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展人左靖在徽州歙县坑口村寻访,看见农户把农具勾挂在精美的莲花窗上,非常有价值的清代木雕就这样随意被对待。老屋为土改后所分,多屋非原主,自然无甚感情,也少爱惜。而在当地,她所听到的更是“瞠目结舌”:黟县黄村为黟山派大家黄士陵故乡,黄宅土改后易主,因频频造访,屋主不堪其扰,夜里用铁器把黄宅门楣上的石刻篆字凿除掉了。在江村,她去看了据说是代理民国总理江朝宗的故居,这是一幢清末的华美大屋,正屋门前的八字门楼已经颓倒,主屋的大梁被白蚁蛀空,面临倒塌的危险。
左靖还造访了慕名已久的庙首镇太白村的肇修堂,这是一座以10多个天井著称的吕氏大屋,是非常大的单体徽派民居,因民国才女吕碧城是庙首人,这里也就被附会成吕碧城故居。由于产权复杂,给维修带来了诸多问题,也疏于管理。
左靖发现的这些问题,实际是土生土长的徽州人、摄影师张建平天天在呼吁呐喊、忧心忡忡的事情。张建平的微博上经常会贴出老宅子的照片,有的少了半面墙,有的院内杂草丛生,有的屋檐已塌。图注说明了房子主人的身份:宰相曹振镛书房斋,清朝货币理论家道光进士、曾任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宅,小溪项门四杰祖宅……没去过的人们只能通过照片来了解失修的古宅有多破败,而真正见过徽派建筑的人,更会对这样的失去感到痛心。
徽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的稀缺既让徽派建筑在狭窄的空间中锻炼出了精致的工艺,也让现代人看准了拆掉它们后带来的宝贵土地资源。20世纪80年代,由于经济开发,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以及泛徽州地区(浙江淳安、江西浮梁)一带,几乎每个村子里都在拆徽派建筑。总数大约有40万的徽派建筑陆续遭到拆迁,其中大多拆散了卖掉,卖不掉的则直接被当成垃圾扔掉。
不仅仅是徽州,江苏、浙江(以东阳为代表,还有义乌、兰溪)、江西(九江市都昌县、婺源)、福建的泉州、广东,这些老宅分布比较多的地区,同样都面临因为保护不力和商业化过度开发,古村落正在慢慢消失的现状。
国家对古迹保护有明文规定,哪些可以开发,哪些必须保护,各地规定不算少。但是细则再多也不能涵盖所有,况且不少规定制定的时间早,一些细节早就不能与时俱进,经费拨付不足和管理规则缺位也让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够。很多古建因为现在的屋主太多、文物保护单位调查不到位,保护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文物考古专家们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乡土社会,农村才是文化的根源,古民居里存留着历史的印迹,应该在当地好好保存,否则就只是一堆斑驳破旧的建筑材料。很多老房子虽然并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单,不是文物,但它本身存在价值。因为无人居住又年久失修,房主无意修缮,当地政府也无意、无力保护,文物管理部门同样视之为“鸡肋”,于是放在那里听任其烂掉;或者因为当地居民要建新房,很多古宅都在拆迁中损毁消失。这样的例子在民间举不胜举。
当政府保护力度不够时,民间力量便适时地介入了。有着资金财力、凭借一己之力保护和收藏古宅的人越来越多,这使得那些散落在乡村四处、不够国家文物保护级别但又具有一定价值的老宅,得以妥善地保存下来。它们或在原地修复,或进入了藏家们的仓库,或者在异地依照原样重新搭建,恢复了生机,可以说是一种抢救性的异地保护行为。收购古建筑的热潮最早起于2000年前后,其时,农村人大批进城,乡村“空村化”。那些空荡荡的老屋,因为少有人居住而日益衰败,引来了大批有意识的收藏者,投资者随后也跟来。
前一阵成龙把自己收藏的古宅捐赠给新加坡某大学的事件引起大众的讨论,而古建专家们对此的看法是,古宅异地安置当然是个好方法,但要控制在一定比例。“比如徽州地区的古宅改造不要多于20个,更多还是要靠政府引导,要引导祖先的后人们改造他们自己的房屋。”同时,发展旅游也不失为景观村落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开发过度,或者没有前瞻性的规划,对古镇、古村落的破坏力也相当大。
现代社会和古宅本身是有矛盾的,过去的房屋靠天庭采光,木质结构的房屋私密效果差,一点点声音在每个屋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再加上有些老屋霉烂、潮湿,有些住客忍受不了便一走了之。“人们不是不愿意住老房子,而是有些屋子实在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如何发挥古宅的功用也值得思考。”
多年来把精力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天津作家冯骥才认为,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阅读它,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就消失不见了。近年他和朋友对山东地区古村落做调查,发现这里一个完整的、原生态的古村落也没有了,古村落现在进入消亡的加速期。“你能想象齐鲁大地上找不到一个古村落吗?”冯骥才时常这样痛心地发问。
皖南一个尚未被
商业化的古村落
世上只有一个呈坎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南浔、西塘,安徽的宏村、
西递,这些“景观村落”都被过度商业化。
好在还有像皖南呈坎这样的地方,依然保留着
自然古朴的风貌和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抵达呈坎是在早上,天刚亮,巷子里很少看到人,这个时候倒更能好好欣赏小村寂静的一面。每栋房屋非白即灰,石桥下面水流清澈,藤萝缠绕着饱经沧桑的石桥,完全是一幅立体的水墨画。
走在呈坎的小巷里,可以打消一种顾虑:无需担心走进一间老房子会打扰住户的生活。在一个两进的宅院,一位老者向我们介绍着自家居住的始于明代的房子,好客的老人备上自家茶水,让游客坐在大厅内听他讲故事。过去这些屋子里住着大户人家、商贾,现在它的主人变成了普通人,只是多进式、多层的结构以及精美的桌椅,还在告诉你这里曾住着显赫人家。
一边开发,一边修葺
徽商曾是中国商帮的重要组成,虽在清朝逐渐衰亡,但留下了底蕴深厚的徽州文化和长于精雕细琢的徽派建筑。位于安徽黄山南麓的呈坎,拥有 48个国保单位,大多为明清精美建筑,文物之多之重在整个徽州地区位居前列。幽静的小镇,柴米油盐的生活情境,青砖黛瓦的民居,远眺是层峦起伏的青山,一切都符合徽派建筑“让”的艺术。 呈坎在三国以前是山越人居住,山越人刀耕火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条河流由北向南穿村而过并有众多小溪汇聚,犹如“九龙戏珠”,又形似一幅天然八卦图,整个村落按着先天八卦的形式来布局建村。内外皆八卦,是呈坎独特之所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人对古村落的开发价值和关注逐渐开始觉醒,当方顺来和他的八卦村旅游有限公司在2001年刚刚来到呈坎时,丝毫看不出这个始建于东汉、盛于唐的风水宝地有任何旅游开发价值。“水站和石板路破坏很严重,马路上是猪圈、羊圈,烂菜叶散落在地上”,残破的名宅年久失修,住客少有了解房子的来历。方顺来是个土生土长的徽州人,现任黄山市徽州呈坎八卦村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早年他在黄山南大门从事旅游,这些年来继续将多年创业的积蓄全部投向了呈坎。他的团队走进呈坎,是从开始修葺老房子开始的,维修团队最初就遇到难题。呈坎自南宋以来一直是罗氏家族的聚集地,镇上70%以上住户姓罗。而方顺来是“外姓人”,当地居民无法理解要外地人来修护自己的地盘,“甚至走在街上都会被指着鼻子骂”,方顺来说。
因为群聚而居,村落的文化肌理得以延续,对于保护共同的住所也能做到同心同力,这后来竟成为了呈坎文保工作逐渐有起色的原因。相比于其他徽派建筑,呈坎的老房子多为官商所居,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更为精细,宅院规格更大气,文物价值极高。加上呈坎的老房子自建成起,主人的消防意识就很强,许多木结构在内部夹层中放入沙子,一旦失火,木板脱落,沙子随即落下即可起到灭火作用,因此呈坎的老房子几乎没有受到火灾破坏。
老房子的基础好,文保价值高,只要有人力物力投入,便可恢复原貌。在修护老房子时,优先权也是门学问。文物价值高的房子作为第一批维护,其次是危房,例如有漏雨甚至有坍塌危险的房子。只是多年来政府虽认可呈坎徽派民居的价值,但在财力上的支持并不大。每栋房子的修缮费小到几十万,大到百余万,整个镇上的房屋维护经费可以算得出来,再加上每年分给住户200元/人的旅游分成,修护呈坎的经费不是一笔小数目。“从2001年已经投入了3亿,而且年年亏损,贷款越来越多,银行负债压力越来越大。”方顺来说。
