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支架往往与冠心病——冠状动脉心脏病之间脱不了干系。冠状动脉主要分成3大条环绕于心脏,如果产生狭窄就会因血液无法顺利输送至心脏造成心肌缺氧,此时常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症状,而心脏支架的原理就是由特制细长的导管,通过手或腿的周边动脉,沿着进入心脏表面上的冠状动脉,再将金属支架经由此导管植入,借以撑开因病变而发生狭窄的血管,帮助血液流通,并提供心脏充足的氧气及养分。
人们在防治冠心病的过程中,贵在对冠心病及治疗的主要手段更多一些了解,就是选择了放支架,也要放个明明白白。
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发展大约经过了3个阶段。支架发明前,一般把血管狭窄病变的地方用气囊扩张后,再将导管拿走,但血管狭窄发生率往往会更高;有了支架后,植入支架确实可以减少堵塞血管的斑块撕裂后塌陷、急性闭塞,但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也约在30%~50%;后来有了药物涂层支架,药物缓慢释放,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降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据统计,即使是药物涂层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也约在20%~30%,也有统计数据为15%左右。
在国外,心血管支架植入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运用。在我国,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对于心脏支架的使用也有些质疑声。不少医生认为心脏支架简单、便捷、痛苦小,能够提升病患生活质量,但是光靠心脏支架并不能降低心肌梗塞发生几率。
2010年3月10日,国际权威的临床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美国有近半数不该放心脏支架的人被放了支架。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期间植入心脏支架,有机会保住性命;但对于大多数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来说,支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国权威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也指出,中国目前同样存在心脏支架被滥用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放支架的患者被“过度医疗”了。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做心脏支架的患者人数不足2万,而2008年已逾18万人次,2009年更是达到了24万例。
植入,该讲究的不讲究
心脏支架手术的适应证有严格界定。首先,只有心血管堵塞70%以上才能使用支架。其次要看患者病情的稳定程度,而病情稳定与否,可以通过患者的自我观察和心脏内超声来判断。
患者的自我观察是针对冠心病临床症状来说的。大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判断,即心绞痛的发作是否越来越频繁;心绞痛的时间是否越来越长;诱发心绞痛的方式是否越来越接近日常动作,比如原来上三楼才感觉不舒服,现在上二楼就有明显的不适感;心绞痛的缓解方法是否越来越复杂,比如原来吃一片药就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现在要吃两片药才见效。
心脏内超声是近几年来才运用到心脏支架手术领域的一项技术,通过血管内超声,可以判断出血管内斑块的面积大小以及斑块是否稳定。如果患者的病情稳定,血管内斑块也是稳定斑块的话,吃药治疗明显比放置支架的风险小。
在冠心病患者中,如果患者的心脏左主干仅有50%的堵塞,是不能安放心脏支架的。如果患者年纪大、病情也很稳定、吃药控制的效果又好,这样的患者也是不需要放置心脏支架的。如果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又比较年轻,经常做一些比较剧烈的活动时,就建议使用心脏支架。
国际上,支架和搭桥手术的比例是7∶1到8∶1,但在中国,这个比例高达12∶1。在新加坡规定,只要病人需要安放的心脏支架数目超过3个,就需要医生会诊,并向专门委员会陈述理由。但在我国并没有此类规定。
某些支架过度使用现象的原因
1.技术原因。在做心脏支架植入之前,患者先做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以下简称冠造)。但是冠造只能从外观上笼统地显示血管的大致情况,无法提供具体的血管斑块面积、稳定性之类的数据。目前虽然有心脏内超声弥补了冠造的不足,但检查费用过于昂贵,很多医院都没有开展此项检查,很多病人也不愿意做。
2.利益驱动。心脏支架被滥用的更直接的原因在于,一些医院把它当成了经济增长点、摇钱树。国产的支架就需1万~2万元,进口的价格更要翻倍,这还不包括球囊、钢丝、导管的费用。利益驱动使一些不具备技术、人员、设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也浑水摸鱼。但有少数医院和医生并不具备资质,治疗效果也不过关。个别医院导管室医生做的例数与导管提成挂钩,给一个病人放3个支架,就是四五万元,做一个病人等于做了两三个。
3.患者盲目迷信。还有一些微妙因素在起作用,冠心病发病呈年轻化,正当壮年就有冠状动脉狭窄,当然担心害怕,一旦听说放支架的好处如何如何,病人大多会选择放支架。
据国外统计,支架植入的并发症是1%,而在一些技术设备不达标的医院,由于医生经验不够,可能让病人在手术台上躺四五个小时。而遇到血管撕裂或者血管突然堵塞等紧急情况,医院又没有强有力的心外科支持,很容易导致手术失败。
心脏支架植入人体后也并非一劳永逸。目前国内常用的带有药物涂层的心脏支架虽然延迟破损内壁的自我修复过程,但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血管内壁,因此可能导致血栓形成,以至出现急性心梗。
为应对心脏支架带给患者的“后遗症”,患者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这些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自我保健最重要
支架选得再好,不如拥有一个健康的心脏。很多人安装心脏支架后继续抽烟、不按时吃药,导致病情很快复发,或者出现新的病变。而一些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嗜好来缓解病情,效果非常显著,如无意外,根本不需要在心脏内安放支架。胡大一的老师70岁时出现心绞痛,他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坚持口服他汀和冠心病药物,现在已经87岁高龄,仍可以轻松爬上二楼。
