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市以旧城改造为切入点,来推动整个城市改造,这正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实践。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的责任担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施郑州都市区战略、建设“一区两城”的必然要求。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
在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的紧迫性不言而喻,其带来的正效应更是显而易见。几年来,郑州市二七区的旧城改造和合村并城工程已经破茧成蝶。在拆迁面积、规模和进度等方面,均位列全市前列,包括佛岗村在内的一大批村庄,成为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范。
在80岁的李桂花看来,郑州市佛岗村经过了三次大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初以前,位于郑州市齐礼阎乡的佛岗村没有柏油路,村民收入主要靠每天推着架子车到市区四处吆喝卖菜。1997年,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在佛岗村建成后,村民们扒掉砖瓦房盖起了楼房,靠出租房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村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2007年7月27日上午,二七区在佛岗召开了拆迁动员大会。之后,李桂花家分到了7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这面积在村中属于中等。2009年8月27日,李桂花一家搬进了就近重建的佛岗社区,她的身份也由农民变成了市民,每月能领300元的生活补助。
社区筹资100万元,在社区旁建了一个农贸市场,李桂花每天可以在这里买到新鲜的蔬菜和生活必需品。社区还投资35万元办起了餐厅,可容纳300人就餐。
李桂花拿着老年公交卡,在社区门口免费坐81路公交车可到火车站,还可坐其他公交车到人民公园、陈砦花卉市场、绿博园等地游玩。
这里的居住环境也让李桂花彻底有了城里人的幸福感,社区不但干净漂亮,还建有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站等。
一个城中村创造的“佛岗速度”
李桂花享受的幸福,是从2003年9月郑州市政府出台《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开始的,当时,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2006年,佛岗村被列入郑州市第一批城中村改造计划。
城中村改造有两难,一是拆迁难,一是回迁分房难。让佛岗社区党总支委员张国军没有想到的是,从郑州市二七区组织召开拆迁动员会到973户居民全部搬迁完,仅用了15天,创造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史上的“佛岗速度”。
据张国军介绍,按照区里统一的要求,拆迁前,村里邀请专家对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讲解,消除了他们的疑虑。又先后组织大家到金水区的南阳寨、宋寨以及外地参观学习。拆迁开始后,村主任先拆掉自家的房子,其他党员干部也不甘落后。
按照拆迁协议,三层以下住宅是按1∶1的比例赔偿,3层以上的建筑也适当给予补偿。村里还灵活掌握,在原有安置的基础上,独生子女本人可增加建筑面积50平方米,每平方米只需补钱800元。
村干部也自动放弃了按拆迁先后顺序选房的方案,采取群众认可的按签订拆迁协议时的顺序抓阄确定房源的方案,采取高低层、大小户型搭配,由公证部门现场公证。第一次,1078套多层安置房分配时,仅用了5个小时。2010年7月27日,第二期2198套高层安置房分配,用了6个多小时。现在,第三批安置房正在建造中。
一辆在提速中稳步前行的“合村并城列车”
近年来,郑州的城中村改造一直在提速,按照今年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3年内,建成区内除特色村之外的城中村将全部启动改造。
二七区共有城中村19个,占了建成区面积的1/6。19个城中村涉及38个自然村,2.94万户、7.24万常住人口和30万流动人口,占地面积达2.2万亩。无论是拆迁面积、数量、规模和进度,二七区在全市排名靠前。
据二七区城中村及旧城改造办公室主任毛新辉介绍,目前,14个城中村基本拆迁完毕,3个村正在拆迁,累计拆迁约1129.33万平方米,15个城中村控制性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今年以来,王胡砦、荆胡、孙八砦和西陈庄4个村的控制性规划获批。冯庄一期、小李庄二期、高砦3个城中村项目顺利出让土地 755.88亩,已有约109.5万平方米安置房、保障房和商品房开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68亿元。