即使这样,呈坎还是没有走向商业。走进呈坎,扑面而来的是生活气息。风景区门口,一个做甩糖的手艺人在表演;幽谷迷巷里只有一家做毛豆腐的小作坊,地方不大,亲民的价格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沿河而过,男人在岸边杀鱼,洗衣服的女人们在河边敲敲打打;再转身挤进一个窄巷口,你几乎和迎面而来的牛错身而过。而隔壁的一户人家热闹非凡,好客的主人跟你招手示意进去喝两杯……徽派建筑和生活本身被放大在眼前。
商业区建在古村外
方顺来的旅游公司将旅游开发和房屋维护区分开。公司分为两大部分,一个部门负责景区经营服务,另一个则是负责古村落保护、环境整治、文物维修,两个部门各司其职。但其实这是矛盾的:一旦遇到问题,开发部门便要让步于文保部门。“旅游开发是本着文物保护的基准的,在老房子面前,一切都要让位。”方顺来对徽派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见不得老房子被破坏无人修理,也不能忍受只有老屋被保住、环境却被破坏的“伪修护”。“只有保住了周边水系、田园风光,才是保住了整个古村落。”
为了让徽派建筑的保护得以延续,安徽有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古建维护的专业,鲁班学校以及几家高中都有相关专业的招生。在黄山市,许多老匠人都有精湛的雕刻技艺,而这类匠人的收入几乎都超过当地平均收入。有了这样的经济杠杆驱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以此为职业,招生也就不成问题。只是呈坎因为拥有众多文保价值高的建筑,将修护工作交给刚毕业的学生并不妥当,因此负责呈坎镇修护工作的,大多是老匠人。
不破坏徽派建筑的另一个表现还在于老屋今用的磨合。国内古村落不少,但没有被商业侵蚀、将老屋改造成酒吧客栈的就为数不多。在徽派建筑地区就有失败的改造经历,一位文保人士曾透露这样一个例子:一间建于明代的徽派建筑,用现代的手法改成客栈,嵌上清代的雕刻,门口刻上河南的石雕。“文物价值被严重破坏,当后人看到这样的建筑,会认为徽派建筑原本就是这样,而这显然是被误导了。”在呈坎,尴尬是这样被解决的:旅游开发商在古村落的可视范围外新设了龙盘、龙溪两个新区,商业区在古村落之外另辟新地,居民有建新房的需要,也可以在新区实现。而老区,只属于老房子。
今年6月6日,呈坎入选文化保护样板工程,这是一个古村落能获得的最大肯定。
苏州一个原地
修复的典型
张进民
古建筑是一个活历史
从苏州市区过太湖大桥进入西山,沿途开始看见“农家乐”、“旅游中心”这样的招牌
密集地出现在苍翠的村落之间,十分显眼。
昔日山脚下种植果园的平地,有些被新建起的别墅区代替,已经可以看得出原生态的面貌
多少正在被资本和开发的力量改变着。
到达张进民位于绞上村的“沈宅”时,因为接连潮湿的梅雨天,钥匙又很久没有用过,已经打不开宅门上生锈的大锁了。陪同一起来的张家弟弟,顺着老宅青苔斑斑的高大外墙,绕到屋后窗下,企图顺窗爬进屋内。警惕的村民问清了来龙去脉,得知“原来是张老师家的人”,才放松了戒备。我们得以进入大宅院。
修旧如旧
老宅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的“精致”,这是张进民所希望的“修旧如旧”的结果。张进民是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的老师,也是个室内设计师 ,2002年时买下这个宅子,纯粹是因为自己多年来从事艺术教育,对古建筑自然的喜爱。当然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的岳母,她出身于昔日河南安阳蒋村显赫的马家大院,当全家人搬迁至苏州之后,对老宅始终是心心念念。于是,“沈宅”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出现在他们全家面前。
沈宅始建于清朝乾隆甲辰年间,祖上是从浙江宁波来苏经商,家境殷实,建此宅,由兄弟们居住。这个有1100平方米的宅子,也是现今绞上村保留的唯一一座古院落。它是典型的江南地区天井院,与徽派和苏派几进几出的古建风格差异很大。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让张进民产生想把它保存下来的想法。宅子院内地面铺着青石板,正中的天井便于采光和透气,四面都由房组成。中央开间是堂屋,没有门窗与墙,与天井直接连通,堂屋两边有正房和厢房;二楼分为多个隔间,可以用做卧室,还有一个秘密的暗道可以直通楼下。封火墙将宅院分为东西两院,但是,又有一条条回廊将两院连接在一起。 “宅子有点像浙江的雕楼或者福建的土楼,向湖而居,从外向内包围起来,自我防护的理念比较高。窗户特别小,这恐怕是跟当时主人为防湖盗而设计。”在张进民看来,沈宅不似安徽宏村砖木石雕、层楼叠院、高脊飞檐那样精致,甚至“看上去有点小气”,但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当初买宅子时,苏州古建的买卖尚未成熟,买和卖的人,心中都有忐忑。沈宅只有宅基地证,没有产权证,里面还住着好些沈氏的后代,每户人家又都有好几十号人,空间已经被隔得乱七八糟。张进民只好一家一家地去说服。到最后,购房合同上的金额数目不算太大,人名却签了满满一页,最后还做了公证。
宅子此前保护得并不好。虽然是同一个宗族共居,时间久了,兄弟之间、亲戚之间自然有矛盾,是否修缮、怎样出资,都不能同心,渐渐失修。顶楼的大多木结构都被白蚁蛀空朽掉了,买下来后的几个月,恰遇一场大雨,楼上好几个厅轰然倒塌。
整修的费用非常高,宅子原始的样貌、门窗的尺度纹样等等细节,都是经过问询之前住在这里的老人逐渐还原。要用到的房梁、柱子这些木料,也是通过苏州古建公司从苏州改建拆迁的老宅中找来的。帮助张进民整修宅子的这些老师傅,在全国都很有名,他们在东、西山参与过很多古建修复,经验丰富。尽管有时为了等木料,一等就是半年,但“这样才能保证它的血统”。修复就这样做了两年多才完成。好在宅子的石构架、地基多数都还在。
修复之前,张进民曾带着他的学生在老宅做了一个课题,把整个建筑的布局、梁架结构、建筑装饰、砖雕纹样都测绘了一遍,对梁枋、斗拱、雕刻等也画了手绘速写,在老宅里面待了两个多月才完成。这个过程,像是面对着一部活历史,测绘所保留的数据对后来老宅的修复也很有价值。
古宅的功用在哪里
进了村子,房前屋后,很多人都探出头跟张进民热情地打招呼,或者叫住说会儿话。“现在我跟村民关系特别好,他们都把我当村里人了。”
沈家的后代看到张进民把房子整修得几乎跟原来一样,甚至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好,很意外,也很感激。当初他们觉得张进民无非就是看中了一块地,买一个经过装修自己可以住的房子。但事实上,张进民对老宅的修复,并不按照现代的居住标准来做的,隔音、保温都还远达不到居住的要求。张进民的初衷当然也不是拿它来居住,通过修复,他想让这个建于乾隆时期的住宅原始样貌显现出来。
“大部分的古宅,修复完以后好像马上就应该派什么用场,很急躁。”张进民说,现在买了老宅的人,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修好后再把它们卖掉,像做房产生意,这让他很反感。可是老房子不住人,会旧得更快。沈宅修复好后放了好久,到现在张进民也只是一年去两三回看看,平日里就安排村人打扫看护。他觉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以个人的力量把老宅子保存下来,可它未来的功用在哪里、怎么定位,这似乎很难。”
“要是把老宅子修得像老宅子,从使用功能上一点都不考虑的话,不太现实;但是以现在的使用功能要求去做一些维护和维修的话,又失去了老宅纯粹的历史研究价值。”这是像张进民一样保护老宅的人的两难处境。政府层面上的保护也多是这样,“基本上是保留着它、保护好它,有这种感觉就不错了。”
西山岛通过数公里的太湖大桥与苏州市区连接,村落多在山脚下依水傍水,历来是达官显贵退隐的好地方,但如今也开始面对商业开发的前景。张进民的担忧在于西山岛的原生态面貌是否会遭到破坏。“现在为了搞旅游把高速公路修到岛上来了,没有一个真正发展的战略眼光。旅游的一个概念就是要能留住人,路修得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给游客,恐怕谁都不愿意住在这。”他跟大力保护过平遥古城的古建筑专家阮仪三教授一起聊过这个话题,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和环境契合,改造应该尊重环境,包括地理、风水和人们在这里长期生活所形成的文化。
李建忠
让古建筑
融入寻常生活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感叹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为了不让今人再次发出
这样的喟叹,李建忠走遍四方,
把古宅收藏保护起来,并让普罗大众有机会在古宅里吃饭、看戏、休闲,
领略古宅之美。
重塑兼顾现代审美
作为上海人,李建忠幼年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来到贵阳,下乡当过知青、当过兵,转业回上海,当过外企经理,然后1991年下海经商至今。他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贵州菜“黔香阁”的老板,其实公司的主业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国家三代领导人在上海下榻的宾馆、西郊宾馆会议中心、东郊宾馆、上海三大交易所,这些重大项目都由他的公司包揽。他的爱好是收藏古宅,迄今为止,收藏的数目已经超过了200栋。
