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结合国内外各界对图书馆2. 0的典型理解和讨论,介绍了图书馆2.0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对图书馆2. 0的常用技术和应用现状的介绍,指出了图书馆2. 0必将对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带来深远影响,图书馆相关从业人员都应及早做好应对准备。
【关键词】图书馆2.0;Web2.0技术;应用现状
一、图书馆2.0的起源和发展
“Library2.0”(图书馆2.0 )一词最早出现在2005年9月,由西方学者 Michael E. Casey 提出。 Michael Casey认为图书馆2.0是商业 2.0和Web 2.0 的副产品。Michael Casey建议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应该思考是否需要为图书馆社群,提供应用Web 2.0技术(technology-driven services)和非技术性(non-technology based services)的服务。Michael Casey特别强调,图书馆应该要认知,当使用者参与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时,图书馆就必须采取不停改变的策略,以因应社会和社群的快速变化。图书馆2.0概念第一次的亮相是在2005年10月的Internet Librarian 2005会议上。当时,Michael Stephens展示了Saint Joseph County Public Library将Web 2.0的技术展现在其图书馆网站,如使用及时通讯软件进行虚拟参考服务[1]。我国最早使用图书馆2.0一词的是编目精灵。2005年11月,在她发了一篇题名为《图书馆2.0: My Book Your Book》的博客,将图书馆2.0概念引入。
2006年,范并思发表了《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 在文章中,范先生将图书馆2.0定义为:图书馆2.0是Web 2.0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2]。 同年5月,在上海图书馆召开了Web 2.0 和信息服务的会议,这是国内关于图书馆2.0学术研讨的首次聚会。2007年,《数字图书馆论坛》与《图书馆杂志》开辟了图书馆2.0的专题,对图书馆2.0进行集中研讨。 第二届Web2.0与信息服务会议在厦门大学召开,上海地区图书馆2.0应用与实践研讨会和上海地区第二届Lib2.0研讨会也相继举行。2008年,一部图书馆2.0著作《图书馆2.0:升级您的服务》出版。 该书由多名不同地域的青年博客以web2.0方式共同撰写, 对图书馆的2.0的产生、发展及基本技术应用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概括,可视作图书馆2.0的普及读本。
《维基百科》词条图书馆2.0写到:“图书馆2.0是图书馆世界内部的转变,它将改变与转换向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图书馆2.0的概念借用了Web2.0,与它有同样的理念与概念基础。这一概念的支持者期待最终的图书馆2.0服务将取代过去数世纪以来过时的、单向的服务”[3]。
二、图书馆2.0的常用技术与应用现状。
图书馆2.0主要依赖于Web 2.0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根据各学者的研究,这些Web2.0技术主要有 Blog(博客)、Wiki(维基)、RSS(信息聚合)、IM(即时通信)、Tag(社会化标签)
1. Blog:中文译为“博客”,作为一种媒体,可以用来公告图书馆信息、沟通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图书馆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博客空间,作为“读者俱乐部”或“我的图书馆”的辅助功能,帮助形成读者社区。目前有很多图书馆员开了博客,仅新浪“图林博客圈”的成员就有500 名左右。还有不少图书馆开设了机构博客和会议博客。改版后的国家图书馆的新主页上,就设置了“国家图书馆博客”板块,对图书馆开机构博客有很大示范作用。上海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近年在组织学术会议时,已经形成了推出会议博客的惯例,为代表报名、论文提交等带来了很大方便。
2. Wiki:中文译为“维基”。又称“维客”、“共笔”,供多人编写、上载和发布内容的一种网络服务,可以构建知识网络系统,支持在一个社群内共享领域知识。 图书馆可以构建基于维基的相关主题资源库,选定具体主题,搜集、整理、优化相关资源以飨读者。通过图书馆员和讀者共同创作完成优化某一主题的建设,不断生成多个主题资源库,最终构建成图书馆的知识系统。 例如OCLC的Open WorldCat就采用开源软件开发的Wiki 建立了允许用户对于书目记录进行评论的功能[4]。 巴特勒大学图书馆设立了“参考维基”[5]。在国内,厦门的学图书馆和上海大学图书馆的维基都是开展得比较好的。
3. RSS:中文译为“信息聚合”。用于信息资源内容的聚合、共享、推送、订阅、发布,应用于各类新闻报道、服务推送、书目或其它数据的定题查询定制(类似传统的SDI服务)等,是目前图书馆2. 0应用得最多的技术之一。较早的有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提供的该校重点学科的信息聚合服务。后来做得较好的有上海大学的多学科信息聚合服务。
4. IM:中文译为“即时通信”。例如MSN、QQ、Skype等,可以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各种方式。许多图书馆很早就在使用IM进行虚拟参考服务,2. 0时代需要更好地整合各类相关服务和数据,为网上参考工作提供更为方便的平台。现在很多图书馆的主页上都有“在线咨询”,就是利用这一类即时通信软件在第一时间回答读者的提问,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笔者所在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也提供这一项服务,大大方便了读者。
5. Tag:中文译为“社会化标签”。Tag的引入充分体现了图书馆2. 0“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的核心。通过给信息资源添加“标签”,用户可以为图书馆创造更贴切的标引数据,从而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检索。添加标签看似杂乱无序,却能集合集体智慧,形成多种分类或聚类规则,往往更切合读者的需要。标签技术的引入可以解决图书馆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分类法落后于社会发展,出现的技术和知识无法归档于现有的分类体系。 该方法将是图书馆2. 0大有作为的领域之一。 国内外图书馆界已经在实践中探索了分众分类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国外的一大批学院和大学图书馆(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标签站点[6],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和厦门大学图书馆也应用了分众分类法[7]。 具体来说,分众分类法在图书馆网站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将其融入到 OPAC、图书馆宣传和指导、图书馆资源建设中。
