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旅游开发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刍议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历史时期创造并传承利用至今的活态农业生产系统,具有杰出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美学价值,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鉴于它在功能与价值上的稀缺性和示范性,国际和国内相关机构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相应的抢救性发掘和试点保护行动,安徽省内的两项典型遗产项目成为其保护对象。遗产自身具有的旅游吸引物属性,使其易于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相结合,并且基于合理保护原则之上的适度旅游开发,是学界公认的实施遗产动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为安徽省典型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旅游开发;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2-0118-05
  Abstract:The agricultural heritage, which actually is active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symbol of survival wisdow coming down through the past to today.The explore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heritage has launched by some organization from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or the scarcity and example of its function and value.And two of heritage locating in Anhui Province has also become the protected objective.Tourist attractions of the agricultural heritage would have been the element of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in China and the moderate tourist development basing on 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is one of method of dynamic conservation of the heritage.
  Key words:The agricultural heritage;Dynamic conservation;Tourist development;Anhui Province
  1 引言
  农业文化遗产是在大自然中漫长的地质演变与人类历史长河中农业耕作活动等多重作用下形成的人类文明瑰宝。中国作为世界古老的农业大国,有着灿烂的农耕文明历史,沉淀下各种独具地貌与生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除涵盖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态系统,且它们至今仍是遗产地居民赖以生息的主要生产方式[1]。例如现存国内著名的浙江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贵州从江县侗乡“稻鸭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州哈尼族梯田稻作系统、江西万年县稻作文化系统等等,均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2]。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这些历史悠久的活态农业文化遗产也面临着日渐消亡的威胁,如何有效地守护好并且适度利用好这片珍贵的物质景观和精神家园,使经济社会的进步发达与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在并行不悖的基础上实现和谐与统一,甚至古為今鉴,创造出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共赢的遗产保护新局面,就成为当代农业科技学者与民俗文化学者们需要思考的共同课题。笔者于此不揣浅陋,试以安徽省内两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寿县“芍陂”(安丰塘)灌溉工程遗址和休宁县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合理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状况为例,探讨对农业文化遗产采用旅游观光方式进行动态保护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概况
  2.1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世界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肇始于2002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e Heritage Systems,GIAHS)保护项目,以期在世界范围内发掘和保护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农业景观、农业生物多样性群落、农业工程、农业工具和以非物质形态传承的各种农业知识与技术的集成。其本质是“保护并鼓励那些符合传统文化惯例或可持续利用要求的生物资源习惯和使用方式”[3]。
  GIAHS项目自诞生后即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2005年,中国浙江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与世界其他5处农业系统一道,率先进入该项目的首批保护名单之中,在国内农业文化遗产所造就的世界性影响上取得了零的突破。2008年,该保护计划的完整陈述被扩大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Dynamic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of GIAHS),并获得全球环境基金理事会(GEF)的批准,拉开了其后5年国内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竞相申报GIAHS项目的序幕。一批以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代表的10座国内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先后于2010至2014年间相继入选GIAHS试点保护榜单,占到该项目上榜遗产总数(39座)的30%,彰显出农业古国和农业大国的世界性地位,国际影响十分瞩目。
