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人类出现了第二次大分工,一批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劳动者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与此同时城市开始陆续出现。在5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受不同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但这些思想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从各自思想对比中研究规划思想发展历程。
【关键词】 中外城市 规划思想 对比
1 影响中外古代城市建设共同因素
1.1 战争的影响
出于对野兽的防御和农耕的需要,人类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随着人类的发展,部落之间的战争频发,城市的防御职能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中外古代城市建设的主要考虑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在《墨子》中,就已出现了有关于城市建设与攻防战术的内容,在我国古代也曾经出现过一套城墙如长安城、二套城墙、三套城墙如元大都宫城、皇城和内城,每套城的城外都有沟壑,这样的城市建设最主要的就是从防御方面出发。同样在国外也出现过了类似的设计,如西亚的巴比伦城拥有两套城墙,中间间隔12M,四周城墙外有很深的沟壑环绕,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再如欧洲的罗马帝国,环地中海地区当时都在罗马的统治之下,罗马人在其统治的范围内修建了大量营寨城,中世纪的欧洲将封建主的城堡修建在山顶或湖边,在其外围开凿人工沟壑、架天桥,这一切都是出入对防御的考虑。
1.2 社会等级和政治体制的影响
古代中外都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我国和欧洲的封建制度以及美洲的奴隶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古代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影响,甚至影响到现在城市規划思想的发展方向。
西周是我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先秦之后,各朝都是中央集权制,废除了分封制,进而实行了郡县制,这些城市建设体现出不同的等级,如不同等级城市城门数量、城门门道多少根据等级都有所不同。自汉以来,都城一般设十二城门,每面城墙置三座城门,每个城门三个车道,其它城市一般设四个城门,个别设八城门,每面城墙各辟一座城门,个别有两座城门。唐代子城正门辟二门,称双门,此制延宋代。在古埃及公元前2500年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在城市等级制度上更为典型,卡洪城为长方形,用城墙分为两个部分,墙西为平民区,挤满了250多间房屋;墙东北部是贵族区,建有10到11个大院;墙东南部是中等阶级居住地区,同样的城市设计也出现在了古代中国的湖北荆州。
1.3 经济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决定着城市建设的财力和人力,因此从古至今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影响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是一样。
古代城市多出现在农业丰产、土地肥沃的地区,如中国的黄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欧洲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等,因为这些地方水源丰富,对发展农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之洪水过后都会留下肥沃的土地等等,在各个方面支持着农业的发展。而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对城市化的拉动上升到主要地位,交通便利的地区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来进行城市建设,如:唐长安城。长安城始建于隋,建成兴盛于唐,所以通常称为隋唐长安城。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利用冬闲时节征集数十万的农民修筑完成,先筑城墙,修排水系统,开辟道路,划分坊里,建宫殿,然后逐步在坊里兴建民宅,至唐初才基本建成。唐取代隋后,改名为长安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建,长安城总人口达到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这段时期欧洲城市建设经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过程,同样在早期修建了如雅典卫城、米利都城等,在公元500年时,君士坦丁堡人口也达到了100万。
2 影响中外古代城市建设不同因素
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同样影响着城市的建设与规划。
2.1 教会势力对西方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这一时期,天主教教会的势力居于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凌驾于一切世俗权利(包括王权)之上的,人们处于一种极度的愚昧状态,知识的拥有权掌握在少数神职人员手中。这些思想无一不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这一时期的城市几乎没有经过规划,大部分城市处于自发形成的状态,城市缺少普通居民公共活动空间。同时,教会处于绝对统治性的位置,因此教堂往往处于城市的高地上,庞大的体量和高耸的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使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12至15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市民精神的滋生与发展,教堂已不再是纯粹的宗教活动场所,渐渐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活动中心,其功能也渐渐开始世俗化,市民文化因此也更多的渗透到教堂中去,到20世纪西方教堂在城市中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常常是公共场所中心,影响着城市天际轮廓线和城市轴线。教会势力的发展影响着西方人的信仰和思维方式,从而从根本上影响着西方的城市建设和建筑特色,比如在16世纪末一种追求形式上新颖尖巧的手法主义,在17世纪曾被反动的教会势力所利用,后并发展形成巴拉克的风格形式。
2.2 中国儒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儒家学说在相当长时间内统治着我国的主流思想,其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国古代甚至是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其核心思想“仁”。“仁”,仁爱,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在古代城市建设中主要表现在城市选址和居住建筑之上,在今天,“仁”已经发展成为我们规划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其次是“礼”, 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其最根本的表现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它直接影响到我国古代城市的建设规模,布局形式甚至是功能分区。 2.3 风水学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影响
