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教育改革上的一次新的尝试, 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的教学结构类型。计算机和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正在全面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方式。普及信息技术,尤其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成為信息技术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关键。在现代教育的大时代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探索新型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在适应新课改的一次实践。
一、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转变传统模式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二、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这几个要素并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结构。教学模式正是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系统结构形式,是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以往填鸭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它只是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更谈不上创新和个人发展能力创新,这种理论与实际完全分开的方式最终被以新型的教学模式所代替。
对于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还处在一个试用的阶段,伴随着网络的利用,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介入,把我们的课堂变得活跃生动,清晰具体,全面得调动了大家的兴趣。使整堂课都有声有色得持续下去。学生和老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老师不再占据主导性地位。
三、学科整合
针对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它们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这一特点,我们以具体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多媒体工具。比如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较好的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我们可以选用交互性强的课件制作工具:幻灯片authorware,flash。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应用问题组成,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上,我们可以选用绘图专业工具Mathematica,3d,Maya。物理和化学,则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实验的能力的培养,可以选用幻灯片,authorware,flash。如果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那么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的亲手实验,将会违背学科的特点,背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实验,提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见解,以增加他们对科学的主动创新性。
四、实例分析
提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得不说到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一经出现就以它独特的魅力俘获了学生的倾心。即时通讯工具QQ的使用,更是教师,学生进行实时交流的平台,同时又是大家进行娱乐的舞台。它不仅满足了学生“玩儿”的天性,而且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也逐渐加深。
在讲这一章节之前,我用学生不熟悉的制作工具幻灯片制作了圆的课件。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就会问我这是什么,我会逐一的解释,他们对陌生的东西总是充满疑问,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充满好奇。
导入场景:我会先把类似圆的钱币,自行车轮胎,红日,摩天轮这些图片一一展示出来。接着播放动画“小马围着树画圆”,这样就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他们也领悟了圆的形成。
如果只是单纯的凭借教学用具在黑板上画出了圆的形状,凭空假象,很难理解释圆是如何绘出来的,那么圆的概念就不容易解释。
我们不仅仅要通过多媒体工具来展示课件,我们也要触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总之,富有魅力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五、新型课堂
一堂好课应当是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课堂上,学生具有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未来的“新课堂”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讲课室”,教师要尽可能从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角度去设计。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要尽量多的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困惑,然后在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彼此之间的智慧。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除了对教材文本的处理以外,努力促成学生新的思维的形成。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教学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课程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学科教学整合也是一场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法必然要和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磨擦。因此,面对老教材,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理念,构建“新课堂”,要正确处理好新理念与教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之间的矛盾,防止因循守旧、默守陈规,穿新鞋走老路;正确处理好新理念与教师原有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新课堂”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学科教学整合还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懈追求。
一、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转变传统模式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二、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这几个要素并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结构。教学模式正是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系统结构形式,是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以往填鸭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它只是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更谈不上创新和个人发展能力创新,这种理论与实际完全分开的方式最终被以新型的教学模式所代替。
对于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还处在一个试用的阶段,伴随着网络的利用,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介入,把我们的课堂变得活跃生动,清晰具体,全面得调动了大家的兴趣。使整堂课都有声有色得持续下去。学生和老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老师不再占据主导性地位。
三、学科整合
针对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它们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这一特点,我们以具体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多媒体工具。比如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较好的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我们可以选用交互性强的课件制作工具:幻灯片authorware,flash。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应用问题组成,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上,我们可以选用绘图专业工具Mathematica,3d,Maya。物理和化学,则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实验的能力的培养,可以选用幻灯片,authorware,flash。如果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那么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的亲手实验,将会违背学科的特点,背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实验,提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见解,以增加他们对科学的主动创新性。
四、实例分析
提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得不说到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一经出现就以它独特的魅力俘获了学生的倾心。即时通讯工具QQ的使用,更是教师,学生进行实时交流的平台,同时又是大家进行娱乐的舞台。它不仅满足了学生“玩儿”的天性,而且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也逐渐加深。
在讲这一章节之前,我用学生不熟悉的制作工具幻灯片制作了圆的课件。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就会问我这是什么,我会逐一的解释,他们对陌生的东西总是充满疑问,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充满好奇。
导入场景:我会先把类似圆的钱币,自行车轮胎,红日,摩天轮这些图片一一展示出来。接着播放动画“小马围着树画圆”,这样就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他们也领悟了圆的形成。
如果只是单纯的凭借教学用具在黑板上画出了圆的形状,凭空假象,很难理解释圆是如何绘出来的,那么圆的概念就不容易解释。
我们不仅仅要通过多媒体工具来展示课件,我们也要触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总之,富有魅力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五、新型课堂
一堂好课应当是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课堂上,学生具有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未来的“新课堂”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讲课室”,教师要尽可能从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角度去设计。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要尽量多的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和困惑,然后在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彼此之间的智慧。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除了对教材文本的处理以外,努力促成学生新的思维的形成。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教学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课程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学科教学整合也是一场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法必然要和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磨擦。因此,面对老教材,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理念,构建“新课堂”,要正确处理好新理念与教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之间的矛盾,防止因循守旧、默守陈规,穿新鞋走老路;正确处理好新理念与教师原有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新课堂”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学科教学整合还是一把“双刃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懈追求。