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 道德行为; 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86-001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古人也说:“养其习于童蒙,则作圣人之基立于此。”可见抓好养成教育,形成良好习惯是多么重要,是促进健康成长和成就大业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利用学校所处独特的区域,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开发德育资源,发挥德育功能,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和谐融合的教育网络,操作上规范,内容上具体,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育,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承担着学生的启智启蒙教育,因此我校在“行”字上下工夫。具体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环境感化行动
  我校是一所“花园式”学校,校园内树木葱茏,四季常青,花儿品种繁多,四季常开。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较强的情境性,对学生心灵的启迪、个性的陶冶、情感的激发、精神的升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践中,我们让学生离开教室,步入校园的花草树木之中,启发学生观察,发现校园环境中美的地方,如鲜艳美丽的花儿,葱郁挺拔的树木、洁净雪白的墙壁、清洁干净的地面……认识校园中不美的地方,如被攀折变形的树枝,有球印、脚印的墙壁,地上的纸屑……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自然景色的美与丑,提高学生珍惜、爱护校园的思想意识和觉悟。
  2.教育内容渗透行动
  我们在实践中安排好养成教育内容的主次关系,每月确定一个中心,使之系统化。每月有一个中心内容,不排斥其它德育内容。如3月份对学生进行“学英雄人物”教育,5月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在语文、思品教育中渗透思想教育,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晨会课,班队活动,午间管理,着重于“行”,并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克服,矫正以前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之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3.教育方法指导行动
  教育方法多样化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如9月份“尊师守纪”中的“尊师”教育,语文课、思品课通过教育谈话,提高学生尊师的道德认识,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以指导尊师的道德行为,并提出具体的行为目标,即进校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离校跟老师说“老师再见”,校外见到老师说“老师好”。让学生谈一谈、说一说,明白并记住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晨会课上可以让几名学生上来即兴演示给其它同学看,让学生讨论这样做对不对?然后可以让全体学生轮流或相互演练,体验角色。
  4.教育评价激励行动
  及时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使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在评价中,奖励和惩罚是常见的方法。小学生有强烈的归属和认可需要,他们特别盼望并喜爱得到别人的夸赞。
  二、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1.优化心理环境,培养良好品德
  孩子生下来以后,父母就要围绕怎样使孩子长大成人的问题进行教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将日常行为规范编成小故事讲给孩子听,并耐心督促,引导孩子照着去做,根据孩子的认识水平,可经常讲一些古今中外爱国人士的故事给孩子听,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帮他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电影、电视等,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这都会对孩子的心理起良好的积极作用。
  2.优化环境,培养文明品质
  人类的文明,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创造、继承、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因此,培养孩子的文明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家长应尽的责任。做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要做孩子的表率,不讲粗话、脏话,互敬互爱;同时当孩子有不文明的言行出现,要立即耐心教育,并要求孩子待人接物文明礼貌,逐步教会孩子怎样使用文明用语,孩子才会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3.美化卫生环境,培养卫生习惯
  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家长的力争做到洁身净室,平时注意室内外卫生,经常打扫地面,擦洗桌凳、用具等,保持家庭室外的整洁、美观,让孩子知道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所垃圾都要扔进垃圾箱,久而久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讲卫生习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必须确保孩子在生理、心理方面能够健康成长。
  三、社会教育是小学生习惯养成的条件
  养成教育是一项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要提高养成教育的水平,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力量,全方位、全过程、校内外结合以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育人大环境。有了这种环境作依托,即使社会上有些负面的影响,有关部门也会引起重视,采取果断的措施加以制止。
  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反过来对社区环境和风气也会产生积极影响。社区教育力量的发挥,无疑对学校教改与质量提高是一种极大的推动力。
  近几年,我们开展了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我们针对学生是非观念不清、法制观念淡薄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外辅导员的功效,请派出所的民警和铁路民警定期来校为学生上法制宣传课,交通安全课运用直观的图片,学生增强了法制观念,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了自我保护。
  综上所述,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时间多方面综合教育影响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条件,三者缺一不可,既不能互相代替,又不能彼此脱节。加强领导,形成共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高,良好校风、学风、班风容易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学习品质、文明行为等良好习惯也更快养成。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着重探讨了“入世”对中国高校体育教育带来的影响及面临的挑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实行产业化的必要性。
摘 要:小学生独立预习能力不足,阅读、理解文本存在偏差,需要借助教师编拟预习方案,助其学习。预习案编写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有效的预习案能够助学生一臂之力,习得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反之,会加重学生额外学业负担,成为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新的枷锁。关键词:数学; 预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体育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拦路虎",它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通过对教学难点概念的理解,寻找教学难点的产生原因,以及攻克教学难点所采
本文以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观摩课中的教案为例,其目标中“基本、初步”不明确。对教学目标的表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论述,说明了“基本、初步”表述不正确的犯错误原因,并对如何明
《音乐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上音乐欣赏课,教师要注重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创造生
通过对我国竞技排球职业改革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职业排球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中国排球进行职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2013年7月15-18日,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The Bernoulli Society联合主办的随机动力系统国际学术会议在南开大学省身楼召开。会议学术委员由P
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非智力因素与体育教学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3个方面论证了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为社会培养健康服
第6届Domain理论及其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Domai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于2013年10月25~2913在湖南大学举行。会议由四川大学和湖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体育竞赛活动也正逐步走向市场。本文根据我国近年来举行的商业性体育竞赛的运作情况,从市场学角度对我国当前体育竞赛活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