风水理论对于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无疑是重要的,抛开它迷信的部分,风水理论反映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中“自然观”的一面,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藏风得水”都说明了中国城市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对所在环境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基于一种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出于“礼”的考虑,历史上“风水”又名“勘舆”和“地理”也都是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虽然风水理论中也常出现一些象征主义的符号,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可发现这往往是一种朴实自然观的神圣化。
3 中外规划思想的对比
同样,在规划思想上中外城市建设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并且这些相似之处大都成为了现代规划思想的理论源泉。
3.1 西方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在西方城市规划史上所起的作用就没有停止过,也在各个时期的城市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归其原因是由于作为整个西方哲学源头的古希腊思想是从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的探索开始的,提出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对数字具有特殊的理解,甚至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形成西方的理性主义规划思想,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用绝对理性和强制持续建立起来的,而西波丹姆斯模式就是在遵循古希臘哲学基础上提出的,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道路构成城市骨架并构成明确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的整体持续。
3.2 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的设计理念
在都城宫城建筑设计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主要反映在都城宫城作为自然的世界缩影,城中有山有水,“山”为“仙山”,“水”为“神水”,这种“山”与“水”是先民“渔猎”的空间,是先民立足生存的基础。建筑思想源泉于生产生活,山水放于宫城之中,就是生产生活在建筑艺术上的反映,这也暗喻着天下为统治者所有。由于“山水”与先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山的高大无比,水的变幻无常,正好 塑造了光怪陆离的仙境,所以很自然的,山水便成为了先民的自然神。在同一建筑里,通过“天圆地方”,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屋顶是圆,喻“天”,屋地面是方的,表“地”,人居其中,从而是表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如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在城市建设上提出:“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至上理念,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再如在《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与“中”为“宫殿”,“左祖”居东为“阳”、为“天”,“右社”居西为“阴”、为“地”,宫殿为天子所居,形成“天地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4 西方规划思想对我国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市政改革运动普遍开展,大量吸收西方最新的市政体制和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成为这一改革运动的重要理论来源。田园城市理论引入中国,希望改善每况愈下的城市生活环境,防止中国的城市建设重蹈西方城市过去因“激进发展”而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覆辙,打破城市与乡村两者发展相互隔离的状态,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此外,还可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下城市防空的需要。在综合因素的考虑之下,我国提出了详细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实施计划。然而,当时的实施计划只是在片断式解读和简单套用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式的基础之上,对其物质技术形态和西方其他一些市政改革潮流成果进行拼筹的结果。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霍华德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会城市”的社会改革思想。中国为保证城市发展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进行,强调分散主义原则和对城市进行功能的分区规划,开始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反对城市繁荣发达、乡村破败落后的畸形发展状态,注重城市里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等等。
在欧美先进的市政理论对中国市政改革运动的“合力”作用下,田园城市理论在民国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局部片段式的“田园城市”印迹,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主要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案的制定、新村建设、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开辟等方面。就总体影响而言,一是城市新区的规划,这与霍华德避开日益膨胀的伦敦市区,在郊区进行莱切沃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的建设做法如出一辙;二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多主张分散主义,这又显然与田园城市理论及源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卫星城市、有机疏散、邻里单位等分散主义的规划理论密切相关。而民国时期各地所进行的“新村建设”和城市“模范住宅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详细规划和布置及其取得的成效,则是人对田园城市模式进行了局部解读和仿效的结果。
5 结语