坐在李建忠的1877会所里,欣赏着这座已经被媒体连篇累牍报道过的老宅:紫檀木描金椅和英国百多年前的大铁皮箱子唇齿相依;众多的木雕、石雕、字画和琉璃灯柱、汉白玉方几、丝绒沙发共处一室;1米见方的木制鸟笼内藏着投影仪;包着铜皮的廊柱旁,有精美的仕女屏风,也有酒红色的幔帘。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裱在玻璃面板内,挂在天井彩色琉璃顶下。
李建忠说,早年在上海的吴中路附近有一些小店铺,他能在那里淘换到一些古建筑构件,包括牛腿、脚花、花梁、花板。2000年他开第一家餐厅“黔香阁”时,把这些老物件连同以前收集的老唱机、老吊灯一并应用到其中,餐饮环境如同博物馆,甫一开店,造成了颇大的轰动效应,是当年沪上的一大盛事。
如此一来,有人就问,既然你把构件都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那么整栋的老宅,有没有兴趣?李建忠欣然点头应允,决定去实地看看老宅。第一次搜宅,花了五六天的时间,然后当场拍板,决定收下两栋,一栋就是现在这间1877会所。1877完全不假他人之手,所有设计灵感都是李建忠与太太设计出来的。
在李建忠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强调物质方面的舒适度,而是更追求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古人忌讳用红黄之色犯上,所以整个屋子的调性就是晦暗的,到了晚上,你一个人敢不敢走进来,都是个问题。”老房子的弱点显而易见,容易起潮发霉、被虫蛀,冬天挨冻,夏天濡热,必须使用现代装修手法把这些缺点一一解构掉。 在天井上装了玻璃顶棚,下雨天便不会起潮。布上了多层次灯光,到了晚间一一开启,更显唯美。使用琉璃点缀其间,使得颜色不再单一无味。中式座椅和红色沙发交替摆放,是绝对考虑到了沙发的舒适实用。作为一个餐饮空间,更是把天井与小房间完全打通,让空间更加通透,一楼可以直接放下一整张堂皇的西餐餐桌。所以,文化名流们盘踞这个沙龙,流连不去,也就并不叫人惊奇了。
人在古建中生活
李建忠认为,收藏古宅固然风雅,但更重要的是收藏之后的再应用,让人们能有美的体验:“去西递、宏村或者乔家大院,到了看了,拍了照片,审美过程就结束了。我们与美的粘连度不高。如何与古宅产生亲密接触,思考中国古人在这个空间里如何生活,思考追求什么东西。不静下来,无法深究。”他要做的,就是营造这样一个空间。
在李建忠收藏的200多栋古宅中,1877只能算是小试牛刀之作。即便设计完工之后已经臻于美轮美奂,但仅就古宅本身的来说,排名只在中下而已。“木雕不是最精细的,柱子也不粗,历史也不过100多年。”李建忠还有更多古宅异地保护的经典之作。
走入喜马拉雅酒店的大堂,最吸引眼球的无疑就是摆在大堂中央的正红色古戏台。酒店建成之初,酒店的老总—上海证大投资董事长戴志康总嫌味道不够,请李建忠去把把脉。李建忠便以他收藏的一座古戏台出手了,古戏台巧妙融入现代酒店。
碧云社区位于上海浦东,3万外国人居住于其间。社区的休闲中心由一个很牛的意大利大师设计,当初签约的条件是,不经许可,不能在他的设计上做任何加减。而黔香阁碧云店就坐落其间,餐厅的主体乃是李建忠收藏的一栋300多年的古祠堂。动工时,李建忠把设计方案交给意大利设计师审阅,意大利人没有提一个“不”字,反倒拍案叫绝。
李建忠还在北京做了一回创意,他把收藏的一座400多年的古祠堂嵌入了郡王府大院,成为郡王府黔香阁。“北派建筑的花梁和南派祠堂的木雕遥相呼应,很有意思。”这座祠堂说起来大有来头,是清初的著名人物洪承畴的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建的宗祠。
在上海浦东,经由政府规划,李建忠把他收藏中90多件古宅精品已经沿外滩搭建起来,其中三分之一用作会议、会展,将来会举办大型电影节、电视节、双年展、艺术节等等;三分之一作为中西餐厅和艺术家工作室;还有三分之一将和高端度假酒店集团悦榕庄合作,开出一家奢华设计酒店,让人亲身居住在重新搭建和设计过的古宅之中。
保护古宅绝非一己之力
李建忠还有不少关于古宅异地保护的计划。 “你提到的成龙捐赠古宅的事,其实是个好事,藉由这件事情让人们对于古宅的保护力度加强”,李建忠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只要不涉及买卖文物,我认为中国人的心胸应该放得宽泛一些。”他觉得让更多的人,包括外国人欣赏到中国古建筑之美,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有利无害。“哪怕把古宅在月球上重新搭建起来,也不能否认它代表中国文化这个事实。”
说这样的话,因为痛心过。李建忠曾亲眼见过一栋可以称得上是国宝级的老宅,老宅的特点是祠堂带戏台,规格很高。第一次去的时候,老宅已经有三分之一的面积破败不堪了,谈了一次,因为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没有谈成。第二年再去,房子又损毁了一部分。一次又一次,历时5年,老宅愈加风雨飘摇,最后一次还是没有谈拢价格。李建忠对村长和村支书说,他以后再也不会来了,因为老宅已经腐朽得不行了,没有任何保护价值了。但村长却接口道,房子不塌还不好处理,等房子彻底垮塌了,他们便可以带着村民造新房子了。
“不同于西方古建筑多以石头为建造主体,中国建筑的特点是木质建筑,易损毁,所以唐朝以前的建筑,除了少量的庙宇、陵墓,几乎荡然无存。”为了研究古建筑,李建忠认真研读了梁思成在《营造法式》里的论述。“然而也正是由于中国建筑的木结构特征,才可以卸梁移柱,在政府无力保护的缝隙里,让古宅的异地保护拥有了可能性。”
政府的扶植和民营企业家对于文化课题的介入,在李建忠看来是保护古宅的关键。李建忠坦言如果与其他投资相比较的话,收藏古宅其实发不了大财:“我收了200多栋古宅,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有发言权的。”十年间投资于收藏古宅的钱,在上海如果购买别墅不动产,增值5至10倍,把钱用于收藏其他字画古董,也会有几十倍的增值。同样一块地皮用作盖高楼大厦,一定比复原一栋古宅的回报率高。
如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萌动全有赖于商业阶层的兴起,更多的商人新贵不以投资回报率为出发点,关注文化,而收藏老宅仅是其中一滴水而已。“除了古建筑,中国还有很多文化是需要保护的,包括戏曲、古乐,我就一直在想能否把这些都结合起来。”
白十源
复兴徽派建筑
坦博艺苑似乎是带有一层迷雾的地方。说是迷雾,
在于前些年,白十源比较少见媒体,作为一个性情低调的收藏家,他似乎更钟爱那种坐拥宝贝独自鉴赏,
或者和朋友雅聚、饮茶的快乐,直到近些年他才开始
慢慢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这是白十源的平实之处,
也可能是收藏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收藏是一个安静的活儿,似乎也确实不需要大张旗鼓,最好在别人
还不知道的时候,悄悄地买、悄悄地藏。
建筑中有历史
坦博艺苑坐落在海淀四季青桥西的杏石路上,其主体建筑是一幢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粉墙青瓦、曲径回廊的徽州古建筑,门前摆放的旧时的人力车,门槛高高。灯光照耀下的这座祠堂,空间开阔,雍容华美,一座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大戏台在外侧。
里面的戏台贴金洒银,光鲜灿烂。两旁木柱以鼓形石为基,两两相对,延伸到台口。台基高约两米,用青砖砌成,左侧有台阶,可上戏台。台中有屏风隔板,将台口分为三间,正中一间大,左右两间稍小。在戏台两边挂着两副对联。一副是“坦对人生真自在,博参物理入圆通”,另一副是“坦荡真君子,博渊乃学人”,都嵌入“坦”、“博”二字。中间则是一幅国画。 戏楼空灵通透,虽然无人,却似有人影幢幢,语声铿锵。王世襄、黄苗子、范曾等名人题写的“坦博艺苑”四个字的匾额,装饰风格各异,悬挂在戏台两边的回廊上边,很是协调。整个祠堂中,白墙、飞檐、木雕、石刻、书画,杂而不乱,错落有致,古意盎然。宅子的前身为当时皇族驸马家族的祠堂,从高大恢弘的五凤楼到七级浮屠的藻井,从四水归堂的天井到六门的戏楼,800余平米,其阔绰、考究的雕工无一不在回顾昔日的辉煌。
白十源告诉我们,祠堂作为缅怀先祖、加强宗族内部凝聚力的一种特殊公共建筑,在徽州地区盛极一时,它和官厅、寺庙、书院、牌坊等都是当地最高级的建筑。这些建筑深蓄儒家文化的底蕴,以非常容易理解的立体方式呈现出来。建筑中的每一个雕刻都蕴含一个经典的历史故事,表现中国的艺术、伦理、道德和思想。比如祠堂后进两侧的小房子,使用的二十四块雕花门板,雕的就是中国二十四孝故事。
他介绍,徽州建筑有三宝,木雕、砖雕和石雕;建筑门类也有很多,如祠堂、牌坊、刺史府、大夫第、官厅、书院、戏楼、民居,还包括一些门楼、古桥、古亭和石刻,等等。
白十源把自己的收藏经历划分成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以书画、陶瓷、贝叶经以及紫檀、黄花梨、金丝楠木家具和木材为主,白十源跟随王世襄、启功等文物鉴定专家学习、交游,跟在他们后面买了一批珍贵的艺术品;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正是徽州地区拆旧建新房的高峰期,他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抢救性的收购那些即将被拆掉的老建筑和古籍善本上了。21世纪以后,他又转而收藏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书画作品。
