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厂“巨兽”的创造和吞噬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say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作者:[美]乔舒亚· B ·弗里曼
  译者:李珂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定价:55.2元
  我读大学的时候,妹妹开始到城市打工。我去过她打工的工厂,是一家海产品加工企业,条件很差,薪水也不高,但是她和同伴们却干得很开心。工厂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老家农村的世界,那是她们进入城市的开端。
  长期以来我想起这些都会感到不快和内疚。妹妹没能像我一样考上大学,事实上连高中都沒有读。有时候我也感到恐慌,如果我没有读大学,自己又能干什么?直到这几年,我才逐渐看到另外的出路,比如高中毕业以后送外卖,或者到富士康这样的工厂工作。
  乔舒亚·弗里曼的《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最后一章讨论的就是富士康。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厂。
  工业园是一个封闭世界。中国有几亿农民工,分散在各个园区和工厂里,但是在城市,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工人”的存在。弗里曼的著作,带领我们领略真正的工厂世界。
  从1721年托马斯·隆贝在英国德比市建立丝绸厂,现代工厂有近300年的历史。工厂不仅是建筑和生产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现代世界的形成,塑造了人们的生活,也塑造了人本身。
  马克思的大部分理论都来自对英国纺织业的观察。当时棉纺厂是英国最常见的工厂,恩格斯就经营着一家。马克思很敏锐地观察到工厂的一个后果:它把人们塑造成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事实上,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处境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悲惨。纺织厂里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每天劳动12小时以上。从那时开始,工人就一直为缩短工作时间而斗争。到了21世纪,在富士康里,很多工人同样每天工作12小时,但更多是出于自愿,因为加班可以有更多收入。
  这种斗争,只是工厂历史的一个侧面。在18世纪,很多英国儿童的命运本来就很悲惨,由于英国有长子继承的传统,很多小孩不得不很早就离开家庭去流浪或者当学徒,相比于随时可能的饥饿,成为童工倒是不错的选择。
  工厂里有剥削,但也有伟大的创造。早期英国的工厂,一度成为“旅游景点”,参观者会为机器的效率而赞叹不已。几十年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出现的纺织厂更成为美好生活的乌托邦,到访的诗人赞美那些女工,“就像蜜蜂飞舞于花间”。美国那一代打工妹和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打工妹很像:到城里务工,为她们提供了一个离开“父权制”和创造新的自我的机会。
  到了蒸汽机和钢铁时代,工厂的伟力更加彰显。密西西比河上的航船飞速行驶,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也开始出现,工厂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人们获得了新的时间和空间感,也在流动中加深了对“国家”的感知。工业化时期,英国、法国和美国都多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人们赞叹各种“伟大奇迹”。埃菲尔铁塔就是世博会的产物。这个钢铁怪兽让少数艺术家感到丑陋,但是更多的人对它则是崇拜,它成为摄影、绘画和文学作品刻画的对象。工业革命带来的是进步的信念,以及各种对未来的想象。
  工厂所到之处,都在摧毁和重建社会关系。日本为大阪世博会修建了从东京到关西的新干线,上海办了世博会后,中国也迎来了自己的高铁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业革命,但所有的故事也都有一些相似剧情:人口流动、妇女解放、工人感到被剥削、罢工兴起,然后收入提高、推高劳动力成本、资本方到新的区域办厂……最终,这种浪潮会席卷全球。
  弗里曼并不是为富士康这样的巨兽唱赞歌,他肯定工厂的贡献,也指出它对人压制的一面。
  在弗里曼看来,富士康这样的工厂集纳了过去两百年工厂的全部探索,是真正的“巨兽”。它吸收了过去全部的管理和监控经验,又有创新。厂区设有图书馆、电影院,巨幕上播放着广告,在提前把生产者转变成消费者。
  在富士康工作的200万以上的年轻人,他们的感受当然不尽相同。有人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也有人被生产线劳动摧毁了心灵。几年前,富士康频发的工人自杀事件也引起了巨大关注。弗里曼在书中甚至引用了2014年自杀的打工诗人许立志的诗作:“我被它们治得服服帖帖/我不会呐喊,也不会反抗……”
  过去30年,这巨兽影响到几代中国人的命运。我们已经习惯它及它带来的新世界,而对未来,我们还需要新的想象力。

新书推荐

《比利时的哀愁》

  作者:[比利时]雨果·克劳斯
  译者:李双志
  出版: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定价:128元
  “比利时国宝级作家”的一生之作,比利时的灵魂传记。青春与战火交织的画卷,恢弘跌宕的家族史诗,时代命运下的衰败千面与苍茫众生。它为我们预示了今天的欧洲和世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破碎的欧洲并未愈合,其碎片遍布我们生活的世界。
《钻石与铁锈》

  作者:[美]琼·贝兹
  译者:朱丽娟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定价:68元
  她是歌唱自由的民谣女王,曾坐在60年代的鲜花荆棘之上,与鲍勃·迪伦相恋,与马丁·路德·金并肩同行。她的歌声里有钻石般的坚硬明亮,也有铁锈般的时光擦伤。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爱与勇气,也关于自我挣扎和坚定信仰的回望之书。
《普法战争》

