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各省市全面展开,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政策引导、市场竞争机制不足、建设理念存在偏差等因素,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和不足。本文从智慧城市建设背景出发,针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进行研究。
【关键词】 城镇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引言:
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明确在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中,政府、运营商及其他各类主体所扮演的角色及起到的作用。政府部门及运营商都可以以此为基础,确定自己在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应该开展的工作。而建设和运营模式的确定也是实现智慧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將成为下一阶段的主题。然而,城镇化进程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空气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公共交通拥堵,房价暴涨等“城市病”日益严峻,阻碍着城市的发展脚步。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维持和支撑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信息技术自诞生以来,一直推动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它使城市运行更加顺畅、高效。从数字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到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认为物联网是实现“两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基于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人们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即将“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城市的运行和管理当中,使城市运行更加科学和精细。建设智慧城市可以促进我国城市化模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城市发展中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有助于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的研究
1、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政府-企业-人”三大主体,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尤其要关注的是与民生相关的医、食、住、行、教育等方面,以提高市民和企业的感知和参与为目标,将人和企业的要素充分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中来。
1.2智慧城市建设应结合城市特点,结合城市资源和优势,突出城市特有的发展重点,避免脸谱化、一刀切。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应该综合考虑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具体情况,使指标选取能与发展目标挂钩,满足不同城市的评估需要。
1.3完善对公共支撑体系方面的评价。纵观国内以往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都还缺乏对公共支撑体系方面的评价。而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人、财、制度各方面的保证才能实现,公共支撑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智慧城市建设平稳、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2、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的设计
2.1智慧基础设施
智慧基础设施是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顺畅、稳定、协同运作的相关硬件设施。考虑到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理应纳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中来。
2.1.1宽带网络水平包括:1、光纤接入覆盖率。光纤是宽带网络多种传输媒介中最理想的一种,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接入方式。2、公共场所WLAN覆盖率。WLAN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局域网络。WLAN覆盖水平是指主要商业集中区,交通枢纽,公共活动场所等主要场所WLAN覆盖率。3、下一代互联网(IPV6)普及率。IPV6是用于替代现行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具有更大的物理地址空间,可实现IP地址的唯一性,增强了网络安全性。
2.1.2感知网络水平的具体指标则包括:1、3S(RS、GIS、GPS)设备覆盖率。3S设备指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是智慧城市感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2、视频监控网络覆盖率。视频监控网络指用于公共交通、城市安全等领域的视频监控设备构成的网络。3、智能电网铺设率。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
2.2公共管理应用
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促进城市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解决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城市管理难题。公共管理应用可以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建立有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控网络,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使城市运行更加顺畅,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方面。
2.2.1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三级指标有:1、政务数据中心建设。考察城市是否有构建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空间地理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并形成基础数据库与相关服务管理部门的信息对接机制。2、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及时率。考察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公布政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公开性。3、网上行政审批系统覆盖率。考察区域内行政事务可实现全程网上办理的水平。
2.2.2智慧环保建设的具体指标有:1、污染物排放监测网络覆盖率。考察城市对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测能力。2、碳排放监测网络覆盖率。考察城市对区域内碳排放水平的监测能力。3、自然灾害预警平台建设。考察城市能否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对灾害信息及应急准备信息及时准确发布的能力。
2.2.3城市安全建设的具体指标包括:1、数字城管系统覆盖率。数字城管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如井盖、路灯、垃圾桶、电话亭、停车场等)和城管事件信息。2、食品药品追踪系统覆盖率。考察对食品和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追的能力。3、地下管网监测系统覆盖率。考察对地下排水管道、供水管道和燃气管道等管网实时监测的能力。4、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考察城市在突发事件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后处理过程中是否能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的能力。 2.2.4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选取的指标则包括:1、ETC系统覆盖率。考察ETC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建设水平。2、道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考察城市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综合管理的能力。3、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建设。考察城市能否对公共交通信息及时、准确发布的能力。
2.3公共服务应用
信息化的发展让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高,表现在可同时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多,服务单个对象耗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将为城市公共服务的能力带来更大的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人,而与人最密切相关的是医疗、教育、文化、安居等需求。
2.3.1智慧教育的具体指标有:1、数字图书馆建设。指运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文献的图书馆的建设水平。2、数字博物馆建设。数字博物馆指运用虚拟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将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3、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建设水平。指可实现城市公共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的建设水平。
2.3.2智慧社区所涉及的具体指标包括:1、社区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率。考察社区综合性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水平。2、物业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指在物业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物业管理效率的水平。3、家庭智能表具安装率。指居民家庭中智能型电、水、气表具的安装水平。4、RFID技术应用率。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可实现对物流的全过程管理。
2.3.3在智慧物流方面,重點考察的指标则包括:1、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考察城市对公共物流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完成各类功能提供支持的能力。2、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考察对电子口岸信息及时、准确发布的信息平台建设水平。
2.3.4智慧医疗方面具体包括:1、市民卡发放率。市民卡可用于办理挂号、就诊、入出院手续,也可购买药品,完成报销。2、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健康档案可记录病人以往病史及诊断情况,实现对健康的数字化管理。3、远程医疗系统覆盖率。考察病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治疗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对项目建设、运营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以客户为中心,整合资源、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项日建设和运营的商业模式,即多种商业模式并存,并呈现出以其中一种或两种模式为主、其他几种模式为辅的多元化运作形式。
参考文献:
[1]李重照,刘淑华.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的新趋向[J].电子政务,2011,(6).