现在坦博艺苑这座精巧剔透的徽派建筑,正是第二阶段收藏的产物,它如今发挥着一个私人博物馆的功能。当时,中国已经开始有了拍卖公司、拍卖会,经典书画作品的价格涨得很快。白十源经过自己的判断,在书画收藏方面及时止步。而在当时,在安徽等地有不少精美的老房子被陆续拆迁,吸引了不少人去买构件。白十源也是其中之一。无论是窗户、门板、房梁还是雕件,这些精美的构件都令他爱不释手。不过,收集的过程中,他不断看到艺术品般完美的徽派建筑被分割、肢解,心痛不已。“对于文物来说,最重要的是其完整性。一旦这些好东西拆散了,再凑在一起的可能性几乎是零。”白十源说。于是,他有了收集整座建筑的念头。“当时整体购买的价格和零散买差不多。”他开始买整体建筑,连根带瓦,甚至带墙皮一块买。于是,他开展了一个旁人看来太过于浩大的工程。
抢救宝贝
这一阶段的收藏活动也可以说一种对文物的“抢救”。“80年代去徽州的时候,看到每个村落都有一半以上是徽式古建筑;到90年代末,还存有徽州古建筑的村落就已经不多,只有在当地非常不发达的地方还可以看到;这些年以来,保留下来的祠堂只剩不到一成。至于古徽州五千个村落中的老建筑,剩下的已经不到百分之一。”现在,在古徽州,只要沿路或者交通方便的地方,基本上都换成了砖和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当代建筑。
十多年间,白十源去古徽州地区不下百趟,难忘的经历很多,有一件事让他深受刺激。当时他和朋友们从村子出来,走在一个小桥上,当地人说,这座“文革”时期修建的小桥是用拆掉附近17座明清大牌坊的石料建成的。站在这座小桥上,望着桥下小溪中的流水,白十源感慨万千,欲哭无泪,“这可能是世界上造价最昂贵的小桥了。它还湮灭了五百年间十七个感天动地的历史故事。”
整个90年代,他一直在徽州地区收集这些建筑。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的时候,徽州古建筑也被保护起来了,存量也非常少了。白十源的这个收藏阶段也基本结束。“算下来,我们大概买了200多个这样的建筑。”白十源说。他会倾向于挑选既精美独特,又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尽可能做到全面收购。
在安徽买了祠堂后,白十源聘用专业的施工队伍把它们分拆“搬家”至北京。期间,每一个零件都经过认真标号,分头组装,恢复原貌,连屋顶的破旧瓦片,都在原来位置上。偶有朽坏的柱脚,为了牢固安全,也是用老木头修旧。整体的修复也是由安徽专业的老建筑工匠领衔进行,保持了徽园祠堂的古典原风原味。
收集和修复古建筑的花费不菲。白十源给我们算了几笔费用:第一笔是购买建筑的钱;第二笔是为了将来的复原,请一批专家进行拆解的钱;第三笔是运输费。然后,还需要大笔的修复费用,这些建筑有不少是三四百年的老房子,经过风雨剥蚀已残败不堪,修复需要买旧补旧,修旧如旧,用老材料把已经坏掉的地方替换。其次人工支出也非常高。他在北京大兴的仓库有一支五十人左右的技师队伍,负责对建筑构件修缮,一个好的技师一天的工资要五百元。这么一算下来,拆和建的费用差不多,而修的费用是买的三倍。修一套房子平均要花一年半,大房子甚至要三年。这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现在的坦博艺苑,只是白十源收藏徽派建筑的一个样板间,也是白十源庞大计划中的一页。“我们最终的理想是将全部收集的200多套徽式建筑,复建成10个古村落,配合上园林水系、古亭古桥,石牌坊,搞成十个徽州古建筑博物馆,把它放到世界各地。”这些村落的规划设计将参照徽州古村落重视人与环境和谐、人与自然协调的合理布局,强调“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人合一”及“阴阳平衡”的理念。
古宅收藏
产业链
寻找
建筑公司
他们构成了收藏之外的另一类投资者和买家。建筑公司根据房地产开发商的要求,在各地收购有价值的老宅,买下后拆散,将砖木编号,在其他地方重新组装。
收购团队
一般由在基层农村收古董的小商贩组成,他们负责搜集古宅信息、说服工作以及基层关系清理等初步环节。接着由经纪人出面与古宅所有者商谈,达成初步协议。
藏家的搜索小组
资深的藏家一般都有自己的搜索小组,他们和国内很多家具回收商,以及二手古宅商店都保持着联系。只要获悉谁要卖古宅,他们第一个就会通知到藏家。 收购
整体拆迁
至异地
存放
仓库
原地修缮
重建
拆解
都是由专业的工匠来分拆古宅。最好的工匠来自“木匠之乡”东阳、衢州,年龄都在60岁以上,是为数不多的传统艺人。
其他地方的工匠,从拆解建筑开始,不断积累建造经验,等于是逆向学习手艺,然后再将建筑复建起来。
先绘图,再编号;先拆木雕,再拆砖瓦。拆成零件后的木瓦片,每一个都会经过认真标号,分头组装,恢复原貌,连屋顶的破旧瓦片,都在原来位置上。偶有朽坏的柱脚,为了牢固安全,也采用老木头修旧,而不会用一些差木头补上,修旧如旧。
迁移
运输
拆解之后的“骨架”分批处理,早期主要靠铁路运输,从羊肠小道到乡边小路,装上豆腐车运到大公路,再装到大货车上,再到铁路,辗转三到四次。
修复
重组
早期做徽式建筑修复,并无经验可循。工匠们大多口口相传,历史上并无相关专著,自太平天国后,徽派建筑的建造工艺几乎失传。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没人可以真正修建一座徽派建筑。但是安徽、江西、浙江民间能找到一些有经验的工匠。先是检查哪些木料是好的,哪些腐朽了需要修补,需要找相同时期、相同材质的给补上。要按原来的样子重做。经过木工、石工、油漆工等多个工种的共同努力,把老房子的部件恢复得差不多了,接着就是组装。
藏家和名宅
1.加拿大籍华人黄修志的“醉枫园”
同里水乡一条隐蔽的小路尽头,藏着一座占地五十余亩、用树林做天然隔离的别致园林—“醉枫园”,院门前有园主亲笔手书的石碑。它是加拿大籍商人黄修志的收藏,他把各种古宅搬家运往自己在同里的“醉枫园”,把它们优化组合后,成为混合型的全新“古”园林。经过精心的修缮和保护,这个古宅的价值已经不仅保留了历史,还缔造了新价值。整片区域采用了传统的苏州园林的格局,50亩的地皮上准备安放七八处民国初年的旧宅,点插一些亭子和长廊,唯一不同于传统园林的是,没有高大的围墙,而把肖店湖苗圃里的树木移植了过来。
2.温州人邱学凡的“汇贤泷居”
邱学凡是上海温州商会副会长、上海大溪艺术品投资中心董事长,他在收购古建筑的圈子里颇有名气。邱学凡的收藏史始于2003年。每收购一套古民居,他都亲自深入古村踏访,不仅考察民居的建筑材质、工艺,还要了解民居中的宗族历史,沿袭屋主的文化生活履历。他在千
年古镇江苏同里的“汇贤泷居”,是一座
占地500多平方米的晚清小楼,由余秋雨题字,这是邱学凡几年前投入上百万买下的“一枚”藏品,7年下来,保养费用已超出200万。在同里当地,邱学凡还备有一座仓库,可以同时容纳数百套拆解打包后的古屋。
3.波士顿的“荫馀堂”
在美国波士顿有一座完整的徽派祠堂—荫馀堂,属于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这可能是最早从安徽被移植出去的徽派建筑,时间是在1995年前后。这座祠堂被移植,所有手续都是完整的,符合政策。南希·勃琳是移植这座建筑的关键人物,她在哈佛就读,毕业后考取了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荫馀堂”原是坐落在休宁县黄村的一所古民居,由一黄姓徽商修建于清代,是一座四合五开间砖木结构的跑马楼。占地500平方尺。回国后出任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中国艺术文化部主任的南希,产生了一个“搬迁一幢徽州古民居到美国进行研究保护”的创意。历经7年策划施工,斥资1.25亿美元,“荫馀堂”漂洋过海移居到了美国。
5.徽州歙县的“西园”
在徽州歙县练江西岸,一座徽商大宅院罗列了29幢徽派建筑,年代贯穿明、清、民国。这片大宅又名西园,进入大门一连排开的是三座门楼,高悬门梁上、每座约书本大小的13个砖雕门洞,随风吹拂,自动转向,自动开启关闭。创建这座宅院的人名叫徐普来,他的经历颇为传奇。徐普来在歙县当地出名,是因为白手起家。1958年,徐普来因家乡浙江淳安建设水库移居歙县,开始以拉板车做小生意养家糊口,靠苦干积累资金办起工程队。一次徐普来发现一幢已经被列入拆迁范围的老房子,虽然破落但依旧看得出昔日风韵,他收藏下来,从此踏上了搜集老房子的生涯。如今徽商大宅院中的29幢宅子,来自徽州一府六县,是徐普来一个村一个村找来的。
4.杭州的安缦法云酒店
目前,安缦集团的酒店遍布全球,这些酒店均坐落于古宅、古镇、古村落之中。北京颐和安缦、杭州安缦法云酒店是融入中国古代建筑、隐于闹市之中的酒店典范。虽然,有人评价这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得起的奢侈品,但也显示出对这种归隐式生活的向往。至于能不能赚钱的质疑,从“海航以28亿元收购安缦集团”的消息不难看出,财团对古宅及其衍生投资的看好。
6.江苏人陈金根的“静思园”
陈金根是江苏吴江的商人,一位古建痴迷者。从1993年起,陈金根就在苏州园林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几位设计名师的指导下,组织能工巧匠耗时10年,在吴江市松陵三里外的庞山湖畔建成由费孝通命名的“静思园”。静思园被称之为目前
