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周边国家的文化有着深刻影响。大陆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是隔海相望的邻邦,中国与韩国有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就达3000多年。随着中韩两国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文化在韩国也日渐流行起来。而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语言,中韩两者之间有着较深的渊源。
一、汉韩语言的渊源
朝鲜民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一个只有民族语言却无文字的民族。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朝鲜。但由于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很难接触到。统治者为了便于老百姓贯彻自己政策,决定发明一种易于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于是在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的积极倡导下,学者们创造了朝鲜文字。这期间朝鲜学者曾几十次前来中国明朝进行关于音律学的研究。后正式公布了朝鲜文字,称为“训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二、汉语对韩语的主要影响
不难看出,汉字对韩国文字的影响很深远。汉字在韩国的运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训民正音产生之前,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久远,汉字也自然而然地传入了韩国,无论在史书典籍中还是影视作品中都可见到,古代汉字在朝鲜时期是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文字,也是用来记载典籍的,而一般平民是没有文字使用的,汉字一度成为官方文字。
第二,训民正音产生之后,韩语的词语可以分为固有词、外来词、汉字词三部分。其中,汉字词大约有60%左右。韩语的一些发音是与汉语发音相类似的,韩国的医院有韩医和西医的区别,西医的发音直译出来就是“病院”、厕所的发音直译出来就是“化妆室”,还有“釜山、茶、山、人生”等。另外,韩语中的数词系统也有汉字词数字和固有词数字之分,它们的使用也是有规定的,一般在年月日之前要用汉字词,表示分和秒的时候用汉字词。
直到今天,汉字对韩国依然有着一定影响,会在一些比较正式或郑重的场合使用。一般韩国人在出生登记时也会有汉字名字,据新闻显示,2014年10月韩国新增了2381个汉字供取人名。由此可见,汉字在韩国的运用体现在生活的多种方面,汉字传播的广度显而易见。
第三 ,韩语中汉字词的本土化发展,部分汉字成语在韩国的使用,其含义和中国相同,比如百战百胜、居安思危、锦上添花、万事如意等等,但除此之外,韩国在对成语进行吸收的基础上也有自身的创造。如意义相同,表达习惯不同的四字成语。如同样表示景象凄惨,中国用“目不忍睹”形容,韩国则是“目不忍见”、“文房四宝”在韩国的表示是“文房四友”、“虎头蛇尾”在韩国改成了“龙头蛇尾”等。又如意义不同的四字成语:左顾右盼(韩):指的是想得多,考虑周全。出尔反尔(韩):指的是对于自己惹的事,自己承担后果。柳暗花明(韩):大多指的是乡下的美景。
不仅成语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部分汉字词语的使用也是如此。汉字词在韩国本土化发展的情况,就词语而言,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词形相同,词义不同。如:放心(韩)是指没留神;留念(韩)是指注意;品质(韩)更多指的是产品质量;食堂(韩)指的不仅是为了吃饭设置的房间,还指卖简单的菜的商店。第二,韩语中有独有的汉字词,如:“放送局”指的是电视台。 “完治”指的是完全治好病。“竹马故友”同“青梅竹马”的意思相同只是表达不同,指的都是幼年时就交好的朋友。“映画”指的是电影。“病院”指的是医院。
三、中国语言对韩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发展由来已久,地理上的优势在古代突破了落后的交通条件,把先进的技术传入了朝鲜半岛。其次,气候上具有大体的相似性,韩国属于温带的东亚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作物主要为稻子,中韩两国都是农业国家。因此,各种自然因素的相近性提高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作为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国文化就成为朝鲜半岛学习的对象。
(二)历史文化因素。第一,汉字成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中国的汉字在三国时期广泛传播于朝鲜半岛,百济时期已经有了用汉字撰写的百济国史《书记》,在新罗时期汉字还成为了官方文字,景德王时期,新罗的地名也一度以汉字命名。总之,汉字这样长时间的传入古代朝鲜,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文化的传播。第二,唐至宋元时期的政治影响,和使者往来的学习交流是重要因素。唐朝时期两国文化往来更加密切,唐朝时期是空前盛世,对周边国家有很大的吸引力,新罗当时派遣了很多遣唐使入唐学习,唐朝的帮助下,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宋元时期,高丽也多次派遣使团,甚至在国子监学习,元朝与高丽还曾经联姻,更加促进了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还设立了专门教授汉语的机构。第三,明清时期,中国和古代朝鲜的书籍与学者交流,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古朝鲜的传播更加多样化,与朝鲜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明清政府和李朝密切往来,包含诗词、地理、史学等多个方面的文化传播,中国的史书典籍成为李朝派遣使者搜购的重要物品。第四,也是最为重要的,中韩两国同属于汉文化圈,古代朝鲜自然受到汉文化的辐射影响,因此两国文化是同根同源。古代中国在东亚地区率先进入灿烂的农耕文明,各个领域发展繁荣,吸引邻国纷纷汲取学习汉文化,明显的文化差异促使汉文化居于强势地位,高句丽、百济更是以汉字记录历史。这种文化因素减少了文化摩擦,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作者单位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一、汉韩语言的渊源
