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倾向值得分匹配法,探讨农地流转以及不同农地流转行为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比农地流转前后农户收入的
【机 构】
: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中国西部非公经济发展与扶贫反哺协同创新中心,重庆400715;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倾向值得分匹配法,探讨农地流转以及不同农地流转行为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对比农地流转前后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可知,整体上农地流转拉大了农户收入差距;②考虑不同农地流转行为,农地转出拉大了农户收入差距,相反农地转入缩小了农户收入差距;③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我国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农地转入行为和西部地区的农地转出行为将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农地流转具有显著的收入效应,农地转出的收入效应比农地转入的收入效应更为显著,另外通过工具变量法估计结果发现,忽略内生性问题将导致系数被低估.基于此,面对“效率”与“公平”的权衡,在“三权分置”制度安排下,建议全面推进土地流转以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发挥好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调节作用,注重提升低收入群体的非农就业竞争力,以缩小我国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
其他文献
基于2011—2018年肇庆市制造业各行业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肇庆市在行业层面的制造业区位熵。结果显示,肇庆市传统制造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和金属制品等行业集聚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先进制造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集聚水平呈增长趋势。先以2011—2018年肇庆市制造业行业层面的区位熵计算结果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制造业区位熵越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再分别以肇庆市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共24个行业的区位熵计算结果为自变量,构建计量模型,结果
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试点和资源优势分布区,南方集体林区是林业市场化的典型区域,也是林业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林业市场化的深化对于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林业市场化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8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林业产值、林业投资、林产品贸易等相关数据,从林业要素市场化、生产市场化和产品市场化3个维度对林业市场化进行测度,并通过格兰杰检验及面板回归论证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市场化与林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采用地理位置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并进行验证。结果表
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参与-反馈-响应”行动逻辑下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激发的情境优越性,即:在内源系统中,通过主体动员凝聚行动力量、产业融合重塑动能形态、村社理性深化价值认同,从而促进乡村整体的有机参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在乡村内部深入渗透的同时向外扩散,与外源系统进行双向反馈互动,依托政府引导、制度供给、资源链接的条件刺激,提升其作用的空间范围和系统层次,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发展。激活内生动力,应从增权赋能、整合资源要素、利益联结三方面入手,加强权利保障和制度建设,为落实乡村
通过数理推导建立了包含三次产业投资量和主要因素交互项的计量模型,采用差分GMM和门槛分析方法,对我国三次产业投资的产出效率和最优投资规模进行了具体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投资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第一、二产业投资与产出呈倒“U”形关系,第三产业投资与产出为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和政府投资等变量对三次产业投资优化呈现出不同的作用;第二、三产业投资规模呈现一定程度的南北失衡,北方大多数省份投资还未达到最优投资规模区间。最后,提出加大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培养专业型人才、提升外资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投资
基于江西省1553份农民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和PSM模型实证检验“一村一大”对农民自营工商业的影响,并探讨参与“一村一大”的学历层次、学习模式和城乡工作地对自营工商业的差异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参与“一村一大”对农民自营工商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参与“一村一大”学历层次越高,对农民自营工商业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第三,参与“一村一大”学习模式形成的社会网络越丰富,对农民自营工商业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第四,参与“一村一大”对农民选择城乡自营工商业具有正向影响,且对农民在农村自营工商业的影响更
基于2018年湖北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PSM和GPSM法分析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由PSM估计可得,土地转入比土地未流转更能显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0.78个单位,水田转入和旱地转入分别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1.02和0.64个单位;土地转入能分别降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成本2.69和0.57个单位,且水田对不同类型作物生产成本的降低幅度最大;由GPSM估计可得,土地转入面积、水田转入面积和旱地转入面积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即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的幅度要高于土地流转面积增
在国内外产业发展环境产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园区特色的重要性,对标对表国内先进园区,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通过高起点规划谋个性,擘画特色园区发展蓝图;审时度势辨优势,规划产业发展梯队;高处落子谋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实施高水平招商引资蓄足后劲;引培并举,夯实园区人才库;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推动人、产、城融合,提升园区高素质人口承载力等方式,推动园区构建起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塑造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利用575份农村居民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参与村庄建设意愿的影响及其所关注的农村改革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规划建设、工作
以陕西省10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分析绿色发展效率的动态演变过程,并进一步通过ML指数分解分析了绿色发展效率波动的原因,最后运用Tobit模型探究旅游业对陕西省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陕西省绿色发展效率随时间呈增长趋势,但整体仍未达到有效;地区差异明显,绿色发展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陕北、关中、陕南。技术进步因素成为制约绿色发展效率较低区域提高其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和旅游收入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旅游人数和旅游景区数量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的先抑制后提升的
西北五省是我国推进向西开放战略的前沿阵地,建设西北经济走廊既顺应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又有利于与国际经济走廊对接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予西北五省发展的战略定位,坚持“全局性与局部性”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性提出西北经济走廊“交通枢纽、能源合作、金融服务、生态保护”的功能定位、“一区+两极+一枢纽+两基地”的空间发展布局及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内部规划,开拓对外经济往来,推进金融合作,提供投资融资便利,强调绿色生态,激发经济持久性活力,依托特色小镇、城市群和经济带,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