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宏观经济政策 有哪些空间?

来源 :首席经济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疫情影响,2020年难以实现之前预期的6.0%左右的经济增速,不可能依靠企业业绩去提升市场想象力,但政策将会放松,未来股市和债市的表现比较乐观,将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疫 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后,关于稳定经济的政策信号频繁出现,我们通过本文做了一个简要梳理;对于后续政策空间,我们将做一些探讨。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
  2月6日中央应对新冠疫情领导小组会议指出,湖北省以外地区要在继续做好防控同时,有序推动恢复正常生产。
  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指出要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第一,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第二,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第三,着力稳定居民消费。第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
  货币政策:目前预期内框架已基本清晰
  目前,货币政策预期内框架已经基本清晰,一是央行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银行间流动性、政策性利率、专项再贷款);二是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扩大支持(LPR利率、信贷规模、增信和信用救助、定向利率优惠)。概率偏低,但如果出现则显著超预期的包括下调5年期LPR、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等。
  一季度逆周期政策的重点是货币政策稳预期、稳资金链。
  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通知》包括五部分、十大要点,三十條举措。这一文件是一季度货币政策的总纲,对市场预期有较大的指引作用。
  目前的预期框架已经基本清晰,一是央行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银行间流动性、政策性利率、专项再贷款);二是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扩大支持(LPR利率、信贷规模、增信、定向利率优惠)。
  其中大部分政策手段已有落地,2月3日公开市场操作扩量;OMO利率下调、2月17日MLF利率下调;2月10日首批专项再贷款已经发放;差异化的优惠金融信贷支持也已落地。
  未来继续落地的一则是2月20日公布的LPR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估计大概率会和政策性利率同幅度下行;二则是一季度的信贷和社融,估计会保持在较高规模,《通知》明确指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如果一季度信贷和社融数据较高,则对于预期有较大的带动。
  降准逻辑上并不存在明显的必要性,因为银行间流动性已经比较充裕;而当前的重点在于从银行到实体这个环节。且《通知》中提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动性”以及“适当提高2020年1月下旬存款准备金考核的容忍度”,并没有直接提到降准。所以我们视为偏小概率,但基于降准对稳经济的信号功能,可能性亦不能完全排除。
  概率偏低,但如果出现则显著超预期的包括下调5年期LPR、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等。
  财政政策:狭义财政已是紧平衡
  财政政策方面,想象空间是配合“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一则目标赤字率会不会适度提高;二则专项债等广义财政工具会不会较显著扩充规模。
  2019年实际赤字率为4.9%,为近年最高水平。为达到年初2.8%的赤字目标,2019年需继续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这一资金规模预计约为2万亿元。粗略测算,2020年初可使用财政“调节项”规模预计或缩减至1.4万亿左右,对全年财政支出形成一定约束。再加上疫情影响下经济增长速度下修,财政收入亦会增速下降。
  据财政部网站2月16日信息,财政部长刘昆在《求是》杂志发文指出,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整体上面临减收增支压力,财政运行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而疫情影响下,财政政策又应保持积极特征。配合“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也需要财政政策维持一定力度。
  后续想象空间之一是适度提高赤字率。中国经济的目标赤字率在2016-2017年均为3%,2018、2019年分别为2.6%、2.8%。
  后续想象空间之二是扩充专项债、PSL等广义财政工具。2017-2019年的政府专项债额度分别是8000亿、1.35万亿、2.15万亿,去年底市场预期2020年会落在2.8-3万亿左右的规模。如果考虑到疫情对一季度经济的显著冲击,需要基建稳增长,专项债规模有在基准预期上扩大的可能。2月11日财政部表示近期已下达新增地方债限额8480亿,其中包括专项债2900亿,这意味着截至当时专项债下发提前批额度已达1.29万亿,已至提前批上限。这一节奏还是略超预期的,它意味着疫情影响之下,政策对于广义财政保持比较积极的姿态。
  
  产业政策:最为确定的是汽车
  除财政和货币政策之外,另一值得关注的领域是产业政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明确指出,着力稳定居民消费,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产业政策下,目前最为确定的是汽车,房地产仍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大框架下,但融资政策或有调整空间,地方版细节政策上亦有边际微调可能。
  关于如何扩大消费,《讲话》精神主要侧重于三点,一是“新兴消费”,包括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增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消费;二是“健康类消费”,以这次疫情应对为契机,扩大绿色食品、药品、卫生用品、健身器材的生产销售;三是“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所以产业政策中,相对最为确定的是汽车。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房地产。从30个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看,2019年单日个位数(单位为万平方米)的天数为7天(春节假期),2020年1月23日至今已25天单日个位数。