朝鲜民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一个只有民族语言却无文字的民族。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朝鲜。但由于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很难接触到。统治者为了便于老百姓贯彻自己政策,决定发明一种易于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于是在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的积极倡导下,学者们创造了朝鲜文字。这期间朝鲜学者曾几十次前来中国明朝进行关于音律学的研究。后正式公布了朝鲜文字,称为“训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二、汉语对韩语的主要影响
不难看出,汉字对韩国文字的影响很深远。汉字在韩国的运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训民正音产生之前,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久远,汉字也自然而然地传入了韩国,无论在史书典籍中还是影视作品中都可见到,古代汉字在朝鲜时期是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文字,也是用来记载典籍的,而一般平民是没有文字使用的,汉字一度成为官方文字。
第二,训民正音产生之后,韩语的词语可以分为固有词、外来词、汉字词三部分。其中,汉字词大约有60%左右。韩语的一些发音是与汉语发音相类似的,韩国的医院有韩医和西医的区别,西医的发音直译出来就是“病院”、厕所的发音直译出来就是“化妆室”,还有“釜山、茶、山、人生”等。另外,韩语中的数词系统也有汉字词数字和固有词数字之分,它们的使用也是有规定的,一般在年月日之前要用汉字词,表示分和秒的时候用汉字词。
直到今天,汉字对韩国依然有着一定影响,会在一些比较正式或郑重的场合使用。一般韩国人在出生登记时也会有汉字名字,据新闻显示,2014年10月韩国新增了2381个汉字供取人名。由此可见,汉字在韩国的运用体现在生活的多种方面,汉字传播的广度显而易见。
第三 ,韩语中汉字词的本土化发展,部分汉字成语在韩国的使用,其含义和中国相同,比如百战百胜、居安思危、锦上添花、万事如意等等,但除此之外,韩国在对成语进行吸收的基础上也有自身的创造。如意义相同,表达习惯不同的四字成语。如同样表示景象凄惨,中国用“目不忍睹”形容,韩国则是“目不忍见”、“文房四宝”在韩国的表示是“文房四友”、“虎头蛇尾”在韩国改成了“龙头蛇尾”等。又如意义不同的四字成语:左顾右盼(韩):指的是想得多,考虑周全。出尔反尔(韩):指的是对于自己惹的事,自己承担后果。柳暗花明(韩):大多指的是乡下的美景。
不仅成语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部分汉字词语的使用也是如此。汉字词在韩国本土化发展的情况,就词语而言,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词形相同,词义不同。如:放心(韩)是指没留神;留念(韩)是指注意;品质(韩)更多指的是产品质量;食堂(韩)指的不仅是为了吃饭设置的房间,还指卖简单的菜的商店。第二,韩语中有独有的汉字词,如:“放送局”指的是电视台。 “完治”指的是完全治好病。“竹马故友”同“青梅竹马”的意思相同只是表达不同,指的都是幼年时就交好的朋友。“映画”指的是电影。“病院”指的是医院。
三、中国语言对韩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在韩国的发展由来已久,地理上的优势在古代突破了落后的交通条件,把先进的技术传入了朝鲜半岛。其次,气候上具有大体的相似性,韩国属于温带的东亚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作物主要为稻子,中韩两国都是农业国家。因此,各种自然因素的相近性提高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作为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国文化就成为朝鲜半岛学习的对象。
(二)历史文化因素。第一,汉字成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中国的汉字在三国时期广泛传播于朝鲜半岛,百济时期已经有了用汉字撰写的百济国史《书记》,在新罗时期汉字还成为了官方文字,景德王时期,新罗的地名也一度以汉字命名。总之,汉字这样长时间的传入古代朝鲜,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文化的传播。第二,唐至宋元时期的政治影响,和使者往来的学习交流是重要因素。唐朝时期两国文化往来更加密切,唐朝时期是空前盛世,对周边国家有很大的吸引力,新罗当时派遣了很多遣唐使入唐学习,唐朝的帮助下,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宋元时期,高丽也多次派遣使团,甚至在国子监学习,元朝与高丽还曾经联姻,更加促进了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还设立了专门教授汉语的机构。第三,明清时期,中国和古代朝鲜的书籍与学者交流,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古朝鲜的传播更加多样化,与朝鲜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明清政府和李朝密切往来,包含诗词、地理、史学等多个方面的文化传播,中国的史书典籍成为李朝派遣使者搜购的重要物品。第四,也是最为重要的,中韩两国同属于汉文化圈,古代朝鲜自然受到汉文化的辐射影响,因此两国文化是同根同源。古代中国在东亚地区率先进入灿烂的农耕文明,各个领域发展繁荣,吸引邻国纷纷汲取学习汉文化,明显的文化差异促使汉文化居于强势地位,高句丽、百济更是以汉字记录历史。这种文化因素减少了文化摩擦,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作者单位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