对中国传统熟人社会进行了高度概括,但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社交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陌生化社交逐渐取代了以往的熟人社交。在这种趋势下,微信的出现让互联网开始重构中国人以熟人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交往模式。微信的群聊功能促使人们整合现实社交关系资源形成了同学群、家族群等圈子,这种熟人群聊为主的微信圈层成为了推动互联网社交归回“熟人社会”的动力。同时,微信又能够打破地缘亲缘等条件与陌生人直接建立群聊,使陌生人也进入到了熟人圈子中,产生新的公共性。微信通过群聊、朋友圈,公众平台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三个层级传播实现无缝连接,全面贯通。人们的社会关系网从熟人圈子得到扩大,衍生出了更多的弱关系。由此,微信构建起了互联网时代“新差序格局”。
4. 总结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的变迁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平台延伸了人们的感官能力,甚至是对于公共领域的延伸。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平台让人们突破时空限制、突破地缘亲缘等现实关系与世界上任何人建立关系进行社交互动,从而也让人际关系网得到了拓展延伸。但同时人们对于媒介的过度依赖等行为也同样会对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带来消极影响,同样在媒介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群体性孤独等现象也侧面反映了社会上情绪心理危机。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传统社交到赛博社交,人们的社交圈突破了传统熟人社会的局限,得到了扩展与延伸。而这种变化下所建构起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在公共领域层面提高了公共议题在公众的传播效率以及参与度;在个人社交层面能够为用户提供了即时在线互动的“集体陪伴”,个体可主动加入感兴趣的圈层,强弱关系的质量与数量也受虚拟社交的影响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互联网中心(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
[2]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
[4]陈文秀,张菊兰.圈层分化:移动社交下的过度媒介化[J].传媒观察,2020(04):74-80.
[5](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7.
[6]胡泳.理解麦克卢汉[J].国际新闻界,2019,41(01):81-98.
[7](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8]张婷婷.社会化网络中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2.
[9]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微信圈层场域中社会结构与关系格局的变迁与重组[J].社会科学论坛,2020(03):84-92.
【关键词】媒介变迁;关系网;社会化网络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3.079
1. 研究背景
媒介变迁对社会生活造成了多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在社会中人际关系网也在传统媒介到新兴媒介变迁的过程中产生变化,社会圈子在媒介变迁的环境下拥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下形成新的聚合与建构。
在传统媒体时代,以报纸、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信息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传播速度和范围有具有一定的限制,促使个人的社會关系网络趋于稳定的形态。也符合中国社会传统以情感纽带为基础形成的“熟人社会圈子”观念。但随着新世纪到来,互联网渐渐在中国兴起并逐渐普及并面向大众提供互联网应用服务。电视媒体市场化意识也不断增强,推动媒介节目进行转型。互联网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虚拟社交的空间,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极大地拓宽了人们接触信息面与社交圈层。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普及率逐渐提升,中国网民数量增长速度也十分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各式各样的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出现打破了话语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的极限,人们进入了微传播下的虚拟社交时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造成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衰落,曾经是家家户户都收看的电视也随着各大视频软件的兴起而受到冷落。在新媒体时代下,微博、论坛,贴吧等社交平台的多向互动性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介的时空限制,人们的人际关系网也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得到复制或迁移。而区别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网,互联网打破了人们需要“亲身在场”的社交行为,在赛博社交盛行的背景下,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网产生了新变化:在网络赋权下,依托于社交平台,个人的话语权得到提升,能够较为自由地选择融入或建立新的虚拟圈子,甚至是成为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建构起个人的社会化网络。
2. 社会人际关系网变化原因
2.1环境转变:媒介形态更替与生活媒介化
传播学者梅罗维茨认为电子媒介打破了物理场景和社会场景的传统关系。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所营造的渠道单一、稳定的媒介环境,进入web1.0时代后,各类门户网站建立,具有社交属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新兴媒介产品形态能够为人们提供巨大的信息量与互动性高的虚拟社交,塑造了全新的媒介环境。在此背景下,受众易对互联网上的信息产生依赖性,并且社会化媒体平台也在这一虚拟空间重新构建了人们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模式,并对现实生活中的关系进行了复制与拓展,也使得人们对社会化媒体平台产生强烈的依赖感。
在多样化媒介产品日益渗透进生活的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趋向媒介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调查显示,手机媒体已成为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微信、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是获取新闻信息最重要的新媒体类型;微信是用户最多、最广泛的新闻信息获取平台。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动受众养成了时刻关注疫情资讯的阅读习惯。但与这种趋势相伴产生的是“新媒体综合症”,指人们离开手机等新媒体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日本传播学者中野收提出的“容器人”概念,指在以电视为主体的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犹如封闭的容器。而今在手机、平台电脑等新型电子设备流行下,“手机控”、“低头族”也成为了新一代的“容器人”,这实质上反映出了媒介变迁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媒介化问题。