所以选用支架是下策,不要成为三高族群(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抽烟,并每天运动30分钟,加强心肺功能,人人都可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脏。
(责编:孙展)
人们在防治冠心病的过程中,贵在对冠心病及治疗的主要手段更多一些了解,就是选择了放支架,也要放个明明白白。
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发展大约经过了3个阶段。支架发明前,一般把血管狭窄病变的地方用气囊扩张后,再将导管拿走,但血管狭窄发生率往往会更高;有了支架后,植入支架确实可以减少堵塞血管的斑块撕裂后塌陷、急性闭塞,但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也约在30%~50%;后来有了药物涂层支架,药物缓慢释放,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降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据统计,即使是药物涂层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也约在20%~30%,也有统计数据为15%左右。
在国外,心血管支架植入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运用。在我国,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对于心脏支架的使用也有些质疑声。不少医生认为心脏支架简单、便捷、痛苦小,能够提升病患生活质量,但是光靠心脏支架并不能降低心肌梗塞发生几率。
2010年3月10日,国际权威的临床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美国有近半数不该放心脏支架的人被放了支架。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病期间植入心脏支架,有机会保住性命;但对于大多数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来说,支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国权威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也指出,中国目前同样存在心脏支架被滥用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放支架的患者被“过度医疗”了。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做心脏支架的患者人数不足2万,而2008年已逾18万人次,2009年更是达到了24万例。
植入,该讲究的不讲究
心脏支架手术的适应证有严格界定。首先,只有心血管堵塞70%以上才能使用支架。其次要看患者病情的稳定程度,而病情稳定与否,可以通过患者的自我观察和心脏内超声来判断。
患者的自我观察是针对冠心病临床症状来说的。大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判断,即心绞痛的发作是否越来越频繁;心绞痛的时间是否越来越长;诱发心绞痛的方式是否越来越接近日常动作,比如原来上三楼才感觉不舒服,现在上二楼就有明显的不适感;心绞痛的缓解方法是否越来越复杂,比如原来吃一片药就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现在要吃两片药才见效。
心脏内超声是近几年来才运用到心脏支架手术领域的一项技术,通过血管内超声,可以判断出血管内斑块的面积大小以及斑块是否稳定。如果患者的病情稳定,血管内斑块也是稳定斑块的话,吃药治疗明显比放置支架的风险小。
在冠心病患者中,如果患者的心脏左主干仅有50%的堵塞,是不能安放心脏支架的。如果患者年纪大、病情也很稳定、吃药控制的效果又好,这样的患者也是不需要放置心脏支架的。如果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又比较年轻,经常做一些比较剧烈的活动时,就建议使用心脏支架。
国际上,支架和搭桥手术的比例是7∶1到8∶1,但在中国,这个比例高达12∶1。在新加坡规定,只要病人需要安放的心脏支架数目超过3个,就需要医生会诊,并向专门委员会陈述理由。但在我国并没有此类规定。
某些支架过度使用现象的原因
1.技术原因。在做心脏支架植入之前,患者先做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以下简称冠造)。但是冠造只能从外观上笼统地显示血管的大致情况,无法提供具体的血管斑块面积、稳定性之类的数据。目前虽然有心脏内超声弥补了冠造的不足,但检查费用过于昂贵,很多医院都没有开展此项检查,很多病人也不愿意做。
2.利益驱动。心脏支架被滥用的更直接的原因在于,一些医院把它当成了经济增长点、摇钱树。国产的支架就需1万~2万元,进口的价格更要翻倍,这还不包括球囊、钢丝、导管的费用。利益驱动使一些不具备技术、人员、设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也浑水摸鱼。但有少数医院和医生并不具备资质,治疗效果也不过关。个别医院导管室医生做的例数与导管提成挂钩,给一个病人放3个支架,就是四五万元,做一个病人等于做了两三个。
3.患者盲目迷信。还有一些微妙因素在起作用,冠心病发病呈年轻化,正当壮年就有冠状动脉狭窄,当然担心害怕,一旦听说放支架的好处如何如何,病人大多会选择放支架。
据国外统计,支架植入的并发症是1%,而在一些技术设备不达标的医院,由于医生经验不够,可能让病人在手术台上躺四五个小时。而遇到血管撕裂或者血管突然堵塞等紧急情况,医院又没有强有力的心外科支持,很容易导致手术失败。
心脏支架植入人体后也并非一劳永逸。目前国内常用的带有药物涂层的心脏支架虽然延迟破损内壁的自我修复过程,但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血管内壁,因此可能导致血栓形成,以至出现急性心梗。
为应对心脏支架带给患者的“后遗症”,患者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这些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自我保健最重要
支架选得再好,不如拥有一个健康的心脏。很多人安装心脏支架后继续抽烟、不按时吃药,导致病情很快复发,或者出现新的病变。而一些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嗜好来缓解病情,效果非常显著,如无意外,根本不需要在心脏内安放支架。胡大一的老师70岁时出现心绞痛,他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坚持口服他汀和冠心病药物,现在已经87岁高龄,仍可以轻松爬上二楼。
所以选用支架是下策,不要成为三高族群(即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抽烟,并每天运动30分钟,加强心肺功能,人人都可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脏。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