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止咳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喘110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感咳喘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运用自拟清肺止咳汤治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较完整的110例整理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儿中,男64例,女46例;年龄
  1周岁内24例,1+~3岁42例,3+~7岁28例,7+~14岁16例,最小4个月,最大14岁;发病24小时内就诊者56例,24+~48小时之内就诊者11例,3天以上43例,最短2小时,最长8天。
  110例中发热81例,白细胞增高43例。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98例,闻及中小水泡音12例;X线检查见两肺纹理增多,结构紊乱以及肺门阴影增浓99例,见小斑片状阴影11例。中医辨证为风温犯肺者69例,外寒里热者19例,痰热壅肺者22例。西医诊断为上感19例,急性支气管炎75例,毛细支气管炎11例,肺炎5例。
  诊断依据: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诊断疗效标准》中小儿咳喘的诊断标准为依据制订诊断标准:①有外感病史;②咳嗽,少痰或咳痰白稠或黄,或鼻流浊涕,或发热,或恶寒无汗,或气急痰鸣,或便干溲黄:③舌边尖红,苔薄黄或或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疗方法:清肺止咳汤基本方:连翘、北杏仁各6g,芦根18g,蚤休15g,鱼腥草12g,桔梗7g,百部、前胡各9g,陈皮、甘草各4.5g。加减:痰多加川贝母;发热加生石膏;喘急加麻黄、射干;无汗恶寒加荆芥穗;胸闷便秘加全栝蒌;咽喉肿痛加玄参;口唇微绀或病程较久者加桃仁、苡仁。
  以上为3岁小儿药量,小或大于3岁者适当减量或加量。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200~400ml,对匀。1周岁以内者可少量频服,尽量多服一些,每日最少服150ml;1+~3岁者分6次服200ml左右:3+~7岁分4次服300ml:7岁以上者分3次服完400ml。服药9天为1疗程,并统计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儿科小儿咳喘病疗效标准:①痊愈:咳喘消失,喉中无鸣,发热者体温降至正常,体征消失;②好转:咳喘明显减轻,咳痰减少,其他症状与体征均减轻;③无效:咳喘与其他症状和体征均无减轻或加重者。
  
  结 果
  
  痊愈94例(85.4%),其中服3剂痊愈者14例(13%),服6剂痊愈者32例(29.6%),服9剂痊愈者46例(42.6%)。好转12例(11.1%),无效4例(3.7%),总有效率为96.5%。
  
  病案举例
  
  患者,女,1岁7个月,1991年10月24日初诊。患儿于1周前上感发热微咳,经静滴青霉素与氟美松6次,热退。昨夜突然发热,咳嗽加重,于10月24日上午8时许就诊。诊见患儿形体消瘦,咳嗽气促,轻度呼吸困难,咳出少量白痰,鼻中浊涕,精神困顿,哭闹不安,微汗出,不思欲食,大便素干,已2日未行,小便微黄。检查:体温38.2℃,咽红,乳蛾肿大,舌红苔薄黄有剥脱,额热略湿润,耳后与两侧颈部有豆粒火淋巴结,脉弱细数。听诊:心率126次/分,律整,无病理性杂音,双肺上部呼吸音粗糙,有痰鸣音,双下肺野呼吸音减弱,可闻及细小湿啰音:X线示:两肺纹理粗乱,双肺中下野可见小斑片状边缘不清之阴影;实验室检查:WBC 5×109/L,NO.56,LO.44。西医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中医辨为咳喘,证属痰热壅肺兼气阴虚。治以清热化痰,肃肺镇咳平喘。按上方加川贝母、太子参各6g,生石膏12g。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200ml对匀,分6次服完。1剂热始退,2剂热净咳减,气息渐平,5剂后咳轻,呼吸平和,大便通畅,饮食渐增,精神好转,舌苔薄黄仍有花剥,脉细弱数。热退痰化气阴朱复,上方去石膏、陈皮加麦冬6g,使参麦相伍以复气阴,又服4剂而愈。X线检查,阴影消失。
  