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圈内人称之为“古建筑庄园”。园中收藏着从江南各地乡间收购而来的古民居、古桥梁等200多套。陈金根收藏的古建筑从迁移到保养都非常专业,据圈内人的说法,陈金根收藏的古建筑起码超过200套,价值超亿元。
左靖还造访了慕名已久的庙首镇太白村的肇修堂,这是一座以10多个天井著称的吕氏大屋,是非常大的单体徽派民居,因民国才女吕碧城是庙首人,这里也就被附会成吕碧城故居。由于产权复杂,给维修带来了诸多问题,也疏于管理。
左靖发现的这些问题,实际是土生土长的徽州人、摄影师张建平天天在呼吁呐喊、忧心忡忡的事情。张建平的微博上经常会贴出老宅子的照片,有的少了半面墙,有的院内杂草丛生,有的屋檐已塌。图注说明了房子主人的身份:宰相曹振镛书房斋,清朝货币理论家道光进士、曾任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宅,小溪项门四杰祖宅……没去过的人们只能通过照片来了解失修的古宅有多破败,而真正见过徽派建筑的人,更会对这样的失去感到痛心。
徽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的稀缺既让徽派建筑在狭窄的空间中锻炼出了精致的工艺,也让现代人看准了拆掉它们后带来的宝贵土地资源。20世纪80年代,由于经济开发,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以及泛徽州地区(浙江淳安、江西浮梁)一带,几乎每个村子里都在拆徽派建筑。总数大约有40万的徽派建筑陆续遭到拆迁,其中大多拆散了卖掉,卖不掉的则直接被当成垃圾扔掉。
不仅仅是徽州,江苏、浙江(以东阳为代表,还有义乌、兰溪)、江西(九江市都昌县、婺源)、福建的泉州、广东,这些老宅分布比较多的地区,同样都面临因为保护不力和商业化过度开发,古村落正在慢慢消失的现状。
国家对古迹保护有明文规定,哪些可以开发,哪些必须保护,各地规定不算少。但是细则再多也不能涵盖所有,况且不少规定制定的时间早,一些细节早就不能与时俱进,经费拨付不足和管理规则缺位也让管理和保护力度不够。很多古建因为现在的屋主太多、文物保护单位调查不到位,保护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文物考古专家们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乡土社会,农村才是文化的根源,古民居里存留着历史的印迹,应该在当地好好保存,否则就只是一堆斑驳破旧的建筑材料。很多老房子虽然并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单,不是文物,但它本身存在价值。因为无人居住又年久失修,房主无意修缮,当地政府也无意、无力保护,文物管理部门同样视之为“鸡肋”,于是放在那里听任其烂掉;或者因为当地居民要建新房,很多古宅都在拆迁中损毁消失。这样的例子在民间举不胜举。
当政府保护力度不够时,民间力量便适时地介入了。有着资金财力、凭借一己之力保护和收藏古宅的人越来越多,这使得那些散落在乡村四处、不够国家文物保护级别但又具有一定价值的老宅,得以妥善地保存下来。它们或在原地修复,或进入了藏家们的仓库,或者在异地依照原样重新搭建,恢复了生机,可以说是一种抢救性的异地保护行为。收购古建筑的热潮最早起于2000年前后,其时,农村人大批进城,乡村“空村化”。那些空荡荡的老屋,因为少有人居住而日益衰败,引来了大批有意识的收藏者,投资者随后也跟来。
前一阵成龙把自己收藏的古宅捐赠给新加坡某大学的事件引起大众的讨论,而古建专家们对此的看法是,古宅异地安置当然是个好方法,但要控制在一定比例。“比如徽州地区的古宅改造不要多于20个,更多还是要靠政府引导,要引导祖先的后人们改造他们自己的房屋。”同时,发展旅游也不失为景观村落保护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开发过度,或者没有前瞻性的规划,对古镇、古村落的破坏力也相当大。
现代社会和古宅本身是有矛盾的,过去的房屋靠天庭采光,木质结构的房屋私密效果差,一点点声音在每个屋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再加上有些老屋霉烂、潮湿,有些住客忍受不了便一走了之。“人们不是不愿意住老房子,而是有些屋子实在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如何发挥古宅的功用也值得思考。”
多年来把精力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天津作家冯骥才认为,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阅读它,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就消失不见了。近年他和朋友对山东地区古村落做调查,发现这里一个完整的、原生态的古村落也没有了,古村落现在进入消亡的加速期。“你能想象齐鲁大地上找不到一个古村落吗?”冯骥才时常这样痛心地发问。
皖南一个尚未被
商业化的古村落
世上只有一个呈坎
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南浔、西塘,安徽的宏村、
西递,这些“景观村落”都被过度商业化。
好在还有像皖南呈坎这样的地方,依然保留着
自然古朴的风貌和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抵达呈坎是在早上,天刚亮,巷子里很少看到人,这个时候倒更能好好欣赏小村寂静的一面。每栋房屋非白即灰,石桥下面水流清澈,藤萝缠绕着饱经沧桑的石桥,完全是一幅立体的水墨画。
走在呈坎的小巷里,可以打消一种顾虑:无需担心走进一间老房子会打扰住户的生活。在一个两进的宅院,一位老者向我们介绍着自家居住的始于明代的房子,好客的老人备上自家茶水,让游客坐在大厅内听他讲故事。过去这些屋子里住着大户人家、商贾,现在它的主人变成了普通人,只是多进式、多层的结构以及精美的桌椅,还在告诉你这里曾住着显赫人家。
一边开发,一边修葺
徽商曾是中国商帮的重要组成,虽在清朝逐渐衰亡,但留下了底蕴深厚的徽州文化和长于精雕细琢的徽派建筑。位于安徽黄山南麓的呈坎,拥有 48个国保单位,大多为明清精美建筑,文物之多之重在整个徽州地区位居前列。幽静的小镇,柴米油盐的生活情境,青砖黛瓦的民居,远眺是层峦起伏的青山,一切都符合徽派建筑“让”的艺术。 呈坎在三国以前是山越人居住,山越人刀耕火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条河流由北向南穿村而过并有众多小溪汇聚,犹如“九龙戏珠”,又形似一幅天然八卦图,整个村落按着先天八卦的形式来布局建村。内外皆八卦,是呈坎独特之所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人对古村落的开发价值和关注逐渐开始觉醒,当方顺来和他的八卦村旅游有限公司在2001年刚刚来到呈坎时,丝毫看不出这个始建于东汉、盛于唐的风水宝地有任何旅游开发价值。“水站和石板路破坏很严重,马路上是猪圈、羊圈,烂菜叶散落在地上”,残破的名宅年久失修,住客少有了解房子的来历。方顺来是个土生土长的徽州人,现任黄山市徽州呈坎八卦村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早年他在黄山南大门从事旅游,这些年来继续将多年创业的积蓄全部投向了呈坎。他的团队走进呈坎,是从开始修葺老房子开始的,维修团队最初就遇到难题。呈坎自南宋以来一直是罗氏家族的聚集地,镇上70%以上住户姓罗。而方顺来是“外姓人”,当地居民无法理解要外地人来修护自己的地盘,“甚至走在街上都会被指着鼻子骂”,方顺来说。
因为群聚而居,村落的文化肌理得以延续,对于保护共同的住所也能做到同心同力,这后来竟成为了呈坎文保工作逐渐有起色的原因。相比于其他徽派建筑,呈坎的老房子多为官商所居,三雕(木雕、砖雕、石雕)更为精细,宅院规格更大气,文物价值极高。加上呈坎的老房子自建成起,主人的消防意识就很强,许多木结构在内部夹层中放入沙子,一旦失火,木板脱落,沙子随即落下即可起到灭火作用,因此呈坎的老房子几乎没有受到火灾破坏。
老房子的基础好,文保价值高,只要有人力物力投入,便可恢复原貌。在修护老房子时,优先权也是门学问。文物价值高的房子作为第一批维护,其次是危房,例如有漏雨甚至有坍塌危险的房子。只是多年来政府虽认可呈坎徽派民居的价值,但在财力上的支持并不大。每栋房子的修缮费小到几十万,大到百余万,整个镇上的房屋维护经费可以算得出来,再加上每年分给住户200元/人的旅游分成,修护呈坎的经费不是一笔小数目。“从2001年已经投入了3亿,而且年年亏损,贷款越来越多,银行负债压力越来越大。”方顺来说。
即使这样,呈坎还是没有走向商业。走进呈坎,扑面而来的是生活气息。风景区门口,一个做甩糖的手艺人在表演;幽谷迷巷里只有一家做毛豆腐的小作坊,地方不大,亲民的价格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沿河而过,男人在岸边杀鱼,洗衣服的女人们在河边敲敲打打;再转身挤进一个窄巷口,你几乎和迎面而来的牛错身而过。而隔壁的一户人家热闹非凡,好客的主人跟你招手示意进去喝两杯……徽派建筑和生活本身被放大在眼前。
商业区建在古村外
