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数量大幅增加,2007年我国幼儿园数量为12.9万所,到2015年已发展到22.4万所,数量增加将近80%,生育高峰会促使幼儿园数量进一步增加。文章主要探讨了幼师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对幼师教育思想和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对幼师专业越来越重视,对幼师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各类幼儿园为了自身发展和應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来适应幼儿园改革的需要。
随着社会文明的积累,幼儿音乐教学要求幼儿园教师不只是能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同时应具备综合音乐素养能力,成为符合当今幼儿音乐教育要求的新型幼儿园教师。但目前国内幼师专业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要求。我国幼师音乐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幼教人才,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幼师专业音乐教师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教学质量正逐步提高。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幼师专业的音乐教学水平还不是很理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社会正快速发展,但幼师音乐教育发展却相对落后。近年来,幼师教育也有不小的发展,办学条件改善,国家政策层面支持力度加大等。但随着幼师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素质不断下降,师资力量也相对下降,从而造成目前幼师培养幼教人才质量的下降。
下面我们对幼师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一、幼师生源质量日渐下降
大多数幼师学生在选择幼师专业之前并不了解幼师音乐课程,多数教师也没有参加过任何音乐学习培训。幼师生在入学前也没有经过专门的音乐水平测试,招收进来的新生音乐素质差异大,许多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出现整体音乐素质偏低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上音乐课,音乐课基本被文化课老师占用,这也是导致学生音乐素质较差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幼师学生来源主要是那些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选择幼师专业后,由于音乐基础也比较薄弱,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不小的压力,有不少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再加上对音乐学习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二、幼师音乐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幼师专业音乐教学,是依据幼师培养计划及相关指导性教学文件,提升幼师学生音乐素质、音乐审美和音乐教学能力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来看,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音乐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反之,则会影响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事实上,目前从事幼师音乐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釆用的还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完全被动的“听课式”的教学方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或教师对幼师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新理论、新观点,定期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这些都是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的途径。另外,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诊断”的基础上开出“处方”。
三、教师音乐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我们知道,决定教育成败的最关键要素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又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成败。幼师专业的音乐课教学向来注重音乐技能的学习,教师的音乐教育理念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原因还是受传统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把音乐技能教育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当前的幼师专业音乐教学还没有形成相对具体的、规范化的专业教学体系。虽然音乐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很强,但因为受自己当年学习经验的影响,把自己以前学习音乐时的教学形式继续传承和使用,从而就形成了如今固定的音乐教学模式,这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倾向于技能化、专业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幼师专业的音乐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遵照传统教学的教学理念,在过去的基础上树立现代幼儿音乐教学观念,来迎合当前幼师专业音乐教育的需要。
另外,各类幼师院校也会因为资金以及管理的不到位导致原有师资培养计划流于形式。国内多数省份对幼师类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出了一定要求,如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听讲座,到幼儿园做实地调查与学习,分派教师到高一级院校培训等,但采取的这些措施的效果也都不尽如人意。这导致通过远程教育提高教师综合能力这条途径也丧失了它应有的功效。
教师既要有扎实的音乐专业功底,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注重自我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音乐教育理念,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经济、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推动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过于淡化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综合来看,目前在我国幼师专业音乐教学实践中,许多音乐教师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与知识,认为只有记住所有音乐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音乐,因此把音乐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巧的训练上。他们认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这堂课中学生能掌握多少乐理知识与演奏技巧,而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从教育学、教学论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育时,很显然,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幼师专业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和鉴赏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因此,审美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幼师各类音乐教学大纲中,都着重强调音乐知识与音乐技巧,而对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的要求并不突出,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注重专业技巧训练。这样说并不是不要我们重视专业技能,而是要我们寻找专业技能技巧训练的学习与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合理的结合点。所以,在幼师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重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接受熏陶,主动快乐地学习音乐。 五、音乐教材更新速度落后于学科发展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广义的教材是指课内和课外,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如课本、讲义、练习册、活动册、课外阅读书籍等。因此,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图书资料,凡是有利于学习者知识增长或技能发展的一切材料都可称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材是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出现的,也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音乐教材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音乐时所用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音乐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籍、教学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视频、录音、教学软件等。在教学实践中,幼师音乐专业所用的音乐教材十几年不变,更新非常慢。另外,目前多数幼师的教学条件还没有实现多媒体化,即使部分学校有多媒体音乐教室,但也形同虚设,有的学校使用前需要打报告才能使用,很多教师觉得手续麻烦也基本不用,所以就完全依靠书本上的音乐知识来进行教学,這是远远不够的。幼师专业音乐教学需要学生利用多媒体来了解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情况,要多听幼儿歌曲,这样方能更直观地了解幼儿教学情况。但目前的多数幼师音乐教科书很难满足其专业需要。