【关键词】图书馆2.0;Web2.0技术;应用现状
一、图书馆2.0的起源和发展
“Library2.0”(图书馆2.0 )一词最早出现在2005年9月,由西方学者 Michael E. Casey 提出。 Michael Casey认为图书馆2.0是商业 2.0和Web 2.0 的副产品。Michael Casey建议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应该思考是否需要为图书馆社群,提供应用Web 2.0技术(technology-driven services)和非技术性(non-technology based services)的服务。Michael Casey特别强调,图书馆应该要认知,当使用者参与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时,图书馆就必须采取不停改变的策略,以因应社会和社群的快速变化。图书馆2.0概念第一次的亮相是在2005年10月的Internet Librarian 2005会议上。当时,Michael Stephens展示了Saint Joseph County Public Library将Web 2.0的技术展现在其图书馆网站,如使用及时通讯软件进行虚拟参考服务[1]。我国最早使用图书馆2.0一词的是编目精灵。2005年11月,在她发了一篇题名为《图书馆2.0: My Book Your Book》的博客,将图书馆2.0概念引入。
2006年,范并思发表了《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 在文章中,范先生将图书馆2.0定义为:图书馆2.0是Web 2.0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2]。 同年5月,在上海图书馆召开了Web 2.0 和信息服务的会议,这是国内关于图书馆2.0学术研讨的首次聚会。2007年,《数字图书馆论坛》与《图书馆杂志》开辟了图书馆2.0的专题,对图书馆2.0进行集中研讨。 第二届Web2.0与信息服务会议在厦门大学召开,上海地区图书馆2.0应用与实践研讨会和上海地区第二届Lib2.0研讨会也相继举行。2008年,一部图书馆2.0著作《图书馆2.0:升级您的服务》出版。 该书由多名不同地域的青年博客以web2.0方式共同撰写, 对图书馆的2.0的产生、发展及基本技术应用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概括,可视作图书馆2.0的普及读本。
《维基百科》词条图书馆2.0写到:“图书馆2.0是图书馆世界内部的转变,它将改变与转换向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图书馆2.0的概念借用了Web2.0,与它有同样的理念与概念基础。这一概念的支持者期待最终的图书馆2.0服务将取代过去数世纪以来过时的、单向的服务”[3]。
二、图书馆2.0的常用技术与应用现状。
图书馆2.0主要依赖于Web 2.0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根据各学者的研究,这些Web2.0技术主要有 Blog(博客)、Wiki(维基)、RSS(信息聚合)、IM(即时通信)、Tag(社会化标签)
1. Blog:中文译为“博客”,作为一种媒体,可以用来公告图书馆信息、沟通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图书馆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博客空间,作为“读者俱乐部”或“我的图书馆”的辅助功能,帮助形成读者社区。目前有很多图书馆员开了博客,仅新浪“图林博客圈”的成员就有500 名左右。还有不少图书馆开设了机构博客和会议博客。改版后的国家图书馆的新主页上,就设置了“国家图书馆博客”板块,对图书馆开机构博客有很大示范作用。上海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近年在组织学术会议时,已经形成了推出会议博客的惯例,为代表报名、论文提交等带来了很大方便。
2. Wiki:中文译为“维基”。又称“维客”、“共笔”,供多人编写、上载和发布内容的一种网络服务,可以构建知识网络系统,支持在一个社群内共享领域知识。 图书馆可以构建基于维基的相关主题资源库,选定具体主题,搜集、整理、优化相关资源以飨读者。通过图书馆员和讀者共同创作完成优化某一主题的建设,不断生成多个主题资源库,最终构建成图书馆的知识系统。 例如OCLC的Open WorldCat就采用开源软件开发的Wiki 建立了允许用户对于书目记录进行评论的功能[4]。 巴特勒大学图书馆设立了“参考维基”[5]。在国内,厦门的学图书馆和上海大学图书馆的维基都是开展得比较好的。
3. RSS:中文译为“信息聚合”。用于信息资源内容的聚合、共享、推送、订阅、发布,应用于各类新闻报道、服务推送、书目或其它数据的定题查询定制(类似传统的SDI服务)等,是目前图书馆2. 0应用得最多的技术之一。较早的有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提供的该校重点学科的信息聚合服务。后来做得较好的有上海大学的多学科信息聚合服务。
4. IM:中文译为“即时通信”。例如MSN、QQ、Skype等,可以包括文字、语音、视频等各种方式。许多图书馆很早就在使用IM进行虚拟参考服务,2. 0时代需要更好地整合各类相关服务和数据,为网上参考工作提供更为方便的平台。现在很多图书馆的主页上都有“在线咨询”,就是利用这一类即时通信软件在第一时间回答读者的提问,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笔者所在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也提供这一项服务,大大方便了读者。
5. Tag:中文译为“社会化标签”。Tag的引入充分体现了图书馆2. 0“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的核心。通过给信息资源添加“标签”,用户可以为图书馆创造更贴切的标引数据,从而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检索。添加标签看似杂乱无序,却能集合集体智慧,形成多种分类或聚类规则,往往更切合读者的需要。标签技术的引入可以解决图书馆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分类法落后于社会发展,出现的技术和知识无法归档于现有的分类体系。 该方法将是图书馆2. 0大有作为的领域之一。 国内外图书馆界已经在实践中探索了分众分类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国外的一大批学院和大学图书馆(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标签站点[6],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和厦门大学图书馆也应用了分众分类法[7]。 具体来说,分众分类法在图书馆网站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将其融入到 OPAC、图书馆宣传和指导、图书馆资源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