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对小店有特殊情结的人,这种情结决定了我的旅行方式、休息方式,甚至工作和生活方式。对我来说,一个理想的下午就是在条小路上散步、思考、拍照、记录,并且在沿途中不期而遇各种小书店、独立唱片行、花店、古着店、咖啡店、小酒馆、二手杂货铺……并在这个过程中邂逅各种有趣的人,以及真正的自己。
去年初冬在日本关西散步,邂逅了两家令我感触颇深的小店。
第一家店在京都岚山,当时乘坐山间的小火车提前了一站下车,开始了我的山间散步。在山路中行走不多时,便来到了一片满是各种颜色落叶的小树林,进而又在树林中发现了一间可爱的温室花房。顺着花房旁边的小路拾阶而行,只见一间小店隐于林中。好别致的房子呀,欧洲乡村式的建筑主体和环境构造中又透露出和式的风韵和细节,仿佛走入了宫崎骏童话式的三鹰之森美术馆。走过台阶,环视下沉式的中庭,右侧分别是咖啡店、人形和瓷器展示店,左侧则是人形制作的工作室和柴房。“有咖啡店自然不能放过!”既是出于职业的学习习惯又确实是需要喝上一杯咖啡犒赏下旅途劳累的自己。于是推门而入,一位身着传统英式围裙的婆婆领我入座,另一位更年长的婆婆在吧台用古朴的方式为我冲泡咖啡。一杯入口,嗯,完美。视觉、嗅觉、味觉,更加立体地将我浸入童话的世界中。其实喝过好咖啡的人都明白那种感觉,就是咖啡不但可以让你清醒,好的咖啡有时也会让你喝醉,那天下午就是这种感觉。饮毕去参观那个人形和瓷器展示店,在那里遇见了正在工作的店主,这位头发花白优雅又不失亲和的女士的一句话把我刚才“梦游”中的所有碎片串联在了一起:“我们的慢生活是如此的忙碌!”原来,不只这个咖啡店和人形工坊,外面我经过的那片小树林和花房也都是她们在打理。她在三十岁时辞去大公司的工作,跟随丈夫一起来到山上开始了半隐居的生活,如今已经四十二年了。在这里他们一起种树、种菜、养花、砍柴、经营咖啡店、制作人形和瓷器,也会定期收徒教授人形的制作经验……原来外人艳羡的慢生活背后是如此的忙碌而充实,深谙这一点的我和她聊到此处时彼此都点头会意地笑了,我们的笑容也是如此的丰富:带着相似的经历,带着离群索居式的清冽的骄傲和坚持自我所须承受的压力与疲惫,也带着即便艰难也要乐观漂亮地固执下去的孩子气。嗯,希望多年以后的自己也可以变成前辈的样子。
第二家店在宇治,是一对老夫妇全权经营的咖啡店。店面不大,Menu上的东西不多也不贵,但你能从每个细节上感知这是一家多么优秀的店。先生冲咖啡时的专注,太太做的抹茶糕点的地道,窗外宇治川河流反射来的夕阳光线暖暖地照在身上,听着店主用心挑选的老音乐以及他的即兴木笛演奏,每个陌生客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自然融洽起来。甚至,当他知道我来自中国后,特地为我演奏了三首他会的中国乐曲(可惜因为都是太老的歌曲,我只听出了一首王洛宾的),他还特地带我参观这个店的内外全部,引我去见他们的朋友,并在最后送给我他们自己的画作以作纪念。临行前,我问他们可否把今天这个愉快的下午分享给我在中国的朋友,老夫妇笑着说:“欢迎分享,文字照片都可以,但是不要公布我们店的地址就好。”我有些不解,这样的宣传不是会对店里的生意有帮助吗?他们进而又很亲切地对我说:“其实我们不想店里的客人太多,只要有一点盈利可以维持下去就足够了。比如,现在这样的状态就刚刚好。但是,如果有喜欢音乐的朋友,你可以悄悄地告诉他们这里的地址,我们可以一起在店里演奏。”
从这家店离开后的感触是:“这才是我心中的咖啡店!感觉找回了初心。让我进一步从技术流中解放了出来,有了‘看山还是山’的感悟。”
曾经因为喜欢咖啡店的氛围而进入了咖啡店,进而自己又进入了这个行业,然后发现技术真的很重要呀!于是苦练技术升级设备,但到了一定程度后便越发明白应该大胆地甩开技术这个拐棍,回归人文精神。毕竟,咖啡店是诗人的,不是科学家的,更不是该死的上市公司MBA们的。
初冬在岚山和宇治散步时邂逅的这两家店,即便现在也依然会让我有种沉浸其中的迷恋。它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这些年依稀坚持的东西和对很多风潮的疑惑抵触是对的,并且明晰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自己在国内孤独地坚持做咖啡和做店的理念,在这里被深切而有力地拥抱了,也看到了自己的店若干年后的样子。
当时感觉特别温暖,又充满了力量。
所以,如果感到孤独,那就散步吧!