  2.2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在此背景之下,国内也于2012年4月正式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的发掘保护工作。该保护行动由农业部牵头,各地区农业部门负责执行,旨在充分挖掘“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和社会功能,并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探索开拓动态传承的途径、方法”(农业部关于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农企发[2012]4号)。这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评选与保护的国家。截至2017年6月底,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先后遴选产生4个批次共计91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入China-NIAHS试点保护清单,其中包括安徽省内4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代表——寿县“芍陂”(安丰塘)灌溉工程遗址(2015年第三批次入选)、休宁县山泉流水养鱼系统(2015年第三批次入选)、铜陵白姜种植系统(2017年第四批次入选)、黄山区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2017年第四批次入选)[4]。   上述典型农业文化遗产的遴选,不但填补了安徽省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空白,提升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和遗产所在地的知名度,更通过挖掘蕴含其间的生态、文化和审美等价值的方式有力地拓展了农业的多种功能,实现了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全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社会效益,极大促进了遗产地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3 动态保护原则与旅游开发实践的辨证
  3.1 遗产的动态保护原则 如前所述,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必要的保护,是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其蕴含的多种价值功能的前提。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中,“动态保护”原则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热议的代表性理论之一[5]。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是至今仍在被遗产地居民的使用的农业生产系统,其活态属性决定了“人类参与系统运转”的必然性。鉴于它是一个包含人的活动在内复合生态系统,有其自我维持和持续进化的客观规律支配,因而既不适宜也难以采取冷冻式的保护方案,像对待出土文物一样将其束之高阁,而必须贯彻“在发展中实施保护”的原则,亦即动态保护原则[6]。其核心理念是在开发利用中进行保护,在保护中获得传承与发展,以此实现遗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动态保护的具体形式丰富多样,其中在具有景观属性的遗产地适度开发旅游资源,招徕游客观光,打造当地农耕文化品牌的倡议近年来一直颇受广泛重视[7]。尤其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政府基于塑造农业可持续竞争力的通盘考虑,积极引导农业功能的多维度拓展,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落地布局的宏观背景下,该方案因能充分发掘遗产地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禀赋,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变现,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成为动态保护研究中具备可操作性的理论表征。
  3.2 遗产的旅游开发构想 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旅游资源的设想,最初萌蘖于农业功能拓展的实践。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已经证实,农业已不再是仅为人类提供粮食和纤维制品等生活资料的弱势基础产业,同时还在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生态保育和经济提振等自然和社会福利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持作用,正在通过第二、三产业为人类提供更广泛的产品和服务[8]。
  人类对农业多功能性的渐进认识,为一些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景观中所蕴含的潜在文娱价值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新世纪初以来,国内到处掀起的“农事体验热”和“乡村旅游热”以及各种农家乐设施和休闲农庄的矗立崛起,即是这种认识在农业资源多重利用上的有力体现。而农业文化遗产区域,尤其是集成了特色景观和民俗异趣在内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更容易成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对象,是观光农业中的一个特殊类型。通过观光旅游将遗产地的特色农业生产文化介绍给公众的方式,甚至引导大众旅游者亲自体验带有独特韵味的农事活动,不但能够高效发挥遗产项目的经济收益和科普宣教功能,也有利于打破旧有的封闭僵化的遗产保护思路,借由社会公众对遗产内涵的充分认知和对遗产项目的口碑推介,来呼吁全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全面检视,使遗产保护的概念宣讲与行动实践,在遗产与大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中悄然完成。
  同时,一些农业遗产地也需要借助这种互动来打破其固有的地理封闭状态,通过发掘农业景观的观光资源或制造农事体验的满足感带来经济效益和旅游人气,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提高遗产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才更可能使其愿意继续经营传统农业,确保農业文化遗产中所凝结的知识与技术体系在代际间实现永续传承[9]。这种基于空间和时间二重维度的观光旅游开发思路,既符合动态保护的核心要义,也得到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对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吸引机制
