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fei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言建构与运用,小学文言文教学,言语实践
  统编教材加大了文言文学习的力度,在三至六年级的八册教材中,共安排了十余篇文言文。随着教材中文言文篇目数量的增加,文言文教学也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研讨的一个聚焦点。尽管如此,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常常将文言文当作“外文”来教,只重视学生对文言文中字、词、句的理解,课堂上往往是把课文翻译给学生听,再要求学生自己翻译。只要学生能够把文言文翻译得准确,这堂课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教师将文言文拆散了教、嚼烂了喂,一篇美文只剩下七零八落的字、词。学生机械地、被动地记忆字词的意思,再将它们缝补起来完成翻译工作,只见字词,不见文章。正如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所言:“文言文教学有‘言’而无‘文’,这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嚼烂了喂的必然结果。”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浅层,很难深入下去,亦没有自主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空间。基于对当下文言文教学的反思,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言语实践的兴趣
  与以往所学习的现代汉语不同,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免会因为语言形式的距离感而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必须想办法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进行言语实践活动,从而更有效地达到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等创设情境,拉近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陌生感,活化语言,引导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魅力,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有很多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如《司马光》《守株待兔》《伯牙鼓琴》等。针对这类文言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在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连接处寻找切入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针对文言文文本进行言语实践活动。
  比如,四年级上册的《精卫填海》一课,课后有“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的练习。学生对“精卫填海”的故事比较熟悉,教师如果只是单调地布置任务,让学生毫无情境感地“讲一讲”,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可能又会回到翻译课文的境地。教师可以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创设情境:外国友人看到阅兵式上“新时代、新天津”的彩车上有精卫鸟,他们感到很好奇,不知道为什么这只鸟会出现在彩车上,请你结合课文,给外国友人讲一讲关于这只鸟的故事。这样创设情境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重大时事作为切入点,再以“给外国友人讲解”的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而且将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与时事联系起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进而提升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二、在关键处发挥想象,拓宽学生言语实践的空间
  文言文言简意赅,很多“言外之意”都要靠阅读者自己去领会,这就给学生的学习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想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合理地发挥想象,把文中的只言片语变为具体生动的画面,在丰富的言语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引导学生想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比如环境、语言、神态、动作、人物的心理等发挥想象,拓宽言语实践的角度,丰富言语实践的内容。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挥想象固然重要,但教师不能过于重视启发学生“从哪些方面想象”,而忽略了“从哪里想象”的问题,否则就会使得学生作“无根之想”,即单纯依赖生活经验而缺乏文本依据,甚至脱离文本的泛化想象。找准学生想象的关键点,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更有利于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开展。
  比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教师在“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处,引导学生想象“这是一棵怎样的李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李树又高又大、李子又大又红。文中本没有对李树的描写,学生生活经验又有限,最后只能是天马行空地过度想象。教师这样做,无非是想引导学生感受李子的诱人。且不说苦李是否真的颗颗“又大又红”,即便真的如此,似乎也沒有必要在此处大做文章。引导学生想象的关键点,可放在“诸儿竞走取之”处,引导学生想象“诸小儿”竞相取李的原因。比如联系上文“尝与诸小儿游”句,想象孩子们玩得口渴难耐,突然见到诱人的李子,口水顿生、争先恐后的画面。在此处充分想象后,再引导学生在下文“唯戎不动”处展开想象,揣摩王戎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品质。将“诸儿竞走”与“唯戎不动”进行对比,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王戎的冷静沉稳与善于思考。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在关键处进行想象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人物品质,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更为丰富,更为后面“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的任务作了铺垫,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品味关键字词,提升学生言语实践的品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对语言的学习,在语言学习中,为了体会作者用字、用词的表达效果,我们常常要对关键字、词进行比较推敲、品味涵咏。“炼字”功夫可以说是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高阶表现,尤其是在诗词或者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在对字、词的品味过程中鉴赏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提升学生的语用品质。
  现代文篇幅比较长,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思想感情的词语比较多,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品读涵咏,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统编教材选取的文言文篇幅较短,教师往往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来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品质,难以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教学往往显得过于简单、苍白。因此,在教学中能够精准抓住文言文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品味,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理解文本,引导学生领略文言文遣词造句的精妙趣味,并从中汲取语言营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司马光》一课,学生可以从文中感受到司马光的“聪明”,但是仅仅感受其“聪明”,理解上似乎有些浅显,在结合人物品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时往往显得过于笼统,学生常常无话可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这么久,并非只是因为他聪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千钧一发之际急中生智,救人于瓮中。体会司马光“急中生智”的人物品质,首先要引导学生感受事情的危急,学生才能对司马光这个人物有更深的体会,即他在救人那一刹那的“急智”之可贵。深入解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司马光》这篇课文里,最能体现事情的危急的是“足跌没水中”的“没”字。水能没过孩子,说明瓮很大,难以被推倒;孩子没入水中,说明处境极其危险,找大人求救根本来不及。千钧一发之际,司马光的头脑中快速闪过这些信息,冷静分析后得出结论:用身边的大石头击破大瓮救人,才是唯一有效的办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没”字,用词语比较的策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将“没”换成“落”或者“掉”,意思虽然相近,都能表现事件的危险,但用“没”更能够表现事件的危急。通过对“没”这个关键字的推敲品味,下文“光持石击瓮”的画面才能定格在学生的心中,学生才能进一步体会到司马光急中生智、冷静勇敢的品质。针对人物美好品质的言语实践活动,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了审美的体验状态。学生进行言语实践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对关键字、词的品味,提升了学生的言语实践品质,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问题与对策  群文阅读是指师生围绕核心议题,选择一组文本展开阅读并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核心议题包括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意义建构包括学生个体自主建构和群体互动建构。群文阅读作为单篇课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过渡层次,具有普适性和操作性。群文阅读主要是迁移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读写策略,使之熟练化、自动化,进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目前,群文阅读教学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困难
【关键词】统编教材,中年段,语文要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采用双线组元的编写方式。所谓双线组元,就是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两条线索组织单元内容。每个单元都在导语页上提示了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语文要素”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小学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什么是“语文要素”?最权威的说法来自温儒敏先生的解释:“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