归根到底,中外城市规划思想的相同与差异是由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上方的文化差异所决定的,今天我们应求同存异,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可比之处还有很多,比如棋盘式道路在双方规划中的应用,各自功能分区思想的发展等等。
【关键词】 中外城市 规划思想 对比
1 影响中外古代城市建设共同因素
1.1 战争的影响
出于对野兽的防御和农耕的需要,人类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随着人类的发展,部落之间的战争频发,城市的防御职能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中外古代城市建设的主要考虑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在《墨子》中,就已出现了有关于城市建设与攻防战术的内容,在我国古代也曾经出现过一套城墙如长安城、二套城墙、三套城墙如元大都宫城、皇城和内城,每套城的城外都有沟壑,这样的城市建设最主要的就是从防御方面出发。同样在国外也出现过了类似的设计,如西亚的巴比伦城拥有两套城墙,中间间隔12M,四周城墙外有很深的沟壑环绕,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再如欧洲的罗马帝国,环地中海地区当时都在罗马的统治之下,罗马人在其统治的范围内修建了大量营寨城,中世纪的欧洲将封建主的城堡修建在山顶或湖边,在其外围开凿人工沟壑、架天桥,这一切都是出入对防御的考虑。
1.2 社会等级和政治体制的影响
古代中外都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我国和欧洲的封建制度以及美洲的奴隶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古代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影响,甚至影响到现在城市規划思想的发展方向。
西周是我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先秦之后,各朝都是中央集权制,废除了分封制,进而实行了郡县制,这些城市建设体现出不同的等级,如不同等级城市城门数量、城门门道多少根据等级都有所不同。自汉以来,都城一般设十二城门,每面城墙置三座城门,每个城门三个车道,其它城市一般设四个城门,个别设八城门,每面城墙各辟一座城门,个别有两座城门。唐代子城正门辟二门,称双门,此制延宋代。在古埃及公元前2500年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在城市等级制度上更为典型,卡洪城为长方形,用城墙分为两个部分,墙西为平民区,挤满了250多间房屋;墙东北部是贵族区,建有10到11个大院;墙东南部是中等阶级居住地区,同样的城市设计也出现在了古代中国的湖北荆州。
1.3 经济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决定着城市建设的财力和人力,因此从古至今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影响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是一样。
古代城市多出现在农业丰产、土地肥沃的地区,如中国的黄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欧洲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等,因为这些地方水源丰富,对发展农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之洪水过后都会留下肥沃的土地等等,在各个方面支持着农业的发展。而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对城市化的拉动上升到主要地位,交通便利的地区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来进行城市建设,如:唐长安城。长安城始建于隋,建成兴盛于唐,所以通常称为隋唐长安城。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利用冬闲时节征集数十万的农民修筑完成,先筑城墙,修排水系统,开辟道路,划分坊里,建宫殿,然后逐步在坊里兴建民宅,至唐初才基本建成。唐取代隋后,改名为长安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建,长安城总人口达到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这段时期欧洲城市建设经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过程,同样在早期修建了如雅典卫城、米利都城等,在公元500年时,君士坦丁堡人口也达到了100万。
2 影响中外古代城市建设不同因素
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同样影响着城市的建设与规划。
2.1 教会势力对西方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这一时期,天主教教会的势力居于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凌驾于一切世俗权利(包括王权)之上的,人们处于一种极度的愚昧状态,知识的拥有权掌握在少数神职人员手中。这些思想无一不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这一时期的城市几乎没有经过规划,大部分城市处于自发形成的状态,城市缺少普通居民公共活动空间。同时,教会处于绝对统治性的位置,因此教堂往往处于城市的高地上,庞大的体量和高耸的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使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12至15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市民精神的滋生与发展,教堂已不再是纯粹的宗教活动场所,渐渐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活动中心,其功能也渐渐开始世俗化,市民文化因此也更多的渗透到教堂中去,到20世纪西方教堂在城市中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常常是公共场所中心,影响着城市天际轮廓线和城市轴线。教会势力的发展影响着西方人的信仰和思维方式,从而从根本上影响着西方的城市建设和建筑特色,比如在16世纪末一种追求形式上新颖尖巧的手法主义,在17世纪曾被反动的教会势力所利用,后并发展形成巴拉克的风格形式。
2.2 中国儒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儒家学说在相当长时间内统治着我国的主流思想,其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国古代甚至是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其核心思想“仁”。“仁”,仁爱,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在古代城市建设中主要表现在城市选址和居住建筑之上,在今天,“仁”已经发展成为我们规划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其次是“礼”, 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其最根本的表现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它直接影响到我国古代城市的建设规模,布局形式甚至是功能分区。 2.3 风水学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影响