方顺来的旅游公司将旅游开发和房屋维护区分开。公司分为两大部分,一个部门负责景区经营服务,另一个则是负责古村落保护、环境整治、文物维修,两个部门各司其职。但其实这是矛盾的:一旦遇到问题,开发部门便要让步于文保部门。“旅游开发是本着文物保护的基准的,在老房子面前,一切都要让位。”方顺来对徽派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见不得老房子被破坏无人修理,也不能忍受只有老屋被保住、环境却被破坏的“伪修护”。“只有保住了周边水系、田园风光,才是保住了整个古村落。”
为了让徽派建筑的保护得以延续,安徽有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古建维护的专业,鲁班学校以及几家高中都有相关专业的招生。在黄山市,许多老匠人都有精湛的雕刻技艺,而这类匠人的收入几乎都超过当地平均收入。有了这样的经济杠杆驱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以此为职业,招生也就不成问题。只是呈坎因为拥有众多文保价值高的建筑,将修护工作交给刚毕业的学生并不妥当,因此负责呈坎镇修护工作的,大多是老匠人。
不破坏徽派建筑的另一个表现还在于老屋今用的磨合。国内古村落不少,但没有被商业侵蚀、将老屋改造成酒吧客栈的就为数不多。在徽派建筑地区就有失败的改造经历,一位文保人士曾透露这样一个例子:一间建于明代的徽派建筑,用现代的手法改成客栈,嵌上清代的雕刻,门口刻上河南的石雕。“文物价值被严重破坏,当后人看到这样的建筑,会认为徽派建筑原本就是这样,而这显然是被误导了。”在呈坎,尴尬是这样被解决的:旅游开发商在古村落的可视范围外新设了龙盘、龙溪两个新区,商业区在古村落之外另辟新地,居民有建新房的需要,也可以在新区实现。而老区,只属于老房子。
今年6月6日,呈坎入选文化保护样板工程,这是一个古村落能获得的最大肯定。
苏州一个原地
修复的典型
张进民
古建筑是一个活历史
从苏州市区过太湖大桥进入西山,沿途开始看见“农家乐”、“旅游中心”这样的招牌
密集地出现在苍翠的村落之间,十分显眼。
昔日山脚下种植果园的平地,有些被新建起的别墅区代替,已经可以看得出原生态的面貌
多少正在被资本和开发的力量改变着。
到达张进民位于绞上村的“沈宅”时,因为接连潮湿的梅雨天,钥匙又很久没有用过,已经打不开宅门上生锈的大锁了。陪同一起来的张家弟弟,顺着老宅青苔斑斑的高大外墙,绕到屋后窗下,企图顺窗爬进屋内。警惕的村民问清了来龙去脉,得知“原来是张老师家的人”,才放松了戒备。我们得以进入大宅院。
修旧如旧
老宅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的“精致”,这是张进民所希望的“修旧如旧”的结果。张进民是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的老师,也是个室内设计师 ,2002年时买下这个宅子,纯粹是因为自己多年来从事艺术教育,对古建筑自然的喜爱。当然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的岳母,她出身于昔日河南安阳蒋村显赫的马家大院,当全家人搬迁至苏州之后,对老宅始终是心心念念。于是,“沈宅”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出现在他们全家面前。
沈宅始建于清朝乾隆甲辰年间,祖上是从浙江宁波来苏经商,家境殷实,建此宅,由兄弟们居住。这个有1100平方米的宅子,也是现今绞上村保留的唯一一座古院落。它是典型的江南地区天井院,与徽派和苏派几进几出的古建风格差异很大。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让张进民产生想把它保存下来的想法。宅子院内地面铺着青石板,正中的天井便于采光和透气,四面都由房组成。中央开间是堂屋,没有门窗与墙,与天井直接连通,堂屋两边有正房和厢房;二楼分为多个隔间,可以用做卧室,还有一个秘密的暗道可以直通楼下。封火墙将宅院分为东西两院,但是,又有一条条回廊将两院连接在一起。 “宅子有点像浙江的雕楼或者福建的土楼,向湖而居,从外向内包围起来,自我防护的理念比较高。窗户特别小,这恐怕是跟当时主人为防湖盗而设计。”在张进民看来,沈宅不似安徽宏村砖木石雕、层楼叠院、高脊飞檐那样精致,甚至“看上去有点小气”,但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当初买宅子时,苏州古建的买卖尚未成熟,买和卖的人,心中都有忐忑。沈宅只有宅基地证,没有产权证,里面还住着好些沈氏的后代,每户人家又都有好几十号人,空间已经被隔得乱七八糟。张进民只好一家一家地去说服。到最后,购房合同上的金额数目不算太大,人名却签了满满一页,最后还做了公证。
宅子此前保护得并不好。虽然是同一个宗族共居,时间久了,兄弟之间、亲戚之间自然有矛盾,是否修缮、怎样出资,都不能同心,渐渐失修。顶楼的大多木结构都被白蚁蛀空朽掉了,买下来后的几个月,恰遇一场大雨,楼上好几个厅轰然倒塌。
整修的费用非常高,宅子原始的样貌、门窗的尺度纹样等等细节,都是经过问询之前住在这里的老人逐渐还原。要用到的房梁、柱子这些木料,也是通过苏州古建公司从苏州改建拆迁的老宅中找来的。帮助张进民整修宅子的这些老师傅,在全国都很有名,他们在东、西山参与过很多古建修复,经验丰富。尽管有时为了等木料,一等就是半年,但“这样才能保证它的血统”。修复就这样做了两年多才完成。好在宅子的石构架、地基多数都还在。
修复之前,张进民曾带着他的学生在老宅做了一个课题,把整个建筑的布局、梁架结构、建筑装饰、砖雕纹样都测绘了一遍,对梁枋、斗拱、雕刻等也画了手绘速写,在老宅里面待了两个多月才完成。这个过程,像是面对着一部活历史,测绘所保留的数据对后来老宅的修复也很有价值。
古宅的功用在哪里
进了村子,房前屋后,很多人都探出头跟张进民热情地打招呼,或者叫住说会儿话。“现在我跟村民关系特别好,他们都把我当村里人了。”
沈家的后代看到张进民把房子整修得几乎跟原来一样,甚至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好,很意外,也很感激。当初他们觉得张进民无非就是看中了一块地,买一个经过装修自己可以住的房子。但事实上,张进民对老宅的修复,并不按照现代的居住标准来做的,隔音、保温都还远达不到居住的要求。张进民的初衷当然也不是拿它来居住,通过修复,他想让这个建于乾隆时期的住宅原始样貌显现出来。
“大部分的古宅,修复完以后好像马上就应该派什么用场,很急躁。”张进民说,现在买了老宅的人,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修好后再把它们卖掉,像做房产生意,这让他很反感。可是老房子不住人,会旧得更快。沈宅修复好后放了好久,到现在张进民也只是一年去两三回看看,平日里就安排村人打扫看护。他觉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以个人的力量把老宅子保存下来,可它未来的功用在哪里、怎么定位,这似乎很难。”
“要是把老宅子修得像老宅子,从使用功能上一点都不考虑的话,不太现实;但是以现在的使用功能要求去做一些维护和维修的话,又失去了老宅纯粹的历史研究价值。”这是像张进民一样保护老宅的人的两难处境。政府层面上的保护也多是这样,“基本上是保留着它、保护好它,有这种感觉就不错了。”
西山岛通过数公里的太湖大桥与苏州市区连接,村落多在山脚下依水傍水,历来是达官显贵退隐的好地方,但如今也开始面对商业开发的前景。张进民的担忧在于西山岛的原生态面貌是否会遭到破坏。“现在为了搞旅游把高速公路修到岛上来了,没有一个真正发展的战略眼光。旅游的一个概念就是要能留住人,路修得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给游客,恐怕谁都不愿意住在这。”他跟大力保护过平遥古城的古建筑专家阮仪三教授一起聊过这个话题,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和环境契合,改造应该尊重环境,包括地理、风水和人们在这里长期生活所形成的文化。
李建忠
让古建筑
融入寻常生活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感叹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为了不让今人再次发出
这样的喟叹,李建忠走遍四方,
把古宅收藏保护起来,并让普罗大众有机会在古宅里吃饭、看戏、休闲,
领略古宅之美。
重塑兼顾现代审美
作为上海人,李建忠幼年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来到贵阳,下乡当过知青、当过兵,转业回上海,当过外企经理,然后1991年下海经商至今。他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贵州菜“黔香阁”的老板,其实公司的主业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国家三代领导人在上海下榻的宾馆、西郊宾馆会议中心、东郊宾馆、上海三大交易所,这些重大项目都由他的公司包揽。他的爱好是收藏古宅,迄今为止,收藏的数目已经超过了200栋。
坐在李建忠的1877会所里,欣赏着这座已经被媒体连篇累牍报道过的老宅:紫檀木描金椅和英国百多年前的大铁皮箱子唇齿相依;众多的木雕、石雕、字画和琉璃灯柱、汉白玉方几、丝绒沙发共处一室;1米见方的木制鸟笼内藏着投影仪;包着铜皮的廊柱旁,有精美的仕女屏风,也有酒红色的幔帘。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裱在玻璃面板内,挂在天井彩色琉璃顶下。