据悉,二七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手续报批、安置房的开工面积,以及城中村土地挂牌面积等方面,也位居全市前列。除了城中村改造项目外,二七区还有20个旧城和 4个棚户区改造,涉及马寨镇等十几个行政村的合村并城项目以及二七和河医碧沙岗商圈等“六旧”片区改造任务。目前,20个旧城改造项目中,已有10个项目的控制性规划获批,7个项目已拆迁完毕,其他项目也在快速推进。
两种模式下的共赢共生
在城中村改造中,二七区采取了两种模式。
一是市场化运作,即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主体开发。先期改造的14个城中村,采取的是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二七区坚持“政府让利、村民受益、企业有利”的原则,达到了政府、开发商和群众“三满意”。
2006 年,上海升龙集团郑州尚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驻郑州,参与了小李庄和齐礼阎两个城中村的改造。总经理肖浩燃告诉记者,二七区的投资环境非常好,历任区委书记、区长对企业都很支持。以前在外地搞项目,是企业负责人等候当地领导接见,在这里,是区领导主动约见他。“二七区为开发商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家们感到了更多的责任感。”
二是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全程参与城中村改造,包括规划、投资、拆迁和安置房的建设等。这种模式是规划在前,搬迁在后,先建安置房,后建商品房,能确保拆迁户的利益最大化,后期改造的5个城中村就采用此模式。
在城中村改造中,二七区引入“保证金制度”。建立资金监管账户,由开发商分批注入资金,专款用于村民的拆迁补偿安置。另外,建立拆迁保险机制,保障每名群众受益均等。为了解决拆迁群众安置过渡期内的生活困难,二七区通过政府公益岗位优先安置、帮助联系房源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城中村改造,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从大学南路和南三环交叉口向南走不远,可以看到几栋矗立的高楼,这里是荆胡村的安置房。新房盖成后,有的一家分了10套房。当时佛岗的村民在拿到了拆迁安置过渡费及安置补偿款后,在短短几天就购买了近百辆小轿车。现在,荆胡村也是家家户户有汽车,有的一家两三辆。村民变市民后,还可以享受市民医疗、养老等政策。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的责任担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施郑州都市区战略、建设“一区两城”的必然要求。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
在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的紧迫性不言而喻,其带来的正效应更是显而易见。几年来,郑州市二七区的旧城改造和合村并城工程已经破茧成蝶。在拆迁面积、规模和进度等方面,均位列全市前列,包括佛岗村在内的一大批村庄,成为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范。
在80岁的李桂花看来,郑州市佛岗村经过了三次大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初以前,位于郑州市齐礼阎乡的佛岗村没有柏油路,村民收入主要靠每天推着架子车到市区四处吆喝卖菜。1997年,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在佛岗村建成后,村民们扒掉砖瓦房盖起了楼房,靠出租房屋,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村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2007年7月27日上午,二七区在佛岗召开了拆迁动员大会。之后,李桂花家分到了7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这面积在村中属于中等。2009年8月27日,李桂花一家搬进了就近重建的佛岗社区,她的身份也由农民变成了市民,每月能领300元的生活补助。
社区筹资100万元,在社区旁建了一个农贸市场,李桂花每天可以在这里买到新鲜的蔬菜和生活必需品。社区还投资35万元办起了餐厅,可容纳300人就餐。
李桂花拿着老年公交卡,在社区门口免费坐81路公交车可到火车站,还可坐其他公交车到人民公园、陈砦花卉市场、绿博园等地游玩。
这里的居住环境也让李桂花彻底有了城里人的幸福感,社区不但干净漂亮,还建有幼儿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站等。
一个城中村创造的“佛岗速度”