六、音乐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事实信息收集和把握为基础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过程。教学评价是由评价主体、客体、方法、标准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幼师音乐教育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当然家长、社会大众有时也应该归入评价主体的范畴。音乐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音乐教学目标,运用一定手段和方法,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各种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和满足个体音乐能力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音乐教学评价应具备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改进功能、调控功能等,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以体现上述多种音乐教学评价的功能。
而幼师音乐教学的整体及其每一个方面、环节,都可以成为评价的对象。评价既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理论指导、需要评估、目标选择、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评价本身,也涉及教学各种因素——目标、内容、组织、媒体、策略、方法、手段、环境等,还涉及教学活动的产品——课程材料、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等。幼师教学评价主要是以教学活动材料、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过程控制为对象。
而目前幼师院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对音乐理论的评价方法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测试,对幼儿教师的声乐、钢琴等的评价主要以汇报演出为主,这种只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使得对学生一个学期的所有学习活动的评价都集中在一张试卷、一首歌曲的演唱上,这不但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对这种片面的评价产生反感,不愿意让教师去评价自己,讨厌考试,讨厌音乐,体会不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音乐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音乐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反馈,进而优化教师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音乐教育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很明显,当前幼师专业的音乐教学评价没有达成这一目的。仅仅通过一张卷子、汇报演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评价是发现不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发现不了教学互动过程中的不足,没有发挥评价的基本功能。只有建立全面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评价功能,才有助于学生获取音乐知识与技能,才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教学活动的实施。
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提高,重视学生音乐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发展。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再结合合理的评价方法,最终才能达到培养人、培养合格幼师毕业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 敏.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闫玉杰.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3(22).
随着社会文明的积累,幼儿音乐教学要求幼儿园教师不只是能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同时应具备综合音乐素养能力,成为符合当今幼儿音乐教育要求的新型幼儿园教师。但目前国内幼师专业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要求。我国幼师音乐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幼教人才,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幼师专业音乐教师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教学质量正逐步提高。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幼师专业的音乐教学水平还不是很理想,在音乐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社会正快速发展,但幼师音乐教育发展却相对落后。近年来,幼师教育也有不小的发展,办学条件改善,国家政策层面支持力度加大等。但随着幼师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素质不断下降,师资力量也相对下降,从而造成目前幼师培养幼教人才质量的下降。
下面我们对幼师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一、幼师生源质量日渐下降
大多数幼师学生在选择幼师专业之前并不了解幼师音乐课程,多数教师也没有参加过任何音乐学习培训。幼师生在入学前也没有经过专门的音乐水平测试,招收进来的新生音乐素质差异大,许多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出现整体音乐素质偏低的现象。甚至有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上音乐课,音乐课基本被文化课老师占用,这也是导致学生音乐素质较差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幼师学生来源主要是那些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选择幼师专业后,由于音乐基础也比较薄弱,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不小的压力,有不少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再加上对音乐学习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二、幼师音乐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幼师专业音乐教学,是依据幼师培养计划及相关指导性教学文件,提升幼师学生音乐素质、音乐审美和音乐教学能力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来看,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音乐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反之,则会影响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事实上,目前从事幼师音乐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釆用的还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完全被动的“听课式”的教学方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或教师对幼师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善于学习新理论、新观点,定期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这些都是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的途径。另外,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诊断”的基础上开出“处方”。