李建忠说,早年在上海的吴中路附近有一些小店铺,他能在那里淘换到一些古建筑构件,包括牛腿、脚花、花梁、花板。2000年他开第一家餐厅“黔香阁”时,把这些老物件连同以前收集的老唱机、老吊灯一并应用到其中,餐饮环境如同博物馆,甫一开店,造成了颇大的轰动效应,是当年沪上的一大盛事。
如此一来,有人就问,既然你把构件都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那么整栋的老宅,有没有兴趣?李建忠欣然点头应允,决定去实地看看老宅。第一次搜宅,花了五六天的时间,然后当场拍板,决定收下两栋,一栋就是现在这间1877会所。1877完全不假他人之手,所有设计灵感都是李建忠与太太设计出来的。
在李建忠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强调物质方面的舒适度,而是更追求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古人忌讳用红黄之色犯上,所以整个屋子的调性就是晦暗的,到了晚上,你一个人敢不敢走进来,都是个问题。”老房子的弱点显而易见,容易起潮发霉、被虫蛀,冬天挨冻,夏天濡热,必须使用现代装修手法把这些缺点一一解构掉。 在天井上装了玻璃顶棚,下雨天便不会起潮。布上了多层次灯光,到了晚间一一开启,更显唯美。使用琉璃点缀其间,使得颜色不再单一无味。中式座椅和红色沙发交替摆放,是绝对考虑到了沙发的舒适实用。作为一个餐饮空间,更是把天井与小房间完全打通,让空间更加通透,一楼可以直接放下一整张堂皇的西餐餐桌。所以,文化名流们盘踞这个沙龙,流连不去,也就并不叫人惊奇了。
人在古建中生活
李建忠认为,收藏古宅固然风雅,但更重要的是收藏之后的再应用,让人们能有美的体验:“去西递、宏村或者乔家大院,到了看了,拍了照片,审美过程就结束了。我们与美的粘连度不高。如何与古宅产生亲密接触,思考中国古人在这个空间里如何生活,思考追求什么东西。不静下来,无法深究。”他要做的,就是营造这样一个空间。
在李建忠收藏的200多栋古宅中,1877只能算是小试牛刀之作。即便设计完工之后已经臻于美轮美奂,但仅就古宅本身的来说,排名只在中下而已。“木雕不是最精细的,柱子也不粗,历史也不过100多年。”李建忠还有更多古宅异地保护的经典之作。
走入喜马拉雅酒店的大堂,最吸引眼球的无疑就是摆在大堂中央的正红色古戏台。酒店建成之初,酒店的老总—上海证大投资董事长戴志康总嫌味道不够,请李建忠去把把脉。李建忠便以他收藏的一座古戏台出手了,古戏台巧妙融入现代酒店。
碧云社区位于上海浦东,3万外国人居住于其间。社区的休闲中心由一个很牛的意大利大师设计,当初签约的条件是,不经许可,不能在他的设计上做任何加减。而黔香阁碧云店就坐落其间,餐厅的主体乃是李建忠收藏的一栋300多年的古祠堂。动工时,李建忠把设计方案交给意大利设计师审阅,意大利人没有提一个“不”字,反倒拍案叫绝。
李建忠还在北京做了一回创意,他把收藏的一座400多年的古祠堂嵌入了郡王府大院,成为郡王府黔香阁。“北派建筑的花梁和南派祠堂的木雕遥相呼应,很有意思。”这座祠堂说起来大有来头,是清初的著名人物洪承畴的后人为了纪念他而建的宗祠。
在上海浦东,经由政府规划,李建忠把他收藏中90多件古宅精品已经沿外滩搭建起来,其中三分之一用作会议、会展,将来会举办大型电影节、电视节、双年展、艺术节等等;三分之一作为中西餐厅和艺术家工作室;还有三分之一将和高端度假酒店集团悦榕庄合作,开出一家奢华设计酒店,让人亲身居住在重新搭建和设计过的古宅之中。
保护古宅绝非一己之力
李建忠还有不少关于古宅异地保护的计划。 “你提到的成龙捐赠古宅的事,其实是个好事,藉由这件事情让人们对于古宅的保护力度加强”,李建忠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只要不涉及买卖文物,我认为中国人的心胸应该放得宽泛一些。”他觉得让更多的人,包括外国人欣赏到中国古建筑之美,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有利无害。“哪怕把古宅在月球上重新搭建起来,也不能否认它代表中国文化这个事实。”
说这样的话,因为痛心过。李建忠曾亲眼见过一栋可以称得上是国宝级的老宅,老宅的特点是祠堂带戏台,规格很高。第一次去的时候,老宅已经有三分之一的面积破败不堪了,谈了一次,因为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没有谈成。第二年再去,房子又损毁了一部分。一次又一次,历时5年,老宅愈加风雨飘摇,最后一次还是没有谈拢价格。李建忠对村长和村支书说,他以后再也不会来了,因为老宅已经腐朽得不行了,没有任何保护价值了。但村长却接口道,房子不塌还不好处理,等房子彻底垮塌了,他们便可以带着村民造新房子了。
“不同于西方古建筑多以石头为建造主体,中国建筑的特点是木质建筑,易损毁,所以唐朝以前的建筑,除了少量的庙宇、陵墓,几乎荡然无存。”为了研究古建筑,李建忠认真研读了梁思成在《营造法式》里的论述。“然而也正是由于中国建筑的木结构特征,才可以卸梁移柱,在政府无力保护的缝隙里,让古宅的异地保护拥有了可能性。”
政府的扶植和民营企业家对于文化课题的介入,在李建忠看来是保护古宅的关键。李建忠坦言如果与其他投资相比较的话,收藏古宅其实发不了大财:“我收了200多栋古宅,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有发言权的。”十年间投资于收藏古宅的钱,在上海如果购买别墅不动产,增值5至10倍,把钱用于收藏其他字画古董,也会有几十倍的增值。同样一块地皮用作盖高楼大厦,一定比复原一栋古宅的回报率高。
如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萌动全有赖于商业阶层的兴起,更多的商人新贵不以投资回报率为出发点,关注文化,而收藏老宅仅是其中一滴水而已。“除了古建筑,中国还有很多文化是需要保护的,包括戏曲、古乐,我就一直在想能否把这些都结合起来。”
白十源
复兴徽派建筑
坦博艺苑似乎是带有一层迷雾的地方。说是迷雾,
在于前些年,白十源比较少见媒体,作为一个性情低调的收藏家,他似乎更钟爱那种坐拥宝贝独自鉴赏,
或者和朋友雅聚、饮茶的快乐,直到近些年他才开始
慢慢接受一些媒体的采访。这是白十源的平实之处,
也可能是收藏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收藏是一个安静的活儿,似乎也确实不需要大张旗鼓,最好在别人
还不知道的时候,悄悄地买、悄悄地藏。
建筑中有历史
坦博艺苑坐落在海淀四季青桥西的杏石路上,其主体建筑是一幢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粉墙青瓦、曲径回廊的徽州古建筑,门前摆放的旧时的人力车,门槛高高。灯光照耀下的这座祠堂,空间开阔,雍容华美,一座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大戏台在外侧。
里面的戏台贴金洒银,光鲜灿烂。两旁木柱以鼓形石为基,两两相对,延伸到台口。台基高约两米,用青砖砌成,左侧有台阶,可上戏台。台中有屏风隔板,将台口分为三间,正中一间大,左右两间稍小。在戏台两边挂着两副对联。一副是“坦对人生真自在,博参物理入圆通”,另一副是“坦荡真君子,博渊乃学人”,都嵌入“坦”、“博”二字。中间则是一幅国画。 戏楼空灵通透,虽然无人,却似有人影幢幢,语声铿锵。王世襄、黄苗子、范曾等名人题写的“坦博艺苑”四个字的匾额,装饰风格各异,悬挂在戏台两边的回廊上边,很是协调。整个祠堂中,白墙、飞檐、木雕、石刻、书画,杂而不乱,错落有致,古意盎然。宅子的前身为当时皇族驸马家族的祠堂,从高大恢弘的五凤楼到七级浮屠的藻井,从四水归堂的天井到六门的戏楼,800余平米,其阔绰、考究的雕工无一不在回顾昔日的辉煌。
白十源告诉我们,祠堂作为缅怀先祖、加强宗族内部凝聚力的一种特殊公共建筑,在徽州地区盛极一时,它和官厅、寺庙、书院、牌坊等都是当地最高级的建筑。这些建筑深蓄儒家文化的底蕴,以非常容易理解的立体方式呈现出来。建筑中的每一个雕刻都蕴含一个经典的历史故事,表现中国的艺术、伦理、道德和思想。比如祠堂后进两侧的小房子,使用的二十四块雕花门板,雕的就是中国二十四孝故事。
他介绍,徽州建筑有三宝,木雕、砖雕和石雕;建筑门类也有很多,如祠堂、牌坊、刺史府、大夫第、官厅、书院、戏楼、民居,还包括一些门楼、古桥、古亭和石刻,等等。
白十源把自己的收藏经历划分成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以书画、陶瓷、贝叶经以及紫檀、黄花梨、金丝楠木家具和木材为主,白十源跟随王世襄、启功等文物鉴定专家学习、交游,跟在他们后面买了一批珍贵的艺术品;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正是徽州地区拆旧建新房的高峰期,他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抢救性的收购那些即将被拆掉的老建筑和古籍善本上了。21世纪以后,他又转而收藏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书画作品。