风水理论对于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无疑是重要的,抛开它迷信的部分,风水理论反映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中“自然观”的一面,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藏风得水”都说明了中国城市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对所在环境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基于一种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出于“礼”的考虑,历史上“风水”又名“勘舆”和“地理”也都是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虽然风水理论中也常出现一些象征主义的符号,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可发现这往往是一种朴实自然观的神圣化。
3 中外规划思想的对比
同样,在规划思想上中外城市建设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并且这些相似之处大都成为了现代规划思想的理论源泉。
3.1 西方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在西方城市规划史上所起的作用就没有停止过,也在各个时期的城市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归其原因是由于作为整个西方哲学源头的古希腊思想是从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的探索开始的,提出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对数字具有特殊的理解,甚至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形成西方的理性主义规划思想,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用绝对理性和强制持续建立起来的,而西波丹姆斯模式就是在遵循古希臘哲学基础上提出的,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道路构成城市骨架并构成明确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的整体持续。
3.2 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的设计理念
在都城宫城建筑设计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主要反映在都城宫城作为自然的世界缩影,城中有山有水,“山”为“仙山”,“水”为“神水”,这种“山”与“水”是先民“渔猎”的空间,是先民立足生存的基础。建筑思想源泉于生产生活,山水放于宫城之中,就是生产生活在建筑艺术上的反映,这也暗喻着天下为统治者所有。由于“山水”与先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山的高大无比,水的变幻无常,正好 塑造了光怪陆离的仙境,所以很自然的,山水便成为了先民的自然神。在同一建筑里,通过“天圆地方”,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屋顶是圆,喻“天”,屋地面是方的,表“地”,人居其中,从而是表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如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在城市建设上提出:“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至上理念,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再如在《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与“中”为“宫殿”,“左祖”居东为“阳”、为“天”,“右社”居西为“阴”、为“地”,宫殿为天子所居,形成“天地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4 西方规划思想对我国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市政改革运动普遍开展,大量吸收西方最新的市政体制和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成为这一改革运动的重要理论来源。田园城市理论引入中国,希望改善每况愈下的城市生活环境,防止中国的城市建设重蹈西方城市过去因“激进发展”而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覆辙,打破城市与乡村两者发展相互隔离的状态,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此外,还可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下城市防空的需要。在综合因素的考虑之下,我国提出了详细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实施计划。然而,当时的实施计划只是在片断式解读和简单套用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式的基础之上,对其物质技术形态和西方其他一些市政改革潮流成果进行拼筹的结果。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霍华德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会城市”的社会改革思想。中国为保证城市发展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进行,强调分散主义原则和对城市进行功能的分区规划,开始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反对城市繁荣发达、乡村破败落后的畸形发展状态,注重城市里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等等。
在欧美先进的市政理论对中国市政改革运动的“合力”作用下,田园城市理论在民国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局部片段式的“田园城市”印迹,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主要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案的制定、新村建设、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开辟等方面。就总体影响而言,一是城市新区的规划,这与霍华德避开日益膨胀的伦敦市区,在郊区进行莱切沃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的建设做法如出一辙;二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多主张分散主义,这又显然与田园城市理论及源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卫星城市、有机疏散、邻里单位等分散主义的规划理论密切相关。而民国时期各地所进行的“新村建设”和城市“模范住宅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详细规划和布置及其取得的成效,则是人对田园城市模式进行了局部解读和仿效的结果。
5 结语
归根到底,中外城市规划思想的相同与差异是由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上方的文化差异所决定的,今天我们应求同存异,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可比之处还有很多,比如棋盘式道路在双方规划中的应用,各自功能分区思想的发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