去年初冬在日本关西散步,邂逅了两家令我感触颇深的小店。
第一家店在京都岚山,当时乘坐山间的小火车提前了一站下车,开始了我的山间散步。在山路中行走不多时,便来到了一片满是各种颜色落叶的小树林,进而又在树林中发现了一间可爱的温室花房。顺着花房旁边的小路拾阶而行,只见一间小店隐于林中。好别致的房子呀,欧洲乡村式的建筑主体和环境构造中又透露出和式的风韵和细节,仿佛走入了宫崎骏童话式的三鹰之森美术馆。走过台阶,环视下沉式的中庭,右侧分别是咖啡店、人形和瓷器展示店,左侧则是人形制作的工作室和柴房。“有咖啡店自然不能放过!”既是出于职业的学习习惯又确实是需要喝上一杯咖啡犒赏下旅途劳累的自己。于是推门而入,一位身着传统英式围裙的婆婆领我入座,另一位更年长的婆婆在吧台用古朴的方式为我冲泡咖啡。一杯入口,嗯,完美。视觉、嗅觉、味觉,更加立体地将我浸入童话的世界中。其实喝过好咖啡的人都明白那种感觉,就是咖啡不但可以让你清醒,好的咖啡有时也会让你喝醉,那天下午就是这种感觉。饮毕去参观那个人形和瓷器展示店,在那里遇见了正在工作的店主,这位头发花白优雅又不失亲和的女士的一句话把我刚才“梦游”中的所有碎片串联在了一起:“我们的慢生活是如此的忙碌!”原来,不只这个咖啡店和人形工坊,外面我经过的那片小树林和花房也都是她们在打理。她在三十岁时辞去大公司的工作,跟随丈夫一起来到山上开始了半隐居的生活,如今已经四十二年了。在这里他们一起种树、种菜、养花、砍柴、经营咖啡店、制作人形和瓷器,也会定期收徒教授人形的制作经验……原来外人艳羡的慢生活背后是如此的忙碌而充实,深谙这一点的我和她聊到此处时彼此都点头会意地笑了,我们的笑容也是如此的丰富:带着相似的经历,带着离群索居式的清冽的骄傲和坚持自我所须承受的压力与疲惫,也带着即便艰难也要乐观漂亮地固执下去的孩子气。嗯,希望多年以后的自己也可以变成前辈的样子。
第二家店在宇治,是一对老夫妇全权经营的咖啡店。店面不大,Menu上的东西不多也不贵,但你能从每个细节上感知这是一家多么优秀的店。先生冲咖啡时的专注,太太做的抹茶糕点的地道,窗外宇治川河流反射来的夕阳光线暖暖地照在身上,听着店主用心挑选的老音乐以及他的即兴木笛演奏,每个陌生客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自然融洽起来。甚至,当他知道我来自中国后,特地为我演奏了三首他会的中国乐曲(可惜因为都是太老的歌曲,我只听出了一首王洛宾的),他还特地带我参观这个店的内外全部,引我去见他们的朋友,并在最后送给我他们自己的画作以作纪念。临行前,我问他们可否把今天这个愉快的下午分享给我在中国的朋友,老夫妇笑着说:“欢迎分享,文字照片都可以,但是不要公布我们店的地址就好。”我有些不解,这样的宣传不是会对店里的生意有帮助吗?他们进而又很亲切地对我说:“其实我们不想店里的客人太多,只要有一点盈利可以维持下去就足够了。比如,现在这样的状态就刚刚好。但是,如果有喜欢音乐的朋友,你可以悄悄地告诉他们这里的地址,我们可以一起在店里演奏。”
从这家店离开后的感触是:“这才是我心中的咖啡店!感觉找回了初心。让我进一步从技术流中解放了出来,有了‘看山还是山’的感悟。”
曾经因为喜欢咖啡店的氛围而进入了咖啡店,进而自己又进入了这个行业,然后发现技术真的很重要呀!于是苦练技术升级设备,但到了一定程度后便越发明白应该大胆地甩开技术这个拐棍,回归人文精神。毕竟,咖啡店是诗人的,不是科学家的,更不是该死的上市公司MBA们的。
初冬在岚山和宇治散步时邂逅的这两家店,即便现在也依然会让我有种沉浸其中的迷恋。它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这些年依稀坚持的东西和对很多风潮的疑惑抵触是对的,并且明晰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自己在国内孤独地坚持做咖啡和做店的理念,在这里被深切而有力地拥抱了,也看到了自己的店若干年后的样子。
当时感觉特别温暖,又充满了力量。
所以,如果感到孤独,那就散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