李桂花享受的幸福,是从2003年9月郑州市政府出台《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开始的,当时,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2006年,佛岗村被列入郑州市第一批城中村改造计划。
城中村改造有两难,一是拆迁难,一是回迁分房难。让佛岗社区党总支委员张国军没有想到的是,从郑州市二七区组织召开拆迁动员会到973户居民全部搬迁完,仅用了15天,创造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史上的“佛岗速度”。
据张国军介绍,按照区里统一的要求,拆迁前,村里邀请专家对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讲解,消除了他们的疑虑。又先后组织大家到金水区的南阳寨、宋寨以及外地参观学习。拆迁开始后,村主任先拆掉自家的房子,其他党员干部也不甘落后。
按照拆迁协议,三层以下住宅是按1∶1的比例赔偿,3层以上的建筑也适当给予补偿。村里还灵活掌握,在原有安置的基础上,独生子女本人可增加建筑面积50平方米,每平方米只需补钱800元。
村干部也自动放弃了按拆迁先后顺序选房的方案,采取群众认可的按签订拆迁协议时的顺序抓阄确定房源的方案,采取高低层、大小户型搭配,由公证部门现场公证。第一次,1078套多层安置房分配时,仅用了5个小时。2010年7月27日,第二期2198套高层安置房分配,用了6个多小时。现在,第三批安置房正在建造中。
一辆在提速中稳步前行的“合村并城列车”
近年来,郑州的城中村改造一直在提速,按照今年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3年内,建成区内除特色村之外的城中村将全部启动改造。
二七区共有城中村19个,占了建成区面积的1/6。19个城中村涉及38个自然村,2.94万户、7.24万常住人口和30万流动人口,占地面积达2.2万亩。无论是拆迁面积、数量、规模和进度,二七区在全市排名靠前。
据二七区城中村及旧城改造办公室主任毛新辉介绍,目前,14个城中村基本拆迁完毕,3个村正在拆迁,累计拆迁约1129.33万平方米,15个城中村控制性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今年以来,王胡砦、荆胡、孙八砦和西陈庄4个村的控制性规划获批。冯庄一期、小李庄二期、高砦3个城中村项目顺利出让土地 755.88亩,已有约109.5万平方米安置房、保障房和商品房开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68亿元。
据悉,二七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手续报批、安置房的开工面积,以及城中村土地挂牌面积等方面,也位居全市前列。除了城中村改造项目外,二七区还有20个旧城和 4个棚户区改造,涉及马寨镇等十几个行政村的合村并城项目以及二七和河医碧沙岗商圈等“六旧”片区改造任务。目前,20个旧城改造项目中,已有10个项目的控制性规划获批,7个项目已拆迁完毕,其他项目也在快速推进。
两种模式下的共赢共生
在城中村改造中,二七区采取了两种模式。
一是市场化运作,即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主体开发。先期改造的14个城中村,采取的是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二七区坚持“政府让利、村民受益、企业有利”的原则,达到了政府、开发商和群众“三满意”。
2006 年,上海升龙集团郑州尚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驻郑州,参与了小李庄和齐礼阎两个城中村的改造。总经理肖浩燃告诉记者,二七区的投资环境非常好,历任区委书记、区长对企业都很支持。以前在外地搞项目,是企业负责人等候当地领导接见,在这里,是区领导主动约见他。“二七区为开发商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家们感到了更多的责任感。”
二是政府主导。就是政府全程参与城中村改造,包括规划、投资、拆迁和安置房的建设等。这种模式是规划在前,搬迁在后,先建安置房,后建商品房,能确保拆迁户的利益最大化,后期改造的5个城中村就采用此模式。
在城中村改造中,二七区引入“保证金制度”。建立资金监管账户,由开发商分批注入资金,专款用于村民的拆迁补偿安置。另外,建立拆迁保险机制,保障每名群众受益均等。为了解决拆迁群众安置过渡期内的生活困难,二七区通过政府公益岗位优先安置、帮助联系房源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城中村改造,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从大学南路和南三环交叉口向南走不远,可以看到几栋矗立的高楼,这里是荆胡村的安置房。新房盖成后,有的一家分了10套房。当时佛岗的村民在拿到了拆迁安置过渡费及安置补偿款后,在短短几天就购买了近百辆小轿车。现在,荆胡村也是家家户户有汽车,有的一家两三辆。村民变市民后,还可以享受市民医疗、养老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