  4.1 遗产的“旅游吸引物”属性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当代的传承延续,其本质是集合聚落、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诸属性要素于一体、结构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其间不乏蕴含着壮美的田地景观、奇特的耕作方式、异趣的民俗文化乃至多样的生物品种等潜在的观光和体验资源,因而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而将这类独特的农业景观和生产方式贴上旅游吸引物的标签,也符合当下如火如荼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建构思路,属于休闲农业开发实践中富有代表性的、较为特殊一类样板。
  典型如“稻鱼共生”系统的坐落地——浙江青田县龙现村,就拥有林木、稻田、基塘、果园、溪流、村落等景观之间相映成趣的原生态自然风光。贵州从江的“稻鸭鱼共生”系统也呈现出梯田、鱼塘、廊道、村落交互辉映的视觉美感,带给游客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情境体验。奇特而原始的耕作方式,则更是农耕文化精髓引人入胜的外在表征。譬如云南红河州哈尼梯田,创造性地将通常仅宜于平原地区种植的水稻引种到海拔1800m的哀牢山上。在山顶蓄植森林、涵养水源,在山腰合理选址、规划村寨方位和布局,用木刻分水的方式,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引导地下水冲击人畜粪便有序地进入梯田沟壑,实现灌溉和肥田的功效。其独特而合理的林水结构、分水机制、灌溉肥田方法无不彰显“适应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凡此种种,莫不给游览者以极大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
  4.2 “芍陂”灌区系统的旅游吸引机制 与前述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吸引机制类似,坐落于安徽省内的各处典型农业文化遗产,也同样具备作为旅游吸引物的诸种要素。譬如位于古城寿县的“芍陂”灌溉工程遗址,虽然诞生于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却是遗存并使用至今的大型农业蓄水灌溉工程。它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一道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我国最古老的人工水库,堪称中国灌溉工程的鼻祖。陂塘水域辽阔,一望无际;塘心有小岛,岛中又有塘,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琥珀镶嵌在塘中。陂塘北岸筑有高悬“天下第一塘”匾额的庆丰亭;凭栏眺望,远景近物一览无余。陂塘四围良田千亩,近年来每值夏秋之际,在北堤下广袤的田野上均可呈现出色彩艳丽、美轮美奂的“稻田画”。稻田画通过彩绘的艺术形式栩栩如生的摹画出寿县古城墙、庆丰亭和其他公益宣传布景,与咫尺之遥的安丰塘相映成趣,生动再现了寿县作为安徽历史名城(古楚国最后一座“郢都”)的厚重底蕴,成功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和摄影发烧友前来观光吟咏。   4.3 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旅游吸引机制 安徽省的另一处农业文化遗产地——坐落于皖赣交界处的休宁县板桥乡,则拥有“疏池养鱼”这一承袭数百年的特色冷水鱼养殖工艺,其养殖历史至少在1000年以上。“疏池养鱼”俗称“山泉流水养鱼”,是古徽州居民根据当地山高谷深的地势落差,因势利导,将山涧清泉通过沟渠或毛竹筒引入自家建筑的鱼池,营造“活水倾注,吐故纳新”的微生态系统进行人工饲鱼的养殖方式。它是休宁原居住民基于当地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通过充分挖掘山区水能资源禀赋而形成的独具创造性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土地综合利用方式,完美诠释了“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的“和谐人地”要义;是人类通过发挥创造、克服险阻,实现与大自然互利共生的典范。淫浸其间的文化意象和哲学智慧,作为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则胜于泉水养鱼本身,而可与徽派建筑、徽剧徽菜等一道共同构成皖南全域旅游中重要的文化吸引物,用以招徕五湖四海的潜在游客。
  5 安徽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概述及对策建议
  5.1 “芍陂”灌区系统旅游开发概况 安徽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吸引机制鲜明,每项遗产均依托于遗产地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遗产类型亦因南北地域差异而多元呈现,具有丰沛的旅游开发潜力。仍以前述两项农业文化遗产属地为例。“芍陂”灌区系统所在的寿县,古称寿州、寿春,地处安徽省中部,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和八公山南麓,建城于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依山傍水,是安徽省内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历史上曾4次为都,10次为郡,拥有包括“芍陂”遗址在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是今人公认的楚文化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和淝水之战古战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便捷通达的交通运输,令寿县成为安徽省7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10]。
  “芍陂”灌溉工程遗址位于寿县城关西南30km处的安丰塘镇,因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萧梁政权曾在此处建置安丰郡,并长期存续,故该陂塘又别称“安丰塘”至今[11],被誉为“陂塘鼻祖”。在历史长河中屡经兴废的安丰塘,现今虽然只是古时“芍陂”遗留下的残体,却仍在发挥着重要的农业灌溉功效。如今水域面积仅34km2的陂塘,其灌溉面积仍有6.7万hm2之多,有力的维系了寿县作为安徽省农业大县的经济地位。此外,选址科学、布局合理的安丰塘,还能与该县东北边的寿春古城墙和西边的正阳关古镇互为犄角,形成“黄金三角线”旅游区,过去几年内年均接待观光游客1.5万人次左右。如今再辅以稻田画的良好创意和精致布局,则有望进一步提升安丰塘和寿县的知名度,5年内预期可实现10万人次的年旅游接待量和3000万人民币的旅游收入,必将有效带动灌区贫困农户实现脱贫增收。
