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不回头:Cadillac CTS Coupe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比CTS更加盛气凌人,不会过分迎合消费者的庸俗需求,也不会严谨地不苟言笑,它就是它,这样的浪子不用回头。
  CTS推出Coupe车型,一点都不奇怪。CTS作为凯迪拉克新一代产品线的开山之作,转变了人们对凯迪拉克的老旧印象,重新塑造了凯迪拉克鲜明的产品形象。而新一代的CTS更是有了巨大的进步,完全有资格去跟资深的宝马3系这样的德国巨头PK。如今,高性能版本有了CTS-V压阵,那优雅激情的Coupe车型自然是不可或缺。
  鉴赏会上的什么“停在邻居家的隐形轰炸机”、“连魔法师看了也要回头”等古怪的形容词夸张得让我都觉得老掉牙,但是我很认同一个说法,就是凯迪拉克设计师的工作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之一,换成美国车系的设计师也同样适用。因为你可以从CTS Coupe身上,看出它是多么地接近概念车,基本上就是设计师最初想要表达的鲜明个性,它身上不用像欧洲车那般一下子就注意到它精细的工艺,也不用像日本车那般,处处都要考虑消费者需求,最后弄得跟一个家用电器一般人性化,它身上是一种不羁,一种不为世俗所动的韧性,也是打造者最初的梦想。
  很多人都喜欢浪子,喜欢他们满不在乎,喜欢他们的简单,甚至粗暴,喜欢他们的不羁,还有眉眼之间的那股倔强。CTS Coupe正是这样的浪子,它比CTS更加盛气凌人,不会过分迎合消费者的庸俗需求,也不会严谨地不苟言笑,它就是它,这样的浪子不用回头。
  当然,这也是造车者心中的Coupe形象,绝对不是简单地把4门改成双门。从我坐进座舱,就深刻地体会到这点,那个头部空间明显不是4门轿车版的级别,还有就是我钻进后座,为徐雨做助手爬上爬下,五感再加上第六感都告诉我,后座也不再是4门轿车版的表现(这点倒是跟这个级别所有的Coupe一样)。果然不出所料,CTS Coupe相比其他4门轿车在长度和高度上都少了2寸,宽度则增加了2寸,前挡风玻璃也减少了2度,后轮轮距加宽了近2寸,后轮轮胎的宽度更是达到了同级车最宽的275mm,更紧凑的车身以及更具肌肉感的轮眉让你一眼就能区分开CTS跟CTSCoupe。
  启动的声音并不夸张,跟常规版的3.6升CTS甚是相似,那个更显粗重的方向盘在刺激着你的神经,一切都那么的熟悉,又似乎变得更加迫切。其实CTS Coupe的车身不算小巧,但是紧绷有致,整体感很强,展现出比普通版更灵活的一面。
  运动版的FE3悬挂基础上(目前国内所卖的CTS 3.0L全部配备FE2,而3.6L全部装备FE3),再进行升级不仅后轮轮距加宽了近2寸,加粗中空横向稳定杆,再配合上惊人的275mm后轮宽胎,在上赛道的各种类型弯道中,比以往4门轿车版更加稳定,重心更稳的悬挂把CTS Coupe抛入弯中,你可以更加细腻地用油门和方向来入弯出弯,你能感受得到后轮撕咬着每一寸赛道,尽可能地让你把那3.6L SIDI引擎的310匹马力全部用上。太好玩了,如果你只看6.5秒的百公里加速就断定它不如6.3秒的3.6L 4门高性能版,那就太可惜了,轻了63公斤以及拥有275mm后宽胎的Coupe,是除了CTS-V之外最好玩的CTS,之前我还觉得56.80万元的售价太贵,现在可不这么认为。
  照这么说,CTS Coupe也太神了吧,也不是,从转向来说,老问题还在,非常精确之余,反馈力度略重,而且在高速和低速时候的反馈力度很一致,很淡定,有刻意而为之的感觉,跟宝马之流的操控狂很不一样,欠缺一点点沟通;变速箱也老样子,平顺性OK,但极限驾驶的时候,总让你恨不得用手去把下一个挡位的齿轮推到位,老是慢半拍,总的来说还是有一点美国人习惯的“不羁”。
  继续回到这个很熟悉的车内,前排座椅确实还是不太适合瘦一些的人,宽大的座椅徐雨坐的比我舒服多了。整个内饰风格和配置依旧保证了CTS原有的超一流水准,你甚至能想象美国人用粗壮的手在缝纫着内饰的皮革,虽然整体比宝马奔驰豪华许多,但看久了还是略显浮夸。配置方面都不用我多说了,伸缩式触摸屏Infotainment系统、高级硬盘式5.1声道音响,还有冷暖座椅等等,是这个级别的顶尖水平。
  哦,对了,CTS Coupe的车门开关是隐藏式设计,就在车身侧面的凹槽内,为电动开关,轻触按钮车门就会弹开,很酷很拉风。而且你还可以以此向你朋友上一课,尤其是当被问到没电的时候怎么办(车内地板两侧有手动开关扳手,车外可以从行李厢开口处插入钥匙……此处省略500字)。从好的方面来讲,工程师帮我们想好了应对办法,是很人性化,只是,真的比较麻烦。
  有了一流的平台做靠山,CTSCoupe的实力不会让人怀疑,而且不羁的个性会讨来更多人的喜欢。只是这个级别中的对手都不是省油的灯,宝马3系Coupe的操控依旧最强,奥迪A5 Coupe四环的威力非同凡响,英菲尼迪的G37的品质和科技是同级的典范,最终CTS Coupe只能在综合尺寸、空间、科技、动力还有舒适性等各方面之后,可以自豪地说自己表现得最均衡。当然,对于凯迪拉克来说,一辆好的车还远远不够,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
其他文献