  体 会
  
  小儿脏腑幼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易为外邪侵袭而病。肺为娇脏更易受邪,外感之后,肺脏首当其冲,或外邪郁闭,或化热壅塞则均会肺气失于宣肃而生咳喘。又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故往往表现出阴气相对不足,阳气相对偏盛的状况,因此,小儿外感易从热化而表现为热证。清肺止咳汤辛凉疏散,清热肃肺,镇咳止喘,正符合小儿外感之后的病理特点。方中连翘、芦根辛甘性凉,功能疏散清热,解毒生津;蚤休味苦微寒,清热解毒,镇静止咳平喘;鱼腥草味辛微寒,清热解毒,宣肺散结,为治咳喘肺痈之要药;百部色白入肺,镇咳止嗽;桔梗、北杏仁宣肺止咳而利咽喉;前胡、陈皮化痰利气;甘草化痰止咳,解毒和中,诸药相伍,共奏清热肃肺,化痰降气,镇咳止喘之功。上述病案,因痰多发热故加川贝母、生石膏以助化痰清热之力,因体弱气虚自汗,故稍加太子参以益气生津,寓补于清化之中而助正祛邪。热净痰化又加麦冬,使参冬相合益气生津,令邪却同时正气自复。无效4例,均属肺炎重症,痰阻血瘀难以速效,后在方中又加清化消瘀之品,配以抗生素治疗,近月而愈。因小儿脏腑娇嫩如草木之初生,不耐大苦大寒猛烈之品,又肺为华盖,是清虚在上之脏,得辛凉甘苦而宣降,小儿外感咳喘,多邪在肺卫,故本方组成皆取辛凉甘寒微苦之药,质地轻清,使轻清走肺卫而疏透达邪,清宣肺气,清热而肃降,俾肺气清降而咳喘止。不用大苦大寒者,一避其苦寒败胃化燥伤津,戕伐稚子生生之气;一防其苦寒凝结滞留病邪。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1990年至今我院再障住院治疗患者88例,均符合再障诊断标准(男55例,女33例;年龄8~57岁,其中20~40岁患者居多);病程0.5~1年者18例,1~11年者70例。  发病原因:26例病前曾服过氯霉素,5例病前服过磺胺类药,3例接触过苯2~3个月,7例服过镇痛药,1例患者病前静点过四环素,1例长期接触过造影剂。45例原因尚不明确。中医辨证治疗:①气血两虚型:该型患者起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2年3月~2006年12月收治顽固性头痛47例,男20例,女27例;年龄16~58岁;病程3个月~20年。其中偏头痛28例,血管神经性头痛17例,三叉神经痛2例。中医辨证属风、寒、瘀或痰瘀兼夹者43例,属外伤后瘀血阻络者4例。就诊时均为急性或亚急性发作,临床证侯特点:头部单侧或双侧刺痛、胀痛、拘挛掣痛或搏动性跳痛,间歇发作,多兼头晕、恶心、呕吐或干呕吐涎沫,睡眠差,舌暗红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止嗽润肺汤对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止嗽润肺汤加减治疗治疗组80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8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好转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3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结果有显着差异(P<0.01)。患者治愈出院后对两组有效病例进行了随访,治疗组复发病例和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止嗽润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989,P<0.05),且在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疗程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期刊
资料与方法    凡小儿泄泻(不含久痢)超过2~3个月者均为观察对象,计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0.5~10岁,病程2~6个月32例,6~9个月16例,9~12个月12例,脾胃虚弱32例,脾肾两虚型29例。  治法:基本方: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勺、乌药、延胡、甘草、香附、红花、枳壳,剂量随症增减。随症加减:脾胃虚弱加白术、茯苓、黄芪;脾肾两虚加附子、肉桂、黄芪,大便次数多
期刊
多年来,笔者继承中医古方和家传秘方,自拟慢性咽炎汤,主治慢性咽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供同道们临床验证取舍,请给予指导。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慢性咽炎患者254例,男188例,女66例,年龄20~50岁为多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者达12年。  临床表现:多为咽部不适感为主,大多数慢性咽炎患者为咽部有异物感;发痒、咽部疼痛、长胀感觉,还伴有干咳、干噪的感觉。检查咽部体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7~2008年收治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54例,年龄27~68岁,平均48.47岁,病程5个月~11.34年;西药组30例,年龄25~66岁,平均46.33岁,病程7个月~12.21年。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诊断标准:参照叶任高主编《内科学》中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有尿频、尿急、排尿不适等尿路刺激症状,每小时平均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最佳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经皮穴位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与口服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应用助消化、调节胃肠功能菌物与抗病毒药物静滴。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穴位复合脉冲磁性疗法与口服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脉冲磁性疗法 蒙脱石散 小儿秋季
期刊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生殖系男性的常见疾病,以尿频、尿急、余沥不尽或伴有白浊黏腻、尿道不适以及少腹、会阴、睾丸及骶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本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已成为严重影响成年男子身心健康的疾病。也是中医男科临床的疑难病之一。  笔者从2003年8月~2007年5月采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本病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于2006年9月~2007年9月间使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感染性疾病1300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16例,并且排除其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本组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75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例,急性支气管炎3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例,急性扁桃体炎2例。16例患者均为第1次使用双黄连注射液。  给药方法:静滴,每次每千克体重1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