  5.2 山泉流水养鱼系统旅游开发概况 山泉流水养鱼系统所在的休宁县,位于安徽省的最南端,地处新安江之源,拥靠黄山和齐云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该县置身于“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奇特自然生境和崇文重教、诗书继世的浓烈文化氛围中,历经千余年繁衍,终孕育出今天“状元故里、道家圣地、养生之都、洞天福地”的美名[12]。而山泉流水养鱼生态系统恰是上述两者完美耦合的典范,是最能代表休宁原住居民的勤劳智慧和在艰险恶劣的环境中与自然长期博弈求存的艺术结晶,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座纯渔业型农业文化遗产。
  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基本结构为“森林—溪塘—池鱼—村落—田园”,是皖南山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浙岭灌丛植被涵养形成的泉源,从养育着种类繁多的山野动植物和丰富食料资源的森林蜿蜒而出,汇成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洁净溪流;泉水高进低出,径贯休宁人民千百年来开挖的鱼池;再注入山腰梯田、谷底梁田、菜园和果园,最后汇入山下的江河,形成物质和能源多级利用的稳定的生态平衡体系[13],彰显出村落与池塘共生、水鱼与山林共育、自然与人文相融的和谐生态之美。如今坐拥“山泉流水养鱼之乡”地理招牌的板桥乡,正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休宁这座“乡村旅游福地”观光、摄影和品鱼。而位于泉水养鱼核心区的樟前村徐源组,又可与毗邻的“黄山市百佳摄影点”呈村结合规划,打造成一条以“观呈村油菜花,赏板桥泉水鱼”为主题的乡村精品旅游路线,布置出一道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图景,年吸引游客达10万人次左右。而泉水养鱼自身丰厚的比较收益以及乡政府因势利导给出的财政补贴,更鼓舞了乡民们筑池养鱼和开设渔家乐的积极性,甚至不少早年外出务工的农户都因此返乡经营,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原地就业创业和增产增收。
  5.3 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通过安徽省两座典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可以看出,在农业文化遗产地适度开发旅游业,已经成为遗产地居民经营休闲农业、传承农业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选择;是宣介遗产功能,彰显遗产生态与人文价值的重要载体;更是对遗产实施动态保护的有效手段[14]。不过遗产的旅游开发在聚拢人气、创造附加值和保持遗产必要的公众关注度同时,也存在一些隐忧值得注意。
  首先是要有务实规范的旅游发展规划,避免一哄而上式的无序开发。毕竟旅游业在为遗产地带来资金、人气和知名度同时,也会招致污染和破坏。这在传统风景名胜地的旅游实践中已经被明证。如果不建立合理、规范、有序的旅游开发规划,明确“保护优先,科学利用”的发展原则,那么过多的游客涌入遗产地将超出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游客过度消费和超量代谢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势必危及遗产的原真性,使遗产系统的自我维系能力不再具有可持续性,这就背离了动态保护的初衷。涸泽而渔式的开发利用,无疑将会使遗产罹遭灭失之虞。“芍陂”灌区自古至今不断缩化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警示了这种趋势。
  其次是要把围绕遗产综合利用而开展的农业经营活动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轨道,避免各经营主体间同质化低水平恶性竞争,切实维护遗产资源纯正的“血脉”和良好的口碑。仍以山泉流水养鱼为例。虽然“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桂冠最终花落板桥乡,但休宁境内的其他乡镇(汪村镇、东临溪镇等)乃至黄山境内的其他县区(黟县、歙县等),也同样具备泉水养鱼的自然条件。在板桥泉水鱼声名鹊起之后,周边乡镇和县区的不少农户都广受启发,并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纷纷探索起泉水养鱼的新路子,办起形形色色的渔家乐[15]。这类仿效经营活动固然是积极的,符合产业扶贫的工作思路。但倘若經营主体过量涌入,而在经营方式上又采取简单化复制,缺乏自己的经营特色,则各经营主体间很容易陷入同质化低水平恶性竞争。尤其旅游旺季时,各经营主体为招揽客源,利诱之下往往失守底线,用“盗版”泉水鱼(民间俗称“洗澡鱼”)进行烹饪,以次充好,糊弄游客。长此以往,泉水鱼的纯正“血脉”必然广受质疑,农业文化遗产将遭受精神磨损,导致遗产的口碑形象和品牌价值被低估。因此有必要在高一级政府层面统一流水养殖技术规程,规范泉水鱼从鱼苗到成品鱼的生长路径,正本清源,切实维护泉水鱼纯正的“血脉”和良好的口碑,避免遗产价值的核心载体被偷梁换柱。   再次是要和完善遗产建构地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增强原住居民的保护意识,解决遗产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机制类型上大体可以分为“对保护生态的正外部性补偿”和“对破坏生态的负外部性补偿”两类。后者通常是与旅游行为本身相伴生的常态,可以通过对遗产旅游收入进行分成的做法,从总收入中留置一部分作为对恢复生态服务功能所需成本的专项补贴。前者在本质上是对坚持生态农业标准经营的农户进行奖励,以培育他们保护遗产地生态环境的热情。补偿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性支付实现,由政府为那些因固守生态标准而被迫牺牲的发展机会成本买单[16],确保遗产地居民在充分保护生境的前提下能够获取有限的经济收益,以维系农户家庭再生产进程。这都对安徽省农业文化遗产合理保护与适度利用之间的辩证认知提供了具体思路。
  6 结语
  综上,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其蕴涵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非常明确的旅游吸引物属性。如果能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遗产的上述价值,不但有利于农业功能的外延,促成遗产價值合理变现,撬动遗产地经济转型升级,造福一方;而且对遗产本身而言,通过打造旅游机制让古老的农业文化遗产以全新的姿态在游客面前“展露头角”,更有助于使其摆脱“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处境。既可以使原本看上去略显“高大上”的遗产坐标悄然变身成为平易和蔼的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令游客置身其中即能真切体验到农耕文化的精髓,将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意识升华成为对遗产重要价值和保护意义的深刻体认,实现遗产社会影响力的迁移扩张;又能够激发遗产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殷切热情,实现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李文华,闵庆文,孙业红.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地理研究,2006,25(4):561-568.