  我们在年度报告《回归均衡》中曾指出,中国经济的历史特点之一是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不能同时显著变差,否则就承压明显。在2019年贸易摩擦和全球需求低迷背景下,出口全年只有0.5%的增长,而房地产领域相对偏好的表现(销售0增长附近,投资9.9%的同比增长)对经济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2020年地产销售已初步显示出承压的状态,基于销售回款环节的传递,地产投资也会受到影响;而当前地产投资又处于小周期的高位(新开工和施工前期已处下行初期),关联影响仍在发酵。
  但房地产不存在政策大幅放松的空间。房地产大的政策框架已经确定,需求端是“房住不炒”,政策端是“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的手段”,没有全国性的放松余地。
  但边际调整空间或存在两个领域,一是房地产融资政策。本轮地产融资收紧始于2019年7月前后,主要背景是当时有一轮货币政策稳增长,为提前避免资金流向房地产。而今年一季度疫情影响下,经济环境已有进一步变化;二是地方细节政策,如在土地出让、预售条件、施工周期等方面的一些规定,也有边际调整可能。
其他文献
2020年2月26日,湖北武汉,一名康复的新冠肺炎病人(右)向江夏方舱医院的醫护人员挥手作别。首批23名新冠肺炎患者从位于江夏区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的江夏方舱医院治愈出院。
期刊
说到房地产,几乎所有买过房的人都可以称为“专家”,毕竟房子是居民资产结构中最大类的资产,是可以用来“改变命运”的资产,谁没有过刻骨铭心的研究呢?假如我认为房地产有“泡沫”,那就得遭很多人骂,因为这涉嫌贬低他们的“资产价值”。最近,疫情还在延续,但深圳、杭州、南京、成都等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火爆”得出人意料。为此,我提一些往事,谈一些感想。  中国房地产:理性繁荣还是非理性繁荣  2013年诺贝尔经
期刊
2月2日,在中國东部江西省宜春市的万深制药机械有限公司,一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中生产干法制粒机,并将其提供给上海和其他城市的药品生产商,以帮助对抗新型冠状病毒。
期刊
大规模疫病流行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疫病是放大镜,放大了社会运行中既有的种种不平衡不公正;疫病是加速器,加速了社会发展中既有的长期趋势既定方向。记住,是放大、加速,不是无中生有,创造出充满新的矛盾和趋势的新世界。  我们渴望改变,渴望从疫情期间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中,看到未来世界的影子。知识分子尤其如此,他们希望疫情带来重大变化,暗合他们信奉的理论,验证他们此前未能如愿的判断。历次疫情之后,我们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远大于SARS,疫情持续时间对于全年经济增长的影响呈递增性态势,预计疫情后的经济反弹将会比较强劲。  始 于去年12月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为疫情)正处于高峰期,何时见顶及其后如何发展目前都还不确定。疫情对于生命与健康的威胁是显然的,是人们的首要关注所在;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市场的主要关注之一。关于后者,市场已有很多分析与预测,结论都是影响很大,但
期刊
受疫情影响,2020年难以实现之前预期的6.0%左右的经济增速,不可能依靠企业业绩去提升市场想象力,但政策将会放松,未来股市和债市的表现比较乐观,将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从 经济的角度来看,即便政策环境宽松和未来复产全面恢复,今年要想实现之前市场期盼的6.0%左右的经济增速几乎是不太可能,所以不可能依靠企业的业绩去提升市场的想象力。但政策的放松,流动性的充裕,可以提升市场的估值。再加之国家政策的呵
期刊
我们将从最近全球金融市场经历的危机级调整出发,讨论调整背后的原因,希望能够链接到大湾区产业新生态的建设,提出几个企业面临的不得不做的挑战。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我们刚刚经历的全球市场危机级调整,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二是导致市场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是对企业来讲,特别是对制造业企业来讲,有哪几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全球危机级调整  危机级的调整,实际上是刚刚发生的,也就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3月
期刊
新“基建”是中国穿越危机的关键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谁能够“化危為机”,谁就能在危机后持续领跑全球。回头看,穿越2008年次贷危机的国家中,只有美国和中国,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美国人均GDP已突破6万美元,已经彻底将其他G7国家甩开;而中国人均GDP已在2019年突破1万美元,向前迈了一大步。  大国之间无时无
期刊
疫情对大中型企业有一定盈利冲击,但带来的资金压力有限,对中小企业带来资金压力翻倍,盈利冲击更大,其中,疫情对服务与零售业中小企业的冲击最为显著。  自年初大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成为今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黑天鹅。截至2月17日,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达72436例,且仍在持续上升。当然,治愈率也在持续抬升,单日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已有明显下降之势,湖北以外地区确诊病例更是连续14日下降,前期强力落
期刊
随着疫情发酵程度超预期,监管政策的变化也超过预期,疫情对资管行业稳定性整体冲击有限,但突发疫情加大了资管业务转型的难度,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迫切性凸显。  春节期间,源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快速发酵,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禁止集体活动、居家隔离和延长复工时间等举措。疫情的爆发对2019年底以来逐渐企稳的经济和资本市场走势造成了冲击。自疫情发酵以来,监管层采取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