[2]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3]许晶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类型比较研究[J].城市观察,2012,(4).
【关键词】 城镇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引言:
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明确在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中,政府、运营商及其他各类主体所扮演的角色及起到的作用。政府部门及运营商都可以以此为基础,确定自己在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应该开展的工作。而建设和运营模式的确定也是实现智慧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將成为下一阶段的主题。然而,城镇化进程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空气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公共交通拥堵,房价暴涨等“城市病”日益严峻,阻碍着城市的发展脚步。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维持和支撑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信息技术自诞生以来,一直推动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它使城市运行更加顺畅、高效。从数字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到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认为物联网是实现“两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基于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人们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即将“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城市的运行和管理当中,使城市运行更加科学和精细。建设智慧城市可以促进我国城市化模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城市发展中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有助于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的研究
1、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政府-企业-人”三大主体,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尤其要关注的是与民生相关的医、食、住、行、教育等方面,以提高市民和企业的感知和参与为目标,将人和企业的要素充分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中来。
1.2智慧城市建设应结合城市特点,结合城市资源和优势,突出城市特有的发展重点,避免脸谱化、一刀切。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应该综合考虑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具体情况,使指标选取能与发展目标挂钩,满足不同城市的评估需要。
1.3完善对公共支撑体系方面的评价。纵观国内以往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都还缺乏对公共支撑体系方面的评价。而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人、财、制度各方面的保证才能实现,公共支撑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智慧城市建设平稳、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2、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的设计
2.1智慧基础设施
智慧基础设施是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顺畅、稳定、协同运作的相关硬件设施。考虑到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理应纳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中来。
2.1.1宽带网络水平包括:1、光纤接入覆盖率。光纤是宽带网络多种传输媒介中最理想的一种,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接入方式。2、公共场所WLAN覆盖率。WLAN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局域网络。WLAN覆盖水平是指主要商业集中区,交通枢纽,公共活动场所等主要场所WLAN覆盖率。3、下一代互联网(IPV6)普及率。IPV6是用于替代现行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具有更大的物理地址空间,可实现IP地址的唯一性,增强了网络安全性。
2.1.2感知网络水平的具体指标则包括:1、3S(RS、GIS、GPS)设备覆盖率。3S设备指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是智慧城市感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2、视频监控网络覆盖率。视频监控网络指用于公共交通、城市安全等领域的视频监控设备构成的网络。3、智能电网铺设率。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
2.2公共管理应用
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促进城市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解决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城市管理难题。公共管理应用可以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建立有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控网络,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使城市运行更加顺畅,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方面。
2.2.1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三级指标有:1、政务数据中心建设。考察城市是否有构建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空间地理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并形成基础数据库与相关服务管理部门的信息对接机制。2、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及时率。考察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公布政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公开性。3、网上行政审批系统覆盖率。考察区域内行政事务可实现全程网上办理的水平。
2.2.2智慧环保建设的具体指标有:1、污染物排放监测网络覆盖率。考察城市对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测能力。2、碳排放监测网络覆盖率。考察城市对区域内碳排放水平的监测能力。3、自然灾害预警平台建设。考察城市能否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对灾害信息及应急准备信息及时准确发布的能力。
2.2.3城市安全建设的具体指标包括:1、数字城管系统覆盖率。数字城管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如井盖、路灯、垃圾桶、电话亭、停车场等)和城管事件信息。2、食品药品追踪系统覆盖率。考察对食品和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环节追的能力。3、地下管网监测系统覆盖率。考察对地下排水管道、供水管道和燃气管道等管网实时监测的能力。4、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考察城市在突发事件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后处理过程中是否能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的能力。 2.2.4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选取的指标则包括:1、ETC系统覆盖率。考察ETC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建设水平。2、道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考察城市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综合管理的能力。3、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建设。考察城市能否对公共交通信息及时、准确发布的能力。
2.3公共服务应用
信息化的发展让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高,表现在可同时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多,服务单个对象耗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将为城市公共服务的能力带来更大的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人,而与人最密切相关的是医疗、教育、文化、安居等需求。
2.3.1智慧教育的具体指标有:1、数字图书馆建设。指运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文献的图书馆的建设水平。2、数字博物馆建设。数字博物馆指运用虚拟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将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3、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建设水平。指可实现城市公共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的建设水平。
2.3.2智慧社区所涉及的具体指标包括:1、社区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率。考察社区综合性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水平。2、物业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指在物业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物业管理效率的水平。3、家庭智能表具安装率。指居民家庭中智能型电、水、气表具的安装水平。4、RFID技术应用率。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可实现对物流的全过程管理。
2.3.3在智慧物流方面,重點考察的指标则包括:1、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考察城市对公共物流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完成各类功能提供支持的能力。2、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考察对电子口岸信息及时、准确发布的信息平台建设水平。
2.3.4智慧医疗方面具体包括:1、市民卡发放率。市民卡可用于办理挂号、就诊、入出院手续,也可购买药品,完成报销。2、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电子健康档案可记录病人以往病史及诊断情况,实现对健康的数字化管理。3、远程医疗系统覆盖率。考察病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治疗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对项目建设、运营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以客户为中心,整合资源、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项日建设和运营的商业模式,即多种商业模式并存,并呈现出以其中一种或两种模式为主、其他几种模式为辅的多元化运作形式。
参考文献:
[1]李重照,刘淑华.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的新趋向[J].电子政务,2011,(6).
[2]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3]许晶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和类型比较研究[J].城市观察,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