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教学的质量还直接影响到今后其他内容的学习,抓好了计算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都将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学好四则混合运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对学生是终身受益的。
新课改以来,我们在看到数学课堂内发生喜人变化的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部分学生由于计算练习的量减少了,其计算能力也出现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教研组提出了加强课堂内计算教学,探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对运用计算教学的基本模式作了一些探索。
一、新模式的流程
1. 创设情境,适度铺垫
我们发现,新课程中将计算融入到问题情境之中去讨论算法,将应用与计算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适度的铺垫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起已有知识,为学习新知作好准备,置身于有趣的、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生会兴趣盎然,并且情境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理解算理提供支撑,还能突出新知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因此在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时,首先要创设一个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通过适度的铺垫为新的计算构建坚实的基础。
2. 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理解阶段,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调控学习过程,注意差异教学,启发点拨学生手脑并用,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让学生理解新知识,形成技能,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3. 组织训练,感悟内化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计算技能的主要途径,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经过前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身心已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明确了计算的方法,学生的内心是喜悦的。这时,内心有了另一种迫切的需要,那就是“验证自己的发现或者应用自己的发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师借此机会,结合实际,及时组织形式活泼、有趣、多样的练习,以达到巩固和深化新知,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目的。
4. 反思总结,建构提升
这一环节既是对整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同时又是一个升华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归纳整理的是知识的重点,系统升华的是知识的难点。在师生共同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凌乱的知识系统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新模式的实施
1. 创设情境,适度铺垫
首先,每堂课前学生进行2分钟口算,以提高学生心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后用情境引入,通过游戏活动、讲故事、观察主题图、展现生活实例等方法适度铺垫,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产生学习的内趋力。
(1) 创设生活情境
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对数学的兴趣,还让学生能轻松地根据生活经验,构建新的计算。让学生通过思考,积极地调动生活经验同头脑中的数学知识对应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我出示了一幅动物园图,通过观察图中的信息可以知道:树上有3只小鸟,地上有2只小鸟;左边有1只公鸡,右边有4只母鸡,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鸡?地上一共有多少动物?图中一共有几只动物?说说你准备怎样算?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已有知识情境
数学的新旧知识之间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些计算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要善于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运用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诱使学生产生疑问,萌发猜想,有效地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求知欲,扫除学习障碍,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如: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89-25”的计算时,在情境中,设计二位数减整十数,二位数减一位数的旧知直接视算练习,并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拆法。以此来唤醒学生用此方法学习新知。
2. 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1) 动手操作,关注直观教学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弱,抽象能力差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加强直观操作,使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追求、对算理的理解上,还应及时地概括和提炼出算法。引导学生在头脑里面想一想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帮助学生实现“实物操作”向“算法操作”的自然过渡,让学生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逐步演变过程,逐步摆脱对操作的依赖,从而促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36+9”,可以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在位置图上圈一圈,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调动各种感官活动,经过实践操作,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和逻辑能力的提高。
(2) 引导探究,亲历知识形成过程
现代教育认为: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生长知识。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引导学生合作观察、思考、探索研究出来的数学。让学生在高度集中的思维状态下,调动原有知识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思想是十分有益的,数学本身肯定是追求最优化的,不在同一层次上的算法就应该提倡优化,而且必须优化。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多中选优,择优而用。 如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321×3”,当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算法后,教师巡视,指导、收集教学资源。学生充分思考交流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在黑板上呈现估算、口算、竖式计算三种方法。这时,请学生将看懂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经过三种方法之间的沟通,学生会发现口算和竖式之间的异同,体会到竖式计算的简洁,同时感受到估算的价值所在,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度。
(3) 运用“迁移”,发展和完善法则
计算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数域的扩大或计算中新的矛盾出现,它可以不断地发展和充实。如百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10再减。后来学习万以内退位减法,由于被减数和减数的数位增加了,原来的法则已经不够用,所以万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便发展为:相同位数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出现。当万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出现连续退位减法的情况时,如:2000-563,退位的次数增加,被减数变化的幅度增大,而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法则,对如何指导连续退位的计算却没有文字说明。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让学生根据需要对原有计算法则做了必要的补充: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如果前一位上是0,就向前两位或者前三位连续退1作10,直到和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为止。
3. 组织训练,感悟内化
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感悟,练习中理解,练习中巩固,练习中深化,练习中发展。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重点难点突出练。教材中的重点也是学生思维的转折点,也是练习的重点。如:在小数乘法中给积的小数点定位,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要设计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如:根据37×49=1813,很快说出下面各式结果37×4.9, 3.7×4.9, 370×0.49, 0.37×4.9, 0.037×0.49,
0.037×4900。