三、教师音乐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我们知道,决定教育成败的最关键要素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又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成败。幼师专业的音乐课教学向来注重音乐技能的学习,教师的音乐教育理念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原因还是受传统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把音乐技能教育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当前的幼师专业音乐教学还没有形成相对具体的、规范化的专业教学体系。虽然音乐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很强,但因为受自己当年学习经验的影响,把自己以前学习音乐时的教学形式继续传承和使用,从而就形成了如今固定的音乐教学模式,这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倾向于技能化、专业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师范教育的发展,幼师专业的音乐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遵照传统教学的教学理念,在过去的基础上树立现代幼儿音乐教学观念,来迎合当前幼师专业音乐教育的需要。
另外,各类幼师院校也会因为资金以及管理的不到位导致原有师资培养计划流于形式。国内多数省份对幼师类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出了一定要求,如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听讲座,到幼儿园做实地调查与学习,分派教师到高一级院校培训等,但采取的这些措施的效果也都不尽如人意。这导致通过远程教育提高教师综合能力这条途径也丧失了它应有的功效。
教师既要有扎实的音乐专业功底,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注重自我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音乐教育理念,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经济、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推动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过于淡化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综合来看,目前在我国幼师专业音乐教学实践中,许多音乐教师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与知识,认为只有记住所有音乐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音乐,因此把音乐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巧的训练上。他们认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这堂课中学生能掌握多少乐理知识与演奏技巧,而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从教育学、教学论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育时,很显然,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幼师专业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和鉴赏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因此,审美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幼师各类音乐教学大纲中,都着重强调音乐知识与音乐技巧,而对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的要求并不突出,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注重专业技巧训练。这样说并不是不要我们重视专业技能,而是要我们寻找专业技能技巧训练的学习与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合理的结合点。所以,在幼师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重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接受熏陶,主动快乐地学习音乐。 五、音乐教材更新速度落后于学科发展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广义的教材是指课内和课外,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如课本、讲义、练习册、活动册、课外阅读书籍等。因此,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图书资料,凡是有利于学习者知识增长或技能发展的一切材料都可称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材是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出现的,也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音乐教材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音乐时所用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音乐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籍、教学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视频、录音、教学软件等。在教学实践中,幼师音乐专业所用的音乐教材十几年不变,更新非常慢。另外,目前多数幼师的教学条件还没有实现多媒体化,即使部分学校有多媒体音乐教室,但也形同虚设,有的学校使用前需要打报告才能使用,很多教师觉得手续麻烦也基本不用,所以就完全依靠书本上的音乐知识来进行教学,這是远远不够的。幼师专业音乐教学需要学生利用多媒体来了解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情况,要多听幼儿歌曲,这样方能更直观地了解幼儿教学情况。但目前的多数幼师音乐教科书很难满足其专业需要。
六、音乐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事实信息收集和把握为基础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过程。教学评价是由评价主体、客体、方法、标准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幼师音乐教育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当然家长、社会大众有时也应该归入评价主体的范畴。音乐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音乐教学目标,运用一定手段和方法,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各种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和满足个体音乐能力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音乐教学评价应具备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改进功能、调控功能等,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以体现上述多种音乐教学评价的功能。
而幼师音乐教学的整体及其每一个方面、环节,都可以成为评价的对象。评价既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理论指导、需要评估、目标选择、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评价本身,也涉及教学各种因素——目标、内容、组织、媒体、策略、方法、手段、环境等,还涉及教学活动的产品——课程材料、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等。幼师教学评价主要是以教学活动材料、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过程控制为对象。
而目前幼师院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对音乐理论的评价方法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测试,对幼儿教师的声乐、钢琴等的评价主要以汇报演出为主,这种只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使得对学生一个学期的所有学习活动的评价都集中在一张试卷、一首歌曲的演唱上,这不但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对这种片面的评价产生反感,不愿意让教师去评价自己,讨厌考试,讨厌音乐,体会不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音乐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音乐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反馈,进而优化教师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音乐教育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很明显,当前幼师专业的音乐教学评价没有达成这一目的。仅仅通过一张卷子、汇报演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评价是发现不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发现不了教学互动过程中的不足,没有发挥评价的基本功能。只有建立全面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评价功能,才有助于学生获取音乐知识与技能,才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教学活动的实施。
在幼师音乐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提高,重视学生音乐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发展。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再结合合理的评价方法,最终才能达到培养人、培养合格幼师毕业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 敏.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闫玉杰.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