百万级豪车可不是看起来高级、跑得飞快就够格,对于乘坐时的视听享受更是丝毫马虎不得。    一场什么都多了点的盛宴    超兴奋!当听到政义让我测评奥迪ASL的影音系统时,我在赶去与其相会的路上,就迫不及待地怀想那有个小飞碟帽的高音单体,以及来自B&O名厂的大阵仗喇叭配置。而实际与其接触后,我却发觉这道来自B&O精心打造的盛宴,虽然给的喇叭多、功能多、享受多、奢华多,但却在影音表现这个本质目的上,成
期刊
以前你肯定不知道1966年在美国发生了什么事,但从今天开始你得记住了:1966年,是雪佛兰科迈罗camaro诞生的年代!换算一下,1966年出生的人,今年应该是45岁了。45岁!正是人生中正值丰收、辉煌的年纪,而Camaro就是如此,正以它最辉煌的世代,带给人们用车生活一种全新、不同的体认。    传奇开端    在1966年诞生的Camaro,是当初雪佛兰为了与市场上热卖的福特野马抗衡所研发的车
期刊
2011年,随着倍耐力的回归F1,轮胎的使用再次成为围场里热议的话题。上海站比赛间隙,我们特别专访了倍耐力F1全球赛事总监Paul Hembery,以了解倍耐力眼中的F1。    AM 为什么倍耐力回到F1赛场?  Paul F1赛事的确是赛事里面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比赛。世界上出名的比赛赛事,除了世界杯、奥运会之外,可能就是F1车赛了。F1车赛印证了我们高端汽车配件品牌的定义。AM过去的比赛中,
期刊
任何由维特尔丢掉领先引发的失望都不可避免地被韦伯冲刺第3的激情冲淡了。维特尔的火星车在韦伯这个火星人的挑战下岌岌可危,这也是霍纳的战术吗?    赢得世界冠军并不总是在于赢得所有的比赛,幸好是这样。它在于当事情的发展偏离计划的时候,你怎样取得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成绩。去年阿布扎比算总分的时候,维特尔感激银石的第7跟感激他任何一场胜利一样多。    开心地离开中国    维特尔确实在中国拿到了杆位,但是
期刊
用BMw市场部lan Robertson的话说那就是:“迷你(MINI)将重返它的历史。”    5月8日,2011年世界汽车拉力锦l标赛(WRC)意大利站比赛落下帷幕。世界冠军、雪铁龙车队法国名将勒布夺取赛季第二冠,并扩大了自己在车手积分榜上的领先优势,不过这不是什么新闻,勒布也不是这站比赛上最闪亮的明星,因为,MINI回来了。随着MINI的加入,WRC终将告别福特与雪铁龙的孤独戏码,相信新赛季
期刊
五月的南国已经是骄阳似火,但中国的赛车还处于春困期。   说起来真是可怜,在春光明媚的5月,中国的汽车比赛就只有小猫小狗两三只。是要给4月的F1中国站留出余震的空间?还是自身实力萎靡不振?  我想,了解中国赛车的人都知道原因。  还是说说这个月比较开心的事情吧。东南万宇出征APRC澳大利亚、MINI进入WRC,一进一出,多少让我平静的心情多了一点点愉悦。还有和我心情一样默默积蓄的,如奇瑞在珠海站来
期刊
我们熟知的Jeep都是擅长在野地里撒野的吉普,但从指南者开始Jeep也有了一款适合城市同时也有Jeep性格的城市SUV,而从2011款指南者开始更向城市倾斜。  去年的新大切让我们见识了克莱斯勒对于Jeep一个全新的定义,而2011款指南者则是全新定义后的第二款产品,也可以说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产品。作为Jeep家族最年轻的成员,指南者在中国市场上第一次亮相就以一种个性的面孔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于我们
期刊
奥迪,先是从A4到A6之间,挤出一个A5,然后再用一个神奇的再细分概念,把一个车型变成了一类车型,于是让人眼花缭乱的Coupe、Convertible、Sperback,再到S系列和RS系列,就这样陆续以5的名义推出,佩服。 还有渊源一说,往前看,在奥迪1966年到1996年30年问推出的4代Audi 80车型(A4前身)中都可以找到两门Coupe车型,因此,A5并非是一个全新冒出来的新车种。只能
期刊
法拉利在土耳其终于回归领奖台,虽然阿隆索表示从来没有想过夺冠,但红魔的状态回升,多少让今年的比赛添了点看点。    5月8日,2011 F1土耳其大奖赛正赛在伊斯坦布尔结束。红牛车队维特尔杆位发车一路领先夺得今年第3个分站冠军,队友韦伯亚军。法拉利车手阿隆索季军,跃马本赛季首次登上领奖台。    红魔回归领奖台    阿隆索在土耳其登台后露出了些许笑容,两届世界冠军说现在法拉利又可以重新“享受比赛
期刊
车到了10~15万元这个区间,实用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对个性、舒适性及配置都有了更多的要求。这次我们再次找来7部小车,都是我们编辑部认为在这个价位相对较好值得购买的车型,目的同样是减少读者选择的烦恼。    德系双雄    扎实的机械质素和行车质素,外加有口皆碑的品质,即使有偷工减料之嫌,也无碍哥俩携手成为推荐之选。  如果要在10到15万元之间,选择一款A0级小车,Polo是第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