(2) 易错内容针对练。小学生计算错误是多种多样的。有数的计算错误,有运算顺序错误,有计算法则错误,还有定势思维、强化思维造成的心理障碍等。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要注意整理,分析错误性质和原因,反复训练,变生疏为熟悉,变错误为正确。
(3) 混淆之处对比练。在新概念形成、新知识掌握后,教师要将相似相近、易混易错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鉴别能力。
如:(125×9)×8 与(125+9)×8,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容易产生混淆。应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它们的区别,再计算,以加深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 新、旧知识结合练。课内还应适当结合新、旧知识进行综合练习,以达到融会贯通。
4. 反思总结,建构提升
首先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进行自我调控,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提升,将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如书写规范等。
三、几点思考
1. 情景创设和复习铺垫的有效结合
良好的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体验,在现实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复习铺垫,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以创设的问题情境为起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也可以将创设情境改为复习铺垫,两者可以有机结合。
如: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65+9”的进位加法,复习铺垫的内容就是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较好,那么教师就可以将环节设计成为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构建新课学习的材料,进行尝试。但如果在尝试中,发现学生对于需复习铺垫的知识不甚掌握,教师就可以立刻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复习铺垫。
2. 直观算理与抽象算法的演变融合
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计算方法是一个逐渐领悟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才能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如: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546÷26”,结合学生分小棒的过程,想一想先算——后算——最后算——。这种表达方式看上去有些“笨拙”,但却给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支撑材料,也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口算方法的引入把数学知识、规律的习得融于适合学生实际的探究活动中,在与同伴交流的开放时间和空间里,学生自主地建构了感悟算理的桥梁,逐步体验到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衔接,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3. 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的和谐统一
新课程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样化和优化,是指集体的多样化,个体的优化。优化是学生个体的行为,对每一个个体而言,他总是使用自身熟悉或习惯的算法解决问题,教师不能把全班同学所有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这违背了算法多样化的精神实质。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一些低思维层次的算法,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美其名曰尊重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在质疑、辩论中促进低层次思维学生的发展,在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以体现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价值,从而实现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和谐统一,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
4.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有机整合
新教材中,应用问题不单设章节和例题,而是结合具体计算的内容,选择现实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的题材,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丰富多彩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将实际的问题与运算的学习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教师要将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把枯燥的算理融入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来,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整合起来,让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新课改以来,我们在看到数学课堂内发生喜人变化的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部分学生由于计算练习的量减少了,其计算能力也出现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教研组提出了加强课堂内计算教学,探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对运用计算教学的基本模式作了一些探索。
一、新模式的流程
1. 创设情境,适度铺垫
我们发现,新课程中将计算融入到问题情境之中去讨论算法,将应用与计算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适度的铺垫能使学生充分调动起已有知识,为学习新知作好准备,置身于有趣的、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生会兴趣盎然,并且情境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理解算理提供支撑,还能突出新知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因此在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时,首先要创设一个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通过适度的铺垫为新的计算构建坚实的基础。
2. 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理解阶段,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调控学习过程,注意差异教学,启发点拨学生手脑并用,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让学生理解新知识,形成技能,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3. 组织训练,感悟内化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计算技能的主要途径,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经过前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身心已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明确了计算的方法,学生的内心是喜悦的。这时,内心有了另一种迫切的需要,那就是“验证自己的发现或者应用自己的发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师借此机会,结合实际,及时组织形式活泼、有趣、多样的练习,以达到巩固和深化新知,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目的。
4. 反思总结,建构提升
这一环节既是对整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同时又是一个升华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归纳整理的是知识的重点,系统升华的是知识的难点。在师生共同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凌乱的知识系统起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新模式的实施
1. 创设情境,适度铺垫
首先,每堂课前学生进行2分钟口算,以提高学生心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后用情境引入,通过游戏活动、讲故事、观察主题图、展现生活实例等方法适度铺垫,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产生学习的内趋力。
(1) 创设生活情境
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对数学的兴趣,还让学生能轻松地根据生活经验,构建新的计算。让学生通过思考,积极地调动生活经验同头脑中的数学知识对应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我出示了一幅动物园图,通过观察图中的信息可以知道:树上有3只小鸟,地上有2只小鸟;左边有1只公鸡,右边有4只母鸡,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鸡?地上一共有多少动物?图中一共有几只动物?说说你准备怎样算?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已有知识情境
数学的新旧知识之间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些计算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要善于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运用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诱使学生产生疑问,萌发猜想,有效地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求知欲,扫除学习障碍,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如: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89-25”的计算时,在情境中,设计二位数减整十数,二位数减一位数的旧知直接视算练习,并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拆法。以此来唤醒学生用此方法学习新知。
