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城市的规划要做好,就应该是道德理念,技术理念和乌托邦理念共同参与的产物。
关键词道德理念 技术理念和乌托邦理念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142-01
著名的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教授,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社区与区域规划学院的荣誉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和区域发展,以及规划理论方面。1988年,在获得美国规划学院校联合会(ACSP)授予的杰出规划教育奖的演讲中,他提到要做好规划,就要把道德理念(moral discourse)、技术理念(technical discourse)、乌托邦理念(utopian discourse)这三条溪流溶入其中。并且这三條溪流的关系应该是独立而又源于一个共同的源头。
Moral discourse 是其中核心的一条溪流。道德理念在规划中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就像只有在西双版纳才会有过泼水节的习俗,才会有慵懒的孔雀舞一般的道理,人们的观念、习惯、生活方式对于规划设计中建筑风格、道路安排、绿化布置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园林的景观设计,北方追求的是宏伟、大气,而在南方却又应该设计得古朴、精巧。
所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只有对生活于区域中公民的“道德理念”有充分地了解,才能把规划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方便人们的生活。这就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即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已经成为了西方现代规划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中国由于文化上,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的不同,公众参与的体系也似乎还不够完善。但对于公众参与问题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找出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实现形式。约翰·弗里德曼就提出了一种对参与成员不设门槛限制的,可以对规划做出重要决定的“规划委员会”的实现公众参与的可行方式。这个规划委员会里应该包括了各个阶级各种成分的人员。只有把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到整个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反应在规划之中,才是公众参与的落实,才能促进公众的积极性,让规划方案切实可行。
Technical discourse 是规划的第二条溪流。这里的技术包括:
⑴使规划协商简便化,实现共同的利益。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状态不一样,追求的利益不同,当然实现的方式也就不同。而在寻求社会的整体利益的路途中,必然就必须放弃小部分人的当前利益,如同三峡水电站的修建,面对着百万大移民的安置,房屋拆迁后,农田淹没后的补偿问题,都是三峡水电站的规划者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好的。
⑵多角度审视规划,实现规划的完善。
规划中出现的有些问题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了,可能需要公众态度和看法的转变才能成功的解决,这就要求规划者能够从全面的(历史的、空间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视角去看待,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个很好的方法。
⑶ 寻求规划设计创新,寻求发展。
规划者除了需要具有大量的经验外,还应在规划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寻求发展。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社会条件下,规划不再是墨守成规,需要新的理念,新的突破。俞孔坚“将稻香溶入书声”的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环境设计理念,就是一个典型的景观规划创新的例子。在校园植物的选取中大量运用了水稻和当地农作物,形成独特的校园田野景观,并在稻田中设置读书台,真正实现稻香与书声相融。不但校园随着四季的更替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景观,而且校内所产的“建大金米”也已经成为了沈阳建筑大学的独特标志。
Utopian discourse 是规划的第三条溪流。乌托邦是指人类思想意识中的美好世界。有一句话“各种乌托邦只不过是早产的真理而已”,以前的许多规划师,都会留下理想城市的设计构想,这些构想虽然在当时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但它对之后城市规划的思路开拓了广阔的思想空间。弗里德曼认为“乌托邦的思考能够帮助我们选择一条我们相信正确的未来道路,因为它的具体意象来自于那些我们高度珍视的价值观。”系统的将乌托邦理念与规划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莫尔,莫尔—霍华德—芒福德—弗里德曼是城市规划的乌托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线索。他们对于乌托邦理论在规划中的运用都强调规划与自然的结合,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实质就是对乌托邦的延续和细化——城市是与乡村精密联系的,城市的四周被农业用地所围绕。同样,“生态立市”就是乌托邦理念的全新运用。“所谓‘生态立市’,就是以生态价值为支撑点,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大领域和空间,谋划城市化和优势产业发展的新布局。”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的生态发展。
被剥夺了视觉上的美好和不与人们生活相适应的纯技术手段的规划,最终是要被抛弃的。同样,乌托邦理念与技术理念和道德判断相分离,它也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实际结果的空想。所以,规划应该是道德理念,技术理念和乌托邦理念共同参与的产物。
作为规划者,我们对于新的事实,新的洞察力,新的技术必须随时接收,但知识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接受公众的意见。作为规划者,我们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规划,对于美好的城市,应该各自拥有自己的构想,有这样的勇气,规划才会创新,才能满足明天的需求。