  作者:[美]杰弗里·瓦夫罗
  译者:林国荣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定价:92元
  这场战争始于政治谋略,终于政治谋略。战败的法国经历了自我革新,共和观念深入民心;胜利的德意志,形式上实现了统一,然而其帝国体制只会推动军国主义集团的崛起。在作者看来,究竟谁赢得了普法战争,答案不像看起来那般简单。
《苏联设计时代1950-1989》

  编著:英国费顿出版社
  译者:任梦欣
  出版: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定价:98元
  本书收录了自1950年至1989年350余件选自莫斯科设计博物馆的苏联设计作品。不同于以往常见的设计类图书,本书另辟蹊径,按照“民众”“国家”和“世界”三大主题编排,是一场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展现苏联社会变迁的特殊感官之旅。
其他文献
与发生SARS的17年前相比,中国的国家实力、科技与医疗健康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但这次新冠疫情比当年波及的范围更广、死亡人数更多,而且出现了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更多的院内感染,最终造成全国停摆的局面。虽然后期的“围堵策略”体现出中国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具有空前的调动社会资源、凝聚民众力量的能力,但疫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仍需深刻总结。  在面对新发传染病疫情的决策过程中,如何令真实、
街頭“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朗香教堂全景。  在欧洲旅行,不论是乡间还是都市,都会遇见形形色色的教堂,从无名乡村尖顶小教堂,到大城市中古老恢弘的哥特式大教堂。如果不是信徒,或熟悉其历史和建筑风格,很难一一辨识。但如果你去过法国的朗香教堂,一定会过目难忘。  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的孚日山区,紧邻瑞士边界。从巴黎开车出发,走A5高速公路,一路向东南方向的古城贝尔福开。如果时间够,也可以顺道参观一下这个位于法国、瑞士、德国
3月14日,江苏连云港,一艘大型远洋滚装轮在港东方公司码头准备装载出口中东的车辆。图/IC  两个多月前,东莞一家家具制造厂的外贸经理邓虹最头疼的,是工厂何时能复工。她不得不逐个给客户发邮件,说服对方把订单推迟到3月交货,同时担心破坏长期维护的客户关系。  进入3月,国内疫情缓和,大部分工人回到了工厂。情况却出现反转,此时,疫情“震中”从中国转移到欧美。3月20日起,原本催单的客户主动给邓虹发了邮
5月10日,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张天明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个由公安部挂牌督办的案件,即2017年被查处、曾轰动一时的“善心汇”传销案。判决生效后,主犯“善心汇”创始人张天明获刑17年,并处罚金1亿元,其他被告人也被判不同刑期及罚金。  法院审理查明,2013年5月,张天明在深圳注册成立“善心汇”公司。2016年3月起,张天明、燕吉利、查方
近日,旨在消化疫情冲击的又一项重磅金融政策落地。3月13日下午,央行宣布定向降准,从3月16日开始实施。该政策分为两个层次: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此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  这一政策共将释放5500亿元长期资金。按照今年2月大约6倍的货币乘数算,这一政策最高可释放的广义货币约3.3万亿元。这是中国央行今年第二次降准。  与上一次不同的是,
《J》  作者:[英]霍华德·雅各布森  译者:张小意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定价:69元  犹太诗人保罗·策兰宁愿用“那件发生过的事”来代称纳粹大屠杀。在小说《J》中,雅各布森用了同样的方式来指代类似的惨剧。  故事发生在未来几十年后,主人公是40岁的木雕师傅凯文和25岁的孤儿爱琳。他们住在虚构的鲁本港。某天在大街上,一个陌生人突然凑到凯文耳边说,快看,
2008年,湖南澧县遭遇罕见的雪灾,郭沛文觉得冬天格外的冷,路上很滑。那时,他正在澧县最好的高中澧县一中读高二,喜欢推理小说,英语课上,他躲避老师目光,偷偷在写一篇名为《不嚷蝉》的小说,讲述一个“帮助自杀”的故事。  这一年暑假,北京垂杨柳高中的学生,多数被征集去做奥运会的志愿者。高二学生李唐没去,他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五六本余华、苏童的小说,整个假期,几乎都待在家里,看书,写诗,在诗歌BBS上与网
有一次,同事小F和前来办事的群众吵架了,吵架上了火,就跟醉酒上了头,表情、动作、说出去的话都是失控的,对方说了很多难听话,但是都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一句话在机关被广为传播,这句话就是“信不信我能脱了你的衣服”,这句咒语几乎成了大家打趣小F的一个口头禅。  在喜欢开黄腔的老Q那里,这句话含有猥琐的意味,老Q会故意趁人多说这句话,逗新来的小萌,挑衅李姐,气得小咪柳眉倒竖。  拨开这句话的黄色洋葱皮,核心
路内。图/受访者提供  作家路内结束了北京的活动,回到上海。那是1月。从车窗里往外看,大雾覆盖整个淮北平原,铁轨两边的工厂和小镇都笼罩在迷离天色里。那时候,武汉的疫情还没有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生活看起来一如平常。  最近这十年里,路内的生活稳定下来。他住在闵行区,距离市中心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平时不怎么出门,偶尔到作协办个事,跟进城一样开心。相比之下,他的小说里还保存着过往生活的踪迹,那些人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