2.2 认同需求:用户自我呈现行为与社会互动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到,“人际传播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社会化媒体平台为受众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受众通过参与公共议题或是展示生活等方式向在不同平台上的观众呈现着“自我”,以此构建并维系着在社交平台的人际关系网。而社会化媒体平台让人们的社交场所发生变迁,其匿名性使之具备成为后台的条件,人们会更乐意参与虚拟社交参与进虚拟社群并进行自我呈现,塑造“人设”。社会学认为社会互动是维系和发展个人社会关系的基础,用户通过加入虚拟社群进行社交能够满足社会互动的需求并且获得社会归属感。
3. 社会人际关系网变化呈现
3.1 个体弱关系得到强化,促进了群众社会参与
社会学家麦肯齐提出“时空压缩”概念认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际交往,所需的时间和距离,会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而缩短。媒介变迁帮助人们塑造了新的时空观。虚拟社交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用户进行的社交活动“无需共时”,远离社会真实关系且没有严格社交法则,极大地降低了人们的社交压力。社会化媒体的特性与传播结构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够极易建立交往的空间,在这种媒介环境的时空条件下,个体的弱关系数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充并在虚拟社交中得到不断强化。同时,社会化媒体平台也为社会公共议题讨论提供了公共空间,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如今成为公众参与公共议题的重要渠道,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3.2 现实社会强关系圈子出现分化与弱化趋势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控制和塑造了人类社会交往、行为的规模与形态,改变了人际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进入了社会化媒体时代后,微博、微信、贴吧等社会化媒体将人们原有的社会社交圈关系分化到不同平台上,并且在不同平台上建立起了新圈子,投入更多精力去维系社交平台上的社交圈。这就导致了原有社会圈子出现弱化趋势。另一方面,正如笔者上文所提到媒介变迁所引起媒介环境的改变,也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社交行为等思维方式与习惯。如今,“上网”的概念已经过时了,人们通过手机实现了几乎无时无刻“居住”在互联网世界中。这也意味着在同样的时间条件下,线上社交时间占据更多的时间人们分配给现实社交的时间就减少了,进而线下社交的质量也难以保障,使人们现实社会中的强关系圈子关系出现了弱化趋势。 3.3 弱关系实现向强关系转化,强关系促进衍生弱关系
3.3.1 基于共同兴趣的圈层社交中,弱关系可转化为强关系
以论坛、贴吧为代表的自带圈子属性社会化媒体的流行,使用户能够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加入并融入不同的圈子;而微博、微信则提供了“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将用户与周边的人建立联系。社会学家柯林斯曾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互动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而情感能量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人们参与传播的动机实质上应归结于情感能量的理性选择。用户之间在互联网这一虚拟互动空间下,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圈子、兴趣标签等界定了局外人的界限,出于兴趣爱好或共同利益参与进关注焦点的讨论互动,并最终在互动中共享群体情感。加深了人們对社会化网络中弱关系的信任感。
3.3.2 基于熟人圈子的社会化媒体可衍生弱关系并扩大关系网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对中国传统熟人社会进行了高度概括,但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社交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陌生化社交逐渐取代了以往的熟人社交。在这种趋势下,微信的出现让互联网开始重构中国人以熟人关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交往模式。微信的群聊功能促使人们整合现实社交关系资源形成了同学群、家族群等圈子,这种熟人群聊为主的微信圈层成为了推动互联网社交归回“熟人社会”的动力。同时,微信又能够打破地缘亲缘等条件与陌生人直接建立群聊,使陌生人也进入到了熟人圈子中,产生新的公共性。微信通过群聊、朋友圈,公众平台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三个层级传播实现无缝连接,全面贯通。人们的社会关系网从熟人圈子得到扩大,衍生出了更多的弱关系。由此,微信构建起了互联网时代“新差序格局”。
4. 总结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的变迁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平台延伸了人们的感官能力,甚至是对于公共领域的延伸。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平台让人们突破时空限制、突破地缘亲缘等现实关系与世界上任何人建立关系进行社交互动,从而也让人际关系网得到了拓展延伸。但同时人们对于媒介的过度依赖等行为也同样会对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带来消极影响,同样在媒介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群体性孤独等现象也侧面反映了社会上情绪心理危机。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传统社交到赛博社交,人们的社交圈突破了传统熟人社会的局限,得到了扩展与延伸。而这种变化下所建构起的社会化网络关系在公共领域层面提高了公共议题在公众的传播效率以及参与度;在个人社交层面能够为用户提供了即时在线互动的“集体陪伴”,个体可主动加入感兴趣的圈层,强弱关系的质量与数量也受虚拟社交的影响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互联网中心(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
[2]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
[4]陈文秀,张菊兰.圈层分化:移动社交下的过度媒介化[J].传媒观察,2020(04):74-80.
[5](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7.
[6]胡泳.理解麦克卢汉[J].国际新闻界,2019,41(01):81-98.
[7](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8]张婷婷.社会化网络中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2.
[9]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微信圈层场域中社会结构与关系格局的变迁与重组[J].社会科学论坛,2020(03):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