关键词道德理念 技术理念和乌托邦理念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142-01
著名的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教授,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社区与区域规划学院的荣誉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和区域发展,以及规划理论方面。1988年,在获得美国规划学院校联合会(ACSP)授予的杰出规划教育奖的演讲中,他提到要做好规划,就要把道德理念(moral discourse)、技术理念(technical discourse)、乌托邦理念(utopian discourse)这三条溪流溶入其中。并且这三條溪流的关系应该是独立而又源于一个共同的源头。
Moral discourse 是其中核心的一条溪流。道德理念在规划中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就像只有在西双版纳才会有过泼水节的习俗,才会有慵懒的孔雀舞一般的道理,人们的观念、习惯、生活方式对于规划设计中建筑风格、道路安排、绿化布置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园林的景观设计,北方追求的是宏伟、大气,而在南方却又应该设计得古朴、精巧。
所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只有对生活于区域中公民的“道德理念”有充分地了解,才能把规划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方便人们的生活。这就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即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已经成为了西方现代规划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中国由于文化上,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的不同,公众参与的体系也似乎还不够完善。但对于公众参与问题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找出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实现形式。约翰·弗里德曼就提出了一种对参与成员不设门槛限制的,可以对规划做出重要决定的“规划委员会”的实现公众参与的可行方式。这个规划委员会里应该包括了各个阶级各种成分的人员。只有把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到整个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反应在规划之中,才是公众参与的落实,才能促进公众的积极性,让规划方案切实可行。
Technical discourse 是规划的第二条溪流。这里的技术包括:
⑴使规划协商简便化,实现共同的利益。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状态不一样,追求的利益不同,当然实现的方式也就不同。而在寻求社会的整体利益的路途中,必然就必须放弃小部分人的当前利益,如同三峡水电站的修建,面对着百万大移民的安置,房屋拆迁后,农田淹没后的补偿问题,都是三峡水电站的规划者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好的。
⑵多角度审视规划,实现规划的完善。
规划中出现的有些问题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了,可能需要公众态度和看法的转变才能成功的解决,这就要求规划者能够从全面的(历史的、空间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视角去看待,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个很好的方法。
⑶ 寻求规划设计创新,寻求发展。
规划者除了需要具有大量的经验外,还应在规划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寻求发展。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社会条件下,规划不再是墨守成规,需要新的理念,新的突破。俞孔坚“将稻香溶入书声”的沈阳建筑大学的校园环境设计理念,就是一个典型的景观规划创新的例子。在校园植物的选取中大量运用了水稻和当地农作物,形成独特的校园田野景观,并在稻田中设置读书台,真正实现稻香与书声相融。不但校园随着四季的更替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景观,而且校内所产的“建大金米”也已经成为了沈阳建筑大学的独特标志。
Utopian discourse 是规划的第三条溪流。乌托邦是指人类思想意识中的美好世界。有一句话“各种乌托邦只不过是早产的真理而已”,以前的许多规划师,都会留下理想城市的设计构想,这些构想虽然在当时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但它对之后城市规划的思路开拓了广阔的思想空间。弗里德曼认为“乌托邦的思考能够帮助我们选择一条我们相信正确的未来道路,因为它的具体意象来自于那些我们高度珍视的价值观。”系统的将乌托邦理念与规划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莫尔,莫尔—霍华德—芒福德—弗里德曼是城市规划的乌托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线索。他们对于乌托邦理论在规划中的运用都强调规划与自然的结合,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实质就是对乌托邦的延续和细化——城市是与乡村精密联系的,城市的四周被农业用地所围绕。同样,“生态立市”就是乌托邦理念的全新运用。“所谓‘生态立市’,就是以生态价值为支撑点,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大领域和空间,谋划城市化和优势产业发展的新布局。”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的生态发展。
被剥夺了视觉上的美好和不与人们生活相适应的纯技术手段的规划,最终是要被抛弃的。同样,乌托邦理念与技术理念和道德判断相分离,它也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实际结果的空想。所以,规划应该是道德理念,技术理念和乌托邦理念共同参与的产物。
作为规划者,我们对于新的事实,新的洞察力,新的技术必须随时接收,但知识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接受公众的意见。作为规划者,我们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规划,对于美好的城市,应该各自拥有自己的构想,有这样的勇气,规划才会创新,才能满足明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