2. 自主探究,实践体验
(1) 动手操作,关注直观教学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弱,抽象能力差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加强直观操作,使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追求、对算理的理解上,还应及时地概括和提炼出算法。引导学生在头脑里面想一想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帮助学生实现“实物操作”向“算法操作”的自然过渡,让学生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逐步演变过程,逐步摆脱对操作的依赖,从而促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36+9”,可以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在位置图上圈一圈,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调动各种感官活动,经过实践操作,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和逻辑能力的提高。
(2) 引导探究,亲历知识形成过程
现代教育认为: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生长知识。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引导学生合作观察、思考、探索研究出来的数学。让学生在高度集中的思维状态下,调动原有知识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思想是十分有益的,数学本身肯定是追求最优化的,不在同一层次上的算法就应该提倡优化,而且必须优化。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多中选优,择优而用。 如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321×3”,当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算法后,教师巡视,指导、收集教学资源。学生充分思考交流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在黑板上呈现估算、口算、竖式计算三种方法。这时,请学生将看懂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经过三种方法之间的沟通,学生会发现口算和竖式之间的异同,体会到竖式计算的简洁,同时感受到估算的价值所在,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度。
(3) 运用“迁移”,发展和完善法则
计算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数域的扩大或计算中新的矛盾出现,它可以不断地发展和充实。如百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10再减。后来学习万以内退位减法,由于被减数和减数的数位增加了,原来的法则已经不够用,所以万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便发展为:相同位数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出现。当万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出现连续退位减法的情况时,如:2000-563,退位的次数增加,被减数变化的幅度增大,而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法则,对如何指导连续退位的计算却没有文字说明。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让学生根据需要对原有计算法则做了必要的补充: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如果前一位上是0,就向前两位或者前三位连续退1作10,直到和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为止。
3. 组织训练,感悟内化
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感悟,练习中理解,练习中巩固,练习中深化,练习中发展。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重点难点突出练。教材中的重点也是学生思维的转折点,也是练习的重点。如:在小数乘法中给积的小数点定位,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要设计针对性的专项练习,如:根据37×49=1813,很快说出下面各式结果37×4.9, 3.7×4.9, 370×0.49, 0.37×4.9, 0.037×0.49,
0.037×4900。
(2) 易错内容针对练。小学生计算错误是多种多样的。有数的计算错误,有运算顺序错误,有计算法则错误,还有定势思维、强化思维造成的心理障碍等。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要注意整理,分析错误性质和原因,反复训练,变生疏为熟悉,变错误为正确。
(3) 混淆之处对比练。在新概念形成、新知识掌握后,教师要将相似相近、易混易错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鉴别能力。
如:(125×9)×8 与(125+9)×8,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容易产生混淆。应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它们的区别,再计算,以加深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4) 新、旧知识结合练。课内还应适当结合新、旧知识进行综合练习,以达到融会贯通。
4. 反思总结,建构提升
首先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进行自我调控,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提升,将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如书写规范等。
三、几点思考
1. 情景创设和复习铺垫的有效结合
良好的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体验,在现实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复习铺垫,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以创设的问题情境为起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也可以将创设情境改为复习铺垫,两者可以有机结合。
如: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65+9”的进位加法,复习铺垫的内容就是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较好,那么教师就可以将环节设计成为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构建新课学习的材料,进行尝试。但如果在尝试中,发现学生对于需复习铺垫的知识不甚掌握,教师就可以立刻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复习铺垫。
2. 直观算理与抽象算法的演变融合
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计算方法是一个逐渐领悟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才能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如: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546÷26”,结合学生分小棒的过程,想一想先算——后算——最后算——。这种表达方式看上去有些“笨拙”,但却给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支撑材料,也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口算方法的引入把数学知识、规律的习得融于适合学生实际的探究活动中,在与同伴交流的开放时间和空间里,学生自主地建构了感悟算理的桥梁,逐步体验到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衔接,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3. 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的和谐统一
新课程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样化和优化,是指集体的多样化,个体的优化。优化是学生个体的行为,对每一个个体而言,他总是使用自身熟悉或习惯的算法解决问题,教师不能把全班同学所有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这违背了算法多样化的精神实质。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一些低思维层次的算法,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美其名曰尊重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在质疑、辩论中促进低层次思维学生的发展,在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以体现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价值,从而实现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和谐统一,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
4.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有机整合
新教材中,应用问题不单设章节和例题,而是结合具体计算的内容,选择现实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的题材,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丰富多彩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将实际的问题与运算的学习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教师要将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把枯燥的算理融入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来,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整合起来,让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