现在坦博艺苑这座精巧剔透的徽派建筑,正是第二阶段收藏的产物,它如今发挥着一个私人博物馆的功能。当时,中国已经开始有了拍卖公司、拍卖会,经典书画作品的价格涨得很快。白十源经过自己的判断,在书画收藏方面及时止步。而在当时,在安徽等地有不少精美的老房子被陆续拆迁,吸引了不少人去买构件。白十源也是其中之一。无论是窗户、门板、房梁还是雕件,这些精美的构件都令他爱不释手。不过,收集的过程中,他不断看到艺术品般完美的徽派建筑被分割、肢解,心痛不已。“对于文物来说,最重要的是其完整性。一旦这些好东西拆散了,再凑在一起的可能性几乎是零。”白十源说。于是,他有了收集整座建筑的念头。“当时整体购买的价格和零散买差不多。”他开始买整体建筑,连根带瓦,甚至带墙皮一块买。于是,他开展了一个旁人看来太过于浩大的工程。
抢救宝贝
这一阶段的收藏活动也可以说一种对文物的“抢救”。“80年代去徽州的时候,看到每个村落都有一半以上是徽式古建筑;到90年代末,还存有徽州古建筑的村落就已经不多,只有在当地非常不发达的地方还可以看到;这些年以来,保留下来的祠堂只剩不到一成。至于古徽州五千个村落中的老建筑,剩下的已经不到百分之一。”现在,在古徽州,只要沿路或者交通方便的地方,基本上都换成了砖和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当代建筑。
十多年间,白十源去古徽州地区不下百趟,难忘的经历很多,有一件事让他深受刺激。当时他和朋友们从村子出来,走在一个小桥上,当地人说,这座“文革”时期修建的小桥是用拆掉附近17座明清大牌坊的石料建成的。站在这座小桥上,望着桥下小溪中的流水,白十源感慨万千,欲哭无泪,“这可能是世界上造价最昂贵的小桥了。它还湮灭了五百年间十七个感天动地的历史故事。”
整个90年代,他一直在徽州地区收集这些建筑。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的时候,徽州古建筑也被保护起来了,存量也非常少了。白十源的这个收藏阶段也基本结束。“算下来,我们大概买了200多个这样的建筑。”白十源说。他会倾向于挑选既精美独特,又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尽可能做到全面收购。
在安徽买了祠堂后,白十源聘用专业的施工队伍把它们分拆“搬家”至北京。期间,每一个零件都经过认真标号,分头组装,恢复原貌,连屋顶的破旧瓦片,都在原来位置上。偶有朽坏的柱脚,为了牢固安全,也是用老木头修旧。整体的修复也是由安徽专业的老建筑工匠领衔进行,保持了徽园祠堂的古典原风原味。
收集和修复古建筑的花费不菲。白十源给我们算了几笔费用:第一笔是购买建筑的钱;第二笔是为了将来的复原,请一批专家进行拆解的钱;第三笔是运输费。然后,还需要大笔的修复费用,这些建筑有不少是三四百年的老房子,经过风雨剥蚀已残败不堪,修复需要买旧补旧,修旧如旧,用老材料把已经坏掉的地方替换。其次人工支出也非常高。他在北京大兴的仓库有一支五十人左右的技师队伍,负责对建筑构件修缮,一个好的技师一天的工资要五百元。这么一算下来,拆和建的费用差不多,而修的费用是买的三倍。修一套房子平均要花一年半,大房子甚至要三年。这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现在的坦博艺苑,只是白十源收藏徽派建筑的一个样板间,也是白十源庞大计划中的一页。“我们最终的理想是将全部收集的200多套徽式建筑,复建成10个古村落,配合上园林水系、古亭古桥,石牌坊,搞成十个徽州古建筑博物馆,把它放到世界各地。”这些村落的规划设计将参照徽州古村落重视人与环境和谐、人与自然协调的合理布局,强调“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人合一”及“阴阳平衡”的理念。
古宅收藏
产业链
寻找
建筑公司
他们构成了收藏之外的另一类投资者和买家。建筑公司根据房地产开发商的要求,在各地收购有价值的老宅,买下后拆散,将砖木编号,在其他地方重新组装。
收购团队
一般由在基层农村收古董的小商贩组成,他们负责搜集古宅信息、说服工作以及基层关系清理等初步环节。接着由经纪人出面与古宅所有者商谈,达成初步协议。
藏家的搜索小组
资深的藏家一般都有自己的搜索小组,他们和国内很多家具回收商,以及二手古宅商店都保持着联系。只要获悉谁要卖古宅,他们第一个就会通知到藏家。 收购
整体拆迁
至异地
存放
仓库
原地修缮
重建
拆解
都是由专业的工匠来分拆古宅。最好的工匠来自“木匠之乡”东阳、衢州,年龄都在60岁以上,是为数不多的传统艺人。
其他地方的工匠,从拆解建筑开始,不断积累建造经验,等于是逆向学习手艺,然后再将建筑复建起来。
先绘图,再编号;先拆木雕,再拆砖瓦。拆成零件后的木瓦片,每一个都会经过认真标号,分头组装,恢复原貌,连屋顶的破旧瓦片,都在原来位置上。偶有朽坏的柱脚,为了牢固安全,也采用老木头修旧,而不会用一些差木头补上,修旧如旧。
迁移
运输
拆解之后的“骨架”分批处理,早期主要靠铁路运输,从羊肠小道到乡边小路,装上豆腐车运到大公路,再装到大货车上,再到铁路,辗转三到四次。
修复
重组
早期做徽式建筑修复,并无经验可循。工匠们大多口口相传,历史上并无相关专著,自太平天国后,徽派建筑的建造工艺几乎失传。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没人可以真正修建一座徽派建筑。但是安徽、江西、浙江民间能找到一些有经验的工匠。先是检查哪些木料是好的,哪些腐朽了需要修补,需要找相同时期、相同材质的给补上。要按原来的样子重做。经过木工、石工、油漆工等多个工种的共同努力,把老房子的部件恢复得差不多了,接着就是组装。
藏家和名宅
1.加拿大籍华人黄修志的“醉枫园”
同里水乡一条隐蔽的小路尽头,藏着一座占地五十余亩、用树林做天然隔离的别致园林—“醉枫园”,院门前有园主亲笔手书的石碑。它是加拿大籍商人黄修志的收藏,他把各种古宅搬家运往自己在同里的“醉枫园”,把它们优化组合后,成为混合型的全新“古”园林。经过精心的修缮和保护,这个古宅的价值已经不仅保留了历史,还缔造了新价值。整片区域采用了传统的苏州园林的格局,50亩的地皮上准备安放七八处民国初年的旧宅,点插一些亭子和长廊,唯一不同于传统园林的是,没有高大的围墙,而把肖店湖苗圃里的树木移植了过来。
2.温州人邱学凡的“汇贤泷居”
邱学凡是上海温州商会副会长、上海大溪艺术品投资中心董事长,他在收购古建筑的圈子里颇有名气。邱学凡的收藏史始于2003年。每收购一套古民居,他都亲自深入古村踏访,不仅考察民居的建筑材质、工艺,还要了解民居中的宗族历史,沿袭屋主的文化生活履历。他在千
年古镇江苏同里的“汇贤泷居”,是一座
占地500多平方米的晚清小楼,由余秋雨题字,这是邱学凡几年前投入上百万买下的“一枚”藏品,7年下来,保养费用已超出200万。在同里当地,邱学凡还备有一座仓库,可以同时容纳数百套拆解打包后的古屋。
3.波士顿的“荫馀堂”
在美国波士顿有一座完整的徽派祠堂—荫馀堂,属于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这可能是最早从安徽被移植出去的徽派建筑,时间是在1995年前后。这座祠堂被移植,所有手续都是完整的,符合政策。南希·勃琳是移植这座建筑的关键人物,她在哈佛就读,毕业后考取了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荫馀堂”原是坐落在休宁县黄村的一所古民居,由一黄姓徽商修建于清代,是一座四合五开间砖木结构的跑马楼。占地500平方尺。回国后出任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中国艺术文化部主任的南希,产生了一个“搬迁一幢徽州古民居到美国进行研究保护”的创意。历经7年策划施工,斥资1.25亿美元,“荫馀堂”漂洋过海移居到了美国。
5.徽州歙县的“西园”
在徽州歙县练江西岸,一座徽商大宅院罗列了29幢徽派建筑,年代贯穿明、清、民国。这片大宅又名西园,进入大门一连排开的是三座门楼,高悬门梁上、每座约书本大小的13个砖雕门洞,随风吹拂,自动转向,自动开启关闭。创建这座宅院的人名叫徐普来,他的经历颇为传奇。徐普来在歙县当地出名,是因为白手起家。1958年,徐普来因家乡浙江淳安建设水库移居歙县,开始以拉板车做小生意养家糊口,靠苦干积累资金办起工程队。一次徐普来发现一幢已经被列入拆迁范围的老房子,虽然破落但依旧看得出昔日风韵,他收藏下来,从此踏上了搜集老房子的生涯。如今徽商大宅院中的29幢宅子,来自徽州一府六县,是徐普来一个村一个村找来的。
4.杭州的安缦法云酒店
目前,安缦集团的酒店遍布全球,这些酒店均坐落于古宅、古镇、古村落之中。北京颐和安缦、杭州安缦法云酒店是融入中国古代建筑、隐于闹市之中的酒店典范。虽然,有人评价这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得起的奢侈品,但也显示出对这种归隐式生活的向往。至于能不能赚钱的质疑,从“海航以28亿元收购安缦集团”的消息不难看出,财团对古宅及其衍生投资的看好。
6.江苏人陈金根的“静思园”
陈金根是江苏吴江的商人,一位古建痴迷者。从1993年起,陈金根就在苏州园林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几位设计名师的指导下,组织能工巧匠耗时10年,在吴江市松陵三里外的庞山湖畔建成由费孝通命名的“静思园”。静思园被称之为目前
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圈内人称之为“古建筑庄园”。园中收藏着从江南各地乡间收购而来的古民居、古桥梁等200多套。陈金根收藏的古建筑从迁移到保养都非常专业,据圈内人的说法,陈金根收藏的古建筑起码超过200套,价值超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