  [2]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学[M].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43-44.
  [3]闵庆文,张丹,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途径与近期主要任务——“中国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试点项目启动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古今农业,2009(2):116-120.
  [4]方国武.安徽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况及其保护[N].安徽日报,2017-09-18.
  [5]闵庆文,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J].资源科学,2009(6):914-918.
  [6]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J].农民科技培训,2012(9): 22-24.
  [7]王卉.农业文化遗产寻求动态中保护[N].科学时报,2008-07-02.
  [8]周镕基.现代多功能农业的价值评估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0-27.
  [9]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90-10493.
  [10]张灿强,闵庆文,吕娟.安徽寿县芍陂(安丰塘)及灌区农业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12.
  [11]李松,陶立明.《芍陂纪事》校注[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6:3.
  [12]朱生东,朱国兴.休宁山泉流水养鱼系统文化价值及保护利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2-77.
  [13]李文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387.
  [14]王德刚.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56-64.
  [15]吴江海.流水养鱼 山区精准扶贫的新探索[N].安徽日报,2016-12-12.
  [16]闵庆文,焦雯珺,孙业红,等.传统农业的生态价值和保护及其生态补偿措施——以全球重要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为例[C].//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动态保护探索.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299-310. (责编:施婷婷)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在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该文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以红河学院为例,阐述了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当前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时间、革新教学过程和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为提高《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效果、培
期刊
摘 要:该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的教学模式,以宿迁学院《园林工程》课程为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课程、项目驱动、导师制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以期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工程实践性课程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园林专业;教学模式;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13
期刊
摘 要:休闲渔业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该文紧密结合江都区的实际,抓住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对拓展江都渔业发展空间,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都区;休闲渔业;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146-03  我国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期刊
摘 要:康复景观作为一种新兴的园林形式,将其运用在医疗机构的环境设计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该文选取宿迁市两家综合医院及两家专科医院,对其绿地环境中康复景观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和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优化康复景观设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康复景观;医疗花园;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121-03  A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研究生一直是备受推崇的稀缺人才。然而,近年来随着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开始遭遇就业难题,其中农科类研究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从近年的就业数据上看,研究生就業率并不悲观,但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就业层次、就业满意度却明显下降。该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进行研究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可知,开展就业帮扶政策、打造深层次的就业平台,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与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目的
期刊
摘 要:该文以瑞安试点“三位一体”合作的“信用合作”作为突破口和重点研究方向,从授信模式、业务模式、服务模式和合作模式4个层面,着重讨论了瑞安农商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三位一体”信用合作中的各类模式创新。对当前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内部信用合作组织,搭建基于农合联的合作平台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三位一体”;信用合作;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决胜时间的临近,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正在加快步伐,正如习主席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阶段。利辛作为亳州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一直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探索,但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一直没有摘掉,接下来的扶贫之路仍需发现和解决摘帽过程中的问题。该文正是对利辛县的“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所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且针对贫困县这一条件下的
期刊
摘 要:为推进北京都市现代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采用调研方式调查了北京市延庆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情况,分析了延庆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相关建设经验和问题思考可为北京和全国其他地区的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都市现代农业;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体系;植保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2-007
期刊
摘 要:该文通过学习了作物生理生态学、土壤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查阅了有关青稞优质栽培调控的相关文献,并对西藏目前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找出西藏优质栽培所面临的问题,结合作物生理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对西藏自治区青稞优质栽培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旨在通过理论应用实践,让更多的农牧民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和经济支撑,为西藏地区农牧民更好地种植青稞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优质栽培调控;种植业;西藏;青稞
期刊
摘 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安徽省南陵县以加快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切入点,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也存在着建设主体错位、重形式轻内涵、资金短缺等现实问题。以南陵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为导向,可从选择适宜的建设模式、明确建设主体、发展产业、提升服务、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对推动安徽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价值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问题;南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